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11月22日!鴻海是否值得買進的判斷依據!


這一周鴻海的集保股權股東人數出來了,股東人數增加了28171人,千張超級大戶賣了70250張,600到1000張的大戶賣了八千張,大部份都是被0到10張的小散戶買走的,這是不包括這星期三大法人賣超的42749張,要是下星期三大法人沒有回頭買,那下星期散戶增加的人數依舊會有不少,星期五鴻海股價跌破了226元,股價收在225元,通常個股跌破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都會出現反彈及整理,尤其是跟著大盤下跌的個股,這一次鴻海股價之所以下跌,和鴻海第三季財報是有一點關係,大家還記得鴻海開出第三季財報前我說的話嗎?那時我說會有一些外資及主力把鴻海的第三季財報預期的比天高,也就是營收增一成多,獲利要年增兩成六,畢竟第二季鴻海營收就是年增一成多,獲利年增兩成六,那時我說鴻海因為去年第三季的業外基期太高,加上鴻海把現金拿去擴充AI伺服器產能,所以業外穩賺的獲利會減少,那時我說鴻海業外如果沒有賣土地,廠房,設備,股票等,是很難有獲利超過一百億以上的,結果第三季鴻海業外賺了163億,其中有54億是賣美國的土地,工廠,設備,還有70億是因為股票及基金獲利,這部份就佔了120元,也就是說鴻海業外穩賺的獲利,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還有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這四項是比我預估的更差,也就是鴻海如果沒有賣土地,設備,工廠,股票及基金的話,第三季業外了不起就僅賺四十億不到,我預估85億還是高估,最終鴻海的總獲利年增16.9%,比我預期的年增一成還要高,但有一些外資及主力自從鴻海開出第三季財報後就開始賣,這些外資及主力就是我之前說的,把鴻海第三季財報預期的比天高,唯一的差別在於,之前三大法人會在鴻海開出財報前出貨一些股票給散戶,讓散戶去承擔預期比天高的獲利,這一次是三大法人自己去承擔獲利比天高的獲利預期,三大法人中本來就是會有看基本面,產業面的外資及主力,這些外資及主力他們看到財報後,就不會再去看籌碼面,技術面及心理面,就是會把手上的股票調節掉一些,星期五鴻海股價跌到225元,三大法人的成本在180元,還是賺了四十幾元,要是三大法人能在225元持續的出貨,那三大法人的成本就會變的愈來愈低,這時會有人問,三大法人能順利出貨嗎?以正常的情況來說,不論是個股或大盤,跌到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時都容易反彈或區間整理,下星期大盤及鴻海還是有可能在季線附近整理甚至是出現小反彈,這樣三大法人就能在225到245元之間再多賣一些股票,為什麼我會說245元以下呢?因為245元是鴻海的月線,大家要是搭配大盤來看的話,三大法人在月線以上套了散戶三千億,在月線到季線之間再套散戶三千億,合計套牢散戶六千億,大家應該是有發現鴻海的股價和大盤一樣是跌到了季線,所以鴻海如果整理或反彈,應該也是會和大盤一起,我認為大盤不太可能反彈過月線,原因就是大盤只要反彈過月線,那套牢的散戶就會解套,目前散戶最多還有兩千六百億能買,所以三大法人也是很有可能把散戶拐進來買月線到季線的價格。

大家可以看一下近幾年台股的走勢,遇到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都會反彈,原因很簡單,要是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他們就是要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要是三大法人想要出貨,他們也會在不同的均線去拐散戶進來買,很多散戶會把季線當成生命線,當指數或股價跌到季線時,就會有散戶進場買進,之前我說過,技術分析是一種統計,也是一種心理學,很多散戶在判斷指數是否高或低,個股是否便宜或貴,他們都是看技術線型就做判斷,散戶過去看到指數或股價跌到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會反彈,他們就想要進去搶個反彈,散戶的目的就僅是賺個差價,通常外資群及主力還沒有出完貨的話,他們也不會太快讓指數跌破所有的均線,以目前來說,三大法人本來是買了八千五百億,近三十個交易日下來賣了5884億,還有兩千六百億的部位,但三大法人這一波是賺了三成賣出,所以能賣出1.1兆元的效果,所以兩千億百多億是散戶能買的最大量,外資群及主力能賣出最大的量還有五千多億,目前三大法人讓指數在季線整理或反彈,這對三大法人也是好事一件,畢竟散戶手上還有兩千六百億,讓散戶買貴一點的話,這樣三大法人是能多賺一點,我常和大家說,股價上漲或下跌,這就是取決市場的信心,之前從台股17306點漲到兩萬四千點時,散戶因為害怕川普關稅,所以一毛錢都不敢買,外資群及主力就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散戶就算看到指數一直上漲,因為擔心川普關稅,散戶打死都不買,這時短線的流動籌碼都落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只要三大法人不要自己多殺多或人踩人,台股指數幾乎是不可能大跌,當川普關稅明朗後,三大法人就故意讓指數大漲,企圖營造利空出盡的效果,因為短線流動籌碼都在三大法人手上,他們能很輕易的把指數拉抬上去,這才會有三大法人買了1382億,指數就從兩萬四千點漲到兩萬八千五百點,在短短的一兩個月期間,指數上漲了四千多點,很多散戶都等到心碎了,也等到花兒也謝了,最終就是受不了的進場買進,一開始外資群賣超一千億時,散戶也買了一千億,這時散戶手上還有七千五百億能買,三大法人還有七千五百億能賣,三大法人和散戶就達成共識,也就是希望指數上漲,隨著三大法人愈賣愈多,三大法人要做一件事,也就是把已經買的散戶關廁所,所以散戶買了三千億後,外資群就讓指數跌破月線,這樣近一個月進來買台股的散戶就通通都賠錢了,散戶就是套牢能抱永遠,解套馬上賣,接著三大法人在月線及季線之間再賣三千億,讓月線以上買到的散戶徹底的套牢,當指數跌到季線時,很有可能是會和跌到月線這樣的整理個一兩周,而且指數也是會在月線左右上漲兩百點,三百點之類的,這樣的好處是吸引剩下的散戶進來,這樣做也是有風險,也就是套牢在季線的散戶有可能會賣出,不過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要是你在季線進來買股票,你有可能剛買一天,三天,一周,指數還在季線時就賣出嗎?
當然不可能,所以外資群及主力還是會有幾天或一兩周的玩花樣時間,也就是讓指數在季線整理一兩周,成本在季線的散戶也不一定會賣,等到在季線吸引到更多的散戶進來買後,再用力的跌到半年線,會有人說這樣指數及股價會跌到哪,其實就是要取決三大法人重新佈局及散戶什麼時候會絕望,現在說會跌到哪還太早,一來三大法人都還沒有出完貨,二來散戶現在還沒有絕望,大部份的散戶只要口袋還有錢,他們就不會恐懼及絕望,正所謂人是英雄錢是膽,現在的散戶比較多的是在那嗆聲,說來啊,敢下跌我就買,下跌多一點我就開心的買,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大法人如果回頭買,很有可能買一點指數就回到兩萬八千點了,那三大法人之前出貨就白出了,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大家看目前台灣的房市,他們目前還沒有感到絕望,他們覺得接下來如果總統大選,又會出現房市利多,所以不會感到絕望,大家看中國的房市,就是一直跌,天天跌,跌不停,很多持有房子的都絕望了,就會出現很誇張的跌幅,政府之所以不能讓房價下跌,原因就是預期心理,想要把房價打下去其實並不難,就是每一任總統不得干涉房價政策,一個獨立的機構規劃二十年的房市政策,每一年就會向市場供給10萬間房子,連續供給二十年,要是這政策出來,房價如果不跌,我頭可以讓你當球踢,為什麼這樣會下跌呢?原因就是預期心理,大家都知道接下來二十年沒有任何總統候選人會去干涉房市,而且接下來二十年間,每年會有新的供給丟到市場上,時間拖的愈久,你愈是賣不出去,這樣很快賣方就會絕望了,一些投資客看到這樣的政策,他們也不會再心存僥幸的去投資房子,回到三大法人玩散戶,當散戶不絕望,散戶根本不會便宜的把手上的股票賣回給三大法人,之前我說過,短線就是零和遊戲,是勾心鬥角,是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三大法人想要賺錢,就是散戶要賠錢,當三大法人要出貨時,就是要把股市氣氛搞到很樂觀,當三大法人要重新進貨時,就是要把股市搞到很悲觀,現在三大法人出貨了5884億,散戶手上還有兩千六百億,現在散戶根本不會絕望,所以下星期一在季線反彈或整理,散戶還是會繼續的拿兩千六百億進來買進,當散戶手上都沒有錢後,三大法人就會讓指數加速下跌,大家知道樂觀的人是套在27800點,合計套了三千億,未來三大法人向下踹一腳時,就是讓這些人恐慌,只要這些人恐慌,接著就會去帶動買在26500點到27500點的散戶,這些散戶也買了三千億,這樣才會形成骨牌效應,當散戶恐慌時,他們不論聽到什麼消息都不會買,這樣三大法人才能再重新買三千億,五千億,八千億,大家回想一下4月9日到8月8日時,散戶是不是完全不敢買,在4月9日前到去年第三季中,外資群賣超了1兆元,三大法人聯手賣超了1.2兆元,散戶完全就是沒有任何錢能向下攤平,而且手上的股票也都賠了兩成,三成,有融資的都賠四成甚至是五成,所以才會出現4月7日到4月9日這樣誇張的崩跌,當指數崩跌完後,散戶需要時間出去療傷,外資群及主力就趁機會買了六千多億,接下來再花1382億把指數向上拉抬四千多點,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三大法人在全力拉抬時,那時流動籌碼大部份都在他們手上,也就是說,三大法人就算僅買了1382億讓指數漲四千多點,散戶手上也沒有股票能賣,散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指數拉回,也就是現在這樣,散戶在兩萬七千八百點買了三千億,在兩萬六千五百點到兩萬七千五百點買三千億,散戶覺得跌到月線及季線好便宜,但很搞笑的事是,三大法人賣了就是賺了三成的差價,只有散戶在那覺得撿到寶。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