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6月25日!鴻海680億投資美國及印度搶AI訂單!

 新聞說:鴻海680億投資美國、印度,搶星門計畫訂單,深耕 iPhone 業務,經濟部投資審議會24日核准鴻海以約新台幣439億元透過新加坡投資印度子公司,及以新台幣242億元自有資金,對外投資設立美國PROJECT ETA  LLC,從事模組化數據中心及伺服器組裝製造業務。鴻海印度與美國投資兩路進擊,昨天獲准的兩案總投資額超過新台幣680億元,以美國最受關注。據了解,鴻海投資美國7.35億美元,其合資對象為軟銀。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初宣布,將由軟銀、OpenAI、甲骨文等打造「星際之門」計畫,在美國建設AI基礎設施,總投資額將達5,000億美元,鴻海被點名是主要代工廠,助益後續AI伺服器出貨大爆發。鴻海昨日獲准投資美國,業界認為是為後續承接星門計畫相關訂單所需銀彈預作準備。經濟部投審會昨日核准五件重大投資案,包括一件陸資投資案、近新台幣9,800萬元;三件對外投資案共23.84億美元(約新台幣704億元);一件對大陸投資案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9億元)。其中,鴻海包含兩件對外投資案。一是鴻海申請以14.89億美元,對外增資新加坡FOXCONN SINGAPORE PTE LTD,用以再轉投資印度子公司YUZHAN TECHNOLOGY(INDIA)PRIVATE LIMITED,作為印度L5機構件新廠建置之用,主要布局手機業務,外界解讀為擴大iPhone印度製造量能。第二是鴻海申請以自有資金7.35億美元(約新台幣242億元),對外投資設立美國PROJECT ETA  LLC,從事模組化數據中心及伺服器組裝製造業務。此外,投審會也通過國泰世華銀行申請以1.6億美元,對外增資越南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胡志明分行,從事授信業務。對大陸投資部分,經濟部核准友達智慧移動申請以2,000萬美元,投資大陸地區友達智慧行動系統(廈門)有限公司,從事經營車載顯示器元件製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等業務。陸資投資部分,經濟部通過香港商合璽(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為在台上櫃的合富-KY公司)申請增加台灣分公司營業所用資金約新台幣9,800萬元,從事美製人體腫瘤放療設備銷售、保修及售後服務。

鴻海此次獲經濟部投審會核准的680億元投資案,涵蓋美國和印度兩大市場,聚焦AI基礎設施與iPhone製造業務,預期對其營收與獲利帶來顯著正面影響。以下從投資內容與市場機會分析其潛在效益:

1. 美國投資:搶攻「星際之門計畫」AI伺服器訂單

投資細節:鴻海以7.35億美元(約新台幣242億元)設立美國PROJECT ETA LLC,專注模組化數據中心及伺服器組裝製造,與軟銀合作,瞄準美國「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該計畫由軟銀、OpenAI、甲骨文等主導,總投資額高達5,000億美元,旨在打造美國主權AI基礎設施。

對營收與獲利的正面影響:

AI伺服器市場需求強勁:全球AI基礎設施需求快速成長,鴻海憑藉其製造能力,成為星際之門計畫的主要代工廠,預計獨家承接AI伺服器訂單。根據市場預測,鴻海2025年AI伺服器營收可望突破新台幣1兆元,年增超50%。

高單價訂單提升毛利:AI伺服器(如輝達GB200、GB300)單價高、毛利率優於傳統消費電子產品。鴻海作為首發供應商,預計2025年下半年量產GB300,學習曲線縮短將進一步推升出貨量與獲利。

美國製造優勢: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美國製造」並對中國加徵10%關稅,鴻海在美國擴建產能(例如德州與加州布局)有助規避關稅風險,鞏固與美系客戶(如蘋果、甲骨文)的合作關係,確保長期訂單穩定性。

技術突破:鴻海研究院在AI伺服器關鍵技術(如碳化矽製程、高效電源控制)的研發成果獲國際肯定,有助提升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推高訂單價值與獲利。

2. 印度投資:深耕iPhone製造業務

投資細節:鴻海透過新加坡子公司投資14.89億美元(約新台幣439億元),增資印度子公司YUZHAN TECHNOLOGY(INDIA),用於L5機構件新廠建置,主要擴大iPhone製造量能。

對營收與獲利的正面影響:

蘋果供應鏈核心地位:鴻海是蘋果iPhone主要代工商,印度投資有助分散供應鏈風險,符合蘋果推動供應鏈去中心化的策略。隨著印度iPhone產能提升,鴻海可望承接更多蘋果訂單,2024年9月營收已受惠iPhone出貨成長,Q3創同期新高。

印度市場成長潛力: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蘋果積極擴大當地製造以降低成本並規避關稅。鴻海新廠將強化其在印度市場的競爭力,預計帶動手機業務營收穩健成長。

成本效益:印度勞動成本較低,且當地政府提供製造業補貼,鴻海可透過規模經濟與政策優惠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毛利率。

3. 整體營收與獲利展望

2025年第一季表現亮眼:鴻海2025年Q1營收達1.64兆元,年增24.2%,淨利預估年增72%至378億元,創同期新高,主要受AI伺服器與iPhone出貨雙引擎驅動。

全年展望:法人預測,鴻海2025年AI伺服器營收將突破1兆元,佔整體營收比重持續提升,結合iPhone業務穩定貢獻,預計全年營收與淨利將維持雙位數成長。

多元化布局降低風險:鴻海不僅深耕AI與消費電子,還積極布局電動車與機器人領域(如與優必選合作),並擴大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等市場投資,有助分散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確保長期獲利穩定性。

4. 潛在挑戰與風險

關稅與供應鏈壓力: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可能影響部分電子代工業務,鴻海需持續優化全球產能布局以應對。

AI市場波動:儘管AI伺服器需求強勁,但市場對AI成長動能的質疑可能影響股價表現,鴻海需謹慎管理資本支出與庫存風險。

競爭壓力:廣達、緯創等台廠也在AI伺服器領域積極布局,鴻海需憑藉技術與規模優勢維持領先。

結論:鴻海此次680億元投資美國與印度,精準卡位AI伺服器與iPhone製造兩大高成長市場。美國投資將助鴻海搶下星際之門計畫的AI伺服器大單,推升高毛利業務比重;印度投資則強化iPhone供應鏈地位,確保消費電子穩定現金流。結合技術研發與全球布局,鴻海2025年營收與淨利預計持續強勁成長,AI伺服器營收有望突破1兆元,全年表現可期。然而,需密切關注關稅、市場競爭與AI產業波動等風險,以確保長期獲利能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