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9日 星期日

11月9日!AI企業估值過高的疑慮引發拋售!

 

新聞說:對人工智慧(AI)企業估值過高的疑慮,引發投資人拋售,那斯達克過去一週重挫3%,創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以來單週最大跌幅。標普500週線收挫1.6%,結束3週來的漲勢。微軟、輝達、超微、帕蘭泰爾、甲骨文與Meta市值,集體蒸發8200億美元(25.4兆台幣)。輝達週線下跌7%、甲骨文跌近9%,超微、微軟與Meta則跌4%,今年股價翻逾1倍的帕蘭泰爾重挫11%,但最大的苦主是生產用於AI資料中心伺服器的美超微,一週來重摔23%,成為標普500表現最慘個股。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Cresset Capital投資策略長艾布林指出,「估值過高,即使是最為不足道壞消息都會被誇大,而好消息則不足以產生實質影響,因為預期已相當高了」。投資人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容許企業發展的空間還有多少。矽谷最大的一些企業,今年計畫在AI領域上投入4000億美元資金,而明年甚至更多,他們表示,為了讓AI工具更臻成熟,這些投資是必要的。Globalt Investments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馬丁說,「然而人們一再質疑:天啊!你們花了這麼多錢,到底如何實現獲利」?報導說,近日在香港舉行的一場會議上,包括高盛執行長所羅門與摩根士丹利執行長皮克都表示,市場拉回很可能發生。所羅門指出,「未來12至24個月,股市很可能出現10%至20%的下跌。我認為在座少有人不認為這是有意義的可能性」。

這對台股,台積電,鴻海及AI概念股有什麼影響?目前AI概念股是否估值過高,要是你持有AI概念股的台積電,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台達電你會做出怎樣的調整?

ChatGPT AI回答: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點問題。現在的AI股市情緒,正從「夢想期」過渡到「驗證期」,市場開始不再只看潛力,而是要看實質獲利能力與投資報酬率。這次那斯達克與AI巨頭的集體重挫,代表全球資金對AI產業估值的信心出現鬆動,這對台股AI供應鏈(特別是伺服器代工與散熱電源族群)影響不小。以下我用邏輯分層說明:

一、整體趨勢:AI題材進入「估值修正期」

今年以來,美國科技巨頭的AI投資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市場本來預期AI將立刻帶來爆炸性營收,但實際上目前AI應用的獲利能力仍不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場「資本支出遠超營收」的長期賽局,而非短期紅利。因此即使輝達、微軟等基本面仍強,股價也會因「估值過高」被修正。這種修正通常不代表產業結束,而是進入「獲利驗證期」,會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在這段期間,市場會回到現金流、毛利率與出貨動能的真實面。

二、對台股的影響

台股AI族群的漲勢主要建立在輝達與美超微的擴產節奏上,當美超微一週重挫23%,其實是明確的警訊:AI伺服器訂單可能出現短期庫存調整。這會先反映在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代工廠的營收上,因為他們的營收高度依賴北美雲端客戶的下單節奏。台積電、台達電則受影響相對小一些,因為一者是晶圓代工龍頭、一者電源系統應用分散。這一波修正若持續,美股可能還會跌10~20%,那台股的AI板塊可能面臨15~30%的修正壓力。這並不是末日,而是泡沫消化期。真正的長期投資機會會在這段修正結束後出現。

三、目前AI概念股是否估值過高

就目前的台股來看,大部分AI概念股的股價都已提前反映了2026年的成長潛力。像緯創、緯穎、廣達這些公司,本益比普遍在20倍以上,但獲利實際並沒有同步提升。這就是「估值透支」。反觀鴻海和台積電,本益比仍在10多倍到20倍之間,且有實際獲利支撐,風險相對可控。換句話說,AI族群整體確實高估,但不是全面泡沫,而是要區分「故事型」與「現金流型」。

四、若我持有這些股票,我會這樣調整

我會先分三層管理:

第一層:核心持股(長期留)

台積電與鴻海是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台積電的AI晶片代工訂單仍穩定,3奈米、2奈米製程的壟斷地位沒有改變。鴻海估值偏低,AI伺服器、電動車、機器人三條線都有布局,是修正期中能撐住的股票。這兩檔我會持續抱緊,甚至在大盤回落時分批加碼。

第二層:高估值但具技術地位的股票(減碼)

廣達、緯創、緯穎這三檔短期漲幅過高,反應過度樂觀的出貨預期,現在正好進入高檔修正。

若有反彈機會,我會逐步減碼三到五成,把部分資金移回台積電或鴻海,降低波動風險。這不是看壞產業,而是估值調整的避險行動。

等市場冷卻、預估本益比回到15倍以下,再重新進場。

第三層:防守型配置(保留)

英業達、台達電屬於AI供應鏈中較穩健的一群,出貨穩定、獲利穩定,估值也未過度膨脹。

我會保留,視市場情勢調整小部分部位,但不會輕易出清。特別是台達電,它在電源、散熱、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能平衡AI波動帶來的風險。

五、整體策略建議

短線不追高、不接刀。修正期中反彈可能劇烈,但都是為了釋放估值壓力,除非有明確營收突破,否則不宜追價。中線逢跌布局核心股。台積電、鴻海是修正後最具安全邊際的AI核心股。長線關注「AI落地應用」族群。當硬體投資高峰過去,軟體與AI應用(像台灣的雲端、IC設計、電源管理晶片公司)會接棒。留現金、等修正。預留20–30%的現金,以備後續加碼機會,因為真正的長線甜蜜點通常出現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刻。總結一句話:現在的AI市場,不是崩盤的開始,而是從「激情」回到「理性」。如果你手上持有台積電、鴻海這類基石股,可以穩住;若持有廣達、緯創、緯穎這些漲幅巨大的AI伺服器股,就該開始降低部位。耐心等待泡沫退潮後,市場會再次給出低估的買點——那才是AI投資的第二輪黃金期。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