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2月15日!巴菲特的波克夏將持股台積電ADR大砍86%!

去年11月15日,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海瑟威在13F報告中披露買入6010萬股台積電,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不愛科技股,有可能不是他決定的,但是巴菲特公司買入的股票具有指標性跟影響力,所以15日台積電股價大漲。即然巴菲特買台積電會讓股價大漲,那巴非特賣台積電,股價也會跟著跌,這應該是很正常吧,看今天新聞,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剛剛揭露,2022年第四季(10-12月)將台積電ADR持股大砍86%之多。華爾街日報、Benzinga、Barron`s等外電報導,根據波克夏14日盤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13F季度報告,台積電ADR持股較前季大減86.2%至829萬單位ADR。波克夏甫於2022年Q3買進6,010萬單位台積電ADR、價值46億美元。

大家可以看一下去年11月15日市場知道巴非特買了鴻海時,當天就大漲了7.87%,股價上漲35元,因為散戶是比較慢熱型的,外資群,主力先追價,然後開始修正,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就會追價,台股會因為巴菲特把台積電賣了造成稍微的修正,這對鴻海來說也不會是壞事,之前台積電很兇猛,市場的外資群拼命的賣鴻海,近兩個月下來,外資群買了台積電27.9萬張,賣了鴻海15.59萬張,如果外資群,主力把鴻海買回來,以之前在鴻海中籌碼對股價的分析來看,外資群大賣鴻海不一定跌,賣少一點就會漲,買一點就會漲,如果短期要賣掉台積電追回鴻海,那鴻海勢必會有一波表現。

新聞說:歐洲聯盟欲立法最晚2035年起禁止販售汽柴油新車,法案今天獲得歐洲議會最終批准。歐盟也鎖定目標,力拚到了本世紀中,歐洲全面禁止排放二氧化碳車輛上路。法新社報導,歐盟各成員國已批准有關禁售汽柴油新車的法案,儘管新法在歐洲議會受到最大團體保守派議員的反對,但如今法案通過後,在即將召開的歐盟部長級會議就會正式立法。法案支持者表示,這讓歐洲車廠有清楚時間表來將生產重心轉向零排放的電動車,同時帶動相關投資,以協助對抗來自中國與美國的競爭,進而有利歐盟達成2050年之前成為「氣候中和」經濟體的雄心,也就是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歐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堤孟思對歐洲議會議員發出警告說:「我提醒各位,從去年到今年結束前,中國將在國際市場上推出80款電動車。」「這些是好的車輛,價格也將越來越可負擔。我們不能輸,我們不想把這個必要產業拱手讓給外人。」然而,反對新法的人辯護說,歐洲若要如此猛烈切斷內燃機車輛的製造,無論業者或許多駕駛人都還沒做好準備。

A大回答:電動車是全球的趨勢,這不是我或鴻海幻想出來的,而是全球各國制定了禁售油車的時間表,這就代表電動車是大潮流,很多傳統,新創廠都已經在佈局了,身為全球第一代工大廠,電動車中的關鍵零組件和目前鴻海ICT的模式很像,鴻海及台灣在這一塊算是很有經驗,鴻海也出來整合了MIH聯盟,並在全球找當地大咖合作,並和很多全球一流大廠組合資公司,在電動車組裝,第三代車用半導體都佈好了局,現在就是等今年下半年營收開始出現貢獻,2024~2025年電動車,半導體營收及獲利開始爆發,大家觀察外資群的操作,他們有時是很短視的,就是為了一個波段,他們就能在那買來賣去,有一些人看到外資群賣鴻海,以為他們不看好鴻海的競爭力及未來的電動車,其實外資群單純就是去追一些跌深的成長股,不然就是巴菲特買進的台積電,外資群覺得鴻海這兩年股價波動不大,反正就是先去跌深的成長股玩一趟,之後再來買回鴻海也不遲,每天就在鴻海上擋一些大單,一些裝神弄鬼的大單,只要有瞬間4000~5000張的買單出現,那些一兩萬張的擋單就會消失,最近外資群開始買回鴻海,再加上巴菲特賣了台積電,最近台積電的股價就會開始弱勢,一開始外資群、主力及散戶一定是還不能接受巴菲特賣這件事,當股價跌一陣子後,他們就會相信,這種感覺就像是,近四個交易日外資群買鴻海三個交易日,買了17097張,這時還是有外資群不信,不信就又有一個外資群大買8366張,使得近五個交易日下來,有四個交易日外資群買超鴻海,合計買了25040張,當外資群看到這情況後,他們最喜歡看的技術面,籌碼面訊號就會提示,外資群近五日有四日買超,技術線型站穩月線及季線,接下來準備挑戰半年線及年線,只要明天又有外資群買,那接下來外資群賣出的120萬張,就會以很驚人的買盤回頭來買,一開始就是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現在市場上台積電被巴菲特賣出,走勢變弱了,當然賣鴻海抄短台積電的理由消失了,當然就會回頭把鴻海買回來,現在他們就是比手速了,外資群平均賣在103元,只要超過這價位,他們就會出現警示,近一年多來平均是賣在105元,也就是鴻海的年線,只要一突破,外資群就會覺得鴻海技術面全面翻多,大家也會開始看到一些技術線型的線仙叫你快買,當你買到105元的鴻海時,你就是買在年線,當初跌到98元多時,一直在那說塊陶,結果105元變技術線型翻多,籌碼面外資群買進,你要是聽這種半調子的人在買賣,賠死你都會。

新聞說:鴻海斥近19億元取得越南北江土地 擴大當地產能,鴻海14日公告,子公司 Fuli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mponent Co.,Limited斥資新台幣18.97億元,取得位在越南北江省光州工業區的土地,以擴大當地產能,滿足營運需求。鴻海此次是向 SAIGON-BACGIANG INDUSTRIAL PARK CORPORATION,取得土地使用權資產,面積約 45.11 萬平方米 (折合約 13.6 萬坪),每平方米均價約 327.27 萬越南盾。據了解,鴻海近年積極擴大越南及印度等東南亞布局,以配合大客戶蘋果的要求,外電先前就曾報導,蘋果計畫從今年 5 月起在越南量產 MacBook 產品,並擴大 iPad 產能。依鴻海前次公開法說內容,今年在 ICT 事業海外擴增上,著重在越南、印度以及墨西哥產能,以因應客戶全球布局。
鴻海成都廠部分搬遷越南,四川就業市場拉警報,蘋果去年因中國疫情影響旗下產品供應鏈,要求電子製造服務商鴻海前往南亞、東南亞強化產線,當中,鴻海將於越南北部生產MacBook、iPad,在今年初開始,鴻海旗下B事業群已陸續自成都富士康進駐北越基地,進而引發四川就業市場拉警報。鴻海旗下B事業群在整個集團當中,負責生產筆記型電腦、平板、穿戴裝置等產品,而鴻海應蘋果要求,在越南北江省「光州工業區」設置生產基地,產業人士表示,鴻海在獲得客戶補貼之下,由集團內部各個子公司齊心努力共同建廠,從無到有打造供應鏈,現已陸續小量出貨MacBook、iPad系列產品。鴻海內部視越南廠區為該集團在全球的第2大生產基地,更進一步預期在2028年之前,鴻海與子公司在越南聯手貢獻的產值將超越1兆元,反觀原來的筆電、平板生產重鎮成都富士康,當地就業市場在預見越南未來繁榮的同時,料想到的是當地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要面臨一個幾乎人去樓空的場景。從今年初起,四川就業市場觀察到,富士康成都廠逐步搬遷旗下事業群至越南,為生產MacBook做準備,春節後更有高層幹部、技術骨幹陸續調往越南,因此,富士康成都廠所需人力有所縮減,即使春節過後持續招工,但開出的薪資低於於市場預期,月薪僅人民幣4000至5000元。根據觀察,目前尚有許多成都富士康前往越南的「先遣部隊」的簽證尚在辦理中,儘管鴻海並不對成都、越南廠區發表評論,但四川當地一片風聲鶴唳,不少評論皆認同「搬走了一個富士康,會留下了很多顛沛流離的人」,未來也不排除有可能重創當地就業市場。
A大回答:之前中國動態清零及鄭州廠員工出走時,那時我和大家說,生命會為自己找出路,中國如果堅持動態清零,那外資企業及台商就會往東南亞去生產,去年11月時鴻海因為中國疫情嚴重,員工被中國媒體洗腦確診很危險,會有很嚴重的後遺症,鴻海在中國的生產環境,宿舍算是屬一屬二,但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員工一人一間,一定就是六個人一間,八個人一間,這就會產生有員工確診時,其他人會害怕,最終就造成了員工大出走,那時我就說過,鴻海第四季是旺季,那些員工可以拿俏,說薪水要多高才要做,只要到了淡季後,鴻海就會有時間及精力去別的國家設廠,接著12月初就有白紙運動,中國就立馬的政策大轉彎,開放正病毒共存,中國的媒體就開始洗腦COVID-19僅是小感冒,然後放寬了對這疾病的管制,接下來的2022年12月及今年1月,鴻海的營收就完全的回復正常,但當初的傷害已經留下,很多外資企業及台商已經離開中國前往東南亞國家,之前郭董說中國比鴻海更需要對方,這聽在14億中國人的耳中會顯的刺耳,尤其是一些少數的激進派小粉紅,鴻海在中國的員工人數達120萬,如果包含流動的人口,可以說是幾百萬,再加上下遊廠商,也許就是上千萬,再加上這些員工的家人,影響的人就是幾千萬人,這和中國人口14億比起來還是算小兒科,在社會輿論方面,當然就會比較偏向攻擊鴻海,但鴻海畢竟是世界一流的企業,如果鴻海把一些產能搬到越南,印尼,印度,泰國…等,這對中國各省的影響是很直接的,看一下中國的出口,公布2020年出口百強企業名單,前10名台商就占了6位,其中鴻海包辦3家,包括第1的鴻錦精密(鄭州廠)、第4的深圳富士康及第5的鴻富錦精密(成都廠),這3家出口高達13兆台幣,占了百強比重逾13%,鴻海在鄭州,深圳,成都等省份,分別是第一名,第四名及第五名,員工數都是幾十萬的,所以鴻海只要一到別的國家,那對中國某一個省的衝擊一定就是很大的,一些嘴揪的小粉紅們,他們攻擊的很爽,最終的下場就是他們的同胞去承擔。鴻海在佈局電動車時,已經到印度,印尼,泰國,越南,墨西哥,美國,台灣…等國家佈局,想要移一些產能過去不是什麼難事,記得之前法說會時,有一些鴻海的高層在臭屁說,去中國生產平板,從無到有,僅花了幾個月就能開始生產,這在在說明鴻海的競爭力及應對能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