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4月營收6414億,5月營收6157億,我們可以從鴻海營收財報文字中大概推測四大產品類別佔的比例為何,2024年第二季鴻海營收15506億,其中消費智能佔6241億,雲端網路營收4983億,電腦終端3301億,元件及其他營收979億,以鴻海四月及五月的營收公告來說,消費智能連續兩個月都是年對年約略持平,去年第二季消費智能營收6241億,平均一個月就是2080億,雲端網路去年第二季4983億,四月及五月都是年對年強勁成長,鴻海定義強勁成長就是15%以上,所以4983億成長15%的話,會得到5731億,第二季平均一個月是1910億,這是最保守的估法,以我們從三月,四月用月對月增長估計,四月雲端網路營收約為2300億,五月營收比四月約略衰退,我們就當衰退5%,這樣也是有2185億,因為五月的台幣比四月升值了7.67%,要是不考慮台幣因素的話,五月的雲端網路營收是會約略持平會小幅成長的,按照四月及五月的趨趨來看,消費智能營收來到4160億,雲端網路營收來到4485億,電腦終端營收四月是年對年強勁成長,五月是年對年衰退,我們就當和去年第二季持平,也就是3301億,一個月平均能有1100億的營收,最後的元件及其他四月強勁成長,五月顯著成長,因為元件及其他營收去年第二季僅有979億,我們就當今年第二季會有1000億,每一個月平均會有333億,所以正常來說鴻海就是每一個月消費智能2080億,雲端網路2200億,電腦終端1100億,元件及其他333億,其中消費智能,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都不太會有太大的波動,這就是鴻海原本的穩定獲利來源,這部份就佔了3513億。
目前鴻海因為AI伺服器強勁成長,所以原本雲端網路的營收一季會有3300億,一個月有1100億,現在來到3300億,一個月平均2200億,多了這1100億對鴻海原本基礎營收4613億來說,就是多了23.8%,這樣大家了解了嗎?為什麼鴻海每一個月營收大概就是年對年增加個24%左右,就是這樣來的,像緯創及廣達因為營收少,他們少了蘋果手機這一項,緯創及廣達就是專注在筆電,伺服器及AI伺服器,如果鴻海少了消費智能營收的話,那就是會少2080億,也就是剩電腦終端1100億,元件及其他333億,雲端網路原本是1100億,這樣的基礎營收就變成2533億,因為AI伺服器及伺服器多1100億的話,這樣就能變成年增43.42%,大家看出區別了嗎?廣達就是只有筆電,伺服器及AI伺服器,要是鴻海也是這樣的話,就是電腦終端的1100億加雲端網路的1100億,這樣基礎營收就是2200億,因為伺服器及AI伺服器新增加的1100億,這樣年增率就是50%,對鴻海來說,鴻海股本1389億,股本比較大,需要有消費智能,元件及其他才能賺到足夠多的獲利,以廣達來說,股本386.3億,廣達只要賺386.3億,這樣獲利就能有每股10元,鴻海要賺到稅後1389億,這樣才會有每股獲利10元,鴻海因為股本大,產品比較多元,所以在營收成長率來說才會顯的比廣達及緯創慢,不過鴻海這樣的好處就是穩健,因為產品很多元,有智慧手機保底部份的獲利,還有電腦,筆電及平板再保底另一部份的獲利,最後伺服器及AI伺服器能帶來另外的成長動能,鴻海這種比較偏穩中求勝,適合長期投資的公司,之前川普在打關稅戰時,我就和大家說,只要鴻海反應不過來,最終痛苦的絕對不會是鴻海,一定是美國科技公司,美國消費者及川普,因為世界上每兩部ICT產品有一部是鴻海組裝及製造的。
緯創 5 月營收金額為 2,084.06 億元,較 4月增加55.87%,較2024年同期也增加162.14%,寫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累計,2025年前5個月營收金額來到 6,885.94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76.39%。緯穎5月營收,達 711.33 億元,較 4 月成長 11.5%,較去年同期成長 187.3%,累計前 5 月營收為 3,055.91 億元,年增 162.6%。鴻海5月營收,單月營收達6157億元,雖較4月微幅下滑3.99%,但年增達11.92%,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累計前5月營收來到2兆8993億元,年增21.65%。英業達5月合併營收達612.03億元,較上月減少1.4%,年增17.3%,合併前5月營收達到2,803.37億元、年增19.9%,單月表現寫今年次高。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