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11月1日!散戶會因短線操作不完美而演內心戲!序言

11月1日!散戶會因短線操作不完美而演內心戲!作者:A大!星期五晚上美國股市交易日,道瓊上漲40.75點,漲幅0.09%,收在47562.87點,S&P500上漲17.86點,漲幅0.26%,收在6840.2點,那斯達克上漲143.81點,漲幅0.61%,收在23724.96點,費城半導體上漲12.66點,漲幅0.18%,收在7228.66點,現貨黃金下跌22.01點,跌幅0.55%,收在4001.21點,美元指數上漲0.19點,漲幅0.19%,收在99.72點,台指夜盤下跌165點,收在28265點,台積電ADR下跌0.92%,收在300.43元。10月29日鴻海的融資增加8922張,鴻海股價上漲10元,三大法人僅買超了7903張,10月30日鴻海融資減少4312張,三大法人賣超5302張,鴻海股價上漲兩元,收在262元,10月31日鴻海融資再減少3202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153張,鴻海股價下跌4.5元,收在257元,短線的融資客買了8922張,讓鴻海股價上漲了10元,隔天三大法人確實有成功的出貨5302張,融資也減少了4312張,股價還上漲兩元,昨天三大法人出貨11153張,融資賣出3020張,股價下跌4.5元,鴻海這三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主力及短線客算是出貨成功,買超的8922張融資賣掉了7514張,接下來要觀察下星期的三大法人出貨鴻海的情況,目前三大法人手上沒有買任何一張250元以上鴻海的股票,要是鴻海股價向下跌時會有散戶大舉買超,那250到257元就是三大法人出貨的好價位,要是像10月8日到10月14日這樣,三大法人小賣鴻海股價就崩跌,那就代表三大法人出不了貨,10月8日三大法人賣超8351張,鴻海下跌3.5元,股價收在225元,10月9日三大法人賣超9488張,鴻海下跌3.5元,股價收在221.5元,10月13日三大法人賣超19229張,鴻海下跌8.5元,股價收在213元,10月14日三大法人賣超18328張,股價下跌7元,鴻海收在206元,要是下星期鴻海依舊是三大法人小賣一些股價就大跌,那代表三大法人依舊是出不了貨,不過這一次和上一次比較不同,上一次鴻海股價從231.5元開始下跌,三大法人的成本大概在180元左右,這一次鴻海股價從265元開始下跌,三大法人的成本在一百八十幾元,成本僅增加幾元而以,三大法人能向下讓利的幅度就更大了,上一次有了鴻海股價從231.5跌到203元,接著僅花12個交易日就漲到265元,這一次也許鴻海股價只要下跌,就會有很多散戶進場撿便宜,只要三大法人在下跌的過程中能賣三萬張,五萬張,十萬張,股價僅小跌一些,那三大法人就算是出貨成功了,只要三大法人出貨成功,那之後鴻海的股價就會開始又重回弱勢,我個人覺得三大法人很難出貨,不過推測歸推測,下星期每一天都會有三大法人進出及主力籌碼表,那時我們再看數據來推測就行了。

一般討論區網友分享留言,年報第一槍,為什麼現在貼年報呢?因為我最近一個月連續作錯一堆操作,覺得心灰意冷,今年接下來兩個月我不想玩了,總帳戶報酬率到十月底是賺66.35%,基本上是有達到低波動高Alpha打敗大盤報酬的三個目標,但我的心情卻很感傷,主要是從九月大漲波段開始之後,連續三個失敗判斷,1.因為總曝險控制,只壓了谷哥,沒把剩下的流動性拿去追美光,結果回過神來發現美光才是致富密碼。2.谷哥昨天吃完晚餐去小瞇了一下結果睡過頭沒在盤前減碼,直接就從賺74%變成僅賺68%。3.因為2.心情很差就不想再看盤跑去追劇然後睡覺,忘了原本計劃要賭亞馬遜財報,醒來發現亞馬遜上漲12%。看了板上一堆槓桿高手的績效,今年年報報酬率的及格標準,大概是賺一倍吧,但我不想努力了,剩兩個月要拼到100%太難了,所以麻煩各位賺超過100%的大大不要在推文嗆我了,今年剩兩個月,幾個有在研究的產業看了一圈找不到什麼便宜的標的,應該就降低曝險,只抱著長持部位不再主動操作了,唉 真的是如人所言 少賺比輸錢還難過。

A大回答: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散戶的毛病,上面的網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面的網友今年還是賺錢的,但就是覺得自己操作不夠完美,現在整個心態都崩潰了,這種散戶絕對不會是一個合格的交易者的,而且這位散戶還會在那馬後砲的說谷哥沒賣到,所以少賺了多少,不然就是沒有買到美光,所以少賺了多少,還會說提前了睡了沒有去看亞馬遜財報,所以少賺了11%,這種一直在那演內心戲的散戶,妥妥就是一個嫩兵,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晚上看到大樂透或威力彩開出來了,才會說為什麼自己沒有買中獎的那幾個號碼,不然就是猜大小開出來了後才在那後悔選了另一個,對合格的交易者來說,你看待交易就是有賺錢及賠錢的可能,你買了股票後就要承受上漲及下跌的可能,你賣了股票後,依舊會有上漲及下跌兩種可能,成功的交易者知道股市就是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有人賺就有人賠,當你想要在短線市場賺到錢,你就要接受賺錢及賠錢都是可能的,這種心態你也可以從短線延伸到長線,有一些價值投資者也會因為賣了後又上漲在那演內心戲,你就算是價值投資,你賣到股票後,還是存在上漲及下跌的可能,當你一直持有,你當然是能享受上漲的可能,你自然也是要承受下跌的可能,當你賣掉後,你雖然不能享受上漲的可能,但你自然也不需要負擔下跌損失,很多散戶不了解自己的自我心理面,才會產生從2019年開始抱著鴻海,在70到90元及在100到110元五年期間都抱得住,但到了100元漲到234.5元,接著跌到112.5元就賣掉,一開始大部份的價值投資者只經歷70到90元,接著90到70元,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時,就是經歷100到110元,極端情況了不起就在94到116元,當股價從234.5元跌到112.5元,這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就是一次新的考驗,他們持有的過程中沒有經歷過這麼大的波動,所以才會在112.5元再上漲到262元的過程中出局,當鴻海股價來到股價淨值比2.5倍時,之後鴻海的股價波動就會變的比較大,也許不會像去年最高234.5元到112.5元這麼誇張,但最近大家應該也是有看到從231.5元到203元,就僅花了4個交易日,再從203元到265元僅花了12個交易日,向上及下跌的速度都是很快,波動也是很劇烈,散戶就很容易產生得到後再失去的心情,我之所以在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不建議使用槓桿,原因是股價淨值比愈高,股價波動會愈劇烈,使用槓桿的散戶很容易在股價波動期間就被掃地出局,看我文章及影片比較多年的人,至少是不會有上面那位網友這樣的人性弱點,很多人不相信股價波動可以讓散戶產生誤動作,當你常常去觀察散戶及自己的行為後,你就會發覺股市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在股價很甜美時,你會因為市場氣氛很悲觀而不敢進去買,在股市氣氛很樂觀時,你也捨不得賣,而且還有可能會進去追價,這就是大部份散戶會在股市中賠錢的原因。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散戶會因短線操作不完美而演內心戲!

2、蘋果銷售年增29%為主要成長動能!

3、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GDP成長 7.64%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11月1日!散戶會因短線操作不完美而演內心戲!

昨天我有和大家說鴻海股價還在100到110元時,我常常在那嗆酸民及魯蛇,因為很多酸民就一直說鴻海就僅值100元,覺得股價跌到90元,80元甚至是70元才要買,那時的鴻海股價淨值比就是在0.95倍到1.05倍之間整理,我知道鴻海是非常值得買的,而且那時市場也是極度的看壞,散戶也不相信鴻海股價會漲到200元,更不相信鴻海股價有機會漲到300元,那時我說當整個市場都看壞時,你才有可能買到超級甜美價,但缺點就是你要克服自我心理面,畢竟股票都落在散戶手上,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又沒有買短線的籌碼,他們也不會有動力向上拉抬股價,昨天我和大家說目前的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已經不適合持有槓桿或使用槓桿,甚至再往上漲到300元以上能適當賣出,我可以翻幾篇我在2022年及2023年寫過的文章讓大家看,我從2019年開始投資鴻海時,我就一直保持一致性,不會看到股價上漲或下跌就開始在那睜眼說瞎話,要是有看我文章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的,我相信你一定常常聽過我和大家說股價淨值比0.85到0.95倍的鴻海是世界八大奇景般的委屈,就算股價淨值比來到0.95倍到1.1倍時,你依舊能眼睛閉著就買,那時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持有鴻海六年,賠的算我的,賺的我們一人一半,當初在2019年到2024年2月這段期間如果有夠多的散戶和我賭,最近買台北市豪宅陶朱隱園的人就會是我了,只要有100億的資金和我賭,大部份的人現在含股息都是賺兩倍,這樣就是賺200億,一人一半的話我就能得到100億,直接就是買八戶陶朱隱園了,當鴻海股價淨值比1.5倍時,我就說不要再使用槓桿,要是你聽進去的話,今年4月7日到4月9日應該就是能毫髮無損,當初我一直和大家說,大盤淨值比1.5到兩倍是正常的波動範圍,稍微樂觀一點能來到兩倍到二點五倍,只要是2.5倍以上,甚至是3倍,這時就算是瘋狂了,那時我說鴻海是台股第二大權值股,沒有理由鴻海股價淨值比一直在0.85倍到1.1倍之間,尤其是鴻海那時是連續三十二年獲利,三十二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有資產的10%,哪有可能股價淨值比一直在0.85到1.1倍,那時很多人笑我買了爛公司鴻海,我一直和大家強調,鴻海被市場看衰愈久的話,我就能持續的複利再投入,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再投入,有一些網友會用理財型房貸,時間愈久,我能累積到愈多的股票,最近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了,我說鴻海已經在樂觀及合理價了,再向上就開始有一點瘋狂了,我的觀點從幾年前到現在就是保持一致性,不過很多散戶會陷到股價上漲的陷阱,當大環境很看好鴻海時,也就是三大法人在那喊300元,335元,350元,375元甚至400元時,這些散戶就會迷失自己,接下來鴻海股價再往上,你只能賣不能買,幾年前我就一直說哪天市場在那極度看好鴻海時,你們想要300元甚至是以上的鴻海股票,你要多少A大叔叔都能倒貨給你,除非就是接下來鴻海獲利持續增加,淨值也增加,我一直和大家說,2025年鴻海股價到300元或以上,這和2031年股價到300元甚至是400元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提前就把未來幾年的獲利通通都先反應了,即然市場及散戶願意在2025年鴻海獲利都還沒有出來前就先反應股價,那我就只能謝謝那些散戶了,就像之前散戶一直在那極度看衰鴻海,我那時也常常和大家說,大家就心中默念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的收下,看我文章及影片很久的人,你聽到我說上面那些話時,你就會覺得無比熟悉,會發覺確實A大當初一直說,天天說,說不停,哪怕現在鴻海股價漲上來了,我還是敢說,這時會有人問,A大這樣說不怕散戶或法人不瘋狂嗎?大家看我在2019年到2024年2月時一直說鴻海好委屈,好值得買,你有發現散戶及法人進來搶股票嗎?沒有對吧,所以現在市場對鴻海很樂觀,就算我一直提醒散戶不要再過度樂觀的買而且要適時的出脫部份股票,也改變不了散戶目前對鴻海的樂觀。

2022年5月21日時我文章及影片中提到下面內容:在當你了解這些投資機構的機制時,不要再來和我說,那些投資機構養了這麼多分析師,為什麼沒有看到鴻海的價值,我就一句話,哪天鴻海漲到300元,400元,500元時,那時大部份的ETF,基金,國內投資機構會清一色的來追,那時你想要多少股票,A大叔叔通通倒給你,你那時覺得是護國大海,百年造一車,隨便你怎麼吹,你愈吹,我就愈倒貨給你,現在你愈是看衰,我就是愈是押身家買,槓桿愈開愈大,以鴻海現在的價值,你不敢買,你在和別人投資什麼鬼,回去睡覺比較實在,每天都是追一些別人在那吹牛的個股,賠錢也是理所當然的,鴻海這種獲利都擺在你眼前的,你還能在那看衰,我是不懂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沒獲利的公司,你每天在那幻想未來會發大財,說投資是投資未來的,當股價上漲時,你就一付天下無敵的樣子,在公司營運沒變情況下,只要股價下跌,你就在那內心戲一堆,整天在那塊陶,這不是活該你賠錢嗎?

2022年6月15日時我在文章及影片中提到下面內容:如果要等到新聞,媒體舖天蓋地的報導你才要進來投資,能買到什麼便宜的價格也是很有限,現在很多散戶打開鴻海的長期技術線型後,拿隻三角尺就說100元以下自己才會買,還有一些蠢到不行的人會說80元他才要買,這種拿一隻三角尺的人,最終都是會進來追200元,300元鴻海的,未來鴻海獲利從10元變13元,複製台積電的走勢的話,就是從120元漲到300元,獲利變23元的話,股價就漲到600元,那時如果你來和我說護國大海,電動車王者,台灣未來的希望…等,看你要多少鴻海的股票,A大叔叔通通倒貨給你。

2023年6月19日時我文章及影片中提到下面內容:我說過,一些人看到鴻海股價不漲時,一直覺得鴻海兩百元,三百元是一個笑話,但廣達,緯創及工業富聯已經完美的讓大家知道散戶的行為,之前緯創,廣達,工業富聯都不會漲時,就說代工廠毛利率低,本益比就該在十倍,股價淨值比就該在一倍,所以哪天鴻海股價漲到300元,400元,你一樣會聽到一樣的話,我那時一樣會提醒你股價高了,注意風險,不過一定很多散戶聽不進去,那時如果你喜歡,A大叔叔就通通倒貨給你,看你覺得400元的鴻海股票有多棒,你要多少我就賣你多少。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11月1日!蘋果銷售年增29%為主要成長動能!

新聞說: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周度銷售追蹤》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第四季開局表現穩健,在10月前兩周整體銷售量年增11%;其中,蘋果銷售年增29%,為主要成長動能。Counterpoint指出,蘋果是推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品牌之一,iPhone 17系列自9月上市以來銷售表現穩健,在開賣初期的兩周內,iPhone 17基本款在大陸市場銷售量接近iPhone 16同期的2倍;而進入10月後Pro機型表現尤為突出,銷售量年增幅接近去年的三分之二。Counterpoint補充,整體而言,iPhone 17系列三款機型(Base、Pro、Pro Max)在10月首兩周的銷售總量年增約40%;主要原因包括消費者換機需求、產品性價比提升,以及節慶與購物檔期(中秋節與黃金周重疊),這些皆對市場整體表現產生正面作用。除蘋果外,小米也有亮眼銷售表現,同期銷售亦呈現年增21%,主要受惠於Xiaomi 17系列的提前上市,加上新機在設計與功能上獲得市場關注,也為其銷售表現帶來正面助益。隨iPhone 17系列上市後市場反應熱絡,法人也正向看待下半年iPhone出貨量將優於預期,預估下半年iPhone 17供應鏈備貨量有機會從8,000~9,000萬支,上修至近9,000萬支,為供應鏈第四季營運添動能,而iPhone今年出貨量有望優於原先估計的2.6億支,台積電、鴻海、和碩、大立光、玉晶光、晶技等供應鏈有望受惠。鴻海表示,第四季AI機櫃出貨持續放量,ICT產品將進入下半年旺季,因此未來營運仍會逐季成長。和碩觀察下半年旺季拉貨動能仍在,表示第四季在通訊產品新品挹注下,營收表現應是全年高峰,同時伺服器出貨也會優於第三季。

這份Counterpoint的報告其實對鴻海與台積電兩家公司的第四季與年底財報,是實質的「雙重利多訊號」。我們可以從「訂單結構」與「獲利結構」兩個角度來看它們受到的幫助。一、對鴻海(Foxconn)的幫助,iPhone 17 系列熱銷直接帶動組裝營收成長,鴻海是 iPhone 17 Pro / Pro Max 的主要代工廠(主力在鄭州與鄭州富士康園區)。Counterpoint 指出 iPhone 17 系列銷售年增約 40%,而蘋果全年出貨預估上修至 9,000 萬支。 這意味鴻海的代工量至少上調10~15%,在第四季傳統旺季(9–12月)會顯著放大營收規模。組裝毛利率提升,蘋果新機初期供不應求,對組裝廠而言「稼動率」高、工廠固定成本分攤效益好,毛利率會被拉高。Pro 機型占比增加(單價高、組裝難度高),單機 ASP 與代工單價提升,鴻海每組裝一台能賺的錢比去年多。ICT+AI 雙引擎支撐營運結構,鴻海自己也說第四季「AI 機櫃出貨持續放量」──這是另一個利基。AI 伺服器、網通設備毛利通常是 iPhone 組裝的 2–3 倍,兩個業務同時上升,意味第四季的 營收與毛利率都會同步上揚。因此:鴻海第四季營收可能季增 15–20%,獲利季增幅甚至超過營收增幅。二、對台積電(TSMC)的幫助,iPhone 17 採用更多先進製程晶片,iPhone 17 Pro 系列採用 A19 Pro 晶片(3nm 第二代 N3E 製程)。台積電是唯一供應商,這表示每支高階 iPhone 出貨=一顆 N3E 晶片出貨。蘋果占台積電營收比重約 20–25%,若蘋果下修變上修出貨量(從 8,000–9,000 萬支 → 9,000 萬支),代表 台積電 3nm 產能利用率可維持滿載或超載。先進製程毛利率可維持在60%以上,對整體毛利結構非常有利。高毛利製程占比提高,拉升整體獲利,台積電的先進製程(5nm、3nm)毛利率約 55–60%,舊製程(7nm、16nm)則約 40% 以下。iPhone 17 Pro 與 Pro Max 採用3nm,帶動先進製程比重增加,這使得第四季毛利率有望維持或小幅上修(可能再度站回 55% 上方)。拉貨潮延續至11–12月,淡季不淡,通常蘋果的晶片拉貨高峰在7–9月,但今年因銷售超預期、追加訂單,晶圓投片週期會延長到10–11月。這將使台積電第四季營收不但不會季減,甚至可望「季增或持平高檔」。外部環境輔助,AI 晶片(NVIDIA H200、B100)同樣進入量產,台積電在 AI + iPhone 雙支撐下,營收結構多元化、波動性降低,2025 年第一季(傳統淡季)可望續保強勢。三、綜合判斷:兩家公司 Q4~Q1 展望,鴻海,第四季營收動能 強勁季增(15~20%),第四季毛利率趨勢小幅上升,主因 iPhone 17拉貨+AI伺服器放量。台積電,第四季營收動能 可能季增或持平高檔 維持高檔甚至上修,第四季毛利率趨勢,主因 3nm滿載、蘋果拉貨延長。整體結論:Counterpoint 報告揭示的 iPhone 17 系列銷售上修,對鴻海是「營收與毛利率雙升」的即時利多;對台積電則是「維持先進製程滿載」與「提升整體獲利結構」的結構性利多。換句話說,兩家公司第四季營收與獲利都將較第三季明顯成長,且淡季效應將被削弱。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11月1日!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GDP成長 7.64%!

新聞說:主計總處今天公布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統計為7.64%,較8月預測數2.91%,大增4.73個百分點,受惠於AI需求帶動出口暢旺,國外淨需求對國內經濟成長貢獻高達7.21個百分點,創下17年新高,主計總處表示,依目前情況來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少可達5%。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江心怡說明,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統計為7.64%,為亞洲四小龍表現最佳,主因商品出口表現遠優於預期,第3季按美元計價的商品出口較8月預測多了91.6億美元,高達1694億美元。AI助攻出口表現 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數上調至7.64%江心怡表示,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熱絡,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顯現,第3季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年增36.50%,三角貿易表現也很好,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成長30.64%,較預測數增加6.44個百分點。江心怡說明,主計總處在8月進行預測時,考量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輸美晶片和半導體課徵100%關稅,而台灣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占商品出口比例超過7成,因此採取保守估計,不過隨著美方調整政策,各國關稅談判結果出爐,第3季關稅衝擊有所緩解。江心怡說,今年受惠AI需求熱絡,電子業和資訊業的生產和出口表現都極為亮眼,但傳統產業、非AI相關的製造業表現不佳,須留意產業發展不均衡狀況。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在AI產業鏈國際分工及出口需求帶動下,激勵廠商積極備料,並購置資本設備,第3季商品及服務輸入實質成長25.27%。江心怡指出,輸出與輸入相抵,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7.21個百分點,創下民國97年第3季以來最高。民間消費方面,資通訊、休閒娛樂等相關消費增加,股市交易熱絡,挹注證券交易手續費,出國人數續增,也推升民眾國外消費,但汽機車買氣仍偏觀望,呈現負成長,零售、餐飲營業額平疲,抑低民間消費成長幅度,概估第3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0.92%。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各項數據中,僅資本形成為實質負成長,對經濟成長負貢獻0.01個百分點。江心怡說明,廠商投資動能仍在,主要受到去年基期較高影響。媒體關注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遠遠優於預期,是否可推升全年經濟成長,江心怡表示,如同主計長日前所說的,一定會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少會有5%。

這份主計總處公布的第3季經濟成長概估(GDP 成長 7.64%)其實是一個「超乎市場預期」的強勁訊號,對台股整體氣氛與特定族群(尤其是 台積電、鴻海、AI 概念股)都有正面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解讀:

一、對台股大盤的影響:這份數據的最大意義是「確認經濟擴張動能來自出口與AI產業」,而不是短期刺激或一次性因素。GDP 7.64% 遠高於預期的 2.91%,代表出口與製造業復甦強度超過預期。外部需求貢獻 7.21 個百分點,創 17 年新高,顯示 AI、半導體、雲端伺服器等產業出口強勢。 對市場而言,這等於正式宣告「台灣景氣由出口主導、AI拉動的新一輪上升循環已成形」。因此,台股的整體多頭氣氛會明顯被強化,短線資金可能回流電子與半導體族群。外資在看這類數據時,通常會強化對台灣的配置,因為這是典型「出口復甦—企業獲利上修—指數上漲」的循環起點訊號。

二、對台積電(TSMC)的影響:台積電是這份報告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報告明確指出:AI需求與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是成長主因。這直接對應到台積電的兩大業務:AI晶片(NVIDIA、AMD、Google TPU等),手機晶片(A19 Pro、Snapdragon系列),蘋果、輝達、超微等客戶的拉貨帶動 3nm 及5nm 製程滿載,台積電的毛利結構將維持高檔。此外,第三季出口額高於預期 91.6億美元,其中七成以上是電子與資通訊產品,等於替台積電的晶圓出貨提供了實證支撐。 這表示 第四季財報有望優於市場預期,全年營收、毛利率、甚至現金股息都有上修空間。市場預期心理會轉為「第四季比想像中更旺」,這將推升股價評價(PE)重估。

三、對鴻海(Foxconn)的影響:鴻海同樣受惠於出口暢旺與AI需求。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放量(對應到報告中提及的「資本設備輸入大增 25.27%」)。消費性電子新品(iPhone 17、AI PC)拉貨仍在延續。關稅衝擊緩解,也減輕了鴻海在美系客戶代工端的成本壓力。因此,對鴻海而言,這份數據代表「景氣與出貨的雙重確認」,不僅第四季旺季可望延長到明年一月,市場對其AI 伺服器營收貢獻的信心也會增加。 股價層面上,這有助於市場願意給鴻海更高評價(由傳產代工股轉為「AI硬體平台股」)。

四、對AI概念股的影響:這次GDP大幅上修的關鍵是「AI需求帶動出口暢旺」,等於政府官方首次在經濟統計層面確認了AI對台灣實體經濟的貢獻。 對市場心理是一種制度性背書(官方認證AI拉動經濟)。接下來幾週,AI相關族群(如緯創、廣達、緯穎、技嘉、奇鋐、川湖、健策等)會再度受到資金關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I硬體供應鏈(伺服器、散熱、機殼、電源) 已證明出口貢獻度極高。AI軟體與系統整合(雲端運算、邊緣AI) 在內需市場仍屬起步,未來有補漲空間。

五、整體結論:這份主計總處報告等於確認台灣「AI驅動的出口循環」已成主軸。對台股而言,是 景氣擴張+企業獲利上修 的雙重利多。對台積電,是 先進製程滿載 的強確認。對鴻海,是 AI伺服器與電子拉貨旺季並行 的利多。對AI概念股,是 官方數據印證的產業成長趨勢,將吸引資金回流。若簡化成一句話:這份GDP報告不只是「數據驚艷」,而是「證實AI紅利正正式實地轉化為台灣的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短線台股有望延續上攻動能,電子權值股(尤其台積電、鴻海)將成為帶頭主軸。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