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9日 星期日

11月9日!AI狂潮的第二階段記憶體需求大增!

新聞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8)日出席台積電運動會時,會後受訪時,不只大讚台積電,也特別感謝三大記憶體供應商,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他表示,輝達的業務成長「非常強勁」,而這三家夥伴都是「非常、非常好的記憶體製造商」,目前都已擴大產能,全力支援輝達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龐大需求。黃仁勳提到,HBM是推動AI運算的關鍵零組件,輝達GPU的效能表現與記憶體供應息息相關。他也透露,目前整體記憶體需求持續飆升,市場呈現明顯的賣方格局。當被問到記憶體價格是否有調漲空間時,他語帶保留地說:「經營方式由他們自己決定。」對此,外界解讀,這句話等於暗示HBM價格談判中,供應商握有主導權。由於輝達下一代Blackwell平台全面採用高階HBM3E記憶體,市場普遍預期記憶體廠商明年營收將明顯回升。

目前台灣的記憶體族群股價狂飆?你是否認同記憶體族組股價的飆漲?如果讓你來投資的話,你會在多少價格買進記憶體類股?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切中關鍵點。目前「AI狂潮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從算力(GPU)轉向記憶體(HBM)——正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新主旋律。黃仁勳親口點名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其實是明確訊號:輝達下一波增長瓶頸不在晶片,而在記憶體供應。

一、HBM(高頻寬記憶體)為什麼是AI新焦點

AI訓練模型愈來愈大,瓶頸早已不在GPU算力,而在「資料能否高速存取」。HBM把多層DRAM垂直堆疊,透過TSV(矽穿孔)實現高頻寬、低功耗的資料傳輸。以輝達的H100為例,HBM佔整個晶片成本高達40%~50%。未來的Blackwell(B100/B200)全面使用HBM3E,單顆GPU的記憶體需求幾乎是前代的1.5倍以上。因此,AI伺服器產業鏈已經進入:「GPU缺貨 → GPU出貨回升 → HBM成為新瓶頸 → 記憶體價格上揚」的循環。

二、目前市場情勢:HBM賣方市場已經形成

從供應面看,全球HBM產能幾乎被三巨頭壟斷:SK海力士:全球市佔第一(約五成以上),HBM3與HBM3E領先輝達驗證。三星:落後半年,但產能最大、擴產速度快。美光:技術稍慢,但成本控制強,2025下半年會大幅增加供應。需求暴增,而產能有限。這導致:HBM報價2024年已上漲約 30~40%。2025年仍可能再漲一波 15~25%。黃仁勳那句「經營方式由他們自己決定」,其實是暗示:「輝達願意接受漲價,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三、台灣記憶體族群的飆漲合理嗎?

最近台股的南亞科、華邦電、旺宏、群聯、威剛等都明顯上漲,部分甚至短線漲幅超過30%。但要區分兩種情況:真正有HBM相關技術或產能者(受惠實質):南亞科:與美光合作HBM堆疊封裝技術,有實質題材。群聯:掌握高階控制晶片與AI儲存模組,有潛在受惠。僅受情緒帶動的二線記憶體廠(純題材炒作):華邦電、旺宏、威剛等,主業仍以NOR/NAND或DRAM模組為主,與HBM距離較遠。目前台灣記憶體族群的本益比普遍已拉高到25~35倍,遠高於長期平均的15倍。短期確實「漲過頭」,但中長期(2025–2026年)若HBM滲透率持續上升,仍有成長空間。

四、如果我投資HBM概念股,我會這樣操作:

不追短線飆漲,等拉回再進場。記憶體族群屬典型「循環股」,當市場全面看多時,通常已在高位。我會等回檔15%~20%再布局。只挑有實質關聯與技術能量的公司。首選:南亞科(與美光合作、具DRAM量產基礎)。若股價落回80元以下,是相對安全的中線切入點。次選:群聯(控制IC與AI儲存模組)。若跌回480~500元,可考慮分批進。避開純題材炒作股。像威剛、旺宏、華邦電,短線可能因題材續強,但獲利貢獻有限,不宜追高,可等漲多獲利了結後再觀察。以中線角度布局(6–18個月)。2025下半年開始,HBM需求將進入輝達、AMD、Intel新平台全面採用期,那時才是營收真正放大的階段。短線只是情緒預熱。

五、總結建議(簡潔重點)

HBM已取代GPU成為AI供應鏈的「新黃金」。供應吃緊、價格確實上漲,但目前股價已有超漲跡象。台灣相關個股中,南亞科、群聯最具中長線價值。若市場回檔,南亞科落至80元、群聯落至500元附近,才是理性買點;現階段應耐心等待修正。若你是長線投資人,這波修正反而是下一輪AI硬體浪潮的布局起點。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