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7.97億,投信買超台股49.41億,自營商賣超台股135.24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93.8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024口,期貨留倉空單42000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813口,今天台股成交3,660億,下跌214.87點,跌幅0.96%,收在22072.95點,電子下跌14.74點,跌幅1.2%,收在1217.72點,金融上漲2.18點,漲幅0.1%,收在2147.83點。昨天台股下跌182點,今天下跌214點,兩天下來大概下跌了四百點左右,這兩天外資群僅有賣超4.4億,自營商這兩天賣超131億,這星期外資群買超473億,自營商賣超19億,等於是自營商把星期二及星期三大買的股票都賣掉了,大盤的周線是22172點,今天指數收在22072點,外資群買的這473點平均是賠了100點,不過外資群是有買了6270口期貨空單避險,外資群應該是不知道是誰在大賣,所以就先買期貨空單避險,沒想到是自營商賣的,星期二及星期三我有說過,之所以星期二會大漲451點,星期三會大漲227點,很大的原因是三大法人同步買超,自營商星期二買超89億,星期三買超21億,通常三大法人同步大買時,指數本來就很容易出現很誇張的上漲。
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6527張,美林感覺有一點要偏多的感覺,這一周買了16934張,來看一下這一周買賣超前五名的主力,鴻海主力籌碼分析,這一周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16934張,第二名的是瑞銀,買了7070張,第三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4647張,第四名的是元富,買了3801張,第五名是康和延平,買了134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商高盛,賣了6482張,第二名的是上海匯豐,賣了4590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3671張,第四名是花旗環球,賣了2748張,第五名的是凱基站前,賣了2007張,瑞銀是之前一直死命的偏空,高盛也是,最近高盛,瑞銀及美林怕鴻海落後補漲,就持續的回補空單及持股,從4月11日到今天,美林合計買回了38518張,算是很明顯的回補持股及空單,不過從三月四日到今天,美林還是賣超了1765張,等於是美林把從三月四日以來賣出的股票都買回來了,等於是美林賣在162.94元,平均買在141元,大概就是賺了20元的差價,從今年一月到今天,美林還是賣超了四萬張左右,一月到三月美林平均是賣在181元,今天鴻海股價收在156.5元,現在美林持續的買,都是能賺20元左右的差價,美林也是擔心鴻海落後補漲,因為台股,台積電及廣達已經先站上半年線及年線,只要鴻海落後補漲,很有可能會漲到半年線及年線以上,也就是一百八十幾元,要是鴻海漲到一百八十幾元,這時美林又還沒有回補,那對美林來說就是一場空了,高盛從年初到現在還是賣超了61371張,一直沒有要回補的趨勢,瑞銀從今年初到今天賣超102914張,這一周瑞銀是買回了7070張,鴻海股價從兩百多元跌到一百一十二元,很多外資群及主力賣超了一大堆,前一陣子回補的有大摩,小摩,港麥格里及富邦,其中小摩從4月11日到今天是回補了52389張,不過今年以來還是賣超了32257張,小摩等於就是把三月以來賣的回補而以,之前我說過,一開始先回補的外資群及主力才能賺到差價,例如最近買很兇的富邦,今年以來富邦已經是買超了兩萬四千多張,算是完成一賣及一買最快的主力,因為四月二日川普實施全球對等關稅,讓很多散戶中了錨定效應,也就是把112.5元當成一個錨點,後面鴻海漲到三年線的134元就會有散戶賣,漲到四月二日的153.5元還是有人賣,之前平均賣在一百八十幾元的外資群及主力就爽買賺到差價。
這一周鴻海分別是上漲1.5元,上漲1元,上漲0.5元,上漲1.5元及下跌1元,合計上漲了3.5元,外資群合計買超4658張,投信賣超5253張,自營商買超927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1張,這一周台股上漲了412點,漲幅1.9%,鴻海上漲了3.5元,漲幅2.29%,這一周鴻海上漲的幅度是沒有輸給大盤的,不過大盤已經站上了半年線及年線,鴻海目前僅站上周線,月線及季線,從4月2日到今天,鴻海累計上漲了2.96%,大盤上漲了3.73%,鴻海上漲的稍微少個0.77%而以,其實還是有跟著大盤在上漲的,之所以大家會覺得鴻海感覺比較弱,那是因為台積電從4月2日到今天是上漲了9.86%,廣達上漲了22.9%,有時痛苦就是比較出來的,一般人都會去看漲很多的個股來相比,鴻海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就是跟著大盤走,當你覺得鴻海很弱時,你可以去看一下中鋼及台泥,這兩檔也是大型權值股,從四月二日到今天,台泥還下跌了17%,中鋼下跌16.3%,不然看一下和碩及遠東新,從四月二日到今天,和碩還是下跌5%,遠東新下跌3%,所以鴻海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大部份的人就是會看著比較強的在那演內心戲,不然我們來看一下聯發科及仁寶,從四月二日到今天,聯發科還是下跌了14.4%,仁寶下跌了13.4%,所以比鴻海慘的其實是很多的,記得2019年到2023年這期間,鴻海都是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大盤上漲鴻海平盤,大盤下跌鴻海平盤,要是一些比較賤的外資群及主力在玩花樣時,就是大盤大漲鴻海不漲,大盤平盤鴻海下跌,大盤下跌鴻海大跌,大盤大跌鴻海上漲,就是讓散戶每天覺得很想死,別人在上漲時鴻海就是要死不活,鴻海股東看到別人在大跌自己在上漲,他們也比不會比較開心,就是覺得別人漲好多了,鴻海也才補漲一些,之前鴻海就是號稱很難持有的個股,現在鴻海比較好一點了,至少大盤上漲鴻海上漲,大盤下跌鴻海下跌,再看一下英業達,從四月二日到今天也才上漲1.15%,台塑則是下跌2.91%。
新聞說:Meta推AI新模型V-JEPA 2 聚焦機器人及自駕車應用,Meta 表示,這款名為 V-JEPA 2 的 AI 模型具備理解、預測及規劃現實世界的能力。所謂「世界模型」概念,源自於模擬真實世界的物理邏輯,讓 AI 能在內部建立一套模擬現實的機制,進而學習、規劃及作出更貼近人類的決策。例如,V-JEPA 2 能辨識桌上的球滾落時會掉到地面,或能判斷被遮擋的物體並未憑空消失。Meta指出,這款模型有望應用於配送機器人、自駕車等需即時感知環境的設備。相較於傳統需大量標記資料及影片訓練的方式,V-JEPA 2 透過在「潛在空間」中推理,能更有效率地理解物體之間的互動及變化。Meta 押注 AI 生態系,Meta 執行長祖克柏一直將人工智慧視為公司未來的關鍵發展方向。據《CNBC》報導,Meta 計畫向 AI 公司 Scale AI 投資 140 億美元,並聘用其執行長 Alexandr Wang 加入團隊,強化自家 AI 策略。Meta 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 周三在巴黎 Viva Tech ,大會的影片簡報中指出:「讓機器了解物理世界,與讓機器理解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挑戰。世界模型就像是 AI 用來理解世界、預測行動後果的數位孿生體,因此 AI 可以規劃並執行任務。」AI 界新寵:世界模型,近期,世界模型在 AI 社群引起廣泛關注,因為研究人員正嘗試超越生成式 AI 應用背後的大型語言模型 (LLM)。去年 9 月,知名 AI 學者李飛飛創辦的新創公司 World Labs 就募資 2.3 億美元,旨在打造更能理解物理世界結構的「大型世界模型」。與此同時,Google(GOOGL-US) 旗下的 DeepMind 也正開發自家世界模型「Genie」,主打即時模擬遊戲及 3D 環境。Meta 的新模型 V-JEPA 2 採開放原始碼形式,未來可望促進更多 AI 應用於物流、運輸及其他對物理世界感知要求高的領域。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