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7月24日!鴻海中作多主力讓投資者知道他們想法!

 

那天我們用廣達經驗來看,今天我們看一下緯創,之前緯創和廣達是AI概念股的指標股,後面緯創有被看破手腳,不過在被看破手腳之前,該走的形態也是不會少的,之前緯創跌破月線時會反彈碰到月線及過月線,之後遇到利空就跌破季線,這裡就能看出緯創比廣達弱,廣達跌破季線是反彈了一個波段,緯創跌破季線有反彈,但反彈的力道不大,大家應該還記得,緯創股價飆漲後,獲利完全是沒有增加的,2022年賺4.01元,2023年賺4.08元,之後跌破季線後在季線及半年線之間整理,隨著時間拉長,緯創的半年線也隨之走高,一開始緯創跌破月線時,那時緯創的半年線才64元,後面緯創跌破半年線時,均價已經來到95.6元,然後緯創股價就在半年線整理了三個月,也就是在90到100元之間整理,後面向上突破半年線,股價最高來到135元,廣達走勢也是一樣,也是在半年線整理了一陣子後向上突破,不過之後緯創和廣達走勢就不一樣了,市場發現鴻海才是AI伺服器的王者,就把緯創踢旁邊去,接著就是廣達及鴻海兩檔股票當AI概念股,鴻海是一線大廠,廣達是二線大廠,緯創是三線廠,所以鴻海未來的表現一定是會比廣達更好,所以之前我是用廣達走勢比較給大家聽,就是鴻海遇到季線會反彈,接著會在季線及月線整理一陣子,這樣做的好處是讓鴻海半年線的均價提高,目前鴻海半年線均價才157元,鴻海股價只要在月線及季線之間磨個一兩個月,那鴻海半年線就會來到185元左右,之後如果遇到什麼大盤利空或是公司利空,可能會跌破半年線,接著在半年線整理幾個月,之後隨著AI伺服器強勁成長,GB200下半年出貨,明年GB200大量出貨,就會向上突破半年線,所以有一些人幻想鴻海跌到105元或150元以下,那都是痴心妄想,以目前主力作多外資群的成本在150到160元,他們一定會讓鴻海股價在季線及月線整理一兩個月,接著就會開出七月營收及第二季財報,鴻海七月營收一定會年增沒問題,第二季獲利也會年增也沒有問題,所以鴻海股價是否會跌破半年線,這就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之前廣達及緯創是因為AI產業還沒有真的爆發,所以在營收及獲利上並沒有明顯的反應出來,鴻海是大型權值股,股價上漲後營收就出現明顯的增加,而且鴻海說接下來兩年AI伺服器會強勁成長,所以七月營收也會不錯,除了七月營收不錯外,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營收也會很好,明年一整年營收也會很好,所以鴻海股價整理後跌破半年線的原因就不會是鴻海基本面及產業面,有可能是一些消息面,政治面或籌碼面之類的事件,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透過技術面的均價可以讓進來的人成本在某一個區間,這樣他們的風險就會變小。

大家看鴻海最近走勢,就是差一點碰到季線後反彈,股價收在201.5元,距離月線的212.5元還差了11元,鴻海股價如果反彈碰到月線,然後被打下來,或是慢慢的漲上去月線,這樣鴻海的半年線均價就會提高,這時會有人說,為什麼作多的主力及外資群要讓你從別的個股中看出他們的想法呢?其實對主力作多外資群來說,就是要讓大部份的投資者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就比較容易控制股價走勢,這話怎麼說呢?如果有愈多人了解主力作多外資群的想法,那股價就會按照主力作多外資群的想法走,如果大家都不知道主力作多外資群的想法,那大家就胡亂交易一通,這樣對主力外資群來說就要花更多的力氣去控盤,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如果主力作多外資群就是要讓鴻海股價和之前及廣達這樣走,鴻海目前為止也真的是和廣達及緯創一樣,這樣就有更多人相信鴻海未來走勢會和廣達及緯創差不多,就會有更多人讓鴻海股價照著廣達及緯創的歷史走勢前進,這時會有人說,這樣不會被吃豆腐嗎?其實走勢類似,你在短線也不一定討得到便宜,畢竟一買一賣成交易,短線你還是得和三大法人交手,主力作多外資群只要讓鴻海走勢類似廣達及緯創,你知道鴻海一開始跌到月線就反彈,那跌到月線就大家來比手速,你知道跌到季線會反彈,那一樣大家比手速,之後會在季線及月線之間整理,中間也有11元的差價,外資群也是能開盤漲3元,盤中跌3元,最後漲兩元的玩,也可以開盤跌3元,盤中漲三元,最終收平盤,這樣一樣是在月線及季線之間整理,主力作多外資群不去參與短線操作,只要你想去跌破季線時他們才會出手干涉,這時會有人說,那有主力跌到季線後,接著再反手作多,那你也要拿籌碼去砸到季線,如果你砸到季線時,主力作多外資群向上買個5元,那你摜殺的下來的部位豈不是賠錢了,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主力作多外資群讓你知道鴻海會和廣達及緯創走勢差不多,你就能短線贏走他們的錢,也不會有這種事。

新聞說:亞馬遜揪中華電攻資料中心,助力亞馬遜 AWS 在台營運,亞馬遜AWS於6月宣布設立旗下在台首座資料中心,惟對地點、夥伴等細節保密到家。中華電信總座林昭陽23日透露,中華電未來將助力AWS在台灣資料中心的營運計畫,提供企業客戶服務。林昭陽一席話,讓AWS台灣資料中心生態系第一家重量級合作夥伴浮出檯面。AWS昨天舉行「2024 AWS台灣雲端高峰會」,林昭陽受邀出席,透露中華電成為AWS台灣資料中心夥伴的消息。AWS今年6月公布新的資料中心規劃,「AWS亞太(台北)區域」預計明年在台灣正式提供服務。談到AWS在台首座資料中心進度,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表示,目前正針對機房使用方式進行概念驗證計畫,研究各種企業應用。王定愷強調,AWS過去在台灣機房沒有落地前,以雲端Local Zone提供服務,是台灣第一大公有雲業者,在台灣有超過1,300個APN合作夥伴,以AWS幫助企業運用全球領先的技術與資源,加速企業出海。未來機房落地台灣,將在台灣研發新技術,向全球市場發展。林昭陽指出,中華電信除內部導入AI服務創新,更積極推動官方與企業等客戶規劃AI新應用。中華電信目前是AWS進階級服務合作夥伴,雙方深度合作,近年中華電信攜手AWS推動AI轉型,在政府及治標大型客戶雲端備援專案中,導入AWS Panorama機器學習裝置整合軟體開發套件,中華電信藉由AWS Outposts全受管解決方案於本地部署擴展和執行原生AWS服務,提供整體一站式混合雲解決方案。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表示,AWS資料中心來台落地,政府在水、電、土地等都給予協助,AWS的案子已經陸續進行中,但設置細節,由AWS公布比較恰當。他說,AWS宣布未來在台灣投資數十億美元,政府希望發展AI創新經濟、發展智慧國家,讓AI成為未來下一波經濟成長動力,數位部與國發基金合作,爭取100億資金投資AI新創,相關投資會攜手AWS、國內外天使投資資金、創投(VC)合作等,讓台灣AI創新應用可以得到更多輔導,為台灣做下一波經濟轉型。

A大回答:之前我們從鴻海旗下的夏普面板廠轉型成AI數據中心,得知很多電信業都會需要AI數據中心,夏普以及KDDI、Datasection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夏普SDP建置AI資料中心,我們也透過AI數據中心可以幫助企業增加效率及減少成本知道這是電信業未來的趨勢,所以之前我們聽到台灣的遠傳說要佈局AI相關應用,我們就不會覺得驚訝,最近又看到中華電信也要攻AI數據中心,這也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內,除了一開始雲端大廠谷哥,亞馬遜,臉書,微軟會去佈局AI伺服器外,後面也會有很多企業去佈局AI伺服器,這也是為什麼AI伺服器趨勢很明顯的原因,AI可以增加公司效率,減少成本,所以只要有部份公司,企業,政府,學校,工廠使用,那其他的也會跟進,道理也很好懂,以國家來說,如果你沒有AI,你的國力就會弱,自然你就會去搶AI伺服器,以公司來說,如果你沒有佈局AI伺服器,你的公司成本就會比別的公司成本高,效率也會比較低,如果轉換成財報的話,那就是別的公司毛利率,營利率會增加,大家應該知道毛利率就是產品競爭力,營利率就是公司效率,別的公司用了AI可以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如果你不用,時間只要一拉長,你就會變的沒有競爭力,試想,以代工廠為例,目前就是鴻海競爭力最強,廣達第二,剩下的緯創,仁寶,和碩第三,如果緯創,仁寶及和碩用AI讓工廠更有效率及節省成本,而廣達及鴻海不用,那很有可能時間只要一拉長,鴻海及廣達的競爭力就會輸給這些三線及四線廠,如果鴻海及廣達使用AI,剩下的緯創,仁寶,和碩不使用,原本鴻海及廣達已經很強了,又使用AI幫助公司更有效率及節省成本,這樣緯創,仁寶,和碩就更活不下去,所以大家只要往這個方向想,其實就不難知道AI趨勢很確定,一開始我們有先去研究AI功能及運用,確實就是很實用及很強大,然後可以為公司節省成本及增加效率,然後已經有很多大廠開始使用,這趨勢只要一形成,之後會有很多公司就會開始跟進,這就是一個很長的產業增長,其實很多AI相關的資訊都在日常生活的資訊中,但很多人都沒有去發現這些有用的資訊,很多散戶就喜歡看一些新聞在那用很樂觀或很悲觀的題材殺進殺出,其實真正的大贏家是看出趨勢,接著就是無聊的垃圾時間,單純就是抱著就能賺錢。

新聞說:鴻海砸45億鄭州設新事業大樓,推電動車和電池產業,鴻海今天表示,旗下富士康23日與中國河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5億元),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和七大中心,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此外,富士康近期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布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及固態電池等項目。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日赴中國參訪。鴻海今天上午透過新聞稿指出,集團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23日與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劉揚偉與河南省長王凱代表雙方簽署。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在當地加快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打造全球高階製造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鴻海表示,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一期選址位於鄭東新區,建築面積約700公畝,總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主要建設總部管理、研發和工程、戰略產業發展、戰略產業金融平台、產業研究院和關鍵人才、營銷、供應鏈管理等七大中心,將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實施3+3策略,提供產業資源、技術力等相關支援。鴻海指出,富士康近期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布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及固態電池等項目。其中電動車試製中心將規劃建設電動車示範產線,打造面向海內外汽車品牌提供製造服務的展示平台,以及整車領域的世界級燈塔工廠,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為富士康電動車的核心生產基地。在固態電池項目,鴻海表示,富士康將在鄭州航空港布局發展固態電池產業,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製造。鴻海集團3+3策略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新世代移動通訊三項新技術領域為發展重點。2023年4月,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在中國河南鄭州揭牌。根據統計,2010年富士康進駐鄭州以來,鄭州富士康累計進出口額約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的60%,占鄭州市比重達80%。

A大回答:最近中國因為很多供應鏈外移到越南,印度,墨西哥,台灣,所以中國的經濟變的很差,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這些台商,外資企業如果在中國設廠,可以提供很多人就業機會,當工人在廠區上班時,周邊的店家也能賺到錢,之前我就說過,錢等於勞力抵用券,經濟等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易,當中國的工人在台商,外資企業工作賺到錢,自然就會去買房,消費,但那時中國經濟好了後,很多小粉紅就開始有強烈的愛國之心,要打倒萬惡的外資企業及台商,後面把台商及外資企業逼走了後,發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這些工人沒有收入,他們就付不起房貸,造成房貸違約,很多店家也因為沒有工人消費,店家也紛紛倒閉,很多工人失業後,他們的消費就會減少,一些有一點存款的人,他們會害怕經濟不景氣,也會選擇保守消費,這就會造成錢流動的速度變慢,如果換成比較專業的名辭,那就是經濟衰退,最近中國的工人嚐到自己種下的苦頭,當初說鴻海是黑心公司,血汗工廠,結果鴻海配合蘋果及品牌商外移一些產能到海外,這些工人就到他們中國其他的工廠上班,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原來當初他們口中的黑心公司,血汗工廠,竟然比他們國內公司都好上很多,鴻海從不拖欠員工薪水及加班費,五險一金也都是乖乖的繳納,很多工人比較後,有比較就是有傷害,現在風向又風成希望鴻海回去中國設廠,對鴻海來說,很多外資企業及台商出走,這是為了配合美中關係,品牌廠要分散產能,所以配合品牌廠的事業是不可能回去了,但新的事業卻是可以再回到中國佈局,之前很多的公司都跑到中國設廠,尤其是COVID-19前兩年時,那時不得不說中國是全球在疫情上管控最好的國家,一方面是因為是集權國家,人民不自由慣了,所以前兩年中國得到了COVID-19帶來的巨大好處,至成也疫情,敗也疫情,第三年全世界都解封了,中國還是堅持自己的動態清零,想要去複製前面兩年的成功經驗,後面COVID-19比較輕症,但傳播率強,很多公司都防不住,連鴻海也防不住,這就造成了之前的鄭州員工出走,很多台商及外資群也是在第三年整個被嚇到,因為前兩年很多公司到中國設廠,中國的薪資水準也愈來愈高,所以品牌廠乾脆就把產能分散到台灣,墨西哥,印度,越南,時間一兩年過去了,因為中國的就業機會很少,所以在供需法則的發效下,中國工人的薪水又降低了一些,中國的基礎建設畢竟也是比較好,鴻海的一些新事業也是可以在中國發展,所以鴻海還是會投資中國設新廠,之前劉董是看好2025年電動車讓毛利率提升到10%,後面發覺一些傳統車廠還在撐,到2025年電動車不一定會大爆發,但劉董提出的F3.0(轉型升級),除了電動車外,還有數位醫療,機器人,半導體,5G及AI,雖然電動車起來速度比較慢,但AI忽然就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爆發,2024年快速成長,2025年爆炸性成長,說不定2025年讓鴻海毛利率來到10%的產業是AI,而不會是電動車,這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AI成來後,鴻海F3.0中的機器人,也似乎成了下一個明星產業,在2019年時,如果你和別人說2028年機器人會問世,大家就僅會當你在說笑話,現在你說2028年機器人會出現,大家可能會點頭如搗蒜,最近很多機器人的公司股價都被炒到天上去了,就知道很多投資人是相信機器人題材的,不過這就和之前AI概念股一樣,一開始都在炒廣達,緯創,英業達,光寶科,炒完後發覺鴻海才是王者,不過當初市場炒的四間中,至少廣達是正確的,未來市場也會發覺,原來鴻海才是機器人的王者,也許現在炒的機器人公司中,也是有一兩間是正確的,但最終一定就是具經濟規模的公司才會是最大受惠者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