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華南永昌,買了2432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買了2247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買了2089張,第四名的是永豐匯立,買了939張,第五名是美商高盛,買了74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富邦,賣了2204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1869張,第三名的是港麥格理,賣了1615張,第四名是凱基台北,賣了1307張,第五名的是元大,賣了1244張,從10月30日到今天賣超前六名的外資及主力如下,賣超第一名的富邦,賣了16463張,賣超第二名的港麥格理,賣了12355張,賣超第三名的台灣摩根,賣了6236張,賣超第四名的港商野村,賣了4822張,賣超第五名的元富,賣了3832張,賣超第六名的摩根大通,賣了3409張,所以從10月30日以來很明顯就是富邦帶頭在摜殺鴻海,應該就是說富邦想要出貨鴻海,近六個交易日下來富邦賣超鴻海16463張,但富邦就僅是這一波買超的第八名,不包括今天的話,富邦還買超了49,549張,所以富邦一家出來摜殺不會有什麼威力的,之所以其他外資群及主力不參與摜殺及賣出的原因也很簡單,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想要賣出,就一定要有散戶進來買,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只要散戶不進來和三大法人換手,那A外資及B主力出貨,就是被C外資及D主力買走,當C外資及D主力還在鴻海裡面,他們自己就是會拉抬及護盤,從4月11日以來,外資群及主力還買超了一百一十幾萬張,作多的外資及主力還是佔了多數,所以偏空的外資或主力其實是很難讓鴻海很有效的跌下去,大家只需要注意外資群及主力的平均成本大概就是一百八十幾元,將近一百九十元,外資群及主力要是能在220到240元出貨,那他們還是有可能會想要出貨,但是這幾個交易日下來,鴻海股價跌到最低237元,外資群及主力就僅出貨了27759張,這算哪門子的出貨,這也是我說的,只要三大法人沒辦法在鴻海中出貨,那三大法人就會留在鴻海中當守護天使,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讓大家保持冷靜及謹慎的原因,而且必要的話,是可以送外資群及主力更多的股票,會有一些散戶很搞笑,他們不懂股票是有因果關係的,覺得你看好鴻海,就一定要讓鴻海來到300元,豬不知外資群如果今年讓鴻海到300元或以上,那是散戶要出貨還是外資群要出貨呢?外資群及主力成本一百九十元不到,拉抬到兩百六十元以上時,這樣能玩的策略已經很多了,要是今年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股價拉抬到300元以上,一來散戶容易受重傷,二來外資群及主力能玩的招式更多,而且價格區間更大,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股價從231.5元到203元,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很正常的波動,但對散戶來說就是一場地獄式的折磨,要是鴻海股價漲到265元,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股價從265元波動到203元,甚至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股價拉抬到300元,接著波動到203元,這三者對散戶來說是不一樣的,很多散戶就是在那好傻好天真,他覺得自己能比外資群及主力更快出貨,所以股價到了300元,350元,400元,他就能出貨給外資群及主力了,要是散戶這麼厲害,短線的輸家就不會這麼多了,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大家看外資群在台積電及台達電狠賺散戶的差價,這時你和我說散戶多厲害,真的就是愛說笑,散戶都覺得台積電漲到1500元時,一定是自己出貨給外資群及主力,結果從10月7日到今天,外資群出貨了台積電近12萬張,平均賣在1450元,重點是外資群的成本也才1100元,要是鴻海股價今年漲到300或350元,出貨的絕對不會是散戶,大家就會看到散戶拼了老命在300元及350元一邊喊著護國大海,一邊在那買300到350元的鴻海,還會在那覺得鴻海天下無敵,外資群及主力則是在那出貨的很開心,有時候我會分享台積電,台達電,廣達及緯創的主力籌碼給大家看,就是要讓大家從這些個股中學到教訓,但一些好傻好天真的人就以為股市就是數字,以為鴻海AI伺服器好棒,股價就要噴到外太空,重點是鴻海股價噴到外太空時,這時外資群及主力為了要出貨,讓散戶買貴一點的股票,當太多散戶買到天價的鴻海後,之後鴻海就會很長一段時間要死不活,甚至哪天外資群出完貨後,反手又向一些軟蛋借股票出來放空,軟蛋散戶就會說,反正我是長期投資,我又不賣,就把股票借給外資群及主力放空,最終從350元把股價打到175元,散戶就被打到懷疑人生,後面小漲一些來到200元,散戶就又賣出,這樣的循環我不知道都看幾百次了。
廣告區
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
11月6日!鴻海營收正常外資等第三季財報!
我透過主力籌碼進出能計算出外資群及主力近半年的平均成本大概是多少,以下是從4月11日以來買超的前十名外資群及主力,統計資訊包括買超張數及平均價格,從4月11日到11月5日,買超鴻海前十名的外資群及主力如下,買超第一名的美林,合計買超188,132張,平均買在182.97元,買超第二名的摩根大通,合計買超167,184張,平均買在180.08元,買超第三名的台灣摩根士丹利,合計買超147,956張,平均買在188.55元,買超第四名的美商高盛,合計買超122,422張,平均買在188.22元,買超第五名的新加坡商瑞銀,合計買超104,060張,平均買在186.99元,買超第六名的花旗環球,合計買超88,183張,平均買在188.18元,買超第七名的港商麥格理,合計買超79,673張,平均買在187.04元,買超第八名的富邦,合計買超49,549張,平均買在191.82元,買超第九名的台灣匯立,合計買超38,181張,平均買在192.37元,買超第十名的港商野村,合計買超28,390張,平均買在182.74元,大家看完買超前十名的外資及主力的均價後,會很驚訝的發現介於180到190元之間,是不是和鴻海技術線中的半年線很接近呢?鴻海的半年線來到191元,這也是我常說的,我會透過資金配置把自己買鴻海的成本控制在半年線及年線,當你使用資金配置時,你就能買到相對平均的價格,以今年鴻海股價最低112.5元,最高265元,鴻海目前的半年線是191元,年線是181.37元,你要是使用資金配置的話,你不會買在最低點的112.5元,也不會買在最高點的265元,就是買在平均的181元到191元,這就會和外資群的成本差不多,重點是你也會領到一次鴻海配出來的5.8元股息,很多散戶覺得自己能買最低及賣最高,但是外資群及主力是透過千千萬萬次的取樣和散戶玩,所有的價格都是外資群及主力買出來的,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當三大法人買了後會拉抬及護盤,三大法人賣了後會壓制及摜殺,這也是為什麼散戶會覺得自己很倒楣,買了就漲賣了就跌,其實單純就是很科學的統計,從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股價拉上來兩百元以上後,外資群及主力根本就出不了貨,所以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之前我就一直和大家說不要和三大法人換手,只要讓他們跑了,回頭大法人就會整裡面的散戶及價值投資者,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分析三大法人的進出情況,並且讓大家小心及謹慎,甚至外資群及主力今年能讓鴻海站上260到300元以上,我們還會小量出脫手上的股票,會這樣做的原因也很好懂,要是我們這樣做,一般的散戶就不會太樂觀,來看我影片的散戶就會知道價值投資者的態度,自然不敢過度的樂觀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我們是擔心散戶短線過過度的進去追價,之後自己止損及受到傷害時,還會去牽連裡面的價值投資者,很多無知的散戶很敢追價,也很敢向下砍,這種散戶要是短線進來太多,這樣外資群及主力就能出貨成功,之後外資群及主力在向下摜殺時,這些無知散戶就會是人踩人及多殺多的一員,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我們希望鴻海股價要隨著公司獲利增加,淨值增加而增加,這樣的上漲才是比較有底氣的,而不是外資群及主力在那炒作,把很多無知散戶騙進來後自己就能出貨,最終再利用那些無知散戶讓鴻海股價出現人踩人及多殺多,之前鴻海之所以會出現多殺多及人踩人,就是漲到200到234.5元時太多樂觀的散戶進來追價,重點是他們還使用了槓桿,當鴻海股價跌下來時,無知散戶被斷頭,這就導致了骨牌效應,裡面的價值投資者差一點就被這些無知散戶搞死。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