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周鴻海完成了填息,股價收在165.5元,集保是從上星期五算到這星期四,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了鴻海14011張,這一周鴻海千張以上超級大戶買走了股票16406張,鴻海股東人數減少5591人,股東人數從1,185,673人減少到1,135,428人,外資群自從鴻海最強金雞母工業富聯開出第二季亮眼財報就是幾乎天天買超,在買的過程中還是有稍微玩花樣的讓股價波動,不過前一陣子高股息ETF的0056及00918買走了鴻海近八萬張股票,這些股票至少是一季不會賣出來,甚至有可能是一年不會賣出來,外資群看到工業富聯開出這麼好的第二季財報,就只能想辦法演戲買回來,但是高股息ETF買的八萬張又不會賣,所以就只能演戲歸演戲,還是要愈開愈高價格向散戶買,目前散戶已經中了錨定效應,對散戶來說錨點就是112.5元,所以股價只要漲到122.5元,132.5元,142.5元,152.5元,162.5元時就會有散戶一直賣出,尤其162.5元又是鴻海的半年線,大家還記得美林第一季平均賣七萬張在173.5元,第二季買七萬張在152.2元,去年第四季賣七萬張在200元,散戶目前中了錨定效應,會在半年線及年線賣出股票,大家看到一百六十幾元的鴻海很多散戶在賣,到了年線一百七十九元時,一定會有更多散戶賣,美林可以在半年線及年線附近把當初賣掉的股票買回來,而且是非常簡單及輕鬆的,加上目前川普關稅延到8月1日,在川普確定關稅之前,散戶一定都是處在很謹慎階段的,我說散戶處在很謹慎的階段,這並不是憑感覺及憑直覺,我憑的是統計,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從四月二十三日到今天,外資群合計買超台股五千三百多億,這些股票鐵定就是散戶賣出來的,如果目前散戶處在信心爆棚的階段,那外資群就不可能買到這麼多股票,從籌碼面能推測散戶處在很謹慎階段,大家從正常的散戶心理面也是能推測出散戶很謹慎,畢竟4月7日到4月9日散戶才剛被川普關稅搞到受重傷,這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了,散戶即然對川普關稅有恐懼,那最明智的作法就是等川普關稅明朗後,我指的是短線投機,一般做長線價值投資的人,就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用時間化解風險,你持有鴻海一個月,鴻海就為你賺一元多,持有一季賺三元多,持有半年賺七元,持有一年賺十四元,你持有愈久,鴻海為你賺愈多,鴻海是會持續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你透過兩年的時間持有,還有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的分批買進,一開始你了不起就僅會有兩年的未實現損益風險,當你持有兩年後,你就不會再出現未實現虧損了。
在2019年鴻海淨值在83元,股價在七十幾元時我就一直和大家說用時間穩贏,我會這樣說的原因很簡單,鴻海從2017年之後就沒有再配股票了,也就是股本不會變大,之前鴻海會配股票,股本會變大,每年鴻海配出的現金雖然不多,但鴻海會配出100股,120股,150股甚至是200股,試想,如果鴻海股價90元,配1元加上100股的股票,這樣股價大概會減少10元左右,淨值也不會增加,之前鴻海會配股票時,鴻海都會把每年賺到的錢以現金及股票形式配出來,所以才會有人覺得鴻海股價會在70元到90元整理,而且這個想法牢牢的印在每一個鴻海股東身上,到了2017年不會配股票,鴻海2018年還減資,當初淨值68元,股價83元,之後減資後淨值來到83元,股價83元,一堆中了錨定效應的人一直覺得鴻海就該在70元到90元整理,就在八十幾元把股票賣出,幻想自己在七十幾元再買回來,結果後面鴻海股價真的跌到68元,這樣就非常搞笑了,淨值83元,股價68元,當我看到這麼搞笑的情況時,我就在七十幾元開始買進,那時我就知道一堆中錨定效應的人把淨值送給我,未來那些人醒悟後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傻,隨著鴻海不會再配股票,鴻海一年賺8元多,接著僅配出一半,也就是4元多,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過,鴻海的淨值會愈來愈高,只要獲利能力不變,也就是淨值83元能賺8.3元,淨值90元能賺9元,淨值100元能賺10元,這樣鴻海未來的股價鐵定是會愈來愈高的,一開始很多人不信,所以2019年到2020年這兩年期間,鴻海淨值雖然來到87元,甚至93元,鴻海的股價依舊是在70到90元整理,這時就是一堆傻蛋在送你錢,把值錢的股票便宜賣你,那時我就說,鴻海淨值如果來到100元,股價怎麼可能還在70到90元,等到2025年時,鴻海淨值來到120元,哪有可能股價還在70到90元,到了第三年,也就是2021年,鴻海的淨值來到93元以上,市場忽然就醒過來了,股價就向上漲到134.5元,之後股價就一直在100到120元整理,接著鴻海股價在100到120元整理了三年,愈到後面大家又中了錨定效應,覺得股價就是該在100到120元整理,我那時一樣說這就是笑話,鴻海的淨值會愈來愈高,獲利能力也會愈來愈好,淨值83元時一年賺8.3元,淨值105元時一年賺10.5元,到了2024年時,鴻海股價在100到105元整理,股價又低於淨值,接著冷不防的股價漲到234.5元,現在也許會有人覺得鴻海股價就該在一百六十幾元整理,但我只能和大家說,到了2031年,鴻海的淨值都到200元,一年都賺20元了,你和我說股價會在一百六十幾元整理,你是在說笑話給我聽嗎?只要鴻海在區間整理的愈久,未來爆發的力道就愈強,之前鴻海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是9%到10%,財務長說未來股東報酬率會提升到12%,也就是之前淨值100元一年能賺10元,之後淨值100元一年能賺12元,到了2031年後,鴻海淨值200元,一年能賺24元,你和我說鴻海股價會在一百六十幾元,那就僅是個笑話罷了,有價值的公司是愈持有愈值錢,這一點絕對不需要懷疑的,大家看鴻海每隔幾年會噴出大漲一次,我常和大家說,你不用知道鴻海什麼時候會噴出大漲,你只需要確保噴出大漲時你買到足夠的股票或是手上有夠多的股票,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4月11日到今天,鴻海中的超級大戶買超了鴻海186515張,800到1000張的大戶也買超了11325張,合計買超了近二十萬張,鴻海股東人數減少50245人,這算是很正常的,一般的散戶就是跌下來買,漲上去賣,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最聰明,覺得低買高賣才能賺到最多的錢,至以我在股市這麼多年來說,大概有九成喜歡高賣低買的散戶都是賠錢,九成九都是打不贏買了後放著的人,想要賺到大錢,你一定要持續的有錢就買,沒錢就抱,這樣你的持股才會增加,短線客及長線客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做價值投資的人會持續的一直買,他們比較有可能累積到比較多的張數,一些玩短線的人,他們就是拿一點錢在那買來賣去及小打小鬧,你的眼界如果就是幾千,幾萬,十幾萬,幾十萬,那你一輩子的財富就只會落在幾十萬,一兩百萬和幾百萬,一般喜歡高賣及低買的人,就是喜歡拿著一點點錢在那買來賣去,然後還自覺天下無敵,如果你想要在短線中勝率比較高,你一定就是要把資金拆成很多份,而且就是要分批買進及賣出,也就是像外資群這樣用統計,例如外資群在200元賣,173元賣,接著在152.2元買,最近在一百六十幾元買,大家不要以為外資群全部都買在那個價格,其實那些都是均線價格,例如美林賣了7萬張,也許是從220賣到180元,平均是賣在200元,從200元賣到160元,平均是賣在173元,後面是在130元到160元買,平均買在152.2元,從這裡大家就能知道短線想要贏面比較大,你就是要多取樣,這樣才能有比較大的勝算,當你用統計玩後,你賺到的差價就會變小,例如173.5元賣,152.2元買,這樣差不多賺二十元,一定是比不上全部在230元賣,113元買,但價值投資就不同了,我2019年在半年線的78元買到,放了六年多領到4元,4.2元,4元,5.2元,5.3元,5.4元,5.8元,總共七次股息,合計領了33.9元,股價最近漲到165.5元,我在2019年買到的所有股票,都是賺到了33.9元的股息,也賺到了87.5元差價,很大的差價及很多的張數,這樣才有可能賺到足以財富自由的財富,一般玩短線的人,他們不會資金再投入,也不會複利的買,如果不信的人,你可以拿九成的資金做價值投資,一成的資金玩短線,六年後你看一下兩個帳戶的區別,這時會有人說,為什麼不是五成資金價值投資,五成資金做短線投機呢?其實我已經知道最後答案了,所以為了滿足你的不信邪,才會讓你用一成的資金去玩短線,我很確定你九成價值投資的資金鐵定在六年後會屌打短線,而且你玩短線時會常常在那內心戲一堆,不過你有九成資金放在價值投資的話,你在玩短線時自我心理面會比別人健全一點點,也就是比別人更有底氣一點,畢竟你在玩短線遇到下跌時,你還能用九成資金在價值投資健全自我心理面,最近賣出的這五萬個鴻海股東,你說他們一定是錯誤的嗎?其實也不一定,股市總是會上漲及下跌,這五萬個中也許之後會有少部份的人可以低價買回來,不過絕大部份的人賣出後就很難再買回來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