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6月26日!美債風暴來襲質押債蛙的財富夢碎!

2024年9月,聯準會降息2碼,點燃債券ETF熱潮,超過200萬投資人蜂擁搶進,深信「美債是送分題」。許多人質押房產、槓桿借貸,夢想靠息差與價差雙贏。然而,2025年的債市卻掀起完美風暴:通膨陰影、匯率波動、美國36兆美元債務危機三殺,讓「債蛙」們帳面虧損1至2成,寬限期逼近,追繳風險籠罩,財富美夢瞬間化為現金流噩夢!

債市三殺:利率、信用、匯率風險齊發

「我從業20年,從沒見過美債如此慘烈!」展新投顧執行長黃大展感嘆。利率風險因川普減稅與關稅政策推高通膨預期,聯準會降息遙遙無期;信用風險因穆迪調降美國評等,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動搖;匯率風險更因新台幣從32暴升至29.55元,讓美債價值大縮水。「朋友買幾千萬美債,還質押槓桿,台幣升值讓他夜不能寐!」黃大展說。美國債務高達36兆美元,陷入「債務越高、美元越弱」的死亡螺旋。槓桿買債的投資人猶如抱著不定時炸彈,若台幣升至28元、利率再升0.5%,追繳令將引爆,迫使債蛙在低點斷頭出場。

債蛙困境:槓桿陷阱與現金流危機

57歲的曉舟質押房子借750萬,All in 00725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每月收息2萬,卻面臨12%虧損。寬限期將結束,月還款從1.5萬暴增至4萬多,現金流岌岌可危。45歲的吳醫師質押父母房產,投資千萬卻虧損7位數,連面對雙親的勇氣都快喪失。40多歲的竹科工程師更用2.5倍槓桿追逐8%現金流,如今帳戶大縮水,追繳陰影籠罩。37歲的王醫師同樣被「降息送分題」吸引,借貸買進00679B(元大美債20年)與00687B,卻因台幣升值與降息落空,帳面虧損15%,現金儲備即將見底。「我以為穩賺,沒想到是送命題!」他無奈說。

金融話術陷阱:借到底、賺到底?

金融機構的「借到底、賺到底」話術,讓投資人誤以為質押買債無風險。券商推銷「借2買6」策略,宣稱100萬債券ETF可再借60萬,循環質押7次,年息從6萬放大至11萬。更有主管誇口,買00687B至2025年底可賺40%報酬率,吸引無數投資人跳坑。事實上,債券ETF規模從2022年的1.2兆元激增至2024年的3兆元,受益人從15萬飆至200萬,居亞洲第一,卻也讓風暴規模更驚人。

專家解方:穩現金流、降槓桿、等時機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建議,債蛙首要任務是穩住現金流。若無還款壓力,可繼續領息,靜待美債價格回升;若寬限期將至,應分批逢高贖回,降低槓桿,避免低點清倉。「美債殖利率4%是高點,匯率風險也趨緩,耐心等待是關鍵。」永達保經首席經理許文欣強調,質押買債者應預留1成現金(如750萬貸款留75萬),並將部分債券轉為0050(元大台灣50)等股票ETF,平衡風險。公債比投資等級債更穩健,可作為避險工具。合庫金首席經濟學家徐千婷指出,聯準會2025年降息幅度恐低於預期,建議轉向中短期債,搭配日圓或歐元資產對沖匯率風險。「長債波動大,縮短存續期更靈活。」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警告,聯準會降息或需等到2026年,投資人應回歸債券本質,專注固定收益而非價差。

結語:戒貪念,遠離風暴

美債從「送分題」淪為「送命題」,債蛙們在金融話術與槓桿誘惑下,誤入風暴核心。面對利率、信用、匯率三重危機,穩住現金流、降低槓桿、耐心等待是自救關鍵。市場警鈴已響,債蛙們唯有回歸投資本質,才能在風暴中全身而退。

A大回答:其實很多銀行及券商為了多賺一點利息,就會去鼓勵散戶多借一點錢,記得很久之前銀行在那狂推台幣保單,人民幣保單,美元保單,美元,澳幣等,銀行行員狂推的半年到一年後,該商品機乎都是慘賠收場,所以大家不要傻乎乎的去聽銀行行員或是要賺你利息的銀行怎麼說,他們就是希望你多借一點錢,這樣他們就能多賺一點利息,很多銀行在行情好時和你一付很好的樣子,但是遇到下雨天時,他們為了自己本金安全會毫不猶豫的收傘,以債券這種商品本來風險就很小,最近一付很慘的樣子,其實也才下跌了10到20%,這樣其實也沒有跌多少,但如果你開很多層股票質借,那等於就是會和融資效果一樣,甚至有的銀行及券商願意借更高給你,融資最多就是40萬能借60萬,合計能用100萬元投資,這樣下跌28%就會被融資催繳,債券股票質借能借7成,這樣買了後借,接著借了後買,最多是能開到3倍以上的槓桿,所以債券只是跌個兩成,很有可能就會觸發投資斷頭的價位,要是你就是用現股買債券,其實就僅是跌到10到20%,根本不會有什麼斷頭的風險,要是你正常一點,就是用100萬借60萬,合計以160萬進去買債券,這樣股價至少要跌掉五成多才有可能會被催繳,之所以散戶會開這麼大的槓桿,原因是散戶覺得債券零風險,美債殖利率4%,借貸利息2.5%,債蛙覺得可以無風險的套利1.5%,要是開到三倍的槓桿,原本第一倍的槓桿能賺4%,後面兩倍的槓桿各能賺1.5%,等於就是能有很高的回報率,如果你有100萬元,借了200萬元,合計用300萬投資,公債ETF的殖利率是4%,這樣你能拿到12萬的債息,借貸利率2.5%的話,200萬要付利息5萬,這樣還是有7萬的利息,一般的債蛙覺得這樣能穩賺7%,這就和股票的5到10%報酬率差不多,當初借代利率很低,有可能是1.5%到2%,後面是被溫水煮青蛙的一直向上調升,一開始你開了三倍槓桿,你拿到12萬的債息,你的利息才3萬,這樣一年能賺9萬,殖利率會有9%,隨著銀行借貸利率一直向上提升,借貸的利差就會變的愈來愈小,後面出現債券價格跌10到20%,就會出現很多債蛙壓力山大,大家覺得自己是無風險套利,結果FED一直不降息,台幣又從33元升到29.1元,之前從33升到30元,整理了一個月左右後,最近又在快馬加鞭的狂升,正常台幣升到28元是很正常的,記得當初在2021年時,台幣就在27.8到28.1元一整年,那時一堆專家說28元的台幣會是常態,結果時間幾年過去後台幣又貶到33元,很多債蛙都是在台幣33元進去買債券的,光台幣從33元跌到28元,這樣至少就會跌到15%,4月7日到4月9日多蛙被教訓,也就是買股票質借的被屠殺,接著最近就是在屠殺債蛙,股市就是這樣,專門去打擊有弱點的人,如果你質借太多,不論你是買股票或債券,你都很有可能會被大屠殺,畢竟在股市中想要賺錢,那就是要以贏走別人錢的為目標,股市及債市中要是質借太多,這種人自然就是別人屠殺的目標之一,所以不要相信什麼銀行或券商說債券零風險,當初我就說過了,債券的風險有匯率及利率,雖然因素比股市少很多,不過還是會有這兩類的風險,台幣會從28元到33元,波動15%,利率會從0%到5%,這些都是風險,當美元對台幣來到1比33元時,你和我說套利或零風險,那就是說來給我笑的,當初我就說過債券存在利率及匯率的風險,匯率能讓股價波動15%,利率能讓股價波動兩三成,所以只要你面對下跌三到四成會出局,那你還是很有可能在債券市場中出局。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