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11月20日!輝達財報好第四季展望佳全村希望!


新聞說:輝達Q3營收成長62% Blackwell銷售火熱 盤後強漲5%,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於19日美股盤後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增速重回60%以上,超出市場預期,尤其資料中心營收亮眼,創下單季新高,激勵盤後股價上揚。輝達於周三公布截至自然年2025年10月26日的財務數據,營收來到570.1億美元,年增約62%,超出分析師預期的551.9億美元,非GAAP口徑下調整後的每股盈餘(EPS)為1.3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0%,亦優於分析師預期的1.26美元,調整後毛利率報73.6%,年減1.4個百分點,大致符合分析師預期。就各項業務來看,資料中心營收來到512億美元的單季新高,成長速度為66%,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493.4億美元,仍為公司主要成長引擎;遊戲業務營收43億美元,年增30%,略遜於分析師預期44.2億美元;專業視覺化營收7.6億美元,年增56%,超出分析師預期為6.128億美元;汽車與機器人業務營收則為5.92億美元,年增32%,遜於分析師預期的6.216億美元。執行長黃仁勳就財務數據指出,「Blackwell銷售火熱到難以置信,雲端GPU銷售一空」,尤其算力需求在訓練與推論兩端持續加速並相互疊加,兩者皆呈現指數級成長。其強調市場已正式進入「AI的正向循環」,AI生態系正在各國、各產業快速擴張,更多新的基礎模型開發商與AI新創公司湧現,走向「AI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時代。展望本季,輝達預估營收為650億美元,上下浮動2%,即637億至663億美元,區間的下緣便已超出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中位數619.8億美元;另輝達預估第四季非GAAP口徑下調整後毛利率為75.0%,上下浮動50個基點,即74.5%至75.5%。輝達周三財報公布前收漲2.85%,收報每股186.52美元,財報出爐後盤後股價一路上揚,截至本篇截稿前,漲幅達5.09%,股價來到196.02美元。

輝達第三季財報確實強勢,對台股、尤其是台積電、鴻海及整體AI概念股有以下幾點比較具體的實質影響與觀察重點:正面效應,證實AI基礎建設需求非常強勁,輝達資料中心業務單季營收達約512億美元、年增66%。這樣的強勁成長,代表「訓練模型+推論」雙端的運算需求正在加速。對台積電來說,意味著其先進製程(3奈米、5奈米等)將迎來訂單成長。台積電受惠強烈,多篇報導指出輝達財報一出,亞洲半導體股包括台積電都有明顯上漲。台積電先前也公布第三季獲利與營收創新高,AI及HPC市場份額顯著。所以輝達的好表現,對台積電是「信號」也是「觸媒」。AI概念股整體被激勵,包括伺服器代工、GPU板卡、記憶體、封裝測試等連帶受惠。台股中AI相關鏈條企業(如鴻海、伺服器廠、板卡及散熱模組)可能因為訂單預期升高而被提振。此前市場觀察到輝達的樂觀看法就帶動大盤走高。但也有注意的風險與變數,預期已被市場部分反應及估值壓力,因為輝達本次財報與指引皆超出預期,表示「好消息可能已反映」在市場中。未來若成長放緩或訂單不如預期,可能會有回調。供應鏈能否跟上+價格及議價能力的變數,就像輝達CEO提到,下一代架構(如Blackwell)銷售「火熱」但也可能受良率、生產能力、供應鏈瓶頸或地緣政治限制影響。台積電雖然受惠,但也必須面對高資本支出、製程轉換成本、競爭加劇等挑戰。地緣政治與出口管制風險,輝達在第三季財報中提及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影響。台灣供應鏈也會受到美中科技及貿易政策變化影響。這是潛在風險之一。對台股、台積電、鴻海及AI概念股的具體影響,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若AI晶片需求維持強勁,其先進製程訂單有機會提升。持續為整體台股半導體族群助力。報導已指出台積電第三季營收與獲利強於預期。鴻海:作為伺服器組裝、AI伺服器廠商之一,在雲端、大型資料中心採購擴張的情況下,有可能受惠。不過其訂單結構與毛利彈性需進一步觀察。AI概念股整體:從設計、晶片到封裝、系統整合、雲端服務等都可能被正向拉動。輝達這次的指引也強調「AI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生態擴張。所以台股中與AI及晶片鏈相關的公司投資氣氛可能更加活躍。結論:總的來看,輝達這次超預期的財報及強勁展望,對台灣晶片供應鏈(特別是台積電)及台股AI概念股是「正信號」。如果你在關注台股,那麼與AI基礎建設、伺服器及晶圓代工、系統整合相關的公司,可納入觀察範圍。但同時,投資也不能忽略風險—成長需持續、訂單能否轉化、毛利率變化、地緣政治及出口管制等都是潛在變數。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