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後:新台幣匯率逐漸回穩,中央銀行仍然高度警覺,近日場外監理發現,有外資以投資國內證券之名,預先匯入大額資金並停泊於新台幣存款帳戶,卻實際投資事實,有套取新台幣匯差之虞,違反結匯管理原則。央行再次呼籲,外資匯入資金應依所申報的匯款性質,運用於投資台股,不得用以炒作新台幣匯率。央行今(1)日指出,近期新台幣匯率已趨穩定,但仍希冀市場評論人員、國內進出口廠商以及外資能夠共同維護國內匯市秩序及穩定。針對市場高度關注美元及美債等議題,央行重申,請市場評論人員及媒體切勿以臆測方式,評論國內匯市相關議題,或對匯率提出直觀式的預測,避免影響國內匯市秩序及穩定,甚至波及實體經濟。央行表示,進、出口廠商宜依實際需求進行結購美元或結售美元,勿聽信市場過度誇大或不實的分析,產生非理性的預期而延後結購或提前結售美元,導致匯率波動加劇,最終反而損及自身利益。央行進一步說明,影響匯率的決定因素眾多,諸如各國貿易順差、財政預算及貨幣政策均可能影響匯率。尤其,自金融自由化與全球化以來,國際資金移動鉅額且頻繁,已經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主因。舉例而言,2024年台灣外資及本國資金進出,為商品貿易外匯收支的19.3倍,顯示短期跨境資本移動已為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央行強調,目前美元做為最主要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仍無虞。長期以來,歷任美國財政部長多有宣示,強勢美元符合美國政策利益。只不過,川普政府宣布加徵對等關稅及市場傳聞的海湖莊園協議,均導致市場參與者對美元及美國公債產生疑慮,以致美元走弱。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期表示,川普政府仍維持強勢美元政策;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也特別否認美國正推動任何秘密匯率協議,以迫使其他國家貨幣對美元升值,並強調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近日美日財長於G7財長會議均同意,匯率應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指出,美國公債債信穩健,流動性佳,價值儲藏的功能仍受投資者青睞。米倫日前特別澄清海湖莊園協議傳聞中,將外國政府持有美國公債轉換為零息百年債券的想法,是他加入川普團隊前所提出,並未納入當前政府政策項目之中;貝森特也表示,川普政府已將償還政府債務列為優先事項。目前主要信評機構給予美國的債券評等(AA+)為次高等級,在G7國家中,僅次於德國(AAA)、加拿大(AAA),仍優於英國(AA)、法國(AA-)、日本(A+)及義大利(BBB+)。在國際清算銀行(BIS)巴賽爾協定第三版的銀行資本計提計算規定中,信評「AAA~AA-」屬高品質資產,風險權數為0%。央行表示,美國債券市場的深度與廣度皆居全球之首,流動性最佳;美國發行或保證的債券,尤以美國公債為國際資金借貸合約中最廣為接受的合格擔保品,且其合格擔保品地位,不因其信用評等改變而受影響。
A大回答:美元對台幣來到1比30元是比較好進攻及防求的位置,這就有一點像風吹竹子動一樣的道理,大家看近二十幾年以來美元對台幣的走勢,差不多就是在27到33元之間整理,有一些人一直在怨央行不在33元去護盤台幣,其實對大部份參與新台幣匯率的投資人來說,他們都知道33元是相對高點,27元是相對低點,30元就是中間值,大部份人很少會在33元去換美元,通常美元在台幣是1比33元時,如果我手上有美元,我是有多少換多少掉,當美元對台幣來到1比27元時,我手上如果有美元,我一定是不會換成台幣的,要嘛就是擺著,不然就是定存,美元對台幣如果是1比30元的話,這時就不一定了,向上有30到33元10%的幅度,向下也有30元到27元的幅度,30元就是一個中間值,這時就不會一面倒的賣美元,但也不至於一面倒的買美元,央行如果在30元防守,其實就會非常的好守,對大部份的投資人來說,30元就是中間值,等於就是均線的概念,當你買在30元時,你向上能賺10%,也有可能會向下賠10%,這時你就不會一面倒的覺得台幣鐵定還會升值,一開始美元從33元升到30元時,因為升的速度太快太猛,很多人就會被一時被嚇到,所以跌到30元時會止不住,其實這和股市的道理也是一樣的,4月7日到4月9日三個交易日,第一個交易日台股無量跌停,第二個交易日依舊是大跌,接下來第三個交易日也是大跌,原因是在短短的時間跌太多了,有一些自我心理面不健全,資金有弱點的人就會被逼著砍出來,例如融資斷頭,股票維持率不足之類的,這種下跌就是非理性的恐慌下跌,政府及公司這時就算出來宣布庫藏股,很大的機率也是守不住,畢竟資金有弱點的人,他們是不會管鴻海淨值124元,股價才112.5元,他們那時腦中就是自己維持率快要不足了,再跌幾根跌停自己就要補錢或斷頭了,有一些則是被券商直接就把股票砍掉,券商在砍股票時,他們僅在乎能不能把自己借出去的錢拿回來,根本不會理客戶手上的股票是否有價值,當股價愈是下跌,被逼著砍倉的散戶就愈多,一般的多殺多,人踩人,骨牌效應,融資斷頭就是這樣形成的,當初台幣狂升值也這樣,很多公司怕台幣再升值,就拼命的把美元換回台幣。
一些買美債ETF及美國公司債的散戶怕台幣升值股價下跌,就一直把手上的美債ETF及美國公司債ETF賣掉,當散戶賣掉美債ETF時,流程就是散戶賣美債ETF,投信把美債賣掉,把美元換回台幣,這就會讓台幣的需求更大,造成台幣強勢,還有一些持有美元或美元定存的人,他們看到美元快速的下跌,從33元跌到30元,29元,28元,他們也怕美元會一直無止盡的下跌,明明就沒什麼壓力要賣,但這些人也跟著湊熱鬧賣,這就造成美元跌勢停不住,想要買美元的人,他們也預期會跌到27元到30元,所以就一直不買,所以從33元跌到29元時,那時市場上都只有賣家沒有買家,當然就是會跌的很誇張,這和4月7日到4月9日一樣,那時川普對等關稅讓所有的投資人都嚇壞了,整個市場大部份的人都是賣家,就算想要買的人,他們也會再等低一點,再低一點買,這就是4月7日第一天台股無量跌停的原因,第二天台股大跌,但已經有投資人進來買了,第三天再大跌進來買的人就更多,正所謂便宜治百病,很多人自我心理面不健全或資金有弱點的想要砍出去,另一些手上一堆存款的人就趁著超級甜美價買來放,買到大部份人都恐慌的價格,你幾乎是很難賠錢,而且時間拉的愈長愈明顯,當初我就一直和大家說,只要你不怕的事件,那股市鐵定不會恐慌下跌的,想要股市恐慌式崩跌,那一定是所有的人都嚇壞了,你要如何保證自己在所有人都恐慌時敢買,那就是需要很大的功力,這就是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就是用很簡單的一句話和投資人說,但大部份的人都搞不懂這一句話,常常把這句話套到一些投機股,小型股,不然就是公司真的發生危機的情況,當公司競爭力不行,不然就是發生重大利空,那時你真的是該逃的,而不是什麼別人恐懼我貪婪,像宏達電從1200元跌到37元,公司就是不賺錢了,你還在那別人恐懼你貪婪,那不是來搞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