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12月2日!鴻海電動車與當地一流大廠合作的好處!

網友青文提問:請問A大,鴻海在各地和當地合資設立電動車工廠,扶植當地企業,是為了得到當地政府的資源,合資設立的工廠是組裝廠嗎?電動車的零組件是MIH成員公司授權當地製造?MIH成員和當地企業合資成立公司製造,還是就當地公司自己製造呢。


A大回答:附圖是全球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這意謂著電動車是全世界的趨勢,所有的國家未來都會使用電動車,以鴻海的想法很簡單,先在台灣成至MIH聯盟,把所有的供應商都拉進來打群架,在組MIH聯盟前先和裕隆合作電動車底座平台,這樣至少讓一些成員看到鴻海的決心,之後再把平台捐出來,讓一些公司更容易的能參與電動車的市場,電動車是由很多關鍵零組件組出來的,會有不同的車型,低、中、高階的車種,所以就給不同的供應商提供關鍵零組件,鴻海就瞄準目前還缺的產業,例如第三代半導體及電池,這些參加的公司希望能擴大自己公司的業務,如果單純參加的聯盟僅是一個燒錢的學術聯盟,那參與的廠商就會興致缺缺,所以鴻海就先去找好出海口,訂單有了,這時大部份的公司就會覺得玩真的,鴻海又訂了一個條件,所以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必需是MIH聯盟的成員,這就會使得更多的一流大廠加入鴻海的MIH聯盟,鴻海看到訂單都找到後,就開始在全球尋找組裝廠及建工廠,例如墨西哥,歐洲,美國,泰國,印尼,印度,沙國,台灣,因為電動車是全世界未來的趨勢,所以各國政府當然也希望吃到這一塊大餅,但他們沒有技術,沒有整合能力,這時鴻海就把技術,整合能力帶到各國做在地化生產,也就是B.O.L,找當地一流大廠合資,試想,電動車也是而要重資產的工業,如果鴻海全部吃,那一來風險大,二來資金太過龐大,三會造成很多競爭對手,畢竟你去各國建廠,如果當地的大咖沒有好處的話,他們為什麼要傾全力幫你,所以鴻海就和當地一流大廠合資,鴻海佔的比較少,當地大咖佔比較多,這樣能解決資金問題,做到輕資產,畢竟鴻海想要在全球佈局,不可能在某一個國家就投幾百億,上千億,鴻海資金也沒有這麼多,這時有人說,鴻海現金及約當現金不是有一兆多嗎?有這麼多資金沒錯,但你不要忘了鴻海目前ICT產業也是重資本行業,也是需要很多的資金才能運作,初期電動車還沒有收入時,就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電動車上,那ICT產業的資金就會緊缺,所以就選擇和當地大咖合作,當作大咖有人脈,有市場,有通路,有銷售,鴻海只要做企業對企業就行了,當地大咖因為有錢賺,他們就會更積極,再加上鴻海把電動車產業引到他們的國家中,這可以幫助當地的就業率,增加內需,劉董說過,電動車體積大,不可能像手機這樣在某一個國家組裝完再發往全世界,所以一定就是要當地組裝,因為電動車是全球的趨勢,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所以在當地組裝,賣到當地,這海把技術引進,當地大咖也能賺錢,所以我說鴻海這策略很有競爭力,利人利已,別人會希望他成功,至於MIH聯盟的公司就能把關鍵零組件透過鴻海這些出海口賣到全世界,鴻海也省去從無到有全部自己研發,這可以大大加快速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那些公司本來就有做關鍵零組件,他們本來也會投入研發資金,本來也是自己領域的佼佼者,做出來的關鍵零組件當然是很強,你想想,如果某一間車廠想要全部自己來,那所有的東西自己研發,那要花多少錢及時間,這時有人會說,他們可以找電組件廠供應,嗯,錯,但鴻海已經先他們一步他這些大廠拉到MIH聯盟中了,等於就是幫客戶整個打包好了,想要造車,這些車廠連找各關鍵零組件廠都不需要,鴻海直接就拉來2473家一流大廠幫他們整合好,想要什麼車型,什麼規格的,都有相對應的供應商。鴻海之所以受到這麼多國家的招商,其實就是各國政府想要創造就業率,而且電動車他們也是需要,這就創造出了四贏,鴻海贏,供應商贏,當地政府也贏,消費者也贏,畢竟鴻海可以造成更好更便宜的電動車給消買者。


鴻海電動車布局再傳捷報,負責北美電動車業務的鴻海副總暨產品長蕭才佑透露,在美國降低通膨法推波助瀾下,美日韓歐四大傳統車廠都來找鴻海洽談電動車代工。鴻海預估,2023下半年開始在美國俄亥俄州廠量產傳統大車廠產品,2024年進入爆發期,一旦一到兩家大客戶進來,俄州廠產能就會滿載,屆時將尋找其他生產基地。由於鴻海俄州廠是原本通用汽車的工廠,本田與Stellantis的燃油車工廠也在附近,鴻海集團也交貨關鍵的零組件給BMW,外界預期,鴻海爭取這些傳統車廠的訂單呼聲高。目前鴻海俄州廠電動車客戶包括策略合作夥伴Lordstown、美國電動曳引車業者Monarch Tractor,以及Fisker等。Lordstown的電動皮卡Endurance已經產出50輛,客戶希望要500輛到600輛,預估第4季到明年第1季持續出貨,新客戶就是大廠,即美日韓歐等地傳統車廠。現在所有燃油車廠在美國都遇到一個難題,即要怎麼取得降低通膨法的補貼。根據美方規定,每輛電動車可補助7,500美元,但必須是在美國本地製造,但傳統車廠在美國都是燃油車工廠,沒有電動車工廠,自行蓋廠緩不濟急,必須委外代工才能搶占商機。降低通膨法補助沒有上限,每一家車廠都可以拿,但是首要條件是美國生產,第二個是電池等關鍵零組件也必須美國製造,韓國車廠甚至因為不公平競爭,狀告美國政府,而且連LG新能源都在鴻海俄州廠隔壁興建電池工廠,可以看出該法案的影響力。鴻海俄州廠是承接過去GM的燃油車工廠,顛峰時年產60萬輛汽車,是北美單一車種最大的工廠之一,除了目前新創車廠的客戶,也與傳統燃油車廠洽談合作,鴻海的成功模式之一,就是選對客戶,因為鴻海想要當造王者,當然要看哪一家車廠可能成為王。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