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鴻海沒有被市場當成AI概念股時,鴻海每天就是正負0.5元,不然就是平盤,很少會有正負1元,會有漲或跌4.5元,那算是很了不起的大新聞,自從鴻海股價漲上來後,股價就是會跟著市場及AI概念股的股價波動,每天都會有5到7元的波動,今天鴻海股價最高150元,最低144.5元,最多下跌5.5元,今天平盤是150.5元,所以大概就是6元的波動,跌幅最多來到4%,波幅來到3.65%,這樣的波動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才會想進來賭博,今天鴻海下跌2.99%,和廣達及緯創跌幅差不多,廣達下跌3.69%,緯創下跌2.44%,等於鴻海目前就是隨著AI概念股波動,之前我說過,當鴻海股價上漲後,就是適合喜歡賭大行情的人,這些人注意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我常聽到他們說,股價動的時候再去追就好了,不然放在那就是死錢,如果投機客,短線客這樣規劃,操作也是能接受這樣的波動,這就是找到適合的方式,不過我看很多人是波動很小時在那每天崩潰,抱怨及漫罵,波動很大時每天在那殺進殺出,如果你喜歡殺進殺出,最終讓你賠錢的原因可能就不是你看錯方向,而是在交易的過程中把錢都賠給政府,券商還有外資群,股市中分成投資者及投機者,大部份的時候股價都是短線客,投機客在決定的,價格波動對他們來說就是決定賺錢或賠錢,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單純就是數字在波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和大家說,不要太注意帳面上的損益,不然很快你就會被投機客,短線客拉進他們的情境中,最終你也會變短線客,投機客。

新聞說:雲端四大咖攻AI 將為鴻海、廣達、緯創帶來豐沛訂單,全球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亞馬遜AWS、微軟、Google、Meta積極加大AI投資力道,今年資本支出合計可望逾1,700億美元(逾新台幣5.4兆元),創新高,年增率超過21%。業界看好,四大咖啟動AI大投資,將為鴻海、廣達、緯創等AI伺服器代工廠帶來豐沛訂單,營運喊衝。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四大CSP資本支出一路增加。去年四大廠資本支出約1,400億美元,今年隨著生成式AI需求大增、雲端業務擴張,各廠大舉投資AI伺服器、擴建資料中心,金額預估將衝破1,700億美元。其中,CSP龍頭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近期在公司內部信中提到,去年底亞馬遜AWS新訂單交易加速推進,客戶對長期合約提出更具體的承諾,上雲服務需求持續成長。外電報導指出,亞馬遜AWS計劃未來15年投資1,480億美元,在全球各地建資料中心,滿足AI等領域對雲端服務的需求。另外,Meta預估今年資本支出介於300億美元至370億美元;Google、亞馬遜AWS及微軟更齊聲喊出「2024年資本支出將較2023年增加」,Google則預期將明顯高於2023年。隨著四大CSP均押重金投資AI,台灣AI伺服器代工業者喜迎大商機。鴻海看好,今年GPU模組營收年增幅將超過三位數百分比、AI伺服器營收成長超過四成,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將達四成以上。廣達拿下Google、亞馬遜AWS及Meta的GB200伺服器整機櫃訂單之餘,也取得微軟的B200伺服器代工單。隨著上游缺料情況緩解,第2季AI伺服器拉貨動能將會明顯轉強。法人預估,廣達今年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將超過三分之二。緯創傳手握輝達CoWoS AI晶片基板高達85%訂單,也是超微及英特爾AI晶片模組、基板獨家供應商,通吃AI三巨頭訂單。緯創看好,今年AI相關營收將跳增三位數百分比。法人則預估,緯創今年伺服器營收占比可望由2023年約35%,擴大至46%。緯穎也是這波AI熱潮受益廠,該公司是微軟、Meta的第一、第二大供應商,今年隨著第三家客戶亞馬遜AWS特殊應用IC伺服器專案逐步發酵,緯穎看好,GPU伺服器也將於下半年貢獻營收,預期AI伺服器占營收比重將延續去年逐季增加態勢,今年全年營收占比至少兩成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