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鴻海四大產品類別營收的佔比為何?作者:A大!昨天鴻海開出5月營收6157億,並強調若以美元計價的話,營收是高於四月的6414億的,代表台幣升值確實是會對營收造成影響,不過鴻海會做匯率避險,不會是台幣升多少鴻海營收少多少就真的是獲利變少,應該就是會影響一部份,但不會說台幣升值多少獲利就影響多少,記得之前台幣是有在27.8到28元一年的時間,那時鴻海的獲利也沒有被影響到多少,今天我們把鴻海四月及五月的營收做一個估算,也就是把四大產品類別的營收拆解出來,包括消費智能,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項產品類別,會有人覺得鴻海每個月的營收年增率會不如緯創,緯穎及廣達,其實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大家可以把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想像成緯穎,2025年第一季工業富聯營收是7219億,2024年第一季營收是5195億,這樣是增加了2024億,營收年增38.96%,不過很明顯鴻海不是所有的伺服器及AI伺服器都是放在工業富聯,就像緯創五月營收來到2084億,緯穎營收711億,五月緯創的營收很明顯也是有增加很多,所以緯創現在應該也是有部份的AI伺服器業務,鴻海第一季伺服器及AI伺服器約三千多億左右,工業富聯增加兩千億,會有一千億左右就是增加在鴻海其他子公司中,之所以廣達及緯創的營收增加比較誇張,那是因為廣達及緯創在智慧型手機沒有著墨,也就是智慧型手機代工鴻海是王者,幾乎包辦了大部份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上半年每一個月鴻海消費智能,也就是智慧型手機的營收約2100億左右,就是因為鴻海多了消費智能營收當基礎營收,所以AI伺服器營收就算是市佔最高的,但就是會被智慧型手機營收稀釋,以鴻海第二季營收15506億來說,其中消費智能佔6241億,雲端網路營收4983億,電腦終端3301億,元件及其他營收979億,平均消費智能一個月營收能有2080億,雲端網路營收有1663億,電腦終端1100億,元件及其他營收333億,本來AI伺服器還沒有成長時,雲端網路營收約1100億左右,去年第二季每一個月平均已經是多563億,今年每一個月AI伺服器平均是會有833億,鴻海因為在智慧型手機獨霸天下,所以每一個月會有2080億的營收,四大產品類別在2023年還沒有AI伺服器時,一個月平均約4100億左右,因為鴻海基礎營收夠大,到了2024年時AI伺服器營收多了563億,這樣大概就是年增13.7%,到了今年AI伺服器營收每一個月會有833億,以基礎營收四千多億來說,大概就是年增24%左右,這就是鴻海為什麼年增率不如緯創及廣達的原因。
以廣達來說,原本就是僅有筆電,伺服器及AI伺服器,比例如果各佔到五成,這就等於鴻海電腦終端營收每一個月1100億,伺服器及AI伺服器1100億,結果營收增加了563億,基礎營收2200億增加了563億,這樣就是年增25.59%,今年鴻海的AI伺服器每一個月平均能增加833億,所以基礎營收2200億,這樣就是年增37.86%,這就僅是AI伺服器,大家應該是知道AI伺服器如果增加,一般通用伺服器也會跟著增加,而這兩者是差不多的,劉董說鴻海今年伺服器及AI伺服器營收是各1兆元,加起來就是兩兆元,在還沒有AI大爆發前,鴻海雲端網路營收是3300億,今年第二季已經可以來到6600億,也就是增加了3300億,這樣一個月平均是增加了1100億,基本營收2200億,也就是電腦終端加雲端網路,這樣就是年增50%,大家看緯創五月營收2080億,廣達四月營收1540億,大家看廣達因為沒有像鴻海有消費智能的2080億,也沒有元件及其他的333億,所以每一個月就是僅有電腦相關,伺服器及AI伺服器相關,所以廣達的營收就是比較少,廣達4月營收1540億,去年4月營收973億,就是僅有增加567億,這新增的567億就是AI伺服器及伺服器,鴻海伺服器及AI伺服器營收是能增加1100億,鴻海拿到的市佔比較高,營收也比較多,廣達就是賭對了伺服器及AI伺服器,而且手上也僅有電腦相關,所以成長才會比較誇張,但廣達在伺服器及AI伺服器營收的增加,以絕對金額來說,差不多就僅有鴻海的一半,鴻海的消費智能,電腦終端營收理論上就是不會增加,就是保持平穩,接下來AI伺服器及伺服器年複成長是很大的,只要鴻海持續以市佔的四成保持,廣達拿到567億營收,鴻海拿到1100億營收,每年年複成長四成,之後大概就能看到鴻海營收成長的幅度愈來愈大,去年鴻海十幾趴,今年都是成長二十幾趴,原因就是伺服器及AI伺服器的基數愈來愈大,今年鴻海雲端網路營收快要能追平消費智能,照這樣趨勢成長下去,明年營收成長可能就是三十幾趴之類的。
今天分享一些新聞,就是川普和習近平通話,不過股市就只有反應一下子,這算是好事一件,不能再讓川普一直影響股市,就如我說的,外資群現在買了台股兩千億,很多散戶目前處在很謹慎的階段,他們賣了兩千多億給外資群及主力,現在就是打算透過川普嘴砲去撿外資群的屍,不過外資群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買了兩千多億後,就是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我分享另一個川普和特斯拉的新聞,兩人這樣吵著吵著,特斯拉股價昨天就下跌15%左右,要是你是特斯拉的股東,昨天吵一吵股價大跌後,今天又一付要大和解了,你光每天看他們嘴砲就飽了,這也是我建議大家的,如果你怕川普嘴砲關稅,那你就不要在六月進來和外資群換手,這樣外資群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護盤,要是你是想要像我這樣價值投資,你就要保證自己不能聽到關稅事件在那殺進或殺出,那就僅是害人害己。最後分享大立光的股東會,因為大立光是高階鏡頭,這和鴻海的消費智能是有相關的,所以我都會用AI把重點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這樣大家的視角就會比較廣一點,未來台積電,廣達,緯創,大立光之類的法說會,我也都會用AI整理重點出來給大家,多方的了解相關概念股的情況,這也是有助於大家了解AI產業的發展。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川普放話影響股市幅度小到剩個股!
2、大立光225年股東會報告重點整理!
3、鴻海四大產品類別營收的佔比為何?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