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討論區網友分享:在股版第一次發文,如果有什麼問題還請大家見諒,目前情緒也不好,只是想寫個東西做點記錄,順便跟大家討論分析。我第一次買股票是買了被減資前的鴻海,當時以96元買了四張,股齡是從2017年算起,後來被減資到了3200股,套了4年到2021年116元才解套,此後我再也沒買這檔股票。第一次知道世芯這檔股票是在2020年的飛騰事件,那時股價從漲快一千掉到快300,市場普遍認為那是投機股,但當時市場被元宇宙以及疫情時缺晶片所瘋狂的台積電行情所控制,所以那年我獲利也沒多少。後來雖然完全沒有搭上航運股的風潮,但買了風靡一時的車用二極體:強茂四張(從60元賺到113元才出場),然後也開始研究電子股,中間也開始慢慢將業內收入以及股市盈餘投入其中。2022年2月,因烏俄戰爭爆發,我把所有資金股票轉到台積電跟聯電避險,整個2022年唯一有賺錢的就是聯發科跟世芯的零股,但也都短線出入,這也是我跟世芯的開始。真正開始投資世芯已經是在2023年5月了,當時ChatGPT橫空出世,輝達也還在拆股前股價200-400美元的爆發期,而我開始試單的也不是世芯,而是已經爆發許久的創意,那時我將五百元的台積電以及48元的聯電全數出清,轉用零股操作1500上下的波段到1800元左右,與此同時我知道相同產業的便是世芯公司,同時間與此壯大的還有緯穎,當時大家在瘋緯創我沒有跟到,所以我就開始用零股操作緯穎、世芯、創意,在2023年我靠這幾檔股票獲利了87萬元,然後這也是暫時的高興了。到了2024年2月,世芯漲到了歷史新高的4500元左右,我雖然部分下車,但是開始下跌之後我又逐漸進場,後來大量集中在3600元左右,後來每跌一段我就一直攤平,攤平的同時我的那張創意也開始跌,從1600大幅滑落到1200左右,我忍痛停損40萬全數轉世芯,因為創意的體質已經沒有以前好了,甚至只要法說就是法會,然後整個2024年幾乎都是拉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我真的很肚爛。幾乎每次漲台積就殺世芯,所以我再也不買台積電了。在此同時,我自己開始研究很多這個產業的東西,包括ASIC/IP,我甚至打電話給兩家公司的股務,然後還有請教工程師相關領域的朋友。所以我對這個產業是有信心的。到了2024年底,世芯股價觸底1800元,我的未實現損益也到虧損116萬了。那時我幾乎把能拿的錢都拿出來了。而我也將股價最終攤平到了2900元。我買股票有原則的地方就是只買現股,所以融資與貸款買股票不在我的考慮內。時局進入了2025年,世芯開始驚驚漲,到了2月已經漲到前高3785,我在3500-3700退出4成,又在三月跌到3200-3400時買回兩成然後在4月川總宣布關稅大跌前於2950時將所有3000以下的世芯出清然後又在川總關稅政策發佈後大跌到1945-2100元時買回全部,將成本向下攤平到2700元,同時也揍滿一張現股。同時也買進1900元的緯穎零股,可惜好景不長,終於熬到今年7月9日川總預計發布關稅的前一週,結果沒有台灣,我因為關稅的不確定以及美股驚驚漲到不合理,所以我退出全部了,我在3070元時將世芯完全出清,也才把去年的虧空賺回來。未料的是非但關稅遲遲未宣布,世芯又開始驚驚漲,短短兩週漲到3900餘元根本沒有回檔,整整錯過80萬元的獲利。因為我不是什麼大戶只是小戶,所以累積到300多萬已經是我最大的極限了。這是我之前完全沒有遇到過的情況,因為多重原因(關稅以及地緣政治還有世芯主力的不確定性)讓我整個被嘎空手,後來想轉兩張聯發科也猶豫不決,結果不但錯過了除息,後來還漲了整整100。我現在根本不知道該買什麼股票,而且情緒變得好差,然後今天就亂做了聯發科跟創意,買了就後悔直接賠26000出場,所以我打算暫時離開股市拿這些錢去花,花在哪裡都好。反正我現在滿手都是現金,但也不過就300萬,沒出場的話就400萬了,但除此之外,我倒是沒有實質虧損,從去年虧損116萬到今年最後賺55萬出場其實本來就該知足,但人總是貪心。我沒有過度交易。只是我在投資上錯過了一段我原本認為很有機會的行情,那不是我犯錯,是我按部就班地操作,但後來它大漲了900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很深的懊悔與失落——好像我明明應該得到的東西被剝奪了。我不太能從這種感覺裡抽離出來,這不是焦慮,是一種很空、很難釋懷的低潮感。我覺得這和我以往躁鬱的循環不太一樣,但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快要進入下墜期。最後附上今年以來(2025年1月1日到7月8日)的個人損益圖以及覺得少了80萬還是很幹。
A大回答:大家看上面這一位散戶的行為,是不是出現了我之前說的很多問題,首先他在玩短線投機,他不能接受上漲及下跌都是可能的,一直在那為難自己,覺得自己多少賣了,多少買了,沒有在很高點賣了,也沒有在很低點買了,光少賺及沒有賺到就覺得焦慮,低潮及難以釋懷,這種妥妥的就是股市菜鳥,短線中的股市會發生的事多得去了,你連少賺都會在那演內心戲,之後你還會遇到盤整,賠錢,大賠,股市崩跌等,你在股市中唯一覺得快樂就僅有你完美的高賣及低買的時候,這種期間只會佔你股市人生的十分之一甚至是更少,正常進到股市中操作,你就是要接受賺錢及賠錢都是可能的,還有你也要接受買了後有下跌的風險,賣了後雖然你少了上漲的報酬,但你也不會有下跌的風險,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今天你去買一張樂透,你能有幾千萬分之一中頭彩,有很大機率是做公益,你買了有中獎的機率,但也有做公益的機率,像我是從來都不買樂透,要是我每一期看著開出的頭獎,然後在那演內心戲的說,我要是買了那幾個號碼,我就中了幾億,你覺得這樣有意義嗎?我沒有買樂透的話,我就沒有做公益的可能,自然也不會有中頭獎的機會,今天你去賭場賭博,你會每一場看到開出大或小之後說早知道我押大或小就發財了,應該也不會對吧,當你想要投機時,你要保持正確的心態,也就是賺錢及賠錢都是可能的,你賣了後就少了賠錢的風險,自然也不會有賺錢的報酬,大家看這位網友竟然會因為少賺而產生焦慮,低潮及難以釋懷的感覺,這種人在股市中被教訓也是遲早的,而且這位網友買的世芯也不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所以他少了基準點的概念,他在買賣都是憑感覺及憑直覺,對他來說的低點及高點,這都是憑感覺幻想出來的,這樣的公司你當然沒有底氣重押及緊抱,除了上面的問題外,聰明的人應該發現這位網友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會中錨定效應,世芯漲到了歷史新高的4500元左右,我雖然部分下車,但是開始下跌之後我又逐漸進場,後來大量集中在3600元左右,當世芯上漲到4500元後,他的錨點就變到4500元了,接著愈是下跌愈是加碼,世芯的淨值也才五百多元,一年賺個八十元,主力把世芯股價拉抬到4500元的過程中,這位網友就是會一直賣出,看到4500元之後,他的錨點就變成4500元了,接著下跌就一直加碼及攤平,大家常看我文章的,根本不會犯這種低極的錯誤。世芯的股本也才八億多,這位網友之前會買台積電及聯電,後面會去買世芯,創意及強茂,這是兩類不同類型的股票,台積電及聯電是大股本及高市值,世芯,創意及強茂是中小型股,代表這位網友在選股時沒有一致性,他根本不會去看基本面及籌碼面,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這位網友買世芯,創意及強茂的描述,動機就是他覺得什麼產業會怎樣又怎樣,根本沒有提到價值投資十要素的任何一點,加上他在判斷股價時,也是從曾經股價漲到多少或跌到多少去判斷,這就是所謂的憑感覺及憑直覺,而且這位網友在川普關稅判斷也是錯誤的,這位網友就是我一直說的那種要等大事件及大場面的人,結果因為外資群從四月二十三日以來買了台股五千三百多億,台股就一直驚驚漲,他就是被軋空手,所以他對消息的判斷能力很弱,之所以很多人喜歡來看我文章及影片的原因,那是我會去對目前的大事件做一個推測,大家會發覺我推測的都很正確,從之前的COVID-19,中國查富士康子公司稅,鄭州員工出走,中國不準工程師到印度,川普關稅,俄烏戰爭,中東戰爭等,你想要玩短線的話,你就是要有能力去判斷出這些大事件,大家會發覺這些大事件牽扯的很廣,從政治,醫學,心理等,這是需要不同的專業,像COVID-19發生的那三年時,你有流行病相關知識的話,你就能對COVID-19有比較明確的了解,要是你有政治及財經的知識,你就能對川普關稅,FED升息及降息有比較明確的了解,股市是很公平的,每一次不同的大事件,大場面都會因為不同的事件,總有一天會輪到你的專業,不過我雖然不是每一樣東西都懂,不過事情發生時,我會盡量的去充實自己相關知識,雖然無法比上真正的專家,但我大概也是能判斷出八成,大家看我從今年判斷川普的關稅政策,直到目前為止都是正確的,我說川普不敢真的課這麼重的關稅,我也說中國和美國打貿易戰不敢打太久,而且打到後面中國會贏的機率很大,我說川普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對美國科技業不利,倒楣的都是美國科技業等,這些都和我推測的一模一樣,你想要玩短線,你就必需懂這麼多,而且這些大事件是一直發生的,你就要一直去了解不同知識的時勢,也要一直關心及分析,這就僅是消息面,你還得要去了解技術面,籌碼面,散戶心理面,法人心理面,還要控制好自我心理面,在操作時還要做好資金配置及守紀律,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短線中的佼佼者,而不是每天在那憑感覺及憑直覺就想要完美的低買高賣,要是沒有高賣及低買時,就在那演內心戲,當你演了愈多的內心戲,你愈會失去你應該有的水準,一般短線很強的人,擁有充足的知識時,他也會因為自我心理面崩潰而失去該有的水準,例如4月7日到4月9日,那時知道川普不敢對全球課徵很重的關稅是一回事,你自我心理面看到鴻海跌停三天,你撐不撐得住又是另一回事,大家要是來看我文章及影片半年,你就能很輕易的看出大部份散戶的問題在哪。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