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6月2日!鴻海趨勢向上對小虎回家包粽子!(台股情況)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84.97億,投信賣超15.83億,自營商賣超3.72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04.52億,外資群期貨多單增加2823口,留倉10257口,三大法人留倉數為14127口,外資群期貨留倉破萬口了,三大法人期貨多單持續的創今高,今天美元對新台幣來到1比29.3元,今天受到端午連假效應,散戶要先跑一趟,指數下跌了122點,不過這一周台股還是上漲286點,漲幅1.76%。

昨天我說過,一般下跌破月線、季線後,然後向上突破月線,接下來遇到季線時一定會像月線那樣出現多空交戰,5月31日因為MSCI最後一筆向上拉抬了150點,指數來到16807點,差不到30點就碰到季線了,如果台股沒有什麼很大的利多,這時直接上季線一定是會被打下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季線下磨個一陣子,讓月線的價格慢慢的變高,其實技術分析就是統計,所謂的月線就是參與人的一個月平均成本,當月線快速突破時,近一個月進到股市的人都賺錢了,當然會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上星期在月線整理了五天,一碰到月線就被打下去,道理也很好懂,就是解套賣壓,原本台股跌到15616點,反彈到月線的16244點,近一個月進到股市的人本來賠錢,然後又沒賠了,這很符合一般散戶的賠錢一直抱,解套馬上賣的個性,現在上了月線後,靠近季線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季線更難突破呢?因為這是近一季進來投資人的平均成本,下面有月線的獲利了結賣壓,上面有季線的解套賣壓,所以當然不太容易一口氣就直接過季線,除非台積電,鴻海,金融股或是某某大型權值股有重大利多,直接讓台股多頭氣勢盛,不然如果要靠慢慢的上去,就是要靠時間去磨,當時間磨愈久後,進來的人平均成本就會在那,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獲利了結賣壓或是解套賣壓,這一套在鴻海也是能通的,之前鴻海的月、季、半年,年線在104~107元,所以如果沒有基本面,產業面的利多,沒有外資群,投信的大買,根本不太可能過104~107元,後面外資群及投信大買過了107元,那短線就沒有什麼解套賣壓了。
上市成交金額排行前五名為
1、台積電成交114億,下跌1.64%。
2、富鼎成交73億,下跌2.46%。
3、三福化成交68億,下跌0.44%。
4、智原成交68億,下跌1.33%。
5、華新成交62億,下跌4.64%。
6、鴻海成交第十名,成交值為41.6億,下跌0.44%。
今天上市成交金額前五名中,每一檔都是下跌的,一般散戶在放三天假時都會先跑一趟,深怕多放一天端午節,整個台股就變盤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短線客、投機客會在長假前先出清或降低手上的部位,畢竟這些短線客的錢都是借來的,多一天利息對他們來說就是多一份成本,多持有一天,因為有國際股市的變化,對他們來說就是多一分風險,通常短線客,投機客在買賣股票時,他們不會管個股的基本面,產業面,籌碼面,技術面,反正他們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完全都是看前一晚美股收盤的情況及盤中走勢的強弱,然後去決定今天要偏多操作還是偏空操作,這樣看似風險很小,就是只會有很小波動就能止損或止利,但這種玩法最大的風險在於,他們會付太多交易稅及手續費給政府,只要他們沒算好策略,一般個股股價100元時,跳動0.5元是0.5%,這時失敗一次要成功兩次,當跳動一口價的幅度愈小時,你成功及失敗次數比就會差很大,我舉個例,一個小散戶買了一張鴻海,然後隔日沖,股價差價賺1元時,只賺了0.29%,如果賠1元的話,他要賠手續費加交易稅0.58%,以及差價0.87%,這樣等於1.45%,也就是1667.5元,也就是說,做對1次賺327元,做對5次後賺了1677.5元,做錯一次股價差價賠1元就等於賠了1667.5元,長期下來一定就是穩死的,這種人賠錢有啥好奇怪的。
今天台股下跌了122點,成交量2136億,收在16552點,上櫃下跌0.72點,跌幅0.35%,收在202.85點,電子下跌8.02點,跌幅1.03%,收在767.43點,金融下跌5.68點,跌幅0.34%,之前我說過,股市就是有漲有跌,沒有那種天天漲或是天天跌這種事,台股從年初18218點下跌到15616點時,很多新手及菜鳥都在那發勸世文及畢業文,其實單純就是他們不懂自己是進來投資還是投機的,他們買到的股票就是沒有基本面,產業面,散戶們單純就是看到股價很會漲,所以就衝進去買,結果買到淨值一點點,獲利沒半點,股價漲到天上去的,那種股票在股市修正時,你不敢抱,也不能抱,如果你買到的公司是有價值的,就算你真的需要錢,很想要賣,股市總是會有樂觀的時候,你不用常常在那恐慌的塊陶或是貪婪的衝啊,投資是一件很長久的事,大家能在公開討論區看到我超過六年,每一檔我看的上眼的公司機乎都能賺錢,靠的不是我是神算或神仙,單純就是在有價值的點去買到有價值的公司,我僅是透過時間就一直把我的資產翻大,這真的沒有什麼,投資股票賺錢本來就天經地義,但很多人來股市是投機,賭博或送錢,那些賠錢也是正常的,畢竟有很多厲害的外資機構,法人,還有穩賺的券商及政府,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在那殺進殺出,最終會被外資、法人,高手賺走差價,被券商及政府賺走手續費及交易稅,當你成為這一類人時,你穩輸有啥好說的,什麼都不懂就進股市,等於就是一隻肥羊走到狼群中,被吃掉也是正常的。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84億,買第一名的是長榮航,買了21139張,第二名的是元大台灣50反1,買了8147張,第三名的是友達,買了7466張,第四名的是虹堡,買了6257張,第五名的是群創,買了4573張,賣超第一名的是開發金,賣了12656張,第二名的是新光金,賣了10082張,第三名的是元大金,賣了9479張,第四名的國泰永續高股息,賣了7469張,第五名的是兆豐金,賣了6680張,第六名的是元大滬深正2,賣了6175張,第七名的是中鋼,賣了5800張,第八名的是國泰金,賣了5519張,第九名的是台亞,賣了5338張,第十名的是亞泥,賣了4939張,今天外資群賣超前十名中有五檔是金融股,之前防疫保單之亂還沒有結束,散戶的記憶力就是金魚等級的,只能記七秒,上星期台股攻月線時來個整體雞犬升天,這時散戶就把金融股,保險股的防疫保單都忘光光了,但外資群會一直記得的,台灣目前累計確診人數來到219.81萬人,已經快要達到10%了,今天確診人數來到76986人,沒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那些金融、保險業估台灣確診僅會有15%,可能太樂觀一些了,那些保單都是一年期的,看一下美國及南韓,一直持續的都有在確診當中,台灣目前也許會有一些黑數,但這一些黑數對於金融股,保險股不會有幫助,畢竟你買了防疫保單,當你有症狀時,我想你是會去快篩的,保單都買了,確診有5~10萬元,有買保單的人不容易會去當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