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75.34億,投信買超台股17.55億,自營商賣超台股3.84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89.06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925口,期貨留倉空單37208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2521口,今天台股成交3414.59億,下跌52.62點,跌幅0.24%,收在21730.25點,電子下跌4.31點,跌幅0.36%,收在1188.68點,金融上漲12.14點,漲幅0.59%,收在2068.33點。近十六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合計買超台股2491億,外資就是持續的買,台股呈現大漲小跌的情況,當指數漲到四月二日的位置時,散戶一定是會賣的,在漲到季線時,散戶也會賣,會這樣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散戶中了錨定效應,對他們來說台股是從17306點漲到21782點,大家看外資群近十六個交易日買到了2491億,這一定就是散戶賣出來的,就是從17306點一路向上漲,散戶就一路賣,之後指數在兩萬二,兩萬三或兩萬四整理一陣子後,散戶心中的錨點又變高了,只要從兩萬四跌到兩萬三,兩萬二,甚至是兩萬一,散戶又會開始加碼,攤平,不服輸,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外資群持續買超台股的過程中,也是有買一些期貨空單避險,也就是目前關稅是可控,但還不夠明朗,外資群要趁現在買回之前賣出及放空的股票,不然之後完全明朗後就不會有散戶想要便宜把手上股票賣給外資群,現在因為還處在不確定性,而且散戶還中了17306點這個錨定效應,所以外資群可以持續的買回股票,在上漲的過程中,目前還是傾向大漲小跌,外資群買了一大堆的股票,股票就是在外資群手上,這些股票是由一些被嚇破膽或三心二意的散戶手上賣出來的,當外資群愈買愈多後,之後股市就會變的愈來愈穩,之前大家有看到相反的情況,從去年11月中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外資群累計賣超八千多億,三大法人累計賣超一兆多,這些股票一定就是都被散戶買走,所以4月7日到9日才會這麼誇張,當散戶聽到課徵這麼誇張的對等關稅,散戶就開始人踩人及多殺多,從4月10日到今天,外資群已經從散戶手上買回了2491億的股票,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379億,一開始會賣給三大法人的散戶,一定就是自我心理面不健全,不然就資金有弱點,還有的是被嚇破膽,當股市中少了這種散戶後,自然股市就不容易出現恐慌的下跌,這也是為什麼散戶會覺得自己很倒楣,怎麼自己大買後就容易崩盤,自己賣出後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原理很好懂,三大法人買的夠多時,代表夠多的散戶賣出,這些散戶很大機率就是你,所以你才會覺得自己很倒楣,其實這一切都很科學,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就是散戶買的,你想要在股市中持續的賺錢,你就要健全自我心理面,還有不要讓自己的資金有弱點,這樣你面對波動時才不會常常失心瘋的追高殺低,大家看4月9日股市最恐慌時,如果你自我心理面健全,資金也沒有弱點,你放到現在,時間也才一個月又一周,股市又漲上來了,但如果那時你自我心理面一個軟弱或資金有弱點,那你股市人生就這樣結束了,有一些人投資了三年到五年,結果鴻海跌到三年線到五年線,他們自我心理面一個軟弱,就把近三年到五年賺到的獲利通通都送別人了。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港麥格理,買了2423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760張,第三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886張,第四名的是中國信託,買了811張,第五名是臺銀,買了655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8093張,第二名的是元大,賣了3776張,第三名的是美林,賣了3321張,第四名是富邦,賣了2543張,第五名的是摩根大通,賣了2240張,今天又是瑞銀進行攻擊,這就是股市有趣的地方,在去年11月中之後到4月9日,所有的外資群是清一色偏空,裡面就只有散戶面對所有外資群,主力及空方的打擊,到了4月10之後,開始有外資群及投信作多,例如大摩,小摩,港商麥格里,還有市值型ETF的元大台灣五十及富邦台灣釆吉50,當有外資群及投信開始作多時,這時鴻海就比較不會是一面倒,但目前鴻海中還是有偏空的瑞銀及高盛,他們就是動不動就會發動攻擊,今天瑞銀大賣8093張,昨天被大摩,小摩,港麥格里重擊,今天瑞銀就反擊,背骨仔美林就是西瓜靠大邊,誰的力道強,美林就站在哪一邊,妥妥的就是牆頭草,風吹兩面倒,今天一些當沖客如兆豐虎尾,凱基虎尾,富邦嘉義想要趁著鴻海開出財報玩短線,結果今天就是賠錢,今天買超第一名的麥格里,買了2423張,為了去護盤當沖賠了365萬,這是為了去對抗瑞銀強大賣壓,至於高盛昨天被大摩及小摩攻擊後,今天趁著瑞銀發動空方總攻擊買回1760張,近三個交易日下來,高盛僅賣超922張,損失1228萬,高盛算是聰明的,要是高盛也加入作多的行列,那瑞銀就準備等死了,鴻海目前漲幅還是輸給緯創及廣達,所以還是很有潛力向上漲,大摩,小摩,港麥格里只要守住季線的157元,然後在這裡慢慢的整理,讓瑞銀死心,讓一些沒有信心的散戶出去,之後再利用國際股市上漲或是某一些利多向上攻擊站上半年線及年線,大家看完主力籌碼後就會發覺短線就是勾心鬥角,你死我活及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的遊戲,裡面的外資群,主力及空方一開始意見不會一致的,但後面就是比誰拳頭大顆,口袋夠深,只要大摩,小摩及港麥格理夠有決心,那美林,高盛及瑞銀發覺打不過,之後就會加入一起作多,那時大家就會看到外資群一直回補股票,但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所以就會一直把手上的股票賣給外資群及主力。
鴻海在開出財報之前,股價就已經先上漲了三天,所以明顯是外資群是押寶鴻海財報好,但目前偏多的是大摩,小摩及麥格里,偏空的有瑞銀及高盛,昨天鴻海下調全年展望,其實就僅是美元對台幣的問題,這和鴻海的競爭力及經營能力無關,但是瑞銀及高盛本來就是偏空的外資,反正看到鴻海下調全年展望,從強勁成長變成顯著成長,瑞銀就覺得自己撿到槍,加上昨天鴻海在開財報之前就先上漲了5元,今天瑞銀發動了強烈的攻擊,一家外資就大賣了8093張,所以鴻海股價當然就是呈現很弱勢的樣子,瑞銀從4月11日到今天買了廣達13536張,很明顯就是捧廣達殺鴻海,希望讓鴻海中的股東絕望去買他手上的廣達,不過對市場投資者來說,鴻海昨天是開出3.03元的獲利,年增91%,很多散戶就會受到激勵,就像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賣了18944張,比昨天買的18036張多,但鴻海今天只跌了3.5元,昨天卻是漲了5元,我常和大家說,一買一賣成交易,散戶看到鴻海開出很好的財報時,他們不但不會賣,而且也會惜售,甚至還會進去大買,所以只要關稅戰明朗,鴻海開出好營收或財報,三大法人就會很難買到股票,目前鴻海中外資群及主力作多及作空各半,所以常常會出現多空交戰,昨天大摩及小摩去整死瑞銀及高盛,今天瑞銀就全力反擊,外資群的世界就是一段很長時間的交戰,比的就是誰口袋深,還有誰能主導整個盤勢,目前鴻海股價在季線157元以上,對大摩,小摩及港商麥格里來說,就是守住季線,讓股價延著季線慢慢向上走,對瑞銀及高盛來說,一定要想辦法把鴻海股價打到季線之下,對市場投資者來說,季線是多空線,是生命線,很多書都是教季線以上作多,跌破季線走人,即然會有書這樣寫,一定是會有相信的散戶,外資群之間就是在價格之間去較勁,現在就是比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心理面,裡面也是有一些外資,主力及散戶是牆頭草,看到哪一方比較強,就會加入哪一方的陣營,鴻海股價上漲了一段,如果一直上漲的話,那很有可能散戶就會從多方變空方,畢竟漲太快了,散戶賣掉就能賺很多錢,所以多方也不敢讓鴻海股價漲太快,所以在季線整理讓散戶換手,讓空方外資在這攻擊,多方外資群就在季線防守,之後再找機率向上大力拉抬,以目前來說,多方一定比較佔優勢,畢竟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天,三大法人在鴻海中賣出一百多萬張,從4月11日到今天,了不起也才買回121784張,光大摩及小摩從去年11月中到4月10日就賣了三十幾萬張,港商賣格里賣五萬三千多張,這三家外資群只要動真格買,是能買到三十五萬張以上的,目前一直偏空的瑞銀及高盛,他們都各自賣了十幾萬張了,想要再拿出像樣的股票出來也很難,所以自然就是多方會比較佔優勢。鴻海的詳細財報出來了,業外賺126.2億包括了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21.44億,其他利益及損失賺44.46億,關聯企業及合資賺60.3億,昨天財務長說夏普貢獻32億,應該就是日幣匯率比較好,我用的是最新日元對台幣匯率,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的收入比我估的四十幾億高出十幾億,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21.44億,比我估的30到40億少,很有可能是鴻海最近持續對AI伺服器做資本支出,手上的現金及存款變少,而且公司債也變多,所以穩賺的利息就少了十幾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同樣是AI概念股的廣達中看出來,廣達的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賠9.82億,去年第一季是賺10.18億,廣達原本也是正利息收入的公司,最近也是因為AI伺服器資本支出讓手上的存款愈來愈少,公司債愈來愈高,鴻海僅會把獲利的一半左右配出,廣達則是會配出八成,所以之後廣達很有可能會和緯創一樣,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這一項都會是負的,這就是把賺到的獲利都配出來會有的結果,當公司要投資新的事業及擴廠時,就只能一直去舉債,目前廣達的負債已經來到八成了,鴻海最新的負債比僅有59.9%,所以鴻海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這三項的總合持續會正的,昨天我有聽到散戶說鴻海業外賺126億,扣掉業外後還能賺多少,覺得鴻海第一季賺的3.03元都是虛胖,聽到這種話我就想要在他的頭上貼一個弱字,鴻海業外中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這三項是因為自己財務體質很好,每一季都能賺到錢,這也是屬於穩定的收入,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賺的60.3億,這是由鴻海持有比例比較少的子公司,如夏普,鴻準,臻鼎,京鼎,樺漢,乙盛,帆宣,建漢,廣宇等賺來的,所以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這六十億其實也算是本業,只是會計上因為持有的比例不夠多,才會列到業外,像鴻海持有工業富聯84%,持有鴻驣精密74%,持有富智康64%,因為持有的比例超過五成,所以就算進了鴻海的本業,鴻海業外中的126億中,就僅有其他利益及損失項目44.46億不是本業賺的,剩下的都是算本業賺的,也就是說鴻海稅前賺591.2億,就僅有44.46億算是業外,僅佔總獲利的7.52%,一些不懂的散戶不要常常在那丟人現臉,聽到業外賺126億,就以為是像宏達電這樣賣土地,賣公司得到的業外獲利。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