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025年總營收大約會是多少?其中雲端網路營收會有多少?
Grok 3回答:要預估鴻海2025年的總營收以及其中雲端網路部門的營收,我們可以基於現有公開資訊、公司展望以及市場趨勢進行合理推算。以下是分析與估計:鴻海2025年總營收預測,鴻海2024年全年營收達到6.86兆新台幣(約68600億元),年增11.37%,創下歷史新高。董事長劉揚偉在2025年初曾表示,2025年營收「一定會超過7兆元」,並在多個場合強調AI伺服器、智慧城市與機器人等業務將推動成長。根據市場分析與公司展望:成長動能:AI伺服器需求:鴻海是NVIDIA GB200等AI晶片的主要代工商,隨著AI市場快速擴張(預計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年增率達20到30%),這將是主要成長引擎。雲端網路部門:2024年該部門已顯著拉動營收,2025年占比預計進一步提升。其他業務:消費智能產品(如iPhone代工)仍穩定貢獻,但成長趨緩;電動車與半導體布局則逐步放量。市場預估:2024年第四季營收達2.13兆元,顯示旺季動能強勁。2025年若維持類似季節性表現,並考慮淡季(Q1)與旺季(Q3及Q4)的平均成長,總營收有機會突破7兆元。業界估計(如DIGITIMES、經濟日報),鴻海2025年總營收可能落在7.2兆至7.5兆元之間,取決於AI訂單與全球經濟狀況。保守與樂觀情境:保守估計:假設年增率為5%(低於2024年的11.37%),2025年總營收約7.2兆元。樂觀估計:若AI伺服器需求超預期,年增率達10到15%,則可能接近7.5兆至7.8兆元。結論:綜合考慮,鴻海2025年總營收大約落在7.2兆至7.5兆元之間較為合理,這與劉揚偉「超過7兆」的說法一致。雲端網路營收預測,雲端網路部門(主要包括AI伺服器與相關設備)近年快速成長,2024年已成為鴻海營收的重要支柱。具體分析如下:占比預估:2024年雲端網路部門占總營收比重已接近40%(全年6.86兆元,估計約2.7兆元),並在第四季因AI伺服器拉貨而顯著成長。業界預測(例如《經濟日報》2024年7月報導),2025年該部門占比將衝高至45%到50%,反映AI需求的爆炸性增長。金額推算:若總營收為7.2兆元,雲端網路占比45%到50%,則營收約為3.24兆至3.6兆元。若總營收達7.5兆元,占比45%到50%,則約為3.38兆至3.75兆元。劉揚偉曾提到,AI伺服器業務單獨有望突破1兆元(2024年已接近此目標),而雲端網路部門包含伺服器及其他相關產品,因此總額會更高。成長因素:鴻海2025年起將量產NVIDIA GB200伺服器(單機櫃價格約200-300萬美元),訂單已被微軟、Google等搶購一空。雲端網路產品的單價遠高於傳統伺服器(約10倍),利潤率也較高,推動營收占比提升。結論:鴻海2025年雲端網路營收預計約在3.2兆至3.75兆元之間,以總營收7.2兆至7.5兆元、占比45%到50%計算。總結,總營收:約7.2兆至7.5兆元。雲端網路營收:約3.2兆至3.75兆元,占總營收45%到50%。這些數字是基於當前趨勢與公開資訊的合理推測,但實際結果可能受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如關稅政策)或供應鏈變動影響。若有更具體的數據需求,可以進一步搜集市場報告或財報更新來精進預測。你覺得這樣的估計合理嗎?有沒有其他想深入探討的部分?
A大回答:看得出來Grok 3回答的已經是不錯了,不過Grok 3應該是透過已知的新聞找到的資料去做總結,和我們這種長期有在看鴻海法說會及推測鴻海營收的相比,還是稍微遜色了一點點,2024年鴻海消費智能是約略衰退,劉董說約略衰退就是3到5%,2023年消費智能營收3.35兆,所以2024年消費智能營收應該是會介於3.18兆到3.25兆,2024年總營收6.86兆,2024年消費智能佔鴻海總營收約46.35%到47.37%,2024年電腦終端產品營收年對年強勁成長,2023年電腦終端產品營收1.07兆,強勁成長至少就是15%以上,所以會來到1.23兆,所以電腦終端佔總營收17.93%,雲端網路營收約兩兆,所以佔總營收29.15%,元件及其他2023年3560億,對年對強勁成長,差不多就是四千億,佔總營收的5.83%,Grok 3說2024年鴻海雲端網路營收來到2.7兆,佔總營收的四成,這一定就是錯的,2024年鴻海雲端網路營收兩兆而以,佔29.15%,大家可以在三月中鴻海開出第四季財報時驗證一下我說的正確還是Grok 3說的正確,我不敢說百分之一百精確,但我估出來的數字絕對比Grok 3精確非常多,接下來Grok 3估2025年鴻海總營收會落在7.2兆到7.5兆,如果雲端網路表現的很好,則會有7.5兆到7.8兆,以劉董在去年第三季法說會上說的,今年雲端網路營收和消費智能差不多,上面我們算出2024年消費智營收約3.18兆到3.25兆,所以正常來估也要估雲端網路會有3.18到3.25兆,我們就都取中間值就好了,也就是消費智能及雲端網路我們都假設是3.21兆,這樣這兩項產品就有6.43兆了,電腦終端我們就當和2024年持平,也就是1.23兆,加起來就有7.66兆,元件及其他2024年就有4000億了,加起來就會有8兆,之所以劉董不敢說一定超過八兆,那是因為消費智能要到今年十一月才會知道結果,也就是蘋果手機今年會不會賣的很好,要等到今年11月中才會知道,正常是九月中發表,接著開賣,因有川普和各國打關稅戰,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消費智的消費意願,劉董保守的個性就不會說超過八兆,就是說一定能超過七兆,然後到底有多接近八兆,就是要看消費智能的影響,大家看消費智能有3.21兆,如果今年蘋果17因為關稅戰少賣個5%,這樣就剩3.05兆,AI伺服器如果全年被客戶砍個5%左右的單,這樣也是來而3.05兆,這兩個影響到有3200億了,就從八兆變成7.7兆,一般消費智能本來就無法估的很準,雖然雲端大廠的訂單比較確定,但是偶而有個5到10%的變動也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劉董不敢說過八兆的原因,我們這樣的估法一定是比Grok 3合理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