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7月13日!美6月PPI年增速超預期創去年3月新高!

 

元大證金官網說:元大證金股票質押利率改為2.84%起,活動期間內持以下「精選標的」至本公司辦理借款,單日累計借款金額達新台幣30萬(含以上),即享借款優惠利率,詳情請見注意事項,專案借款期間:2024年7月12日起至12月31日(即於該期間申請之借款,得以優惠利率計息至2024年12月31日止),精選標的(ETF專案)借款利率為2.84%,限定標的借款利率為2.88%。

A大回答:最近因為很多投資人使用股票質借,這就使得券商及銀行不擔心錢借不出去,所以都很強勢的一直維持升息,幾年前我們在使用金融負債時,很多散戶一直在那酸,後面他們驚訝的發現原來股票質借比融資利率好很多,而且也比較不容易被斷頭,當初我們在使用金融負債時,那時的鴻海就像電信股及目前的債券ETF一樣穩,所以使用個人信貸及股票質借是增加一些報酬率,就是每年多賺2到3%的報酬率,後面鴻海股價漲到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時,我就說不太適合使用金融負債,畢竟股價淨值比愈高,股價波動就會愈劇烈,最近市場有幾類人在股票質借,一類是用債券ETF做股票質借,以目前FED處在升息的頂部,降息的的前夕,目前債券ETF確實風險不大,近一年買到債券ETF的人,他們基本上就僅是賺到和定存差不多的利率,所以持有債券ETF的人去股票質借,我個人認為風險不大,不過債券ETF的報酬就是這樣,一些人現在會覺得債券ETF股票質借很危險,其實以理性的判斷來說,持有債券ETF去股票質借,就差不多和持有電信股去股票質借差不多安全,有一些人判斷不出來FED升息的高峰在哪及降息的起點是何時,也就是在剛升息時你買了債券ETF然後去股票質借,你還是有可能會被斷頭的,如果你是兩年前買到債券ETF,債券ETF的價格是可以跌四成多,所以能不能股票質借也是視情況,最近還有另一批人就是拿著加權正二及台灣五十正二去股票質借,因為目前台股大盤淨值比在2.6倍,所以風險一定是相對大的,重點還是拿正二ETF,如果單純拿加權指數及台灣五十ETF去股票質借,我個人覺得風險也算是有限,你要台股跌到你斷頭,至少要跌五成,這難度就很高,如果你用正二及台灣五十正二去股票質借,可能台股跌個25%,你就會出現斷頭,我個人覺得台股跌25%的機率不會是零,機率不會很小,但大盤要跌到五成,我個人覺得機率非常的小,之前台股有跌三成多,時間就是2022年10月,從18619點跌到12629點,跌了約六千點,那時如果你是用加權指數正二或台灣五十正二去股票質借,你很有可能是會被斷頭的,有一些人拿高股息ETF去股票質借,我個人覺得高股息ETF跌三成的機率比大盤高,所以現在拿高股息ETF去股票質借的人也是在玩火,當初我們在鴻海中股票質借及個人信貸時,那時鴻海股價淨值比約1倍,股價走勢比電信股還穩,那時使用股票質借當然很安全,那時很多酸民在那酸,時間幾年過去了,那些酸民現在就是雞嘴變鴨嘴了,酸民覺得當初我分享金融負債知識會害死人,但豬不知我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才會分享,現在一般討論區上很多人在那分享金融負債,比較流行的就是債券ETF,正二及高股息ETF,如果你沒有金融負債的知識,你現在在一般討論區有可能就會去踩到正二及高股息ETF使用股票質借的雷,當初我說過,就算你不使用金融負債,你也要去了解一下,不然之後市場在那流行時,你才在那無腦跟風,用債券ETF去股票質借還好,如果用正二或高股息ETF去質借,只要台股修正個三成,你這輩子也就毀了。

新聞說:美6月PPI年增速超預期反彈至2.6%,創去年3月新高,美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速略高預期,主因是服務業成本上升,抵銷商品成本連續第二個月下降的影響。儘管這份報告表現不如日前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但 PPI 超預期的增速並未打擊市場的降息預期,9 月降息機率略高於 95%。美國勞工統計局 (12 日公布數據顯示,6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年增 2.6%,創 2023 年 3 月以來新高,高於市場預期的 2.3% 與修正後前值 2.4%;按月來看成長 0.2%,高 於 5 月修正後前值 0%,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0.1%。6 月 PPI 年增 2.6%,創 2023 年 3 月以來新高。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 6 月核心 PPI 年增 3.0%,也創去年 3 月以來新高,高於市場預期的 2.5%,前值自 2.3% 上修至 2.6%;按月來看成長 0.4%,高於市場預期的 0.2%,,前值自 0% 上修至 0.3%。6 月核心 PPI 年增 3.0%,也創去年 3 月以來新高。根據報告,6 月服務成本上漲0.6%,為連續第三個月大幅上漲,拖累同月商品成本下滑0.5%的影響。剔除受許多經濟學家青睞的波動性較小的食品、能源和貿易指標後的 PPI 在 6 月維持 0%,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0.2%,前值自 0% 上修至 0.2%;按年來看成長 3.1%,前值自 3.2% 小幅上修至 3.3%。值得注意的是,PPI 報告中用於計算聯準會 (Fed) 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的類別則是喜憂參半。不過在 PPI 公布後,摩根士丹利和凱投宏觀的分析師下調核心 PCE 物價指數增速預期。在這些類別中,6 月醫師照護成本小漲 0.2%、醫院門診照護成本上漲 0.1%、住院照護成本上漲 0.5%,不過漲幅均低於 5 月。與此同時,機票價格上漲 1.1%、投資組合管理服務價格上漲 1%。凱投宏觀 首席北美分析師 Paul Ashworth 在一份報告中稱:「6 月 PPI 各項數據明顯低於預期,看來 5 月 PCE 增幅也可能下修,儘管幅度很小。」雖然 6 月 PPI 超預期反彈,但並未影響市場對聯準會 (Fed)9 月首次降息預期。Ashworth 指出,Fed 最青睞的通膨指標 PCE 的組成部分是良性的,PPI 實際上比看上去「好得多」,他認為「9 月的降息即將到來」。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交易員預估 Fed 在 9 月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機率為 89.8%、降息兩碼 (50 個基點) 的機率為 6.4%,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為 3.7%。

A大回答:接下來FED如果開始降息,公債價格就會上漲,買一些債券ETF的投資者就會賺一些錢,以FED降息的速度,理論上應該是不會太快,畢竟AI產業是會帶動ICT產業的換機潮,所以全球的經濟應該不至於衰退的太嚴重,以台灣站在AI產業的浪尖上,接下來幾年你投資台股的報酬率會比債券ETF好的機率一定是很大的,最近兩年債券的報酬率已經慘輸台股了,就算下半年台股修正一些,債券ETF漲到5到10%,這樣整體下來債券的報酬率還是比股市差很多,很多年輕人喜歡買債券,覺得這樣才安全,其實債券不會是給年輕人或小資族買的金融商品,債券比較適合老人或資產很大的人,這些人求的就是安穩,只要能打敗通貨膨脹就行了,一般年輕人及小資族,你的資金都已經很小了,你還投資這種很穩的債券,這對你的報酬率傷害是很大的,有一些人會覺得可以無腦投資債券,我個人覺得債券也是需要一些知識及常識的,就像是之前FED說要升息,你看到升息幾次後就衝進去買債券ETF,放了兩三年後,你可能已經賠三成了,如果你在升息到頂部時進去買債券,放到現在也一兩年了,這兩年大概就是得到8%的債息,但賠了4%的差價,所以兩年賺了4%,平均一年賺2%,這樣的報酬率你不如就是把錢放在定存,如果你是看到差不多快降息了,也就是最近才想開始買,可能一年能得到4%的債息,當降息時可能能賺到5到10%的差價,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也許是能賺個5到10%,不過債券就是這樣而以,不會複利再成長,以鴻海為例,2019年一年賺8元多,2023年一年賺10.25元,也許2028年一年都賺20元了,獲利就會隨著成長而增加,但債券了不起就是這樣而以,讓你在快降息前買到,一開始可能賺到債息及差價,下一年也賺到債息及差價,但時間一拉長,每年的債息就是這樣而以,不可能出現獲利成長的情形,這也是為什麼長期下來投資債券會輸股票。

頻道網友wei提問:想請教A大台灣企業要如何面對缺電問題?近幾年AI興起台灣用電量「只有更高」,預估到2030年台灣電力需求約3356億度,較2023年成長21.7%。主要成長的因素為台積電先進製程,AI資料中心及電動運輸工具普及。美國財經媒體就示警,台灣電力不足,可能衝擊AI、半導體產業。事實真是如此嗎?

A大回答:AI產業確實是需要大量的用電,台灣能源政策確實是令人擔心,不過你還是得要記得一件事,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只要台灣真的需要電力,那就會有公司自行去發展綠電,也會有一些公司去投資電力設備,以下是前一陣子的新聞,Google投資台灣太陽能推動1GW建置案微軟、亞馬遜等可能跟進,企業也會去評估台灣供電的情況,未來如果台灣真的電力供給不足,那有自己去佈局電力設備的公司就能去吃到比較大的市場,所以你不用為那些公司擔心,全球政府的效率和企業效率是不同的,未來想要去吃到雲端AI市場的人,他們自己會去評估電力需求,他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電力希望放在不確定的地方上,像台積電也會去買綠電,不論台積電和誰買,他就是能買得到電,一些買不到電的公司,那競爭力就是不夠,一流的公司會去評估一個國家的電力供給情況,還有自己用電的情況,能自己發電的就會選擇投資發電廠,不能發電的就會想辦法去買電,最終有全面考慮的企業就是能勝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