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與輝達、鴻海當AI夥伴,氣象署加入台灣算力聯盟,發展更高效防災系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天宣布,為應對全球算力競爭日益加劇的趨勢,正式成為「台灣算力聯盟」成員之一。氣象署表示,加入台灣算力聯盟,能夠與其他高速運算電腦領先企業進行資源與技術的共享,並透過聯盟平台深化跨領域合作。氣象署將利用高效能的運算能力發展更為精確且即時的氣象預測系統,並在氣象防災、氣候變遷等領域中,推動創新應用,提升台灣的防災應變能力。氣象署說,與多家AI運算領先企業及機構攜手,推動台灣算力及人工智慧(AI)應用之科技發展。該聯盟旨在提升我國在全球算力競爭中之影響力,加速台灣在數據運算、AI技術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創新。作為聯盟的重要成員之一,氣象署將積極運用先進的高速運算電腦算力與AI氣象測報技術,提升氣象預測的精度與時效性,並協助發展更高效的防災系統,為台灣提供更強大的氣象服務資訊。「台灣算力聯盟」匯聚氣象署、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AMD、友崴超級運算、緯謙科技、輝達、鴻海科技集團等業界領先的技術單位,致力於推動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與AI技術的應用創新。氣象署說,氣象署將在聯盟中發揮其專業領域優勢,促進氣象數據的智慧化應用與技術突破,並藉此機會深化與業界的合作,共同打造符合未來需求的氣象科技生態。氣象署表示,透由台灣算力聯盟的成立,將可結合行政院核定氣象署執行的「數值天氣測報高速運算電腦建設計畫」,建置新竹氣象科技園區,興建高速運算電腦機房,並結合原新竹氣象站氣象觀測及氣象科學教育功能,強化高速運算電腦計算效能,發展新世代AI氣象預測模式及培育本土人才,不僅能提升我國氣象技術的發展,亦可助力整體國家在全球算力競爭中的定位,為台灣的氣象服務與防災應用提供更佳的氣象測報數據與氣象科學技術,並進一步增強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科技影響力。

A大回答: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AI產業才剛開始爆發,一開始是美系雲端大廠在那佈局,所以就是有多少搶多少,大家最近有看到國家也在搶,例如美國,中國,中東,台灣等,這就是所謂的主權AI,因為AI的強弱會決定一個國家的國防強弱,例如別人的飛彈,飛機,坦克,無人機都有很強大的AI,結果你的國防都還是古老的武器,打起來一定是會被擁有AI能力的打到爆,所以國家之間也會競爭AI技術,除了四大美系雲端大廠還有全球國家外,企業也會去佈局AI,例如台積電,鴻海,緯創,緯穎,廣達,台塑,中鋼,銀行等企業,因為AI可以讓公司效率更好,之前我也說過,除了企業外,一些民間企業,例如圖書館,氣象局,餐廳等也會導入AI,試想,AI這麼強大,自然是能更精準的去模擬出氣象及颱風的路徑,一般AI能放到運送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大家去圖書館及餐廳也會看到這類的運用,已開發國家都會出現少子化,很多工作是找不到人的,尤其是場景很單一及單調的工作,這類的工作就會需要AI機器人幫助,劉董在最新法說會上說目前AI伺服器訂單滿手,這是很正常的,現階段還處在四大美系雲端大廠在搶AI高階晶片,在佈局AI資料中心,前幾天川普帶輝達董事長去中東,這就是國家為了搶AI高階晶片的情況,誰也不想要在AI落後,畢竟AI可以運用的東西很多,例如機器人,自動駕駛,大家最近應該很常用AI工具,你除了可以用AI小工具解決問題外,你還能讓AI去製作圖片出來,有的還會讓AI去製作短片,這都是需要算力的,劉董說除了訓練用的AI伺服器需求提升外,一般通用伺服器的需求也是提升,道理也很好懂,當你訓練完後,你還是需要去生成及接受訪問,這就需要更多的AI伺服器及伺服器,劉董有和大家說,很多人就是短線的在乎GB200延遲了,GB300訂單如何,但AI產業這個趨勢就是很確定,就以GB200來說,慢個一個月,一季,你覺得很重要嗎?只要趨勢不變,一個月或一季後,需求一樣是會出來,一開始GB200本來就是很複雜,需要克服的問題很多,應該這樣說,任何新的產品出來時,都會有一大堆問題,所以才會需要工程師去解決問題,才能看出公司是否有競爭力,劉董說GB200的經驗可以大大提升未來GB300或更之後的產品,只要AI產業趨勢確定,大家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台幣升值或是經濟衰退,這些都是可以透過時間去克服的,我這樣說好了,原本鴻海今年能多賺個3到4元,因為台幣升值或關稅戰少賺一兩元,但是AI產業趨勢到2030年都不變,今年就賺少賺,因為AI產業年複成長率夠大,之後獲利也會一直向上提升,記得我們在2019年投資鴻海時,本來認為鴻海一年能賺個8元,每年賺個資產10%,每年能讓自己的獲利愈來愈多就行了,後面鴻海從賺8元到10元,來到11元,接下來可能就是13元,15元,17元,19元,21元,也許六年後大家發覺鴻海一年能賺24元了,是當初8元的三倍,只要這趨勢不變,中間的不確定因素都還好,這也只會影響短線股價的波動,長期下來你投資鴻海能愈賺愈多,那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今天鴻海下跌1.5元,成交量僅有34022張,股價收在158元,台股指數今天上漲了113點,之所以鴻海今天股價會比較弱的道理也很好懂,因為短線作多的美林賣了5240張,富邦新店賣4391張,今天這兩家券商就賣了鴻海近一萬張,富邦新店是5月13日進來作短線,今天算是出清了,美林則是4月8日大賣近一萬九千張,賣在127.3元,後面被大摩,小摩,港商麥格里,還有一些市值型的ETF軋空,美林後面就慢慢一兩千張的回補賣出的股票,接著反手作多,近兩個交易日把作多的股票都賣掉了,美林從4月8日到今天又回家賣超兩千張的情況,這就是今天鴻海股價比較弱勢的原因,作多的大摩,小摩及港商麥格里就是讓鴻海股價在季線整理,讓一些短線作多的主力或散戶出去,當這些短多的主力和新進來的股東換手,那未來鴻海上漲時比較不會有壓力,從4月11日到今天,外資群還買超了10307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18413張,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天,三大法人合計還是賣超了鴻海接近一百萬張,之前我分析外資群買超台股的情況,外資群已經買回台股四分之一的部位了,鴻海就僅買回去十分之一,所以外資群如果想要繼續買鴻海,還是能買很多的,鴻海這類大股本及高市值的公司,裡面的散戶本來就是多,要是股價上漲太快的話,裡面的散戶很有可能會從多方變空方,也就是慢慢漲的話散戶是能抱住,要是漲太快的話,散戶就會想要先賣出後再低接,這一次美林及富邦路店就是看到鴻海股價在季線漲不動了,所以才會在季線附近賣掉,當這些短線客把手上股票賣掉,當然就是會讓鴻海股價真的呈現弱勢一點,不過這些短線的券商賣光後,之後還是有可能慢慢的追上廣達及緯創的漲幅,這兩家AI概念股都站上半年線及年線了,鴻海是AI概念股的龍頭,是有可能因為股市大及市值高反應的比較慢一點,之前也是廣達及緯創先站上4月2日及季線,後面鴻海才開始趕進度,最近兩個交易日有一些短多的主力及散戶出場,才會讓鴻海股價呈線稍微弱勢一點,鴻海目前的淨值是118.2元,會比上一季的118.45元少,原因就是鴻海先把5.8元的股息先扣掉了,118.2元加上5.8元,所以鴻海的淨值應該是124元,目前股價158元,股價淨值比就僅有1.27倍,算是很委屈的股價淨值比,加上鴻海財務長說中期鴻海股東權益目標是12%,也就是淨值124元的話,一年目標獲利就會變成14.88元。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