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很多人夢想著提前退休,日本一名A先生大學後進入一家IT新創公司,之後他跳槽,到30歲時年薪高達700萬日圓左右(約新台幣150萬元),會這麼拚命就是為了能早點退休,到了41歲時,他的總資產突破1億日圓(約2100萬元新台幣),開始實踐退休夢想,沒想到退休後被女兒一段無心話刺痛,讓A先生大受打擊決定再度就業,原因是「想成為讓家人驕傲的人」。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A先生41歲時實現了提早退休,透過節省、投資,及部分繼承資產,讓他的總資產突破1億日圓,雖然有人覺得只靠這些錢退休太冒險,但他認為如果妥善理財,生活能過得去,就先嘗試辭職。當他從工作十多年的公司離職,那一刻感到意外地輕鬆。A先生退休後的生活跟過去大不同,平日負責接送女兒上下學、做飯,空閒時則看看股票、訂閱平台追劇,這樣的生活持續幾個月後,9歲的女兒一句無心的話,讓他震撼,有天女兒跟他說,他跟朋友說爸爸在家裡,朋友問爸爸是做什麼的,還說「你爸爸無業喔?」,令A先生受到極大衝擊。雖然目前A先生經濟上並沒有問題,但他開始擔憂過這樣的生活,會是女兒心中理想父親的樣子嗎?真能讓她感到驕傲嗎?妻子則贊成丈夫再出去工作。A先生的妻子本身未辭去兼職工作,她認為能在家庭與職場中找到存在感,才是理想狀態,也預測到先生會想重新工作。A先生最後決定重返職場,因為擁有一定資產當後盾,讓他挑工作時有更多自主權,他找離家近、準時下班、有休假可請,及不再追求高薪的工作。
A大回答:這個社會需要大部份的人都工作才能保持正常秩序,所以常常會有這種文章也是很正常的,以41歲的年紀來說,2100萬台幣真的不是很多,尤其是還有小孩及沒有房子,日本的物價比較高一點,所以在日本擁有2100萬台幣的話,購買力大概就會是相當你在台灣有1900萬元台幣,這個社會就是認為你要有工作才是正常人,你也不可能四十幾歲退休在家,然後別人問你為啥一直在家,你就和別人說我有五千萬到一億,每年光靠股息收入就有250萬到350萬,正常有錢的話一定是保持低調,也不會四處和別人說,這就會造成一些世俗的眼光覺得你是無三小路用,要是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一下,例如出國,爬山,健行,去健身房,購物,在咖啡廳當文青,去公園享受一般悠閒的生活,每天就一付很忙的樣子,那別人也不會說你沒工作無三小路用,不然就是說自己是遠距離上班的員工,或是Youtuber,反正別人問你這樣能賺多少錢,你就說的比一般正常水準高,也就是正常平均人一個月賺四到五萬,你就說一個月能賺五萬到六萬,他們自然就會閉嘴了,要是你一年股息有250萬,等於你一個月薪水是20.83萬,股息有350萬的話,這樣每個月有29.16萬,你要是四處說你月收入這麼高,很快就會有親朋好友莫名奇妙的說缺錢來向你借錢周轉了,要是你擁有一筆資金,然後再做五到十年的價值投資,就是複利再投入,很有可能五到十年後你的薪資加股息就會是一筆不得了的數字,也許你年薪100萬,股息100萬,這樣收入就200萬,鴻海的股息會持續增加,你複利再投入的話,持有的張數就會愈來愈多,我用昨天的例子來舉例,2019年你拿著780萬買了100張鴻海,第一年你股息就有40萬了,第二年42萬,第三年40萬,第四年52萬,第五年53萬,第六年54萬,第七年58萬,要是你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每年增加10%的股票,第二年後你就會有110張,第三年有121張,第四年有133.1張,第五年有146.41張,第六年有161張,這時你再來用這樣的張數來計算股息,第一年一樣是40萬,第二年因為張數來到110張,所以配4200元的話,一年股息會有46.2萬,第三年配4000元,你擁有121張,這樣股息有48.4萬,第四年你擁有133.1張,配5200元,就會有股息69.21萬,第五年你擁有146.41張,配5300元,股息會有77.59萬,第六年你擁有161張,配5400元,這樣股息會有86.94萬,今年會有177.1張,鴻海配出5800元,股息就會有102.71萬元,你投資六年左右你的股息就會突破一百萬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