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0.69億,投信買超台股34.98億,自營商買超台股1.13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35.42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46口,期貨留倉空單38587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1821口,今天台股成交3,006億,上漲129.63點,漲幅0.6%,收在21790.29點,電子上漲8.95點,漲幅0.75%,收在1195.23點,金融上漲16.92點,漲幅0.8%,收在2143.65點。近三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有兩個交易日幾乎是沒什麼買賣,一個交易日賣超136億,現在散戶還是處在很謹慎的階段,所以外資群也不容易把手上的股票賣給散戶,現在外資群從4月多到今天還買超台股兩千多億,只要外資群出不掉的話,那從6月9日到7月9日這一段期間,那偏多的外資群就只能自己去拉抬及護盤,現在散戶了不起就是在裡面跳個恰恰,外資群前進幾步,散戶就退後幾步,就是在那一買及一賣,散戶就一邊哼著旋轉,跳躍,我不停歇,反正目前散戶還處在很謹慎的期間,股市就不至於出現什麼人踩人及多殺多,外資群及主力在面對目前很冷靜的散戶,一定是佔不到啥便宜的,外資群及主力每天需要在那點火及摜殺,他們面對的散戶如果不恐慌也不貪婪,那外資群及主力就會輸給無敵的政府及券商,只要外資群及主力敢交易,政府及券商就交易稅及手續費收到飽。
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大盤,鴻海,台積電及台股大型權值股,就是漲到季線後會整理一陣子,接著讓周線,月線慢慢的一樣,也讓半年線及年線的價格愈來愈低,現在就是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之間整理,7月9日要是關稅就維持10%,一切都塵埃落定後,股市及大型權值股就會去向上挑戰半年線及年線,要是關稅比10%更差,有一些國家甚至更高,這時雖然長期怕的應該是美國,但短線股市也會向下跌破季線及月線,因為目前的短期均線差不多,代表近一周,近一個月及近一季進來股市人的成本都差不多,外資群也不怕散戶現在偷跑,之後如果關稅不確定因素結束時,反正外資群在買時是很果斷的,趁著散戶還在半信半疑時,外資群及主力就直接的大買幾百億,要是關稅比預期的差,外資群也是會很果斷的大賣幾百億,因為大部份散戶的成本就在均線上,也中了錨定效應,大家看台股,鴻海的股價就是在很小的區間整理,大部份的散戶目前都認為鴻海及大盤指數就該在某一個小區間整理,要是鴻海股價及指數跌破某一個區間,就會有散戶進來加碼,攤平,不服輸,以為是撿便宜的好時機,在面對未來一個月還有一個不確定因素擺在那時,最好的操盤方式就是讓大部份的人成本都差不多,就像目前鴻海股價154.5元,月線是154.9元,季線是150元,鴻海的股價最好是在季線以上一些,之後要是關稅結果比預期的更不好,當鴻海股價跌破季線時,會有不少散戶進來加碼及攤平,要是關稅就是全球都差不多10%,那鴻海股價及指數就會去挑戰半年線及年線,畢竟已經在季線整理這麼久了,距離半年線及年線也不會相差很多,向上攻擊時比較不會遇到短線獲利了結賣壓。新聞說:廣宇聯手母公司鴻海攻機器人,擬併歐電機廠,連接器廠插旗人形機器人再添一樁,鴻海旗下廣宇傳出有望聯手母公司啟動跨國併購,擬現金入主歐洲軸向電機廠(馬達),廣宇可望持股30%,躍居第一大股東,劍指人形機器人關節所需的馬達;廣宇今年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同步啟動擴廠計畫,整體資本支出上看20億元,飆十年新高紀錄。據悉,廣宇今年資本支出將全數以自有資金支應,以廣宇截至今年第一季底,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達67.76億元來看,併購、擴產資金綽綽有餘。人形機器人已在AI伺服器之後躍居主流架勢,吸引各大陣營插旗,業界傳出,廣宇為強化戰力,計劃與集團母公司啟動跨國併購,將聯手鴻海現金入股一家歐洲軸向電機廠,廣宇持股上看30%,躍居最大單一股東,整體泛鴻海集團持股將逾50%。據了解,該歐洲新公司成軍於2015年,為歐洲唯二技術屬於頂尖的軸向電機廠,擁有技術及IP,已經完成二輪資金募集,相比於傳統的線圈馬達,該公司開發的馬達體積僅3分之1,並擁有更強的扭力,適用於EV、無人機,也可應用於人形機器人。據業界統計,人形機器人所需的關節馬達逾百個,為主要的關鍵零件之一,近年歐洲景氣不佳,難以籌措擴產資金,成為廣宇入股該公司的敲門磚。廣宇亦透過人脈,在大陸找到工業用訂單出海口,將在大陸擴產,未來規劃與大陸人形機器人公司合作,擴建相關產能。據業界估計,整體併購規模將上看8億~9億元,收購案已進入實地查核(DD)階段,廣宇規劃在年底前通過監管單位的審查、完成交割,預計於2026年合併報表。除了啟動併購之外,廣宇因在大馬擁有八至九座工廠,受惠於關稅的轉單潮,稼動率已經攀升至70~80%,集團來自大馬的營收從20%拉升至30%以上,由於挖礦訂單熱絡,且看旺轉單潮,業界傳出廣宇將在大馬針對特定客戶擴建新廠,成為廣宇今年度主要資本支出之一。廣宇今年資本支出上看20億元,相較於過去約3~4億元的資本支出,一舉衝上十年新高紀錄,堪稱成立逾50十年來最鉅轉型動作。
A大回答:鴻海目前獲利三隻腳是原本的ICT產品,包括筆電,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第二隻腳是伺服器及AI伺服器,接下來幾年AI伺服器是毫無懸念的會持續的成長,下一篇我們可以看一下台灣政府準備推動的AI十大建設,還有一些AI界大老說的話,鴻海預期獲利第三隻腳是電動車,鴻海已經佈局了五年多了,已經達成電動車量產的目標,也已經和一家傳統車廠合作,未來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傳統車廠找鴻海合作,雖然電動車基礎商機很大,白話文就是電動車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全世界已經有很多廠商在裡面卡好位,而且全世界人都有汽車,也不一定會急著一定要轉成電動車,所以電動車的爆發潛力就是輸給AI伺服器很多,之所以AI伺服器能有這麼誇張的爆炸性成長,原因是所有的國家都沒有,現在很多國家,企業,醫院,教育機構都要搶,而且搶輸的人可能就會被別人打敗,例如美國和中國做AI軍備競賽,如果美國要是輸給了中國,之後世界第一強國可能就不會是美國了,所以美國常常用一些爛招去限制中國發展AI,不過中國和美國之間的AI差距並不會很大,所以美國還是會積極的一直佈局AI伺服器,不同的企業也是在做AI伺服器軍備競賽,AI可以改善公司效率,提升產值,當別的公司能用更便宜的成本生產出產品,而你不行,那你就準備倒閉吧,另一個軍備競爭就是要先搶客戶,像GROK,ChatGPT,Gemini等,都是在搶客戶,谷歌還會把AI內建在搜尋中,最近我在用谷歌找一些資料時,我發覺谷歌已經偷偷把AI內置在搜尋引擎上了,大家想想,原本我會去問GROK,ChatGPT,結果谷歌偷偷的在我搜尋時就先把AI內建在裡面了,我都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那自然就不會去再使用GROK,ChatGPT,當然我也是會看哪一個AI工具強大,然後決定常用哪一個AI工具,當你有愈多的客戶使用,那你就能搶下市佔,所以這就是企業在做AI軍備競爭的原因,還有另一個我覺得很有商機的就是機器人,不論是AI人型機器人,AI機器手臂,AI工廠等,現在有多少人擁有AI機器人呢?沒有人對吧,試想,要是AI人形機器人可以出不同的功能,例如看護人形機器人,居家人形機器人,特定場所人形機器人,這些人形機器人就是在某一個特定場所很厲害,要是技術夠成熟,那很有可能十分之一的人買,這樣就是八億台的商機,重點是人形機器人也會是國家軍備競賽的必要產品,例如俄羅斯及烏克蘭在戰爭,俄羅斯一直派18到30歲的年輕人上戰場,結果烏克蘭一直派人型機器人,你覺得最終誰能贏得戰爭,我覺得AI機器人要是技術成熟,之後爆發力很有可能是比AI伺服器更大。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