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財報表現:第三季營收:4,950 億元,季減 1.8%,年增 16.7%,毛利:390 億元(毛利率 6.85%),季減 4.5%,年增 9%,下滑主因:產品組合變化+前季匯率影響存貨評價,營業利益:184 億元(營業利益率 3.71%),季減 9.9%,年減 6%,稅後淨利:164 億元(淨利率 3.32%),季減 2.5%,年減 1.2%,EPS:4.26 元,較上季減少 0.11 元。
二、前 9 月累計表現:營收:1 兆 4,850 億元(年增 49.5%,已超越 2024 全年),毛利:1,079 億元(毛利率 7.3%,年增 35%),營業利益:634 億元(年成長 36.4%),稅後淨利:528 億元(年增 20.4%),EPS:13.7 元,各項獲利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三、財務與資本支出:現金+短期投資:1,698 億元(較上季減少),應收帳款:4,298 億元(季增 350 億元),存貨:3,346 億元(歷史新高),為第四季 AI 伺服器出貨備料,資本支出:前九月 113 億元,2025 年預算維持 200 億元,10 月美國子公司增資 2 億美元支應 AI 產能擴充,2026 年資本支出將再提升,AI 產能預計擴充一倍以上。
四、營運與產品組合:伺服器營收佔比:約 70%,其中 AI 伺服器佔伺服器營收比重約 70%,筆電出貨量:1,270 萬台(季增 5%,年增 0.8%),預期第四季雙位數季減,AI 伺服器產品:GPU 伺服器經歷產品轉換期,新一代GB300成功量產出貨,客戶轉換順利、訂單能見度延伸至 2027 年。
五、展望與預期:第四季AI 伺服器營收季增雙位數,整體伺服器營收持平或微減(因通用伺服器下滑),筆電季減雙位數,毛利率可能下滑(高單價 AI 伺服器佔比拉升),營業利益率力求持平, 2026 年展望,AI 為關鍵成長引擎,既有客戶加單+新客戶加入,AI 相關營收預期三位數成長,AI 伺服器佔伺服器營收比重將超過 80%,GPU 伺服器需求強勁,舊世代產品出貨快速減少,筆電佔比將降至 20% 以下。
六、管理層看法:AI 市場進入高門檻、資本密集競爭階段,僅少數具系統整合與資金實力廠商能存活,廣達定位為雲端服務商 (CSP)的關鍵策略夥伴,在 AI 系統整合、量產及製造能力上具領先地位,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近五年成長三倍,反映 AI 投資帶動的獲利能力提升。
七、Q&A重點:輝達(NVIDIA)銷售模式升級至L6–L10:ODM的價值不僅是板子製造,還包括整體系統設計與成本優化。越少廠商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廣達的角色將更重要。AI伺服器營收三位數成長的時間點:2026年第一季起放量,第三季到第四季將迎來第二波新平台放量。2025全年展望確認:AI伺服器營收三位數成長、佔整體比重 70% 以上的目標 不變。Q4 AI 伺服器仍維持 雙位數季增。
整體結論:廣達2025年第三季財報穩健、AI伺服器需求強勁、產能擴充積極,AI伺服器營收三位數成長、能見度至2027年,未來重心明確聚焦在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的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
廣達於昨日法說會中表示,隨著AI伺服器市場快速成長,公司積極擴張產能,特別在美國製造布局。管理層預期,2026年AI伺服器營收將實現倍增,AI產能也將較現有規模提升一倍以上。為因應主要CSP客戶長期投資需求,廣達計畫明年資本支出將高於今年的200億元,以加快產能與測試設備建置。廣達指出,AI伺服器產業正進入大規模資本投入的新階段,市場集中度將提高,僅少數具備系統整合能力與資金實力的廠商能提供高精密、高成本的AI機櫃產品。隨著從L6到L10整合服務需求明確化,廣達認為,高門檻競爭雖集中,但有助鞏固領先企業結構性優勢,公司在此市場具競爭力。財務長楊俊烈指出,AI伺服器將成為2026年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受益於現有客戶新訂單、產品線擴充及新客戶加入,AI相關營收預期呈三位數增長,營收占比可望超過八成。隨著CSP客戶提高資本支出,新一代GB300平台已順利量產,前代GPU伺服器出貨將快速遞減,筆電營收比重則降至20%以下。ASIC伺服器出貨也將呈倍數成長,但目前占公司營收比重仍低。回顧2025年第三季,廣達營收達4,950億元,季減1.8%,年增16.7%;稅後淨利164億元,EPS為4.26元。伺服器業務占總營收約七成,其中AI伺服器占比達70%,GPU伺服器產品成功導入GB300平台並量產出貨。毛利率為6.85%,較上季略低,主要受高單價產品比重增加及庫存成本影響,營業費用則升至155億元,主要投入AI新專案研發。展望第四季及2026年,隨GB300新機種量產,AI伺服器出貨將持續增長,第一季加速,下一代產品預計下半年量產。通用伺服器出貨將下降,筆電出貨預計季增雙位數。雖高單價AI伺服器可能壓低毛利率,但營收規模擴大將改善營運槓桿,營業利益率可望維持穩定。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表示,公司目標是滿足每個客戶需求,並持續擴增美國PC組裝能力,包括Level 11產品線,雖面臨電力供應限制,但仍看好AI業務的成長潛力。管理層重申,AI將持續為公司最關鍵的成長動力,隨新舊客戶專案出貨,2026年AI訂單能見度可達2027年。GPU伺服器仍為核心運算平台,GB300平台順利量產將加速客戶轉換,低密度舊世代GPU伺服器出貨將下降。2025年前九月累計營收達1兆4,850億元,年增49.5%,已超越2024全年紀錄,累計稅後淨利528億元,年增20.4%,EPS 13.7元。全年資本支出維持200億元,並依專案進度分階段支付,2026年底前AI產能預期翻倍。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