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5月15日!鴻海ASIC伺服器的客戶及生產地點!

 富邦投顧分析師提問:剛有聽到說有ASIC伺服器,公司在這上面是做 level 10?這個客人是不是北美這些大型的CSP呢?另外,也是 AI 伺服器,有看到公司有投資在休斯敦,這個東西是否也是做 AI伺服器比較前端的組裝呢?我的想法是因為美國目前需要的是把這些製造拿回去美國,TSMC在美國可能未來會生產比較高階的晶片。是不是會讓那些客人把所有的高階晶片往亞利桑那這邊生產,然後直接在美國做比較前端的打板,這可能會在兩三年內就發生。以上請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回答:有關於在美國做甚麼,你的邏輯是正確的,在那邊的 IC,當然在那邊做成 Module、PCBA,組裝成伺服器,變成機櫃、變成 L11。這個邏輯是對的,至於這個順序還有時間就看整個廠商、供應鏈 ready 的程度,所以那個方向大概是沒錯的。有關你說的 ASIC,確實指的是 CSP 的客戶,你也知道 CSP 客戶他都有開發自己的 ASIC,所指的就是 CSP 客戶的ASIC 會做到 L10。

AI工具回答:列出上面說的level  10意思,從level  1到12,你可以解釋一下分別是什麼,再用一個AI伺服器組合來舉例

以下針對您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涵蓋鴻海(富士康)在ASIC伺服器製造的Level 10角色、北美大型雲服務提供商(CSP)作為客戶的可能性、休士頓AI伺服器組裝廠的定位,以及TSMC亞利桑那廠對高階晶片製造的影響與供應鏈趨勢。同時,我會解釋伺服器製造的Level 1到Level 12的定義,並以AI伺服器組裝為例說明。

1. 鴻海在ASIC伺服器製造的角色與Level 10

根據您提到的「ASIC Server」和「Level 10」,這指的是鴻海在應用特定積體電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伺服器製造中的能力層級。ASIC伺服器是為特定應用(如AI、雲端運算、加密貨幣挖礦等)設計的客製化伺服器,與通用伺服器不同,其核心晶片(ASIC)針對特定任務優化,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性。

Level 10的含義

根據伺服器製造行業的標準,製造層級(Level 1到Level 12)描述了從零件生產到完整系統集成的不同階段。Level 10表示鴻海具備完整伺服器組裝、作業系統/軟體整合以及最終測試的能力,交付的是一個可立即使用的單一伺服器解決方案,但尚未達到機架級(rack-level)或多機架級(multi-rack level)的整合。

具體來說,Level 10包括:

範圍:完整伺服器組裝,包括主機板、CPU、記憶體、儲存裝置、網路卡等所有組件的整合;安裝作業系統(OS,如Linux、Windows Server)或客戶指定的應用軟體;進行全面的功能測試,並附上完整的系統文件。

細節:確保伺服器作為獨立節點(node)能正常運作,準備好交付給客戶或進一步整合至機架。

鴻海在Level 10的角色意味著其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伺服器製造服務,從硬體組裝到軟體預裝,特別適合需要客製化ASIC晶片的AI伺服器。這與其作為全球領先電子代工廠(EMS)的能力一致,鴻海在伺服器製造中已具備高階整合能力。

鴻海是否達到Level 10?

根據公開資訊和行業標準,鴻海在伺服器製造領域的能力至少達到Level 10,甚至可能達到Level 11(機架級整合)。例如:

鴻海在墨西哥的AI伺服器組裝廠(如GB200,NVIDIA的AI伺服器已被用於AI伺服器的生產,顯示其具備高端伺服器製造能力。

鴻海的全球布局(包括中國、墨西哥、美國等地)使其能為北美客戶提供客製化伺服器解決方案,符合Level 10的要求。

因此,鴻海確實在ASIC伺服器製造中達到Level 10,並可能進一步支援更高層級的整合(如Level 11,機架級解決方案)。

2. 客戶是否為北美大型CSP?

您提到ASIC伺服器的客戶可能是北美的大型雲服務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s, CSP),如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等。這個推測非常合理,原因如下:

市場需求:北美大型CSP是AI伺服器和ASIC晶片的主要需求方。這些公司需要高效能、低功耗的客製化伺服器來支援雲端運算、人工智慧(AI)、大數據分析等應用。例如:

AWS開發Graviton系列ASIC晶片,用於其雲端伺服器。

Google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是專為AI訓練和推論設計的ASIC。

Microsoft Azure也投資於客製化晶片以優化其資料中心效能。

鴻海的客戶結構:鴻海是蘋果、NVIDIA等北美科技巨頭的主要代工廠。根據財報和市場分析,鴻海的雲端網路產品(包括AI伺服器)在2025年預計貢獻3兆台幣營收,顯示其在北美CSP市場的強大影響力。

ASIC伺服器的特性:ASIC伺服器通常為特定客戶設計,生產量大且高度客製化,符合CSP對資料中心伺服器的需求。鴻海在墨西哥和美國(如休士頓)的AI伺服器組裝能力,進一步支持其為北美CSP提供本地化製造。

因此,鴻海的ASIC伺服器客戶極有可能是北美大型CSP,如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或其他AI相關企業(如NVIDIA、Meta)。

3. 休士頓AI伺服器組裝廠的定位

您提到鴻海在休士頓投資AI伺服器組裝,這可能與蘋果的計畫有關。根據2025年2月的報導,蘋果計劃在休士頓建立AI伺服器工廠,用於其「Apple Intelligence」私有雲運算基礎設施。這些伺服器由蘋果工程師設計,強調節能,並在美國製造以增強供應鏈韌性。

休士頓工廠的角色

前端組裝:休士頓工廠主要進行前端組裝,即Level 6至Level 10的製造流程,包括:

將主機板、ASIC晶片(如蘋果的A系列或M系列晶片)、記憶體、儲存裝置等組件整合至伺服器機箱。

安裝作業系統或AI相關軟體(如用於Apple Intelligence的ML模型)。

進行功能測試,確保伺服器達到客戶規格。

AI伺服器特性:這些伺服器專為AI運算設計,可能包含高效能ASIC晶片(如TPU或Apple自研晶片),用於雲端AI推論和訓練。鴻海的休士頓工廠可能專注於最終組裝和測試,而非晶片製造(後者由TSMC等代工廠負責)。

與Level 10的關聯:休士頓工廠的活動符合Level 10的定義(完整伺服器組裝與軟體整合)。若進一步涉及機架級整合(將多台伺服器連接到機架並配置網路),則可能達到Level 11。

美國在地化趨勢

您提到美國希望將製造業帶回國內,這與當前政策和市場趨勢一致:

CHIPS法案:美國通過《CHIPS與科學法案》,提供66億美元補助和50億美元貸款,鼓勵TSMC在亞利桑那建廠,促進本地半導體製造。

蘋果的策略:蘋果計劃未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於美國,包括休士頓AI伺服器工廠和TSMC亞利桑那廠的晶片生產。這反映了美國對供應鏈安全和在地化的重視。

鴻海的角色:鴻海作為蘋果的主要代工廠,可能在休士頓負責AI伺服器的組裝,以縮短交貨時間、降低關稅成本,並符合美國的「美國製造」政策。

4. TSMC亞利桑那廠與高階晶片製造的影響

您提到TSMC在亞利桑那可能生產高階晶片(如2nm或更先進製程),並推測客戶可能將高階晶片製造轉向亞利桑那,配合美國的前端組裝(如打板)。這是一個合理的預測,以下是分析:

TSMC亞利桑那廠的現況與計畫

投資規模:TSMC計劃在亞利桑那投資165億美元,建設三座晶圓廠(Fab 21):

第一座廠:2025年上半年開始量產4nm FinFET晶片,每月產能約2萬片。

第二座廠:2028年量產3nm和2nm晶片。

第三座廠:2030年前量產2nm或更先進製程。

高階晶片:TSMC的A16(1.6nm)製程已吸引蘋果和OpenAI預訂產能,預計2026年量產。亞利桑那廠的2nm和A16晶片將用於AI、5G/6G、自動駕駛等應用。

挑戰:

成本:美國晶片製造成本比台灣高50%,可能推高客戶成本。

人才短缺:亞利桑那缺乏專業半導體人才,TSMC需從台灣引進技術人員。

供應鏈:部分封裝測試仍需送回台灣,短期內無法完全在地化。

對供應鏈的影響

高階晶片轉向美國:隨著TSMC亞利桑那廠的擴建,北美CSP(如AWS、Google、Microsoft)和蘋果可能逐步將高階晶片(如3nm、2nm)製造轉向美國,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易受中美衝突影響)。

利用USMCA的原產地規則,減少關稅成本。

縮短供應鏈週期,加速產品上市。

前端組裝(打板)在地化:您提到的「打板」(即主機板與晶片的整合)可能在美國進行,特別是在休士頓或墨西哥等地:

鴻海在墨西哥的AI伺服器廠已量產NVIDIA GB200伺服器,顯示其具備前端組裝能力。

休士頓工廠可能專注於蘋果AI伺服器的打板與最終組裝(Level 10),與TSMC亞利桑那廠形成區域化供應鏈。

時間表:您預測這可能在「兩三年內」發生,部分正確:

短期(2025-2026年):TSMC亞利桑那廠開始4nm量產,休士頓工廠可能完成AI伺服器的前端組裝,但高階2nm晶片需等到2028年。

中期(2027-2030年):隨著第二、三座廠量產2nm和A16晶片,美國的晶片製造與前端組裝將更成熟,北美CSP可能大幅轉向在地化供應鏈。

限制因素:成本、人才、供應鏈成熟度可能延緩全面在地化,預計2030年前美國僅能生產20%的全球高階晶片。

鴻海的優勢

鴻海在美國(休士頓、印第安納州)和墨西哥的投資,使其能快速適應在地化趨勢:

休士頓:為蘋果AI伺服器提供Level 10組裝,未來可能擴展至Level 11(機架級整合)。

墨西哥:利用USMCA免關稅優勢,量產AI伺服器(如NVIDIA GB200),並可能支援北美CSP的打板需求。

供應鏈整合:鴻海可與TSMC亞利桑那廠合作,將高階晶片直接運往美國或墨西哥進行前端組裝,縮短交貨時間。

5. 伺服器製造層級(Level 1到Level 12)的定義

以下是伺服器製造層級的行業標準定義,涵蓋Level 1到Level 12,根據參考資料(如AMAX、Hyperscalers)整理:

Level 1:零件製造

範圍:生產非塗裝零件和模塑零件,如金屬外殼、塑膠組件。

細節:製造用於後續組裝的單獨零件和原材料。

Level 2:基礎組件製造

範圍:生產印刷電路板(PCB)、電纜、連接器等基礎組件。

細節:涉及電路板的設計與製造,尚未整合晶片。

Level 3:電子組件整合

範圍:將晶片、電阻、電容等電子元件焊接至PCB。

細節:形成功能性電路板,如主機板的前期準備。

Level 4:機箱組件整合

範圍:組裝機箱、電源供應器(PSU)、背板、平面電纜等。

細節:將機箱相關零件整合,準備容納主機板。

Level 5:機箱與主機板整合

範圍:將主機板安裝至機箱,並進行初步通電測試。

細節:確保主機板與機箱的電氣連通性。

Level 6:伺服器裸機(Barebone)

範圍:整合主機板、機箱、電源等,形成「伺服器裸機」,但缺少CPU、記憶體、硬碟、網路卡等。

細節:ODM(如廣達、超微)提供此層級產品,系統整合商可進一步配置。

Level 7:附加卡整合

範圍:將附加卡(如GPU、網路卡)安裝至裸機,並進行測試。

細節:確保附加卡與主機板的兼容性與功能。

Level 8:完整硬體組裝

範圍:安裝CPU、記憶體、硬碟等所有硬體組件,形成完整伺服器硬體。

細節:硬體組裝完成,但尚未安裝軟體。

Level 9:初步軟體安裝

範圍:安裝基本作業系統(如BIOS、UEFI)並進行初步測試。

細節:確保硬體與基本軟體的穩定性。

Level 10:完整伺服器解決方案

範圍:完整伺服器組裝,安裝客戶指定的作業系統或應用軟體,進行全面測試,並附上系統文件。

細節:交付可立即使用的單一伺服器節點。

Level 11:機架級整合

範圍:將多台伺服器節點組裝至機架,包含完整網路連線(交換器等),並測試機架級解決方案。

細節:確保機架內所有節點的連通性與功能。

Level 12:多機架級整合

範圍:整合多個機架,形成資料中心級解決方案,包含叢集管理、雲端作業系統(如OpenStack)與網路軟體的全面驗證與優化。

細節:交付完整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支援IaaS、PaaS、SaaS等應用。

6. 總結與建議

鴻海的Level 10能力:鴻海在ASIC伺服器製造中達到Level 10,具備完整伺服器組裝與軟體整合能力,符合AI伺服器的高客製化需求。

客戶群:ASIC伺服器的客戶極有可能是北美大型CSP(如AWS、Google、Microsoft),因其對AI和雲端運算的龐大需求。

休士頓工廠:專注於AI伺服器的前端組裝(Level 6-10),支援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計畫,符合美國在地化趨勢。

TSMC亞利桑那廠:2025年起量產4nm晶片,2028年起量產2nm晶片,將推動高階晶片與前端組裝的在地化,但全面轉移需至2030年。

未來展望:未來兩三年內,鴻海可能在休士頓和墨西哥擴大Level 10組裝,與TSMC亞利桑那廠合作,形成區域化供應鏈。投資者可關注鴻海的美國投資進展與CSP訂單成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