廣告區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7月17日!散戶害怕川普關稅外資趁機回補鴻海!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3.08億,投信賣超台股8.04億,自營商買超台股103.11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98.15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1179口,期貨留倉空單52217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1821口,今天台股成交3,298億,上漲70.38點,漲幅0.31%,收在23113.28點,電子上漲2.16點,漲幅0.17%,收在1303.07點,金融上漲2.06點,漲幅0.09%,收在2171.99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1736張,第二名的是台灣匯立,買了1179張,第三名的是港麥格理,買了956張,第四名的是光 和,買了855張,第五名是花旗環球,買了484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上海匯豐,賣了875張,第二名的是大和國泰,賣了638張,第三名的是凱基台北,賣了366張,第四名是大展,賣了317張,第五名的是宏遠,賣了262張。最近幾個月下來,大家就是很不習慣看到美林常常都是買超第一名,之前明明就是散財美林,鬼打牆美林,現在美林成了鴻海第一作多主力,其實短線本來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永遠的敵人,美林第一季賣了七萬多張,均價在173.5元,第二季買了七萬多張均價在152.2元,去年第四季美林賣了七萬多張均價在200元,現在眼睛閉著買隨便也是賺幾十元的差價,而且現在賣股票的散戶還會覺得美林傻了,在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還沒有明朗前一直在買一百七十元的鴻海,之所以說170元的鴻海,原因是鴻海除息了5.8元,現在差不多就是等於是170元,對外資群來說,有川普一直在嘴砲的助攻,外資群就能順利的一直買回股票,我常和大家說要分批買進,接著用時間化解風險,大家看美林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賣,第二季及第三季買,如果第三季美林又是花了一季時間買了七萬張,美林這個短線等於就是玩了一年,之前我是不是有說過我怎麼玩短線的,我說過我不會手上沒有交割的錢就進去當沖,我手上一定會有足夠的交割款才有可能進去買進,當我買進後,我可以當沖,隔日沖,三日沖,五日沖,一個月沖,一季沖,半年沖,一年沖,這樣的彈性就是比你沒有資金早盤買及尾盤要賣的強,美林也是玩這一招,時間是一年,花半年賣,花半年買,記得半年前散戶的錨點還是在234.5元時,股價一直跌,散戶就一直加碼及攤平,到了四月九日之後,散戶的錨點變成112.5元,股價愈是上漲散戶就愈是賣出,當初散戶認為的超級甜美價,也就是160到170元,現在成了天價及阿呆價,散戶覺得外資群在170元買是傻子,但外資群去年第四季是一直在200元賣,散戶是拼命買,要是你當初在鴻海從234.5元跌到180元還一直買的人,現在從112.5元漲到170元賣,那你就是中了錨定效應,你就是被外資群割韭菜割假的。

昨天外資群小賣鴻海485張,今天又轉買3904張,投信買221張,自營商買265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391張,七月以來外資群已經買回鴻海58666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高股息ETF0056及00918買走了近八萬張鴻海,這些股票至少一季是不會賣出的,有可能一年也不會賣,外資群之前賣給了高股息ETF,他們不論怎麼演戲,高股息ETF都不可能把這八萬張股票賣回去給他們,外資群如果想要買,就只能認命的開高一點價格和裡面的散戶買,這個世界上沒有成交不了的股票,只有不對的價格,只要價格對了,就能洗出股票,鴻海在165.5元除息5.8元,扣掉股價6元,接著開始慢慢填息,最高漲到164元又跌到最低158.5元,最近又慢慢的漲到164元,大家不要以為這樣沒啥意義,鴻海股價從165.5元除息後跌到158.5元,外資群是買到14303張,接著再漲到164元,外資群又買到了26040張,股價只要出現波動,就會有三心二意的散戶出現,尤其7月7日到7月9日這幾天川普嘴砲頻發,每天就是在那威脅要課徵高額關稅,散戶會想自己在162.5元賣掉,加上5.8元的股息,這樣都等於賣在168.3元,就很開心的把股票賣給外資群,但外資群去年第四季賣在200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能在一百六十幾元買回很多股票,原因就是散戶中了錨定效應,一開始鴻海股價是從234.5元跌下來,那時散戶的錨點是234.5元,股價跌到230元,220元,210元,200元,190元,180元,170元,160元散戶都是拼命的加碼,當初覺得160到170元是超級甜美價,結果鴻海股價在4月7日到4月9日出現112.5元後,大部份散戶的錨點就從234.5元變到112.5元了,當鴻海股價上漲到122.5元,132.5元,142.5元,152.5元,162.5元時,散戶都會選擇賣出,很搞笑的事是,當初明明從234.5元跌下來時,散戶還覺得160到170元是超級甜美價,大家從這個行為就能知道錨定效應的威力,今天台積電開出好的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獲利幾乎就是完全沒有被影響,以鴻海旗下金雞母工業富聯開出這麼亮眼的財報,鴻海第二季的財報應該是不可能有什麼驚嚇,第二季美元對台幣及人民幣對台幣還是能用平均值,而不是用六月底的數字,以台積電來說,應該也是用第二季的季線,也就是30.66元,而不是用六月底的29.9元。
第三季到目前為止美元對台幣是29.24元,目前台幣有貶值的趨勢,只要台幣持續維持在29.4元,接著慢慢往上爬一些,這樣第三季電子業的平均匯率就會比較好看一點,大家看六月底台幣雖然已經升到29元,甚至一度來到28.8元,但是比較大型的公司是看一整季的,也就是看季線,所以才能有一整季30.66元這種好的匯率,七月開始台股就是在29到29.4元整理,所以平均才會是29.24元,台幣的衝擊第三季有可能會比第二季大,大家看第二季台積電似乎不受台幣升值,但是第三季台積電毛利率是定在55.5%到57.5%,比上一季的57%到59%低,原因就是以目前來看的話,台幣就是在29到29.4元,雖然我們覺得台幣接下來會貶,但台積電應該是不會做這種預測的,就直接用台幣29元多去估,之後台幣要是如我們預期的貶值,那接下來電子業的營收及毛利率就會愈高,不過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了,鴻海會做匯率避險,所以台幣貶到33元時,鴻海的獲利是沒有比台幣在28元好的,之前我在推測鴻海財報時,就有用台幣貶值,這樣鴻海毛利率就會好,但是觀察了幾季後,似乎就不成立,當台幣貶值時,鴻海的本業會賺很多錢,但業外就會有匯損,當台幣很強時,鴻海本業就賺比較少一點,不過鴻海業外就會賺很多,我觀察了幾季後,之後我就不會再去考慮台幣升值或貶值了,因為對鴻海整體獲利來說幾乎沒太大的影響,外資群,法人及主力看到鴻海旗下金雞母工業富聯第二季獲利年增五成,就會去押寶鴻海第二季獲利會不錯,真正台幣升值影響整季的,目前看前來是第三季,不過現在也才七月十七日,說不定八月就回到三十,九月回到三十一,平均下來又是三十左右。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