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蘋果財報iPhone收入超預期,iPad銷售最亮眼,蘋果第三季營收增5%,蘋果公司周四盤後公布第三季(截至6月29日)財報,總營收增長了5%,表現超出市場預期。隨iPhone收入超過華爾街目標,有助於緩解中國差於預期的銷售下滑。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持平。蘋果財務長 Luca Maestri 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預計本季整體收入增長將與上季相似,均為增長 5%。同時預測服務業務的成長速度,與前三個季大致相同,約為 14%。Maestri 補充,蘋果預期截至 9 月一季的營業支出將在 1.42 至 144 億美元之間。該公司預期 9 月一季的毛利率將在 45.5% 至 46.5% 之間。蘋果上季淨利為 214.5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198.8 億美元,或每股收益 1.26 美元。
Q3 財報關鍵數據 v.s. LSEG 預估
營收:857.8 億美元 v.s. 845.3 億美元
調整後 EPS:1.40 美元 v.s. 1.35 美元
iPhone 營收:393 億美元 v.s. 388.1 億美元
Mac 營收:70.1 億美元 v.s. 70.2 億美元
iPad 營收:71.6 億美元 v.s. 66.1 億美元
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營收:81 億美元 v.s. 77.9 億美元
服務營收:242.1 億美元 v.s. 240.1 億美元
毛利率:46.3% v.s. 46.1%
公司最重要業務仍是 iPhone,上季占總銷售額約 46%。雖然表現超出 LSEG 預期,但該產品線收入按年仍下降約 1%,至 393 億美元。庫克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在不考慮匯率變動的情況下,我們的收入逐年成長。這是我們從營運角度來看的情況。」AI 支出逐年增加,他表示,雖然蘋果要到今年秋季稍晚開始向客戶提供新推出的 Apple Intelligence 服務,才會知道其對銷售的積極影響,但他表示,蘋果一直在增加支出爲該服務做好準備。庫克指出,「我們已經重新部署了很多人員從事 AI 工作,這些人員以前是從事其它工作的。從資料中心的角度來看,如你所知,我們採用的是混合方式,所以我們有自己的資料中心,也與夥伴合作。因此,這方面的資本支出會出現在合作夥伴的財務報表中,而我們會支付相關費用。」他繼續談到,「當然,我們本季的結果包含了對 AI 和 Apple Intelligence 的支出逐年增長。」
iPad 增長最強勁,蘋果在 iPad 部門顯示出最強勁的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近 24%,達到 71.6 億美元的銷售額。蘋果在上季發布了 2022 年以來首部新款 iPad,推動了一波升級浪潮。庫克表示,約有一半的 iPad 買家之前未曾擁有過這款產品,這表明平板市場尚未飽和。蘋果的 Mac 部門上季銷售額為 70 億美元,與一年前同季相比增長約 2%。Apple Watch、Beats 或 AirPods 耳機和 HomePod 家用揚聲器歸類於「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這類產品本季銷售額下降 2%,至 81 億美元。服務業務是蘋果最重要的增長類別,包括硬體保固、來自 Google 的收入、每月的雲端儲存訂閱以及公司的內容訂閱,例如 Apple TV+。該公司報告的服務業務銷售額為 242.1 億美元,按年增長 14%,與蘋果和 LSEG 的預期一致。蘋果在聲明中表示,其每個地區的活躍設備數量都創新高,但未提供具體數字。活躍設備數對蘋果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一個現有的蘋果客戶群,可以向他們銷售可獲利的服務。蘋果在 2 月時表示,其活躍設備數為 22 億。大中華地區收入下降 6%,不過,蘋果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下降了 6%,該地區也包括台灣和香港。而在中國,蘋果面臨了華為等當地競爭對手的壓力。大中華地區是蘋果第三大市場,儘管比前一季的下降 8.1% 有所改善,但降幅仍比 Visible Alpha 預期的 2.4% 來得大。庫克表示,「中國和大中華地區的 iPhone 現有客戶實際上創下紀錄。Kantar 告訴我們,中國城市中銷售前三名的智慧型手機都是我們的產品,中國的業績相較上半年有所加速。」此外,蘋果表示,上季支出了 320 億美元用於股息和股票回購。華爾街分析,Emarketer 分析師 Jacob Bourne 表示,「儘管 iPhone 折扣價格可能幫助提升了上季的銷售額,但該公司未來的成功取決於兩個因素:保持 AI 開發的成本低廉,並確保新的 AI 功能能夠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升級其裝置。」分析師們預計即將於 9 月推出的 iPhone 16 系列將帶來強勁的升級周期。該公司在 6 月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一系列 AI 產品和服務,即 Apple Intelligence。要運作 Apple Intelligence 至少需要 iPhone 15 Pro,這可能會推動消費者升級他們的裝置。
A大回答:之前我就說過,經濟數據及就業人口數據,這就僅是看整體的經濟趨勢,大家了解這個道理嗎?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屋子上有100個人,平均有1000萬,這時你覺得每一個人都會有十萬嗎?當然不是,一定是有人很有錢,也許有500萬,也許有人很窮,也許只有1萬,甚至是負的,所謂的經濟數據就是整體,市場看到整體數據時,就會覺得整體就是不好,以這個基礎下先去向下摜殺,如果之後個別的公司開出財報,好的股價就補漲回來,壞的就已經反應,如果更壞的就繼續修正,這一季蘋果財報就是一個好例子,美國的經濟數據不好,就業人數下降,英特爾財報不好,前面的是整體總總,後者是個別公司財報,蘋果就是在不好的經濟中表現相對好,所以股價就會上漲,這時大家了解市場的邏輯了嗎?這就和AI產業一樣,一開始AI趨勢確定,所有的公司全部一起漲,然後愈漲愈誇張,漲到太誇張時,就一起去修正所有的公司股價,等修正一段後,各家公司就會開出營收及獲利,這時也會出現好的及壞的,好的股價就是再上漲,壞的話就是已反應,如果獲利比沒有AI更差的話,那股價就多跌一些,大家在股市投資時,你還是得懂市場上這些法人及投資者的邏輯,你才不會覺得為什麼經濟數據不好及美國就業人數下降就造成股市大跌,你會覺得這和個股有什麼關係,其實總體經濟就是一個大概,這樣說好了,總體經濟好的話,那所有的公司獲利好的機率比較大,但一定每一家公司獲利都很好嗎?應該不是對吧,例如經濟很好,競爭力很強的台積電真的賺很多錢,結果競爭力很差的英特爾在經濟好的情況下還賠錢,還有台灣的宏達電,在經濟很好的情況下,宏達電還是持續一直賠錢,所以總體經濟只能看一個大概,無法知道所有公司的細項,反正投資機構覺得總濟數據不好,那就先大跌一段再說,反正他們剛好已經作空一段時間了,這是一個很好向下摜殺的理由,這就牽扯第二個理由出來了,也就是投資機構現在是作多還是作空,我和大家說,如果大部份投資機構都作多,那美國經濟數據不好,就業人口大幅下降,這時也能被解讀是利多,因為經濟不好,就業數據很差,這樣FED就會加速降息,當降息公司利息負擔少,所以公司獲利就會上升,這時經濟數據不好及就業人數下降就成了好消息,反正投資機構的目的就是短線賺錢,現在是散戶手上買了一大堆,任何消息都能是利空,有可能連川普演說時放了個屁,也能讓美國下跌一千點,當投資機構在作空時,他們就是找消息及理由去摜殺指數,一般的散戶聽到消息面不好,又看到指數真的就下跌,他們就會開始恐慌及人踩人,之後等股票落回投資機構的手上後,不論美國經濟是好還是不好,都會被解讀成利多,因為股票就在投資機構手上,他們就是拿錢去把指數砸到上漲,你能耐他們何,所以在以股市中,你就是要買到有價值的公司,然後用時間化解風險,不要在太瘋狂的大盤淨值比及股價淨值比去使用金融負債。
新聞說:Meta加碼AI基建帶旺台鏈,廣達、雙鴻等將受惠,今年資本支出大增650億元,明年還會增加,伺服器投資力道加大,臉書母公司Meta上季財報與本季財測超乎市場預期,並高喊「AI讓廣告業務賺更多」,宣示將砸巨資投入AI基礎建設,上調2024年資本支出,低標較原估值大增新台幣650億元,並預告明年持續擴增。Meta擴大AI伺服器投資力道,帶旺代工廠廣達、緯穎,以及散熱廠雙鴻、晟銘電等協力廠。Meta為全球前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與亞馬遜、微軟、Google齊名。Meta釋出亮眼財報與財測,顯示正逐漸收割過去大量投資AI領域的成果,透過AI助力,重新打造廣告技術,銷售目標更明確、更個人化的廣告,展現「AI變現」帶來的效益,也緩解市場對科技巨頭AI變現前景的擔憂。為藉助AI帶旺廣告收益,Meta宣布將持續投入大筆資金在AI基礎建設,並提高全年維持資本支出區間下緣,由原訂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上調至37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並預告明年資本支出還會再大幅增加,市場對此用力按讚,激勵Meta 1日美股早盤大漲逾9%。Meta斥巨資投入AI基礎建設,將為台廠供應鏈挹注強勁的訂單動能。其中,廣達為Meta伺服器主力代工廠、囊括五成占比,緯穎也吃下Meta代工大單,來自Meta的營收占比超過五成,為緯穎最大客戶,兩家代工廠都將大啖Meta AI商機。散熱廠雙鴻、機殼廠晟銘電也將迎來強勁動能,點燃下半年業績成長引擎。雙鴻原本就是Meta資料中心伺服器散熱供應鏈之一,雙方合作甚久,進入AI時代後,雙鴻主要負責供應水冷板,扮演主要供應商,目前已開始出貨,預估第4季起將大量交貨。雙鴻水冷板產品已拿下兩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訂單,其中一家就是Meta,明年水冷板市占率可望超過30%。晟銘電主要客戶為廣達、緯穎等;由於廣達已接獲Meta的AI伺服器訂單,並預計下半年出貨,外界推估晟銘電也須提前出貨機殼與相關零組件,推升營運向上。根據Meta公布的財報,上季營收成長22%、達391億美元;純益13.5億美元,年增73.1%,均優於預期。雖然上季成本增加7%,但營收增幅遠超越支出增幅。Meta預估,本季營收將介於385億美元至410億美元,也高於分析師預估。Meta持續透過AI提高廣告業務效率。上季包括臉書、Instagram、 Messenger及WhatsApp的每日活躍用戶年增7%、超過32.7億人,微網誌服務Threads每月活躍用戶也將觸及兩億人,高於4月的1.5億人,廣告印象平均增加10%,價格也漲一成。
A大回答:大家看到有雲端巨頭可以因為AI伺服器而增加獲利,那剩下的雲端大廠就不得不加速佈局AI伺服器了,之前我就說過,如果別人有AI伺服器,然後又能增加效率,增加獲利,而你沒有AI伺服器或者是有了AI伺服器不能增加效率及獲利,那你就很有可能被產業淘汰掉,當有雲端巨頭可以透過AI獲利,剩下的雲端大廠要嘛就是加速佈局AI伺服器,不然就是去檢討一下自己為什麼佈局了AI伺服器後不能獲利,有一些人看到一些雲端大廠佈局AI造成獲利沒有明顯成長,就覺得AI不能為企業增加獲利,這是好傻好天真的想法,一開始你在佈局AI時,這是會增加資本支出,當然就是會增加成本及減少獲利,但未來你佈建完畢後,那時就是收割期,獲利才會出現的比較明顯,一開始如果一些公司不去佈局,後面別的公司佈局了幾年後開始收割,你才要追趕,一來客戶都被搶走,二是別人開始賺錢了,能有比較大的力道去打壓對手,我這樣說好了,我開一家店,你也開一間店,你就和我同性質,開在我對面,我已經很賺錢了,你卻沒有很賺錢,那我就賣的比你更便宜一些,這時我少賺一點,你卻已經虧錢了,時間只要一拉長,你就必死無疑,來看一下調研機構之前對未來AI成長率的預測,隨著AI技術迅速發展,眾多關於AI市場規模成長率預估,年複合成長率多在30到40%以上;調研單位DIGITIMES也指出,2022到2026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平均以45%速度成長!這些數據都展現AI強大的十年周期成長,很多有潛力的個股股價,也因應大環境、產業發生變化、迅速反應。
新聞說:IDC估今年生成式AI智慧手機年增3.6倍,占整體智慧手機19%,根據 IDC 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生成式 AI 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有 363.6% 年對年的成長,上看 2.3 億部,預估將占今年整體智慧手機市場的 19%。同時,IDC 也預估,到了 2028 年年複合成長率 (CAGR) 將上看 78.4%。 IDC 表示,雖然目前面臨換機週期延長,加上總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智慧型手機上的生成式AI功能仍將推動升級,並為供應商和應用程式開發商帶來龐大商機。 IDC 認為,2024 年的成長動能將延續到 2025 年,預計將保持兩位數的溫和成長。到 2028 年,IDC 預測生成式 AI 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9.12 億部,2024 至 2028 年複合成長率 (CAGR) 將達 78.4%。IDC 全球資深研究總監 Nabila Popal 表示,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預計將在前三年內超過60%,不過預計2026年才會出現此一重大轉變,屆時不再限於旗艦高階機種,中階裝置也有望導入生成式 AI。 IDC 手機研究總監 Anthony Scarsella 認為,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勢必成為趨勢,最初受限成本因素,許多功能強大的晶片組價格高昂,而且主要在超高階市場上提供。不過隨隨著裝置製造商和人工智慧應用程式之間的競爭加劇,這些組件將進入中階市場和更實惠的機種。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