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COMPUTEX 2025開跑,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0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進行演講,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驚喜站台,兩人互動熱烈。甫就任電電公會會長的劉揚偉請黃仁勳給會員建議,對此,黃仁勳強調,AI革新軟體定義,為工業製造業者提供新機會,可跳過軟體門檻;廠商運用AI結合數位孿生平台,就能轉型成科技公司。黃仁勳表示,多數傳統的工業製造產業在軟體革命中其實被拋在後面,這些業者懂得機電整合、機械、化工深層知識,這些都是上一波工業革命所培養出來的專業,可當軟體時代來臨,這套技能就變得很陌生,對這些公司來說是全新挑戰。黃仁勳說明,AI革新軟體定義,使軟體程式設計技能不像以往那麼關鍵,為工業製造業者提供新的機會,可跳過軟體門檻直接切入AI,ChatGPT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當廠商有了易用又懂實體世界的智慧系統,就可將這一切結合在如Omniverse的數位孿生平台中,轉型成科技公司。同時,劉揚偉也問黃仁勳TEAM TAIWAN的意義是什麼,黃仁勳則回答,台灣是全球運算產業核心,「一切都從這裡開始」;輝達在台灣耕耘30年,合作夥伴多達350家,台灣的供應鏈非常深,這裡就是全球運算的起點,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基地之一,從晶片到系統,甚至延伸到智慧化工廠自動化與機器人建構等。另外,除了與黃仁勳相談甚歡外,劉揚偉也於演講中闡述鴻海「創世紀(Foxconn Genesis)」平台。Genesis結合創新應用、Token儲存、強化的技術架構等,使AI能大規模部署於製造場域;鴻海內部已建立創世紀專案,希望加速推動製造業的轉型。不僅如此,劉揚偉也秀出了「3+3+3=∞」的概念架構,意即在原先的3+3策略基礎上,再加上三個智慧應用平台,分別是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並由AI Factory作為動能;三大智慧應用平台也需要專用模型支援,鴻海研發自主AI模型Foxconn Brain,未來將與技術夥伴合作,對外開源分享。
A大回答:鴻海和輝達合作的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 ,光從輝達董事長和台灣供應鏈的關係,還有鴻海董事長是電電公會理事長就知道會成功了,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去參加輝達兆元宴的這些科技公司,你覺得他們會不會導入AI製造及AI工廠呢?鐵定是會的,他們拿了輝達這麼多的訂單,如果和輝達合作的公司都不相信AI產業,那這些企業怎麼可能讓全世界的人相信AI潛力無窮,而且以輝達董事長的理念來說,他就是相信AI會改變全世界,我隨便假設一下,如果仁寶打死不使用AI工廠,AI製造,你覺得輝達董事長會想要和仁寶合作嗎?別的公司都使用AI工廠,AI製造增加效率及產能了,要是有合作的廠商不導入,那輝達鐵定是不會和那家公司合作的,大家看和輝達董事長吃飯的這一群企業大佬們,這等於就是台灣科技業半邊天了,我指的是市值及規模,光台積電一間就佔台灣股市三成了,鴻海及聯發科約佔4%,去和輝達吃飯的企業大佬們,這些公司市值加起來可能都超過台灣上市公司五成了,這些公司有一大堆子公司,每一個人都導入AI製造,AI工廠,那輝達和鴻海合作的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自然就成功了,還有大家不要忘了一件事,鴻海董事長是電電公會的理事長,這個公會就更猛了,成員至少有幾千間,劉董目標是帶領台灣企業往智慧製造前進,所以很多企業當然也會去向這座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租借算力,進而往AI產業發展,除了電子業外,最近很多金融業也說要導入AI,還有一些傳產,電信公司也都要導入AI,所以鴻海和輝達合作的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鐵定是會成功的,而且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直會有人說廣達比鴻海好,如果你這樣覺得,那為什麼不是輝達和廣達去合作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呢?所以有時候不要很短視的覺得廣達股價表現比較強勢就覺得廣達比較厲害,站在輝達的角度來看,鴻海的規模大及市值高,一開始確實緯創,緯穎及廣達會因為股本小,市值低,AI伺服器佔營收比重比較大而先漲,但AI年複成長率是很高的,鴻海目前是拿下四成,以鴻海目前的營收規模來說,2024年來到6.84兆,去年AI伺服器營收六千到七千億,今年營收至少一兆元,今年鴻海AI伺服器僅佔營收的13%,確實是比廣達的兩到三成低,不過廣達的四成是因為廣達營收比較少,去年廣達營收才1.4兆,AI伺服器可能才兩千到三千億,去年廣達的AI伺服器加伺服器應該是來到了六千到七千億,一開始在爬坡時,廣達因為只有伺服器及電腦兩類的營收,所以爬坡的比較快,鴻海則是有三兆多的蘋果手機,今年鴻海AI伺服器來到1兆,伺服器也會是1兆,所以伺服器加AI伺服器就會是兩兆,今年鴻海消費智能及雲端網路會一樣,兩類營收都會來到三點一兆,AI年複成長率很高,鴻海又吃下四成以上,在2024年到2025年也許你看不出鴻海的優勢,但時間來到2028年到2030年,大家就會看到鴻海的威力,那時可能伺服器加AI伺服器來到八兆,蘋果產品還是一樣三兆,這時大家就會看出鴻海的價值,對輝達來說,就是看長期的,輝達知道長期鴻海會是AI伺服器王者,當然超級算力中心AI Factory就找鴻海合作,我一樣那句話,一些玩短線的主力或外資群,他們也許會先去炒作廣達及緯創,但他們最終一樣是會回到鴻海上,聰明的人就是在鴻海慢慢佈局等他們就行了,不用跟著外資群及主力先去緯創及廣達,後面才在那幻想自己能比外資群及主力先一步賣掉然後到鴻海卡位,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你到廣達及緯創買進時,外資群及主力是賣出,所以你怎麼會覺得自己跟去緯創及廣達炒完後,又能先一步外資群及主力進到鴻海,那是不可能的,這是很簡單的籌碼理論。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