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人問自己買在鴻海的月線207.87元,季線193.59元,半年線162.55元是否會賠錢,這時會有人問,這裡不是比較偏中長線價值投資,為什麼不用年線132.78元比較合理呢?如果你買在年線,現在應該是不會擔心買了是否會賠錢的問題,大概比較會擔心的就是買在月線及季線的股東,以鴻海淨值107.4元,月線價207.87元,股價淨值比約1.93倍,季線價193.59元,股價淨值比約1.8倍,季線價162.55元,股價淨值比約1.51倍,目前鴻海的淨值是沒有把第二季賺的算進去,第二季是4到6月,今天都已經是8月4日了,等於有四個月的獲利還沒有反應到淨值中,所以實淨值你買到的股價淨值比是更低一些的,以鴻海三十六年獲利,三十六年配息,近二十年賺資產的10%,近三年都有賺十元以上,接下來五到七年受惠AI產業的爆發,鴻海的營收及獲利會逐年的一直向上成長,也就是我所說的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當你在投資一家公司時,你最害怕的就是公司無法穩定且持續的賺錢,連續配息等,白話文就是,你如果去工作,如果公司不能一直賺錢,也不會穩定的給你薪水,這樣的工作你做起來當然就會不安心,只要公司能一直賺錢賺下去,你就能靠時間去化解風險,那就僅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大家應該有發覺買在鴻海月線及季線的投資者賠錢了,星期五鴻海股價收在186.5元,月線207.87元,賠了21.37元,平均賠了10.28%,買在季線193.59元的人,賠了7.09元,平均賠了3.66%,這很符合之前我說的,當你投資一家公司時,很有可能在前一兩年都會出現未實現虧損,如果你是近半年買的,價格是162.55元,賺了23.95元,平均賺了14.73%,你如果買的時間愈長,自然賺的機率就愈大,鴻海年線132.78元,賺了53.72元,平均賺了40.45%,這還不包括你今年拿到的5.4元股息,之前我常和大家說你進到股市中價值投資時,你前一兩年很容易出現未實現虧損,這些話在鴻海股價上漲時,大部份的人是都聽不進去,也聽不懂,一定要等到真的發生時,他們才會比較有感,如果你投資鴻海三年到五年,其實我說的這些事,你早已經經歷過了。
會有人用五年後的現在去看我之前的投資,覺得我買在70到90元好便宜,覺得我那時投資毫無任何壓力或波動可言,如果你這樣想,真的就是太天真了,附圖是2019年的鴻海股價波段,最高來到97.2元,最低來到65.7元,附圖有一件是在2019年4月19日買的,成交10張,均價在90.8元,這一筆投資經歷過了什麼,我算給大家聽一下,鴻海2019年4月17日最高97.2元,這一筆買在90.8元,5月29日最低來到70.1元,也才短短一個月又十天,中間還沒有經過任何的除息,等於就是賠了20.7元,現在大家看這20.7元好像沒有什麼,但放在成本90.8元上,這就是22.79%,大家以為這樣就完了嗎?接著到7月24日漲到81.3元,然後8月7日跌到74元,整個兩個多月後又漲到92.3元,接著遇到COVID-19,短短的一個月又從92.3元跌到65.7元,這時最多賠25.1元,虧損27.64%,不過中間有領一次4元的股價,所以大概就是賠23%左右,我都買了一年了,還是出現23%的未實現損益,這時我有幾個選擇,一就是止損,二就是怨天尤人,漫罵,三就是調整好心態持續複利再投入,所以我在過程中有買到85元,81元,79元,71元,88元,82元,78元等,當然也有買到70元及67.5元,也就是股價波動時,我是持續的買進,最終2019年的成本在年線的78元左右,這就會有效的降低波動帶來的差價損失及自我心理面壓力,之前我也常和大家說,你在買進時要做資金配置,這能有效的平均你的成本,也能降低你的自我心理面壓力,當你看到我在70到90元佈局時,你是不是也覺得好像也沒有這麼輕鬆,這也是我說的,你在佈局的階段會出現未實現虧損,這都是正常的,一開始如果你的成本稍過一些,那也無所謂,你就持續的複利再投入,最終你就能得到比較平均的均價,接著你就是一邊複利再投入,然後一邊等待。記得2021年鴻海漲到134.5元時,也會有人說自己買在了高點,覺得自己在鴻海中會賠錢,結果時間三到四年過去了,你一年有資金配置的買在2021年的年線,也就是股價111元,這三年多下來,你會領到4元,5.2元,5.3元及5.4元,扣掉股息後,你成本原本是111元,最終會變成91.35元,你只要投資三到四年,就算在鴻海起漲後買的一年買到,幾年後你的成本還是無敵的,記得從2021年開始,有一些散戶就在那酸鴻海不會漲,覺得在這裡用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找死,覺得在股價淨值比1到1.1倍使用金融負債找死,結果時間幾年過去了,一開始買到111元的人,他會覺得很想死,過程中確實也是有出現虧損,2021年3月你如果你買到134.5元,你買到最高的價格到最低96.5元,你是會出現38元的損失,跌幅28.35%,這和我當初在90.8元,然後跌到65.7元是差不多的跌幅,那時我說你如果覺得自己會輸,你就抱六年,賠的算我的,贏的我們一人一半,之所以我敢和大家這樣賭,那是因為股價淨值比1.1倍,鴻海每年賺資產的10%,配出5%股息,剩下5%會流到淨值,時間愈久,鴻海淨值愈高,獲利能力如果不變,淨值83元能賺8元多,淨值104元,一年能賺十元多,抱六年至少能賺50到60元,最差情況下六年後,鴻海淨值都130元,你拿到25元到30元股息,你和我而買在111元會賠錢,那就是說給鬼聽的,之前就有人在115元買了100張,結果股價就一直下跌,他做的事不是抱怨,漫罵,也沒有怨天尤人,就是一直複利再投入,只要有價值就一直買,最終買了幾年後,合計買到500張,結果2024年3月後鴻海股價上漲,他的本錢就在105元左右,大家有看出差別了嗎?如果當初他買在115元100張,結果股價漲到200元,這樣他才100張,結果鴻海股價跌到94元,然後在100到110元整理三年,他就買到500張,很多股票領了四次股息,有次領了三次,還有一些領了兩次,一些領了一次,最終成本在105元左右,這時漲到兩百多元,他就處於不敗之地了,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去化解風險,接下來到2028年到2031年,AI產業會讓鴻海營收及獲利雙位數成長,他500張放到2028年到2031年,你覺得他要怎麼輸呢?會有一些屁孩在那說鴻海要跌回100元,跌回70元,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無知酸民,鴻海一年都已經賺十元多了,淨值107.4元,接下來幾年獲利會持續成長,跌回100元的話,一年獲利能有報酬率12%,14%,16%,到了2031年可能會有20%,我是不相信股價拿回到100元,重點是到了2031年時,鴻海淨值都160元了,你還在那幻想股價回70元,100元,這就和一些散戶在那幻想大盤會跌到3955點及7000點一樣愚蠢,二十幾年前大盤淨值三千多點,指數跌到3955點時,大盤淨值比還有1.1倍,現在大盤淨值8831點,跌到9714點時,大盤淨值比就1.1倍了,所以不要把大盤指數及個股股價當成一個數字,大盤淨值及個股淨值是會隨著公司一直持續的賺錢愈來愈高的,這就和你的存款一樣,剛出社會僅有10萬,二十年後有3000萬,結果有人一直用二十年前去估你 身價,那豈不是好笑嗎?最後來看一下2019年3月多買到,你已經領了四次股息,2019年的年線78.38元,合計領六次股息約28.1元,所以五年多下來,你在2019年買到的成本就附到50.38元,這就是一家能持續賺錢公司的威力,你持有愈久,你的成本就會愈低,當初在2019年時,你一定是要經歷一兩年股價的波動,鴻海在近五年中,很常會開出一些令人驚嚇的財報,也會開出令人驚豔的財報,但時間只要一拉長,公司獲利就是穩中向上,你持有愈久,你賺的愈多,大家看完2019年及2021年兩批人買的經驗後,你大概也會知道2024年之後買的人之後會有的結果,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你就是賭接下來2028年到2031年AI伺服器年複成長率會很高,這會讓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增加,而且愈到後面具經濟規模時,獲利會愈誇張,之前大家有看到亞馬遜因為前期佈局AI所以造成獲利下降,亞馬遜就是比較屬於比苦後甘型的,大家也有看到臉書最新財報,因為佈建AI所以讓獲利增加,臉書就是屬於要讓獲利快速顯現的類型,大家看臉書上很多詐騙老師及廣告,就能知道臉書為了獲利可以對詐騙廣告監管比較鬆一些,這就造成臉書短時間比較容易賺錢,但長期下來後,大家對臉書的觀感就會愈來愈不好,鴻海一直是靠經濟規模在打敗對手的,所以一開始就是以四成的市佔為目標,一開始在不達經濟規模前,也許營收上來,獲利沒有跟上,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規模小的公司能死了這條心,之後達到經濟規模時,就能透過上下垂直一條龍讓獲利增加出來,劉董曾說過,沒有市佔率,而談競爭力,一開始就是要以市佔為目標,讓很多競爭者一開始就不敢擴大規模和鴻海搶四成的市佔。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