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14金控整體7月稅後盈餘合賺664.99億元,較6月獲利707億元月減約6%,但跟去年同月相較成長高逾四成之多,6、7月獲利都亮眼,主要受惠於金控旗下人壽股利持續入帳,台股又創新高,機構伺機處分股票,加上新台幣重貶3角,各家壽險匯兌成本減少,亦有助獲利表現。去年7月14家金控合賺467.5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賺2746.18億元。今年累計1~7稅後盈餘已賺近2729億元,較去年同期只衰退0.63%,只差一點點,有機會8月就見到整體由衰退轉為正成長。14家金控中雖然新光金仍是唯一累計虧損,但只剩6.44億元,8月有機會14家金控全數有賺錢。
A大回答:最近金融股的走勢明顯弱於大盤,這是受到碧桂園財務危機,中融信託風暴,恒大破產震撼彈等一系列影響,這對台灣金融業會不會有什麼重大的影響倒不一定,不過在信心上一定就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投資者、法人,外資群在不知道這件事是否會牽聯到台灣的金融業,一定就是會選擇先賣出的,還有一些投機客,短線客看準了投資人信心會受影響,就在這時候狠踹一腳,股市中的短線就是這樣,重要的是一買及一賣的差價,有關金融業的利空發生時,自然投機客,短線客就會想要在上面賺到一些錢,當然就是利用散戶的無知及恐懼,這和現在的AI概念股也沒啥不同,很多人都知道AI概念股營收,獲利,競爭力不怎麼樣,但短線上就是會有散戶進去買單,也會有法人,主力,短線客,投機客進場去炒作,自然有人的地方就能賭博,尤其是像AI概念股交易這麼熱絡的個股。記得幾年前,那時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開口閉口就是要存股金融股,說存股領息,覺得存金融股不敗,但隨著最近幾年,尤其是近一兩年受到FED升息,債券價格大跌,那時很多投資者發覺,原來金融股也不是什麼完全不敗的好標的,還是有可能因為債券價格大賠,賠到自己的淨值差一點就歸零,其實一部份也是投信,券商不希望散戶繼續存股金融股,後面開始洗腦ETF好棒,推出了一大堆主題式ETF,高股息ETF,結果最近這些ETF都成了賭博概念股,每一檔就是去追某幾檔個股,把那些個股炒到天價去,大家記得一件事,為什麼ETF經理人會去追上漲的個股,道理很好懂,因為別的經理人都買了,如果自己不跟上,那績效就會比別人差,那有人說,未來這些AI概念股如果崩跌了,那豈不是大賠嗎?嗯,沒錯啊,但那時ETF經理人就是比誰賠的少,如果大部份ETF賠30%,自己賠29%,那就是優於同業,當大家都一樣時,老闆及主管就找不到理由盯他們,如果ETF經理內獨排眾議買了某一檔股票,而不去買大部份ETF經理人買的股票,只要該經理人買的股票不漲,那他就死定了,一定就是被檢討到爆炸。
網友JKT提問:請問中國金融風暴會不會影響到鴻海呢?像2008的雷曼兄弟一樣?
網友Peter回答:內心戲不用這麼多,2020年疫情,2022年10月鄭州疫情,有影響到鴻海嗎?
只能說投資世界第一的EMS公司,還要替世界第一的公司擔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全台灣沒有公司能投資了,2008雷曼,鴻海賺了七元多,2020年疫情整整一個月都沒開工,一堆人看到看到鴻海第一季的業績,都說鴻海完蛋了,鴻海要倒了,那年鴻海也賺7元多,所以鴻海有賺過0元嗎?投資真的不要太多內心戲。
網友ed3986回答:拜託先認真看影片。
A大回答:就算你真的遇到了雷曼兄弟,以過去經驗來看,下跌了一年後,隔年就全部漲回來了,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經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人類只要還活著,經濟就會繼續,當初就算給你買在2008年前一年的高點,也就是一萬點,15年下來,台股每年配息4到5%,現在指數1.6萬點,至少是賺一兩倍,如果你敢在雷曼兄弟發生最慘時危機入市,你至少是能賺六到八倍,當你在股市中投資時,你要看公司的獲利有沒有被拿走,以鴻海獲利才被拿走幾個月,和一些獲利被拿走二十年,三十年的相比,鴻海真的就是超級安全的,當初股市從18669點跌到12629點,鴻海也才從104元跌到103.5元,重點是還除息了5.2元,所以不要常常在那內心戲一堆,你要試著去重押有價值的個股,然後長期抱得住,這對你人生的財富才會有影響,常常在那聽到一些消息就在那演內心戲,你註定就僅會是一個大肥羊,不會有啥例外的,因為股市漲漲跌跌的過程中,你就會像個善心人士一樣一直支付政府及券商交易稅及手續費,也會在股價很甜美價時把手上的股票賤賣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