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2月17日!鴻海研究院量子所解決量子更正碼20年難題!

新聞說:富士康仍是iPhone 15 Pro系列獨家代工廠, 立訊精密即將進入供應鏈,富士康一直是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但蘋果基於風險管理,一直有意尋找其他代工廠。此前有報導稱,蘋果已確定立訊精密為第二家生產iPhone Pro系列機型的代工廠,將進入iPhone 15 Pro Max組裝供應鏈行列。據Wccftech報導,有消息人士稱,富士康仍將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雖然立訊精密也將被添加進去,但擔任的角色要小得多。不過以蘋果過往的做法來看,如果合作夥伴很好地證明了自己,蘋果會賦予其更多的責任。
目前iPhone 15系列四款機型的代號和模型標識符已洩露,分別為:
iPhone 15 – D37 – Spyder
iPhone 15 Plus – D38 – Shasta
iPhone 15 Pro – D83 – Vantage
iPhone 15 Pro Max – D84 – Veyron
據了解,四款機型富士康都會參與代工,而立訊精密僅會有iPhone 15 Plus的訂單,不會涉及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由於今年市場對iPhone 15 Plus的需求很可能會減少,分配單一型號給立訊精密練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對於立訊精密而言,只要根據蘋果的嚴格要求完成好自己的職責,那麼明年將有可能獲得更高端機型的訂單。傳聞蘋果希望在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上提供更多的獨家功能,以拉開與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之間的差距。事實上在這一代機型裡,定位高端的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也更受消費者的青睞。有消息稱,蘋果已開始試生產iPhone 15系列,未來幾個月應該能得到更多消息。

A大回答:去年蘋果高階機種賣的很好,所以鴻海拿到了更多的訂單,一些生產中低階的公司就會變的相對慘,以鴻海的營收規模來說,就算把台灣所有的代工廠加起來,如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緯創等,也不及鴻海的營收,我說過,組裝代工需要重資產,而且也需要上下遊的垂直整合,要有一定的足夠大的資產才有可能產生大的營收,白話文就是,你資本額10萬,你賣車輪餅,你場地,上遊供貨商,就只能讓你產生一天三千的營收,如果市場有一億的商機,你在沒有這麼大資本的情況下,你也無法去吃到市場,重點是,你原本管理10萬的資產額很順,但放大到100萬,1000萬,1億,那就不是原本那一回事了,你要有物流,倉管,中央工廠,處理應付及應收款,員工,場地…等,這都需要資金及經驗,所以市場常常在那說和碩,立訊拿到高階訂單,以這兩家的營收及資產來看,和鴻海還差100條街以上,不要以為高階的蘋果手機及中低階是一樣的技術,鴻海營收六點六兆,一年獲利一千四百億,每年鴻海都會投入大量的資本支出去研究技術,買設備,這樣才能順利的吃下高階的蘋果手機,今天蘋果把小量的訂單給立訊或和碩,也不要說的一付這兩家公司就能賺錢或有技術能完成似的,他們之前有沒有投入資本支出是一個問題,有沒有這麼大的資產也是另一個問題,所以很多散戶都太天真了,以為鴻海能獨佔蘋果高階手機訂單是靠運氣或是蘋果施捨,真的是愛說笑,鴻海是因為有那個實力才會收到蘋果的下單,不要說的一付阿貓阿狗都能負責高階訂單似的,這種感覺就像是,三星,INTEL說要搶台積電的單,不要說的他們馬上就有技術能搶似的,還是要靠長期的資本支出的投入研發,買設備,時間久了後,才會有這麼強的競爭力。

新聞說:鴻海研究院量子所秀成果,解決量子更正碼20年難解問題,鴻海集團旗下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再端研究成果!由量子所所長謝明修、研究員林鼎鈞及加州理工大學和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Good Quantum LDPC Codes with Linear Time Decoders」,榮獲頂級理論計算機研討會The 55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及頂級量子計算研討會The 26th Conference on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接收。作為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The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長久以來致力促進理論計算研究的廣度與深度;The Conference on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則是量子計算理論最有聲望的頂級研討會,年度相關重要成果都會在該研討會以口頭報告形式進行發表。談及本次研究成果,謝所長指出,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則是在給出一個最優量子低密度奇偶檢查碼的構造方式同時,也給出一個高效率的線性解碼器,使得最佳的量子低密度奇偶檢查碼能夠具備匹配的實用性。謝所長進一步指出,最優量子低密度奇偶檢查碼以及其對應的高效率解碼器的存在性問題,是量子計算理論超過20年的未解難題,這個問題在2021年得到部分解答,但是該文章並未提出高效率的線性解碼器,量子所此次的研究成果,完整的解決了此一難題,也是能被兩大頂級會議接收的主要原因。
A大回答:昨天鴻海連續6年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有效專利逾6萬件,這證明了鴻海是一間很有技術成份的公司,鴻海之前也成立了鴻海研究所,包含人工智慧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資通安全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所、離子阱實驗室。這是為了五年後的技術準備,大家應該有發覺,鴻海近三年多下來佈局了F3.0(轉型升級),這個是為了接下來10~20年營收、獲利能成長的佈局,同時還佈局五年以後會使用到的技術,鴻海就是這樣才能一直保持領先,鴻海持續的經營賺錢,把賺到的錢持續的再投入,以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會去佈局未來的成長動能,這麼有遠見及競爭力的公司,在一些散戶的眼中卻成了家庭代工,我只能說,當鴻海股價不漲時,很多散戶、法人,外資群都會看不起鴻海,畢竟這些人就是很短視的一群人,只要股價上漲時,他們就會像顆韭菜的進去追價,有一些人不相信,我只能說,你知道ETF及基金的運作原理嗎?很多都是按市值去買的,這就會造成助漲及助跌,當公司股價上漲,市值就增加,當公司市值增加,ETF及基金就愈是追進,最終就造成了之前的航運股,國巨,台積電等個股,千萬不要以為外資群他們掌握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其實單純就是看到股價上漲就去追,一般散戶也是如此,正所謂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以鴻海目前的競爭力來說,就是EMS的王者,追趕者還差的老遠,鴻海也持續的保持資本支出,研究技術及買設備以維持自身競爭力,以目前鴻海的競爭力來說,就是能佔穩EMS市佔第一名,剩下的對手想要追趕,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資金。
今年以來大盤上漲9.49%,鴻海上漲3.6%,在鴻海還沒有開出1月亮眼營收時,外資群把資金集中在一些跌深的成長股,還有巴菲特加持的台積電,這樣在短時間他們就能有很好的差價,從大盤及鴻海的周線圖來看,鴻海很明顯就是穩若泰山,就是一條直線,表現的比中華電信更穩,哪怕2022年台股最多下跌六千點,鴻海了不起波動就是10%左右,當台股跌到12629點後再反彈,一般外資群,法人,主力,散戶,他們一定會覺得先去搶跌深的成長股,一般會看技術分析的,他們會說,下跌後反彈總跌幅的0.368是弱勢反彈,反彈0.5是普通反彈,反彈0.682的是強勢反彈,當台股漲了10%後,這些看技術線型的人會覺得,嗯,差不多了,大盤似乎漲不動了,近十個交易日中,台股就是在一個很小的區間整理,大概就是15300~15600點左右,搶完反彈的人會想,該是時候回去原本的個股,前天又傳出巴菲特大賣台積電ADR持股86%,那台積電巴非特光環就消失了,外資群第一天是賣台積電7966張,第二天又買回了3052張,今天又賣了9078張,我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不是傻瓜,今年以來外資群買超了台積電27.4萬張,如果外資群聽到巴菲特賣台積電ADR86%就瘋狂的全力賣出,那散戶,主力,法人也一定會跟著賣,我記得前幾天還有一個人在說巴菲特買台積電時是去年11月中,那時股價才480元,說台積電股價還有528元,哪裡算被割韭菜,其實我也懶得再去告訴他一個事實,那就是一買一賣成交易,不要以為你的成本會是在一個點,你要看的是均價,也就是月線及季線,現在台積電月線為522.5元,季線489.5元,今天台積電收在518元,你不會是在480元買到,你也不會在528~540元賣,現在外資群成本在季線的489.5元,所以外資群就會用賣一天,買一天,讓你覺得巴菲特賣台積電ADR沒影響了,然後再賣一天,這就是人與人的對戰,很多散戶很天真,他們以為外資群是傻瓜,就像鴻海中的外資群,近一年半來賣了鴻海120萬張,看到鴻海去年12月營收較11月增雙位數,結果還是持續的賣,而且是大賣,當鴻海開出1月營收時,年增48.1%,優於整個市場的衰退10%,一來一回是贏了58.1%的幅度,外資群第一天順著市場買,就像外資群聽到巴非特賣台積電ADR時,第一天順著賣,結果第二天外資群就賣鴻海,第三天再賣,讓散戶以為鴻海1月營收沒什麼,之後就七個交易日中買鴻海六個交易日,所以很多散戶不懂自己在股市為什麼會賠錢,這就是原因之一,哪怕你看對了,只要你基本面,產業面,自我心理面不好,外資群一樣會讓你對的變錯,錯的變更錯,單純用一點時間差,用籌碼面,技術面迷惑你,如果你像我這樣買在鴻海的價值區,而你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又很健全,外資群就會落得現在的下場,就是小丑一個,但外資群在別檔中,一樣會用這樣的招式,散戶就是被騙的團團轉。
這一周鴻海上漲兩元,漲幅1.97%,大盤下跌107點,跌幅0.69%,這樣的結果是很正常的,今年一月台灣上市公司營收平均是衰退10%,而鴻海1月營收則是年增48.1%,之前我說過,外資群在去年12月初前,一直覺得中國會無止盡動態清零,他們就一直大賣鴻海持股,覺得鴻海在中國可能會生產不順,去年11月又遇到鄭州廠員工出走,這就更讓外資群確定鴻海營收會有問題,而且成本會提升,沒想到12月初就來個白紙運動,中國立刻政策大轉彎,殺外資群個措手不及,外資群頭都洗下去了,就只能將錯就錯,再繼續賭中國與病毒共存,大部份的人會確診,造成鴻海生產不順,結果鴻海在1月5日開出去年12月營收月增雙位數,就打了外資群的臉,在2月5日更是開出了年增48.1%的1月營收,重點是台灣平均上市公司因為農曆長假營收年減10%,外資群了不起就是用延遲幾天的策略,第一天順著買,第二天及第二天賣,讓市場覺得1月營收好又如何,當市場都在懷疑人生時,外資群就每天一直買,有一些比較軟蛋的鴻海股東,可能就是賺了一年的股息,也許就是4~5元,他們就把股票賣回給外資群,以目前外資群買的量對鴻海上漲的情況來看,軟蛋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知道鴻海目前隱含淨值109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今年下半年鴻海的半導體,電動車營收就會開始貢獻,怎麼可能把股票以淨值以下賣回給外資群,現在的情況是,每年能穩賺10%,然後靜靜的看著外資群餓狗搶食,這種爽度感是無價。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