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下是鴻海過去十年的除權息前的股價走勢,每一年都是前一兩周發動大漲,近三年是除完息沒多久就填息,這反應鴻海賺到的錢都是真金白銀,其中沒有填息的兩年是前兩三個月大漲了好一大段才會沒有填息,但就算沒有填息,清一色都是除權息前一個月或幾天會漲一段。鴻海會這樣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年賺8~10元,除息4~5.2元,總是要找個時間點把鴻海近一年賺的錢漲到股價中,接下來再進行除息,鴻海這兩年來,就是年中漲一波,年底再漲一波,剩下的時間就是整理,每次發動的時間也沒有固定,但錯過了這兩次,鴻海一年賺的8~10元,你可能就拿不到了,也許除了把8~10元漲進去股價外,還會視未來的電動車題材先漲一些交個朋友。
2014年除息權前漲一波,687天後填息
2015年除息權前漲一小波,352天後填息
2016年除息權前漲一波,103天後填息
2017年除息權前漲一波,6天後就填息了
2018年除息權前漲一小波,10天後就填息了
2019年除息權前漲一小波,64天填息了
2020年除息權前漲一小波,95天後填息
2021年除息權前漲一小波,1天後填息了,最近兩三年鴻海換了一批新思維的股東後,填息的速度愈來愈快了,以今年來說,FED要升息,回收市場資金,所以很多吹牛股,成長股,投機股,小型股,題材股,強勢股…等,都會一一的現形,這時鴻海的權重就會愈來愈高,以目前鴻海股價在淨值附近,每過一季,一年公司就持續的為股東賺錢,淨值愈高,股價愈高就是天經地義,這時其他大型權值股被修理,很多ETF及基金就會跑來增持鴻海,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以來投信一直買鴻海的原因,這些被動基金在買時,是沒有管你三七二十一的,反正權重愈高,就買愈多,股價愈是上漲,權重就愈高,ETF及基金就買愈多,所以目前鴻海已經進入了ETF、基金的正向循環,我看台灣五十成份股中的其他大型權值股目前的股價,很多還是明顯高估,這些個股的股價會持續被修正,資金就會往鴻海靠,大家應該有發覺,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是電信股,這種是資金避風港,一些代操知道股市要修正,但政府又規定他們要持有台股一定的比例,這時就會衝到電信股中躲,使得這些電信股的股價變的很搞笑,以中華電信為例,才賺4.6元,淨值50元,股價129元,鴻海的淨值100元,一年能賺10.05元,股價110元,目前鴻海股價還比中華電信穩,我是不懂一些搞笑的散戶買中華電信是買哪一條筋的,這種每年資產增值3.56%的,你資產愈大的話,你還要扣二代健保,股息納所得稅,買這種股票你是在買身體健康的嗎?鴻海每年淨值會增加5元,一年配5.2元,中華電信賺了4.6元,配出4.6元給你後,淨值是不會增加的,現在就一堆不知道是持有哪一種怪怪信念的人在買電信股,我說過,股價和淨值之間的差距是虛幻的,你以為中華電信淨值和股價之間的差價會無止盡的放大嗎?當中華電信股價200元時,一年賺4.6元,那搞笑了,股價距離淨值差150元,一年資產增2.3%,反觀鴻海,20年後,鴻海淨值200元,股價200元,那有啥好奇怪的,這是天經地義的,每年還有5元的股息能賺,鴻海是賺股息加上賺差價,中華電信單純就是買身體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