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6月21日!投資者容易在ETF中受的傷!

最近台股下跌,又有人在鼓吹買反向ETF,我把之前的文章放上來,再放一張00632r的走勢圖,這種ETF長期持有必死,不適合散戶那種套牢就死抱的個性,台股幾千家公司每年都會賺錢,這種ETF會持續被扣血,而且每個月要期貨轉倉,每年還要管理費,基金費,買這種反向ETF的人,九成都是找死。我最常看到買元大台灣50反1的人都是存著要避險,也許他手上有一些小型股或是中型100的股票,聽著新聞告訴他們說50反1可避險,50反1是追蹤元大台灣50的相反,但基金經理人無法用融券放空台灣五十成份股的每一檔,所以就會去使用期貨來追蹤台灣50反1,這時有趣的事發生了,大盤上漲,你手上的小型股卻下跌,根本沒有做到任何避險的作用,以這幾年來看,大盤指數都是因為台積電而上漲,元大台灣50中光台積電就占了48%,鴻海占了4.3%,聯發科4%,中華電1.9%,台達電1.86% ,光是這五檔就占了0050的六成了,所以你手上只要沒有這些股票,基本上你買元大台灣50反1是無法帶給你任何的避險效果的。

以我個人投資的經驗來說,我覺得當你在投資時,你還是要試著去接受可控的風險,你不需要去買什麼期貨空單或是元大台灣50反1去避險,你的部位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大,試想,如果你的資金100萬,你花了60萬買股票,花了40萬避險,那你的投資報酬率就僅有20萬的部份,剩下的80萬彼此抵消,以台股平均的殖利率4%來說,你就只有賺8000元,若以你投入整體的資金100萬來算,那整體報酬率就是0.8%,那你乾脆就放銀行定存,不需要浪費時間及精神投資股票然後還一付很專業的在避險。之前我們說過,如果你持有元大台灣50反1一年,你會損失8%,一半來自於台股平均殖利率,另一半來自於基金的管理費、保管費及轉倉被吃的豆腐,這樣你投資100萬一年後,在台股不漲不跌的情況下,你鐵定是會賠錢的,所以你在投資時,就試著接受風險,你若在合理的價位買到大型權值股,一年大概就是會給你5%的報酬,以鴻海來說,除了5%的股利率外,還有5%的淨值增加,你不需要拿一半的錢去做所謂的避險,單純就是傻傻的持有股利率5%的大型權值股,一年後可以為你化解5%的風險,一般來說,如果你買到的標的夠委屈,1~2年後,股價任何的波動都很難造成你的損失,這樣的避險我稱為時間自然避險,有了這想法後,你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去買元大台灣50反1,這一檔從發行最高來到800億規模,最近又來到933億,這ETF成立六年以來,有多少散戶死在這裡面,原因就是被長期的台股平均值利率、基金管理費,保管費,轉倉吃豆腐給弄死,當你有一些基礎的基本功後,請試著接受可控的風險,你就不會再去碰這個極度不公平的金融商品,我看過很多人在這一檔吃過虧,如果看得懂的,就不要在錯誤的金融商品中做無謂的努力,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元大台灣五十反一不適合中長線投資,因為它是以放空期貨做出來的一個金融商品,這商品中長線投資必死,該檔ETF的經理費1%,保管費0.04%,再加上每年的轉倉費,再加上轉倉費會被吃的豆腐,還有每年台股穩定的4%股利率,當你死抱一年台灣五十反一時,你一年會損失8%,這是一個中長線必死的標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回推一下,就算指數跌回2014年十月時的8975點,台灣五十反一會漲回去19.8元嗎?其實是不會的,2020年三月中指數跌到8523點時,台灣五十反一才漲到13.94元,中間這些差價就是被這六年來的經理費1%,保管費0.04%,期貨轉倉費,換倉差價被吃豆腐3.8%,及長期台股除權息的4%給吃掉了,所以持有中長線是必死的,有一些人一直在這一檔加碼攤平,其實這種行為是絕望的,唯有大型權值股才能長期持有,當你持有0050是長線必勝,因為這ETF雖然有0.4%的經理費,但台股平均有4%的股利率,持有愈久你愈能化解風險,不過近一兩年0050已經被漲到天上去的台積電帶到不合理的價格,接下來台積電如果持續的修正,0050勢必也會跟著修正。

近年來台灣掀起一波投資ETF的熱潮,原因是因為元大台灣50取得重大的成功,而元大台灣50近年來之所以會成功,那完全是歸功於台積電,近幾年下來,台積電從100多元漲到600多元,很多人常常拿元大台灣50來挑戰我,覺得自己被動投資好棒,我真為這種人揑一把冷汗,買了一檔ETF,每年要付一堆管理費,經理費,保管費,每年被固定吸血,賺錢ETF要分,賠錢時就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這也難怪這些ETF要去跟風買會漲的股票,試想,如果這些ETF都買不會漲的,這樣績效就不會好,股價是由資金堆出來的,這些ETF的規模都這麼大,光把錢堆進去,選到的個股當然會漲,以元大台灣50為例,資產規模都2296億,快要是台積電的股本,那些基金經理人就買了台灣市值前五十大的公司,每年就抽0.43%的費用,一年爽賺10億,天底下哪來這麼好的事,你把錢給別人,別人幫你去追台灣市值前五十大的公司,然後就放著,這些ETF公司就每年吸你的血,會做這種投資的人,竟然敢來和我說自己好棒,看了我都昏了,連最基本挑個有價值型公司都辦不到的人,怎麼敢來說自己好棒,如果你懂一點點的基本面,產業面,你自己從台灣市值前四十大挑幾檔或是一檔公司來投資,那不香嗎?非要把錢給ETF公司,然後叫他們幫你投資,然後每年被他們吸血。

台灣規模前十名的ETF,第一名的元大台灣50,資產規模2296億,股東人數55萬人,第二名元大高股息,資產規模1218億,股東人數66.7萬人,第三名國泰永續高股息,資產規模752億,股東人數54.79萬人,第四名國泰5G,資產規模470億,股東人數37.71萬人,第五名富邦50,資產規模289億,股東人數19.25萬人,第六名富邦特選高股息30,資產規模279億,股東人數20.19萬人,第七名中信關鍵半導體,資產規模181億,股東人數15.66萬人,第八名富邦公司治理,資產規模134億,股東人數8.68萬人,第九名元大台灣ESG永續,資產規模99億,股東人數6.7萬人,第十名元大台灣高息低波,資產規模86億,股東人數2.86萬人,光前十檔資產規模就有5808億,股東人數287.71萬人,至於ETF內扣費用,不同網頁寫的都不一樣,差不多就是介於0.4~1%,表上的費用都是低估了,附表有一些是近一兩年成立的,剛好就是買在一些個股瘋狂價的時候,就用一些主題式的噱頭騙小資族,說一萬五,一萬八就能投資元宇宙,電動車,5G,AI,數位醫療,半導體…等,裡面的個股攤開來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大部份都是股價淨值比5倍,10倍的個股,不然就混一些景循氣環股進去,如航運三雄,面板,鋼鐵,最終被割韭菜的機率當然很大,以一般散戶賺錢馬上賣,套牢抱永遠的個性,這些ETF券商就能每年一直吸血,一直吸血,一直吸血,吸好吸滿吸飽,一些散戶覺得奇怪,為啥台股漲了,自己ETF沒有什麼漲,大盤跌了,ETF跌到快斷氣,其實就是ETF中有一些成長股,題材股因為股價淨值比太高被修理,以今年來說,在大盤大跌的情況下,鴻海股價不跌反漲,那一定會有一些股票會跌的更兇,這些股票我平常都有追蹤過,都跌了3~5成了。

2022年以來,上市大型權值股跌幅前十名為,第一名矽力-KY,下跌55.02%,第二名南電,下跌44.76%,第三名聯詠,下跌34.69%,第四名萬海,下跌34.01%,第五名大立光,下跌32.05%,第六名聯發科,下跌30.17%,第七名聯電,下跌26.69%,第八名國巨,下跌26.17%,第九名瑞昱,下跌25.52%,第十名友達,下跌24.67%,今年以來大盤下跌了14.15%,0050下跌了16.94%,台積電下跌了18.54%,這些還是台灣高市值的重量型權值股,不是什麼小型股,投機股,這些大型權值股都能跌成這樣了,大家就知道一些投機股,小型股,吹牛股會有多慘。
那投資ETF有沒有優點呢?其實也是有,正常來說,買ETF的人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所以不會看到個股下跌或是大跌下跌就恐慌殺出,也不會常常看到一些新聞就內心戲一堆,例如之前很多散戶投資鴻海,當新聞在那說紅色供應鏈立訊要打敗鴻海,鴻海負債有兩兆,美國威州又跳票,中美貿易戰,COVID-19…等,一些散戶因為知道自己買的是鴻海,常常就會去聽一些無知的新聞,接下來就內心戲一堆,這時只要配合股價下跌一段,散戶就會失心瘋的殺出,以近幾天台股融資來看,近三個交易日台股融資大減了180億,尤其是6月20日一天就大減90億,散戶恐慌的殺出後,結果隔天股市就大漲300多點和散戶交個朋友,有人會說,台股連續大跌八個交易日了,都跌了1303點,自己擔心會被斷頭,所以先自我了結,或是不知道會跌到哪,不能讓自己的資產這樣一點一滴的減少,不論你的理由是什麼,反正就是結果論,你就是出局了,這就是你不當使用槓桿在你沒有把握的公司上的結果,一般來說,你要先徹底的了解自己投資的公司,而且你要懂基本面及產業面,接著你逐漸的放大部位,一成,三成,五成及十成,當你持有一段時間後,經歷了股市的波動,這時你發現自己心如止水,而且自己要投資的公司是超級價值股,那你才能放大槓桿,這樣你才不會在下跌時在那內心戲一堆,然後砍在阿呆谷,砍了後,看隔天又大漲了,又想進去追,如果又進去追,隔天又跌個100點,又在那覺得自己被騙了,又止損賣出,如果你常這樣幹,你錢再多也不夠你賠。
有人覺得元大台灣50好棒,其實就是上面這五十檔,每一季會依據市值調整,前四十大的不一定每一季調整,41~50名的變動比較頻繁,從41~50名的比例,不過就只有3.76%,這有啥用拿總資金的3.76%去買一些常常會因市值變的的個股,這些個股股價通常波動比較大,要換股就是要頻繁的買賣,費用就從ETF基金裡扣,所以券商算很聰明的,會說要市值去換股,31~40名持有約6.36%,所以意思就是31~50名,你也才持有總資金的10%,這是哪門子的分散?21~30名佔總比例的8.46%,一成都不到,從21~50檔加一加才18.4%,11~20名佔12.47%,所以11~50持股僅佔總資金的三成,剩下七成就是在前面十檔,這樣你是不會自己買先台灣五十市值前十名就好了嗎?有啥好被每年固定被吸血0.43%,如果你持有公司,你還能領股東記念品,我是不知道你有多少錢要持有10檔公司,我敢和你說,如果台灣五十成份股的成十名如果都倒了,台灣也差不多倒了,所以買前十檔就能有買台灣五十成份股的效果,如果你的資金有幾億,你想要配到20檔股票,那就買前二十名,市值前20名的公司,我相信一兩年也不一定會變動,所以買ETF,你不如就是自己進去買。
再舉一檔ETF,國泰5G,前五檔的比例就有64.3%,這一檔ETF成立了兩年,前五檔中,除了鴻海外,剩下都是股價淨值比超級高,裡面還有矽力,欣興,聯詠,這幾檔在今年初被修理的很慘,也是股價值淨比超高的公司,這一檔ETF就混著一些還不錯的公司,再混一些股價淨值超級高的成長股及投機股,最終股價當然就是直直落,如果你持有國泰5G,股市跌下去你都不知道為什麼,攤開持股明細及比例,才會發覺,哦,原來矽力持有2.55%,股價從6000元跌到2500元,聯詠持有2.4%,股價從539元,352元,聯發科持有12.5元,從1190元跌到868元,台積電持有28.66%,股價從615元跌到505元,台達電持有4.67%,股價從275元跌到232元,如果你有一些基本面、產業面的能力,我相信上面的股票你大部份都不會買,結果被包裝成5G的ETF後,就一堆小散戶衝進去買,說愈跌愈加碼,定期定額買,聽到我都快昏倒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