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幾乎所有的AI創新者都正與台積電合作,公司預估AI處理器貢獻今年營收將成長超過一倍。對於各界關注的AI營收貢獻,魏哲家說明,台積電是AI應用的關鍵驅動者,幾乎所有AI創新者均正與台積電合作,預期伺服器AI處理器今年營收貢獻將成長逾1倍、占比達11%至13%,未來5年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50%,至2028年營收占比估超過20%,預期AI將是台積電未來幾年整體營收成長的最大貢獻來源。
頻道討論區網友B分享:台積電的營收是以晶圓計價的,在同樣3nm製程下營收成長一倍代表的意思是晶圓出貨也成長一倍,也就是NVD的AI晶片今年出貨會比去年多一倍。這樣描述也許各位群友沒太大的感覺,我換另一個說法各位就清楚是什麼意思了。去年鴻海,廣達及緯創等AI概念股說他們AI的業績有多好,今年各家相加的總業績會成長一倍的意思。這也印證了劉董在法說中預測今年AI業績會成長40%是可信的,另一個隱含的重點是GB200下半年才交貨,假設今年增長40%(4000億)都來自於GB200,那明年交貨是完整的一年,也就是2025年AI伺服器是8000億台幣,這個還不含台積電50%的年複合成長,如果簡單抓一下就有1兆了,原先伺服器1兆,AI伺服器1兆,這樣就是2兆了,這個還沒含龍頭下市佔率的成長!台積電預測到2028的複合成長是50%,這些營業額的錢已經多到我不會算了,只能照A大講的:我花兩三年風險,賭鴻海AI百年大行情。
鴻海法說會表示:接下來,要跟大家說明大家都很很關心的AI伺服器的情況。調研機構預估2022年到2032年複合年增率將達到42%。我們感受到客戶端非常強勁的需求。我們相信AI伺服器將會是鴻海未來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集團今年AI伺服器營收預計成長將超過四成,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也將達到四成以上,而GPU模組的成長也將年增超過三位數。這樣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五個核心競爭力,包括: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高度數位化的製造平台、完整的垂直及系統整合能力、以及如夥伴般的客戶合作關係。最後,再加上鴻海過去五十年全球佈局的優勢,在亞洲、美洲及歐洲布建了區域生產中心,能配合客戶在地化的剛性需求。因為這些優勢,所以鴻海成為了AI伺服器的領導供應商。鴻海的競爭優勢之一就是垂直整合能力。在AI伺服器方面,集團可以提供從上游的關鍵零組件、模組、到下游的系統組裝,一直到AI數據中心。這樣的垂直整合能力,讓我們可以提供給客戶,一個全方位的AI產品解決方案。藉著提供客戶一站式的服務,可以幫助客戶減少因為管理多家廠商、以及多方溝通所造成令人頭痛的問題。在關鍵零組件方面,包括:高效能的運算伺服器、儲存器、交換器、電源供應解決方案及先進的散熱技術等,鴻海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AI數據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公司。我這裡要特別提出來的有兩個關鍵零組件,在提升GPU效能方面,高速交換機的功能將會顯得非常重要,而我們正好擁有交換機相關的關鍵技術,讓我們可以成為交換機非常重要的供應商。另外一個關鍵就是液冷散熱技術,這個技術我們在將近五年前就開始在做了,我們在這方面可以提供的價值包括了:有更佳的運算效能、機櫃整體空間設計上的優化、PUE表現優於業界、散熱解決方案也可降低客戶的營運成本、及機台運作更寧靜等。生成式AI伺服器機櫃的核心運算能耗將大於120KW,使得AI數據中心的能耗快速增加。所以我們聚焦在提供客戶模組化的設計,及低PUE的散熱解決方案,這將可以大幅降低AI數據中心的能耗。鴻海也因為深厚的核心技術,同時也和客戶培養了長期密切的夥伴關係。我們一起開發新產品,一起爭取市場的新商機。
A大回答:鴻海2023年伺服器的營收約1兆,鴻海法說會中說AI伺服器約佔3成營收,2024年AI伺服器的營收會佔到4成以上,因為今年鴻海的傳統伺服器也會回溫,所以今年鴻海伺服器的營收應該是不只1兆,我就當1兆,按照台積電說的年複成長50%,我們就不要做的這麼滿,覺得鴻海在AI伺服器能拿到和市場成長的比例,就按劉董保守的估算,也就是年複成長率四成,只要這個趨勢成長,2028年後鴻海的AI伺服器就能有2.15兆的營收了,大家記得一件事,營收的起始值會極大化的影響終值,我就以4000億為起始值,五年後終值就有2.15兆,要是把起始值上調到4600億,畢竟鴻海說今年AI伺服器超過四成,今年的伺服器營收也不會僅有1兆,所以用4600億來當起始值的話,那五年後終值就會有2.5兆,這完全可以取代當初規劃電動車的產值,這也是為什麼近一兩年大家比較在意AI,因為AI已經真正的起來了,競爭也沒有像電動車這麼誇張,現在電動車中還有一些傳統車廠在那死撐,不願意採取劉董建議的品牌及代工分開,接下來幾年AI會高速發展,這部份能讓鴻海產生成長動能,那些傳統電動車廠撐愈久賠愈多,鴻海手上有AI伺服器的成長,然後再賣一些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就慢慢的和那些傳統車廠磨,反正鴻海接下來幾年的獲利是能持續成長的,傳統車廠如果要撐,其實鴻海也是不會擔心的,在AI產業發展快速情況下,鴻海另一個未來產業機器人也是很有潛力的,鴻海鎖定的3+3,其實都是很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爆發的,哪一個先爆發,鴻海就投入更多的資源到該項目中,妥妥的就是穩中求勝,鴻海當初認為電動車可以有1兆的營收,以目前AI產業的發展情況來說,可能兩三年後AI伺服器就有1兆營收了,大家看台積電最新一季這樣估,其實就是更能確定AI產業的爆發力,至少這兩年鴻海AI伺服器大幅成長是一定的,以劉董這麼保守的個性,他都敢看到這兩年AI強勁成長了,就知道AI產業有多確定及多強勁,這也是為什麼外資群最近這麼積極要回補鴻海持股的原因,鴻海是最有潛力成為AI伺服器的龍頭的,以規模,資產,競爭力來說,一定是遠甩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一百條街以外的,大家看最近五年價值投資者敢持有五年和外資群拼個魚死網破,這些價值投資人應該也是不在乎再等個五年看到AI伺服器年複成長50%的盛況,如果外資群接下來敢在那耍花樣,大家就會發覺五年後外資群一樣是持有鴻海38到40%,大部份的鴻海股票都在價值投資者手上,那外資群就只能看著鴻海流口水了,再兩三年後,大家就能看到具經濟規模的鴻海與二線,三線的廣達,緯創拉開距離的現實了,外資群現在了不起就是買了多賣少,偶而在某個區間整理一下,後面一樣會持續的買回鴻海股票的,目前外資群持有鴻海的水位僅有40.6%,AI產業都確定大爆發了,外資群買到50%都算客氣的,AI產業是確定的,未來幾年鴻海的營收,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都會明顯的增加,外資群不趁今年買回來,我是不知道他還能什麼時候買回來,難道是明年GB200大量出貨才開始買嗎?那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鴻海好了,散戶一定就是一股腦的去搶,現在鴻海的營收,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還沒有明顯的爆發,現在偷偷吃貨是最容易的,現在如果買到股價150元都只能買到三十幾萬張,要是等到明年鴻海GB200大量出貨再買,可能買個10萬張股價就150元以上了。
鴻海投資人關係資深經理說:第一題:AI伺服器:近期鴻海股價表現,外界普遍都認為是AI伺服器這一塊有所發揮,您認為是鴻海的哪一方面的優勢被外界看見了呢?公司預期今年AI 伺服器需求將有強勁的成長,請問如何看待AI 伺服器的未來成長性及對鴻海的營收貢獻?
鴻海劉揚偉董事長回答:其實AI伺服器我們已經做了很久了,只是大家過去可能沒有注意到,我們也沒有對外說。現在市場起來了,我們的這些努力也逐漸被外界看到。包括現在非常熱鬧的液冷式散熱,我記得在我沒有做董事長之前,集團就已經提出了液冷式散熱的解決方案。其實類似這樣子提前布局的技術或產品,鴻海還有很多。就像大家都知道的3+3,還有鴻海研究院所做的這些技術和產品。現在市場看起來不怎麼樣,可是五年、十年後很可能其中有些產品就會變成現在的AI伺服器一樣的當紅炸子雞。鴻海一直默默的提前布局這些前瞻技術和產品。這就是鴻海的一個優勢。希望陸陸續續大家可以看到他們的表現。至於AI伺服器成長性來看的話,調研機構預測2023到2025年三年的年增率會超過30%,而鴻海AI伺服器營收增長趨勢與市場預測接近、甚至有可能超過。我們在一線客戶GPU模組仍是主要供應商,基板則持續擴大產能、逐季提升市占率;同時,我們也擴大下游AI伺服器與整機的接單,會以整體AI伺服器市場的四成市佔率作為我們的目標。最近我們陸續爭取到好幾個新案子,需求確實不錯。2023年AI伺服器營收占公司整體伺服器營收近三成,今年我們預測AI伺服器營收占比,應可達到集團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的40%以上。2024年集團AI伺服器的算力系統和機櫃營收方面,目前預估今年較2023年增長應該會超過四成。集團在CSP及品牌客戶ODM專案上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特別是CSP客戶增長遠高於品牌客戶,我們2024年CSP AI伺服器將會成長超過五成,一線品牌客戶的AI伺服器也有超過三成的增長。雖然大家都很關心集團在模組、基板、或伺服器系統的訂單狀況,但是鴻海在AI產業的競爭力不只是這幾項。我們相信未來要提升AI的效益,GPU的整合會是一個重點,而高速交換機就是整合的關鍵技術之一;此外,液冷系統也是另外一個關鍵,這兩個關鍵技術鴻海都有獨特的解決方案。所以整體來看,鴻海AI 伺服器的競爭力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