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4月20日! 傳微軟計劃囤積180萬個AI晶片!


來看一下近九周的主力進出明細,買超第一名的是大摩,買了136393張,成本在134.25元,買第二名的是小摩,買了112208張,成本在136元,買第三名的是瑞銀,買了78072張,成本在136.45元,買第四名的是國泰,買了55768張,成本在137.8元,買第五名的是凱基,買了45152張,成本在136元,買第六名的是高盛,買了36591張,成本在136.28元,買第七名的是上海匯豐,買了35814張,成本在139.57元,買第八名的是統一,買了32025張,成本在135元,買第九名的是永豐金,買了24512張,成本在137.7元,買第十名的是港商法國興業,買了22509張,成本在139.4元,買第十名的是港商野村,買了16362張,成本在139.92元,大家應該有發覺平常我們追蹤的主力作多外資群及內資都在裡面,有一些成本比較低,一些成本比較高,高盛,上海匯豐,港商法國興業,港商野村的成本比較高一些,買的量稍微比較少,因為他們是新加入的外資群,屬於是第二波進來的外資,大摩的成本比較低一點,那是大摩是第一波進來的,而且買的量夠大,平時這些主力作多外資群會買進及賣出護盤及調整,所以成本一定是比上面列的更高一些,這是很正常的,之前主力作多內資之一的富邦均賣價在133.34元,富邦把自己買的幾萬張都賣出,買進成本約在120元,賺了13元左右,不過富邦近九周呈現賣超6028張,那是因為富邦把之前的庫存拿出來賣,如果鴻海股價再上漲,那富邦就會本來作對變作錯,富邦在鴻海上漲時買了幾萬張,後面也成功賺到了差價,結果又傻乎乎的把之前的庫存拿出來賣,最終如果鴻海漲到160元,那富邦等於不用動作還賺的比較多,就把原本的庫存抱緊緊就好了,這種就是屬於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元大原本也是主力作多內資,買了幾萬張,現在賣到剩12111張,後面整理一下,第二階段的主力作多外資群及內資就會開始有一些變化。

來看一下近九周鴻海融資變化,近兩周減少三萬多張,合計還是增加60544張,最近兩周鴻海股價在外資群買超的情況下還下跌,一來是台股在修正,二來就是內資及融資在賣出,短線融資減少對股價來說是有一點不利,不過中長線來說,融資減少有利股價繼續上攻,畢竟融資的利率比較高,大部份使用融資的人不太可能放一年,三年,五年,也許這些融資有一些是要賭鴻海AI伺服器強勁成長,還有GB2000出貨,不過這大概了不超就是會持有到明年中左右,因為GB200下半年出貨,明年大出貨,融資一定會選擇在利多出盡前就賣出,後面應該還會有新的機型,拿到後就會有新的投資者或融資進來,短線該止利的內資及融資出去,這有助於籌碼面的沉澱,最近一些散戶也因為中了錨定效應進來買進鴻海,大家記得一件事,所有中錨定效應不一定是壞事,例如之前散戶中了100到105元之間的錨定效應,跌破100元就會拼命的買,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目前鴻海股價淨值比才1.34倍,所以中了錨定效應進來買也是正確的,有一些權值股,例如台積電,股價漲到826元,散戶中了826元是高點的錨定效應,跌到800元,780元,760元,740元就覺得很便宜的拼命買,這就是有問題的,因為散戶買到的台積電股價淨值比一樣是在5到6倍之間,還有廣達也是一樣的道理,299元的廣達股價淨值比6倍,股價跌到241.5元時,散戶覺得跌了五十幾元,覺得好便宜,結果廣達的股價淨值比也才從6倍跌到5倍,有一些散戶在那說鴻海要跌回100元,我是不懂他怎麼想的,如果你這麼確定鴻海能跌回100元,你去空爆廣達及緯創,你就發大財了,因為鴻海跌到100元股價淨值比0.95倍,廣達跌回一樣的股價淨值比大概就是四十初,要把前面的兩百元跌掉,緯創要跌回30元,至少還要跌85元,你看空鴻海的話,作多的人只要靜靜的持有兩到三年,他們就零風險了,AI是未來的工業革命,業績會很好是很正常的,這時會有人說輝達股價大跌,什麼鬼未來工業革命,記得一件事,輝達的淨值才17元,漲到1000元,股價淨值比是58倍,就算跌下來到八百多,股價淨值比還是48倍,輝達之所以會跌,不是未來AI產業不行了,泡沫了,而是市場早把輝達股價炒到泡沫了,鴻海目前股價淨值比才1.34倍,你要拿鴻海和輝達股價比,然後說輝達下跌鴻海也要下跌,應該是不會有這種事的,你在投資時,你還是得看數據而不是在那憑感覺及憑直覺,之前特斯拉也是股價被炒到泡沫,特斯拉之後跌這麼慘,現在股價淨值比也還有8倍,大家就知道市場那些經理人及散戶在炒股價有多誇張了。

新聞說:傳微軟計劃年底前囤積180萬個AI晶片。媒體報導,微軟 (MSFT-US) 內部設立目標,在 2024 年底前囤積 180 萬個人工智慧 (AI) 晶片。微軟正試圖讓生成式 AI 變得更快、更好,但主要依賴輝達 (NVDA-US) 的 GPU 晶片。報導顯示,微軟計劃在 2024 年將 GPU 數量增加 2 倍。微軟一直與 OpenAI 公司合作發展人工智慧,但要想在該領域保持領先,代價不菲。消息人士指出,從本財年到 2027 財年,微軟預計將在 GPU 和資料中心上花費約 1000 億美元。其他科技巨頭公司也正在建立龐大的 GPU 儲備,這也是輝達市值在短時間內迅速增至 2 兆美元的關鍵原因。Meta (META-US) CEO 祖克柏今年稍早表示,該公司將在 2024 年購買約 35 萬個輝達 H100 GPU,到年底將持有約 60 萬個同型號或同類 AI 晶片。根據研究機構 DA Davidson 分析師估算,微軟 2023 年在輝達晶片上花費了 45 億美元:
一位微軟高層表示,這個數字與實際情況相差無幾。雖然微軟內部正努力設計自有 AI 晶片,但有些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其技術落後輝達多年。

新聞說:NVIDIA帶動的AI浪潮持續席捲全球,其最新的GB200系統標誌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然而,由於NVIDIA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每個組件進行認證,他們將這項任務委託給了原始設備製造商(ODM)處理,這也意味著,若要使用未經 NVIDIA 認證的組件,就必須要求供應商進行認證。這樣的變化將徹底改變過去的供應鏈格局,鴻海和廣達可以推薦供應商前往 NVIDIA 進行認證,完成認證後,廣達即可使用晟銘電的機殼,或其他合作廠商的機殼。除了這種大幅調整的合作模式外,新推出的 GB200 機櫃系統由兩顆 B200 GPU 加上 Grace CPU 晶片封裝而成,其平均售價更高達200萬至300萬美元,出貨後營收將大補血。輝達(NVIDIA)於GTC大會上公布新一代「Blackwell」圖形處理器(GPU),當中的2個型號分別為B200,以及由2片 B200與1顆Grace CPU組合而成的 GB200,其中,GB200性能是H100的7倍、訓練速度提高4倍,在代工鏈中,鴻海成最大贏家。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