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主力外資利用鴻海財報利多出貨!

從4月11日到11月12日這一段期間,前十大買超外資群及主力如下,買超第一名的美林,買了188,220張,均買價在184.27元,買超第二名的摩根大通,買了164,150張,均買價在181.68元,買超第三名的台灣摩根士丹利,買了151,652張,均買價在190.18元,買超第四名的新加坡商瑞銀,買了112,988張,均買價在188.95元,買超第五名的美商高盛,買了112,886張,均買價在190.17元,買超第六名的花旗環球,買了88,057張,均買價在189.93元,買超第七名的港商麥格理,買了76,325張,均買價在188.16元,買超第八名的富邦,買了50,077張,均買價在192.85元,買超第九名的台灣匯立,買了38,181張,均買價在192.37元,買超第十名的港商野村,買了29,804張,均買價在184.36元,大家要對波段買超的外資群及主力有一點了解,這樣才會知道他們平常在那調高目標價的目的是什麼,像高盛說鴻海上看四百元,其實高盛是這一波作多的第五名,合計買超了112886張,最近還有新聞說大摩認錯,上看鴻海到316元,其實大摩是這一波作多的第三名,合計買超了151652張,這些外資群及主力目前是被套牢在鴻海中,外資群從10月8日以來賣超了台股三千億,結果還是買超鴻海,大家就能知道外資群及主力有多急,鴻海是台股第二大權值股,要是外資群本來買超7800億台股,結果累計賣超4000億甚至是5000億,這時外資群就會開始偏空操作,外資群及主力也不可能因為鴻海沒有出貨成功而終止整個台股的佈局,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其他的大型權值股出貨成功,要是鴻海出貨失敗的話,那就是在鴻海中賠一點,在台積電,台達電,廣達,緯創賺回來就行了,所以未來外資群累計賣超更多台股後,很有可能就會不計代價去賣鴻海,大家可以看到外資群及主力持有鴻海的成本約190元左右,鴻海的月線都已經來到242元了,很多散戶已經中了錨定效應,所以接下來鴻海股價下跌3元,5元,10元時,就會有不少的散戶進來買,更不用說鴻海股價下跌10元,20元甚至是30元,就算鴻海股價下跌50元,外資群及主力還不至於會在鴻海中賠錢,最後的情況有可能就是外資群在鴻海中賺不到差價,還是會順著自己整個佈局把指數殺下去,之後散戶多殺多及人踩人時再回頭重新佈局,會有散戶說,外資群及主力的操作哪有這麼簡單,其實大致方向就是這樣,只是中間過程中多了很多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動作,不然就是漲了後跌,接著跌了後上漲,只要多上漲及下跌幾次後,散戶就會被洗到昏頭轉向。
今天鴻海上漲1元,股價收在252元,成交量90542張,外資群賣超10835張,投信買超859張,自營商賣超1181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157張,昨天鴻海開出了亮眼的第三季財報,之所以外資群及主力會賣超鴻海,一定不會是因為財報不好的,大家可以回想近三個月,不論外資群怎麼玩讓利的遊戲或是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動作,散戶打死都不上當,昨天鴻海開出好的財報,法說會的內容是很令人振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資群及主力當然是要試著出貨看看,如果外資群不趁著利多出貨,那外資群及主力根本沒有辦法在鴻海中出貨,會有人說鴻海接下來幾年受惠AI伺服器的強勁成長,接下來幾年鴻海的獲利都會成長,所以看好鴻海的話,外資群及主力幹嘛出貨鴻海,會這樣說的人就是不懂外資群,試想,要是外資群就是玩長期價值投資,那投資人為什麼要把錢給基金經理人或ETF經理人,要是基金經理人說我拿了你的錢,就是買了台積電及鴻海抱著不動,你會每年付0.5%的管理費給經理人嗎?你會每年支付很多次換股手續費給券商嗎?當然不會,所以外資群,經理人每天就是要裝忙,每天就是要在那買來賣去,雖然最終的績效不一定比抱著更好,但外資群就是要常常的買來賣去,大家再想一件事,要是外資群及主力都不買來賣去,那散戶怎麼會在短線把錢輸給外資群及主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散戶的錢是最好賺的,很多散戶就像傻B一樣,每年憑感覺及憑直覺買賣,他們什麼都不懂,然後又很貪心,常常就是在那貪婪及恐懼,動不動就是要比手速的買進,不然就是比手速的殺出,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最喜歡散戶貪婪及恐懼,我常常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聽,假設股價100元,短時間股價會在90到110元整理,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就是在90到110元買,最終平均是買在100元,散戶常常幻想買在90元賣在110元,但最終都是買在110元賣在90元,外資群90到110元都會買進及賣出,最終平均就是買賣在100元,所以散戶只要貪婪的買進及恐慌的賣出,外資群及主力就會用平均去把散戶的錢賺走,今天外資群算是有成功的在鴻海中出貨,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了11157張,結果鴻海上漲1元,這樣的情況不能持續太久,要是持續太久的話,那就代表三大法人能出貨成功,之後鴻海的走勢就會很不妙,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從4月11日以來,買超前十名的外資群及主力,他們的平均成本在190元左右,要是散戶願意在250元向三大法人買股票,那三大法人等於就是成功出貨了,這時會有人說,接下來幾年鴻海的AI伺服器不是很看好嗎?嗯,確實接下來幾年鴻海AI伺服器很好,那我問大家一件事,去年的今天,你覺得鴻海的AI伺服器未來沒有很看好嗎?還有今年四月九日那一天,你覺得接下來鴻海AI伺服器未來有沒有很看好?其實答案都是很看好,但為什麼明明很看好,但鴻海股價卻會出現這麼大的波動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三大法人想要利用股價波動去轉移散戶口袋的錢,很多散戶在股價上漲到瘋狂時信心滿滿,但下跌到超級甜美價時又在那演內心戲,當外資群及主力手上沒有買很多高成本的庫存,他們就容易去壓制及摜殺,在2019年到2024年2月時,外資群及主力到底有多賤,我可是都看在眼裡的,會有人說我在鴻海賺了好多錢很簡單,其實那是你只看到我成功時的光鮮亮麗。
你沒有看到我在2019年到2024年2月期間被外資群及主力整的有多慘,鴻海2021年到2024年2月,明明一年能賺10元多,淨值也都100到110元了,結果這三年鴻海最低的股價分別是96.5元,98.5元及94元,會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嗎?我相信會有人現在和我說跌到100元以下他要全買,要壓身家及開槓桿買爆,但當初鴻海跌到100元以下時,很多散戶是在那自我心理面崩潰的賣出,就像今年四月九日時,鴻海股價跌到112.5元,很多散戶是在這價格賣出止損,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是股票那時都落在散戶手上,之前我提出來的策略是用時間和外資群及主力拖,當鴻海獲利大爆發時,外資群及主力就會跪下來進來買,不過很多散戶在2019年到2024年2月看到別的個股在上漲,他們就在那說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說錢放在鴻海中就是浪費,說會買鴻海的就是傻子,所以注定股票不可能太多落在散戶手上,這一次外資群從散戶手上買走一百一十萬張,這差不多就是2019年到2024年2月價值投資者用槓桿多買的部份,這些部份都給外資群及主力後,價值投資者就沒有打算向外資群及主力買回來了,就讓外資群及主力抱著成本在190元的股票在裡面陪價值投資者,最近外資群及主力為了想要賺差價,就把鴻海股價拉抬到250元,這時散戶只要貪婪的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外資群及主力就能賺到三成的差價,對三大法人來說,他們可以到處去買賣股票坑殺散戶,所以三大法人賣出後不一定會回頭買的,這一次讓三大法人套在鴻海中,就好好的讓他們在鴻海中套好套滿,當初我們在鴻海中待了五年,外資群及主力拼了老命多生出100萬張的股票在105元賣給我們,近半年我們是以200元左右把這些股票還給外資群及主力,最近外資群及主力想要在250元把股票丟回給散戶,只要散戶中招,很有可能鴻海股價又會回到2019年到2024年的死樣子,會有人說鴻海現在獲利這麼漂亮,哪有可能回到之前的死樣子,大家不要忘了,2019年到2020年時鴻海賺7.34元到8.32元,那時股價在70到90元,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鴻海每一年是能賺10元以上,股價也才在105元整理而以,去年外資群及主力進來後,鴻海僅賺11元,結果股價最高來到234.5元,外資群及主力去年底到今年初把鴻海股價出掉,結果鴻海股價就跌到112.5元了,今年初我們早就知道鴻海能賺13到14元,現在鴻海確實是能賺14元多,現在鴻海的股價在三大法人手上,所以大家會看到鴻海股價一直在兩百五十幾元整理,不過散戶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手上的槓桿都給了外資群,唯有這樣,外資群及主力才會把股價維持在高檔,甚至會繼續往上拉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