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鴻海討論區網友問題2月9日

1、如何判斷公司股價是否在低點?中長線投資時要在哪一條均線上買進?

2、領鴻海股息對所得稅及二代健保費影響為何?

3、如何判斷投資是否會買貴呢?

4、鴻海300元後,是要賣掉賺差價還是繼續領股息?

5、賣股時機如何判斷呢?

網友提問:A大您好,謝謝您的用心好頻。在此篇好頻的內容裡,其中有兩個不懂使我想了許久(也盡可能地查詢可能的答案),但是還是無法確定以下兩個問題的正解為何,只好向您打擾。不懂整理如下:Q1『當非理性波動到平均低點時』請教您如何判斷平均低點?Q2『中線時是用來佈局比均線低的價格』請教您,此均線是指月均線?還是年線?  謝謝您的寶貴時間。

A大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以白話文來說,我要怎麼判斷你銀行戶頭有多少錢呢?什麼叫高估或低估呢?這答案你應該馬上就能回答我了吧,你就去戶頭看裡面有多少錢,這戶頭就值多少錢,假設你戶頭有1000萬,別人估你值1000萬以下就叫低,高於1000萬就叫高,高出1000萬以上愈多,就叫愈高估,低於1000萬以下愈多,就叫愈低估,你會覺得不容易估低點,那是因為你沒有一個基準點,如果你就把鴻海股價技術線型打開,拿隻三角尺或圓規劃線,你當然看不出什麼叫高,什麼叫低,這時如果你搭配鴻海基本面財報,隱含淨值100元,一年能賺10.5元,近三到五年沒有對手,F3.0(轉型升級)又是瞄準未來20年的大趨勢,這時你不要管技術線型多少,只要比淨值低,那就叫低,這時你會說,一年賺10.5元,隱含淨值100元,又3~5年沒有對手,有人在淨值賣也太蠢了吧,這年頭進股市的散戶真的就什麼都不懂,都只是在看股價及拿隻三角尺,所以你問的兩個問題只要依基本面就很容易回答了,只要有一個基準點,你就會知道股價高或低,均線僅是判斷市場某一期間買進及賣出人的平均成本,和便不便宜,值不值得買無關,如果你想要投機,那就是比月、季、半年,年線低,就是技術線的低點,以我為例,我當初佈局半年,成本就是買在半年線,其實你不用刻意去操作,只要資金配置,分半年買進,你的成本自然就會在半年線上,以台達電目前的股價看鴻海,台達電的獲利都被拿走20年了,鴻海僅被拿走1年不到,以台積電來看,未來20年的獲利都被拿走了,這樣就看得出來,一樣是績優股,鴻海股價有多委屈了。

網友提問:A大及討論區的大大晚安,忽然想到,每次都會提到除權息時,股息會被納入所得及扣2代健保,那對於一般公教人員來說,個人持有到達幾張以上會影響所得所稅率的扣抵,是否將股票分散給小孩持有會降低所得稅成本呢?記得A大曾經提過,還請各位大大不吝賜教,感謝

網友回答:記得有位大哥說過,健保費率不高,眼光要放在鴻海的大未來,假以時日鴻海成功了,付出些微健保費又何足掛齒?重點在投資,不是在節稅節費!A大當時是說所得稅20%以上再來考慮這問題。


A大回答:以鴻海目前股價106.5元,一年賺10.5元,一年資產能增10%,過去的經驗是5成配息,5成流到淨值做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如果你為了怕繳稅不去投資,那你的資產永遠不會變大,你總不能為了怕繳稅不讓自己的資產去變大吧,如果你把錢放銀行,一年利率0.8%,有27萬的利息免稅,放個3000萬都繳不到稅,但通貨膨脹率為2%,每存一年你的購買力就會少1.2%,錢就這樣被偷走了。在投資股票時,以股利8萬上限來看,大概股息94萬以都有8.5%的退稅率,一般小資族常常在那怕被課二代健保,怕股息納入所得稅,其實愈是小資族,愈是應該要參加除權息,不但繳不到稅,還能退稅,以你的情況,你只說自己是公務員,也沒有說自己年收入多少,有多少人可以報稅,所以也沒有人能給你什麼建議,一般來說,個人的總體免稅額為40.8萬,附圖有年收入56萬的例子,股息30萬,這樣下來是能退2900元,如果你手上鴻海股票少於200~250張,我個人覺得你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節不節稅的問題,一般公務員年薪100~150萬,個人免稅額為40.8萬,54萬以下繳5%,54~121萬繳12%,121~242萬繳20%,如果你股息100萬,薪資150萬,扣掉40.8萬的免稅額,就是200萬收入,這200萬中,有54萬是繳5%,有67萬是繳12%,79萬是繳20%,繳20%中的79萬,有8.5%的抵扣稅額,大概就是繳11.5%,繳12%中的67萬,還有15萬能抵8.5%,這部份是繳3.5%,就看你有多少人可以報,例如父母,兒女…等,所得稅率會隨之不同,股息會有2.11%是繳二代健保,以100萬的股息來說,會繳2.11萬,不論怎麼算,還是比你放定存好,如果你要放兒女那,也要滿20歲以上才能分開報稅,才有可能有額外的94萬股息8.5%的抵扣額,因為只要你選對有價值的公司投資,百分之一百是穩賺的,所以政府才會對你課二代健保及所得稅。


網友提問:請益A大老師!Q1.『股價不能買到離淨值太遠的公司。』那麼,怎樣叫做太遠?是否有一個可以讓經濟或存股起點條件不同的投資人,卻有相同的判斷原則呢?例如,適合中網友提問:請益A大老師!Q1.『股價不能買到離淨值太遠的公司。』那麼,怎樣叫做太遠?是否有一個可以讓經濟或存股起點條件不同的投資人,卻有相同的判斷原則呢?例如,適合中長期存股的標的淨值是100塊,現價是108塊,這樣算太遠嗎?Q2.『觀察歷年三大法人持有公司比例...』那麼,該公司的董監事持股比例是否也是有必要列入觀察?若是,那麼A大老師覺得存股標的公司的董監事持股比例至少應該要有多少百分比?(問題的緣由是看到自己的筆記中曾謄寫抄下:站在收購的角度投資『(持股率,代表管理者的責任感。)經營者持股未達30%的公司,不要理會』的觀念。備註:還是我根本沒正確理解作者的完整提醒,自己斷章取義的理解?),謝謝A大您的寶貴時間

A大回答:適合中長期存股的標的淨值是100塊,現價是108塊,你還少了一個因素,那就是一年能賺多少,如果一年能賺10元,而且近幾年內看不到對手,這種就是太便宜了,如果一年僅能賺0.1元,8元的差價你要賺80年,以目前一流的大型權值股來說,鴻海這樣的公司,獲利至少要被拿走7~10年左右,台積電和台達電被拿走20年,中華電信也被拿走10幾年,很多散戶買到的公司是沒有淨值,獲利不穩定,獲利不持續,不會穩定配息,競爭力差,淨值5元,一年忽然從賠1元變賺5元,就開始在那用本益比10倍,20倍算,這種當然就是很危險。第二個問題,經營者持股未達30%的公司,不要理會,這就是半調子寫出來的,很多公司都是專業經理人在管理,如台積電,鴻海,人會老,不可能創辦者永遠去管理公司,所以經營者不一定要持有這麼多的股份,尤其是大股本,高市值的公司。

網友提問:謝謝A大, 我一想到鴻海會300,就在猶豫,到時候是要留著領股息還是賣掉領現金,A大的考量會是什麼.鴻海300。

A大回答:現在105元買到鴻海後,如果2025年鴻海來到300元,你光股息及差價就賺到翻過去,想留或是想賣就隨便你了,眼睛閉著決定,你都是賺到翻的,若真的硬要有一個判斷準則,你就看那時的鴻海獲利及淨值距離股價之間的差距,那時若一年能賺20元,淨值150元,被拿走的眼光費為7.5年,未來獲利有望再成長或是能持續的再維持獲利,不賣光資產增值就有20%了,畢竟現在是105元買到,2025年如果一年賺20元,不算你這三、四年領到的股息,你那時的資產每年都會有20%的增值,如果你那時能找到類似鴻海這種委屈的股票,想再投資五年得到巨大的差價及報酬,那時你是能換過去,不過你就必需要有基本面及產業面的能耐,這應該也不難學,基本面僅需3~6個月就能學會。

網友提問:感謝A大的選股和持股心態分享。 想請問那賣股時機如何判斷呢 財報不如預期?價格比價值高出許多? 請A大指點。

A大回答: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基本面功力好的情況,當你買進後,幾乎不太可能會在短線就出現財報不如預期到你要賣,如果你買進一季就發現你買進的公司基本面差到你要止損,那代表你的基本面功力還太嫩,一般大型權值績優股都會有獲利穩定性,獲利持續性,穩定配息的特性,只要你看過去二十年的獲利平均,不要買進獲利被拿走十年,二十年的價格,機乎很難止損,很多新手一開始都隨便的就買進一家公司,結果後面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修補問題,如要不要止損,財報不好怎麼辦,當你一開始買進一家公司時,你就要先想好最多要花多久的時間去化解風險,如果2年後公司的獲利真的不好,那就損失一兩年的時間後就出場,以我個人的投資來說,所謂的風險是價格波動的風險,投資不會有風險,指的也是股價的波動不會讓我的未實現出現損失,一開始我就會知道公司一年能為我賺進多少資產增值,配多少股息給我,這些報酬一開始我就會知道,真正的好公司是禁的起時間的考驗的,你也可以從過去的經驗就得知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如何,只要一開始不要付出太多年的獲利差價,機乎不會有什麼止不止損的問題,就是賺多賺少而以,如果你自己在外面投資成長股,以一般法人的習性來說,一開始股價都是會被吹的很高,一旦獲利、營收成長不如預期股價就會被修理的很慘,這種公司你就要自己去判斷是否要投資,我對這種公司不太有興趣,在公開分享區上,因為我的機動性不高,所以會傾向選擇獲利穩定性,獲利有續航力,穩定配息,淨值距離股價很近的公司,這種公司幾乎用1~2年就穩贏,以鴻海過去20年平均能賺8元,就算遇到金融危機或百年一遇的COVID-19,獲利也才少10%,也沒有什麼止不止損的問題,至於賣不賣股,那就看你自己對投資公司可以提供給你報酬率的幅度,有人覺得股利率2~3%就行了,他們就會去買台積電,台達電,有人就是要8~10%,就會買鴻海,有人只要5%,那持有鴻海股價到200元,還是能提供5%的報酬,這樣他也不會賣,只要記得一件事,當淨值距離股價愈遠,獲利被拿走的年數愈多,如果你不能確定未來還能賺幾年,賺多久,那風險就會愈大,以鴻海來說,未來3~5年我是沒有看到有競爭對手能打敗鴻海,當初說的立訊,藍思,獲利都出現腰斬了,想要威脅鴻海的獲利,也沒有這麼簡單。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