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從三月開始起漲,外資群買超16.22萬張,投信賣超4.62萬張,自營商買超5.49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6.2萬張,股價從103元漲到184元,鴻海的融券一樣一直維持在幾千張,代表一般的散戶不太敢放空鴻海,但借券賣出的餘額從1.78萬張提升到7.77萬張,增加了6萬張左右,外資群從三月開始買超鴻海,買到六月時合計買超48.7萬張,最近兩個月賣超了32.5萬張,昨天我們有追蹤廣達的三大法人進出,外資群也是賣了廣達十萬多張,所以外資群賣超鴻海不是因為個股公司的原因,而是覺得AI概念股營收增加,營利不會大幅增加,不過上星期五之後,AI概念股的鴻海,廣達,緯創,英業達都開出了第二季財報,營收約增兩成,營利增四到七成,外資群目前就是要用時間去淡化這個利多,一般的散戶無法擁有太長的專注力,他們大概就是覺得財報開出後,股價反應個幾天,當股價不上漲時,他們就會開始想要賣出,他們根本不會記得AI概念股的營收增兩成,營利大增四到七成,重點這個現象是有續航力的,直到下一季財報開出來之前,這件事都是成立的,外資群及主力可能在開出財報後幾天冷處理,之後再找國際股市大跌,然後AI概念股下跌,等跌個幾天再回頭來買,這時會有人說,如果國際股市不跌,AI概念股一直在區間整理呢?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情況下,外資群及主力也會找時間買回,畢竟基本面及產業面是確定的,AI伺服器營收增加兩成,營利增加四到七成,這樣的情況到第三季財報,第四季財報,明年第一季財報,明年第二季財報,時間只要拖的愈長,AI概念股的獲利就會變的愈誇張,之前外資群花了四個月才買到鴻海48.7萬張,賣掉32.5萬張花了兩個月,下一次外資群要再佈局個幾十萬張,至少就是需要三個月,四個月,甚至是五個月,等於外資群佈完局,第三季財報都開了,外資群的部位大,不像散戶三秒就買完或一秒就賣完,所以當外資群做錯時,他們會利用一些策略減少他們的損失,大家應該有發覺之前外資群及主力買了大量的鴻海股票時,鴻海開出營收及獲利,股價都是大漲反應的,當外資群賣了32.5萬張股票後,鴻海七月營收好,第二季財報佳,外資群及主力就在那裝死,透過時間差的調整,讓散戶搞不清狀況,等散戶又開始憑感覺及憑直覺時,外資群就會開始大買了,散戶那時也忘了AI概念股營收增加兩成,營利增加四到七成,對我來說,這一個利多我會一直維持到第三季財報之前,中間的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法人心理面,散戶心理面等,我只會當成是外資群及主力在耍的一個手段。 我們看一下從5月10日到8月16日主力在鴻海的進出情況,買第一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24923張,買第二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23012張,買第三名的是法銀巴黎,買了21846張,買第四名的是小摩,買了20013張,買第五名的是港商野村,買了14255張,賣第一名的是美林,賣了124840張,賣第二名的是瑞銀,賣了108120張,賣第三名的是高盛,賣了75948張,賣第四名的是港商興業,賣了41625張,賣第五名的是凱基,賣了39188張,這時我們再去區分一下哪一些外資群是三月時買的,哪一些則是真的一直在賣超,之前我和大家說過,外資群及主力如果要作多一個波段或是作空一個波段,他們一定會用自己的券商讓別人看,不論是給其他法人或是散戶看,他們就是透過自己的券商讓別人知道他們的企圖,例如之前大摩,小摩及瑞銀就是明擺著要作多,就一直用自己的券商買,累積買了三十幾萬張,美林則是很明顯的當短線仔,買了後賣,賣了後買,每天在那買來賣去,這時就不存在買用一個券商,賣用另一個券商,不過來到區間整理的時間,外資群及主力可能就不希望被別人知道他們的進出情況,這時就會有可能買時用一個券商,然後偷賣時用另一個券商,大家看從三月開始外資群累計還買超了16.2萬張,借券賣出多了6萬張,所以理論上了不起就是有一些外資群或主力賣光手上的股票後,然後再去借六萬多張出來賣,如果外資群及主力的券商超過這個數字太多,那很有可能就是買用一個券商,賣用另一個券商,進到這種階段時,其實籌碼分析就會變的比較困難一些,了不起就僅能用外資累計的買賣超情況,因為外資買用一個券商,賣用另一個券商,那也更改不了自己外資的身份。我們從1月中開始看鴻海主力籌碼,之所以要一月開始看,是為了要把瑞銀的進出看比較清楚一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所有的外資群中,唯有瑞銀在100元左右有買,剩下的外資群都是在鴻海上漲後才開始佈局,這段期間買超第一名的是小摩,買了129467張,買第二名的是大摩,買了106695張,買第三名的是國泰,買了57282張,買第四名的是永豐金,買了34072張,買第五名的是港麥格里,買了29822張,賣第一名的是美林,賣了95386張,賣第二名的是元大台北,賣了68115張,賣第三名的是台灣匯立,賣了41055張,賣第四名的是凱基台北,賣了38118張,賣第五名的是瑞銀,賣了34485張,賣第七名的是高盛,賣了14733張,上面我們看到借券賣出的餘額增加了6萬張,但是美林,瑞銀加高盛,合計多賣了144604張,多賣了84604張,所以美林很有可能就是賣出的券商,有可能買的券商是混在大摩,小摩,港麥格里,港商野村,上海匯豐,花旗環球,法銀巴黎之類的,大家看最近大摩及小摩護盤的這麼給力,所以大摩及小摩一定就是作多的主力,如果我們不用外資券商來看,外資群從三月以來,累計買超16.2萬張,再加上借券賣出的6萬張,作多的外資群應該是買超了22.2萬張,這些借券賣 出的外資,很有可能就是瑞銀,高盛,可能有一部份是美林。
從5月10日到今天,不論外資群有沒有用其他的券商進出,反正累積到現在還買超了16.2萬張,最近三個月下來,有23.7萬個散戶平均買在194.4元,之前鴻海股價之所以一直在100到105元整理,原因就是在2021年3月到2024年2月這段期間,平均有10萬個散戶買在106元,在2019年到2020年之間,有兩萬個散戶平均買在80元,這些買在80到106元的股東,就讓鴻海股價一直在100到105元整理,畢竟這三年下來也沒有主力及外資群進來玩,就只有散戶自已在那玩自己,股價自然就是一直在散戶的成本附近,當鴻海發生一些小利空時,100元就是一個鋼底,就是很難跌破100元,在鴻海發生大事件時,鴻海股價最低跌到94元,不過也不會再更低了,畢竟散戶平均成本106元就擺在那,最近三個月下來,有23.7萬個散戶平均成本在194元,比之前多了一倍,之前12萬個散戶花了5年的時間從外資群手上買了一百萬張走,現在多了這24萬個股東,時間只要一拉長,這24萬個股東就會複利再投入,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時間拉的愈長,能買走的股票愈多,之前12萬個人能買下100元股價的鴻海一百萬張,現在鴻海股價漲到200元,股價多漲了一倍,所以多了一倍的股東出來買下鴻海的股票,只要新增24萬個股東,鴻海股價長期下來,就容易在200元做一個打底,接下來每一個月,每一季鴻海的營收及財報會持續開出,營收會好,財報亮眼機率很大,時間就是對作多的股東有利,第二季所有的AI概念股都開出了營收增兩成,營利增四到七成,接下來三個月根本就不需要擔心AI概念股的股價,大家記得一件事,中實戶,大戶及法人都是看基本面及產業面去決定方向的,第二季AI概念股財報開出來後,基本面就是要偏多操作,現在僅是外資群及主力看錯了,也做錯了,先花一點時間冷處理,讓散戶以為第二季財報已經反應完了,那時外資群及主力才會開始全力的買進。
鴻海旗下金雞員工業富聯說: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前瞻的全球化佈局及供應鏈能力,公司在智慧製造及供應鏈管理方面已經實現了全球化佈局,建立了高端智慧製造基地,並不斷拓展及優化產能。通過全球數位化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與供應鏈資源的柔性調配,高效且迅速地滿足客戶全球交付需求。通過對半導體、工業軟體、機器人等領域的投資佈局,公司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有效地服務全球頂尖客戶,並為業務持續增長保駕護航。 2、強大的技術創新及研發資源投入,公司在數位經濟核心技術方面深入佈局,創新實力持續增強。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有效申請及授權專利6,914 件,較去年增長4.6%,專利佈局遍及全球19 個國家和地區。新增申請方面,2024 年上半年公司向除中國大陸外國家或地區申請占比34.1%,較去年同期增長2.0%;新增授權方面,公司在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現代通訊、機器人等技術領域授權專利占2024年上半年新增授權專利的48.3%。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48.76億元,研發技術人員數量超過3.5 萬人。公司持續加強大資料、機器人等新事業方向的技術實力,結合強大的數位化基礎,推動公司在雲、網、端、工業互聯網等核心業務方面穩居全球領先地位。 3、領先的智慧製造及數位化實力,,公司基於自身海量工業大資料和眾多應用場景,不斷利用數位化技術推動高效製造,並構建了一體化產品設計和智慧製造能力。截止2023年末,公司已累計打造了9座“燈塔工廠”,其中包括全球首座精密金屬加工“燈塔工廠”。公司通過工業AI 賦能協作機器人,實現了由自動化向機器人化的轉變。同時,公司進一步夯實了數位化勞動力,實現工業AI 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大幅提升運作效率。 4、卓越的管理團隊及人才培養機制,公司的核心管理團隊具備堅強的綜合實力,對智慧製造和工業互聯網核心業務深刻理解,對大資料和機器人等新創業務超前佈局。公司擁有優秀的技術研發團隊、經驗豐富的生產管理人員和熟練的技術隊伍,圍繞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工藝技術及垂直整合設計製造能力,並持續優化經營模式。公司致力於彙聚全球人才,具備完善的人才梯隊培養機制。人才是公司佈局新事業、發展新方向,並實現智慧製造、工業互聯網、大資料及機器人等“2+2”發展策略重要構成。5、優質的客戶資源及生態關係,公司長期耕耘電子設計開發及製造領域,核心客戶均為全球領先品牌,具備強大客戶資源優勢。公司的全球佈局和供應鏈整合能力,可為客戶提供高水準個性化服務;公司在技術革新方面不斷探索,在新品研發方面與客戶緊密配合,和客戶不斷深化合作關係。此外,優質且多樣的客戶基礎與不斷優化的產品結構,也使公司具備海量工業應用場景和工業大資料處理能力,進一步夯實高效、卓越的智慧製造實力。公司多年來與客戶共同成長,追求與實現更高的客戶認可度。 三、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202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增長動力有所增強,經濟復蘇進程仍面臨諸多挑戰,增長分化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公司攜手全球頂尖客戶,堅定地將AI技術研發作為戰略發展重點,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報告期內,公司憑藉先進的AI技術及產品,科學的生產佈局和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660.9億元,同比增長28.7%,歸母淨利潤87.4億元,同比增長22%,扣非淨利潤若扣除完整匯兌損益影響後,二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其中收入增速加快的原因,在於品牌客戶不斷增加AI伺服器訂單。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