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美國豁免消費性產品後代工廠站回月線!作者:A大!最近川普的關稅戰愈來愈明朗,之前投資人害怕川普做出什麼不可預測的事,但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大家會發覺川普還是會考慮自己美國企業是否會受傷,還有美國消費者是否會抗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川普和加拿大及墨西哥談判時就能看出端倪,美國最終和加拿大及美國是沒有鬧的很僵,四月二日川普為了逼全球國家坐上談判桌,就宣佈很誇張的巨額關稅,從四月二日到四月九日股市就出現大屠殺,但是四月九日晚上川普看到目的達到,也就是大部份的國家都跑去找美國談判,就延遲了九十天的對等關稅,把基礎稅率定在10%,過程中當然也是有的國家不甩川普,例如中國,雙方就一直拼命的加關稅上去,如果川普是一個不計後果的人,他就不會去豁免美國企業的消費性產品,川普一豁免,等於就是讓蘋果,惠普及戴爾解套,就連僵持不下的中國都只剩下20%的芬太尼關稅,剩下消費性產品出口到美國就是零關稅,目前川普唯一失利的點就是中國,川普應該是沒有想到中國會這麼硬,最近川普也開始有一點姿態放軟了,畢竟關稅一開始對製造國有很嚴重的影響,但一個月後對美國這種消費國就會有影響,近幾周美國一直有出現遊行抗議川普的聲音,這還是美國物價還沒有飛漲的前提,再兩三周如果川普不去降低一些中國的關稅,美國大賣廠中很多中國商品就會先消失,畢竟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根本沒有賺這麼多,中國廠商也不是傻子,中國廠商把商品直接在中國燒掉或丟掉,也好過運到美國被課145%的關稅,不賣可能賠個30元,賣了賠130元,那中國廠商何必賣,以這樣的邏輯來推理的話,接下來幾周川普和中國傳出好消息的機率是相對大的,畢竟目前美國延遲全球九十天的對等關稅,現在一大堆國家還在談,川普也不會吃飽沒事幹去恢復巨額關稅,至於一些人擔心的半導體關稅,如果川普目前去宣布半導體關稅,那之前他豁免的消費性產品就變的沒有意義了,美國海關豁免了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手表、電視和太陽能相關產品等消費電子產品,這些產品很多都是要靠台積電的半導體,現在台積電也沒有像中國這樣在反抗美國,台積電是以最短的時間去對川普光速跪,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第一座也在生產了,剩下的第二座及第三座也積極的在蓋,現在川普再去課半導體的重稅,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只要一課巨額關稅,之前豁免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全部又中招了。
大家要記得一件事,2024年中國出口到美國是5289.5億美金,其中美國企業及科技產品佔了1356.7億美金,包括智慧型手機(蘋果):520億美金,筆電(惠普、戴爾、蘋果):220.5億美金,其他電子產品(磁碟機、晶片、設備、面板):66.2億美金,非電子產品(家電、紡織、玩具、醫療儀器、汽車零件):550億美金,川普好不容易和中國對戰中搶回一點點先機,如果再去對半導體課關稅,那中國就更不怕美國了,因為中國出口到美國中1356.7億美金的商品又中獎了,川普目前對於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已經很頭痛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5289.5億就算扣掉豁免的美國企業營收1356.7億美金,那也還有3232.8億美金,雖然這些並不是美國企業產生的營收,但這四千多億包括了家電,衣服,鞋子,玩具等商品,也就是和美國人民更直接的商品,當美國對中國課了145%的重稅,這些一般消費商品要嘛就是不會再進到美國,不然就是漲價到爆炸,一般這種消費型商品也許會有一到兩個月的庫存,現在美國對中國課了十一天重稅了,留給川普的時間不多了,要是川普不去解決這部份的戰場,然後再去開半導體的戰場,那僅會把自己逼上絕境,川普只要課半導體的關稅,那美國企業的產品又再度中招,目前台積電是乖的像狗一樣,而且已經跪下了,要是川普沒事要再逼的話,那狗急也是會跳牆,即然用跪的川普不要,那台積電就像中國這樣硬起來漲價,直接轉嫁給美國企業,那川普等於又是增加自己的壓力,所以一些人不懂目前中國及美國的關稅情況,一直在那擔心川普要對半導體再課重稅,我就一句話,台積電已經示弱了,也願意去投資了,也去蓋廠了,就是需要時間蓋廠,川普在半導體上已經贏了,他吃飽沒事幹再去逼半導體幹嘛,我覺得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要川普打半導體,一定就是先打到自己的科技業,這一點大家不要懷疑的,目前美國及中國之間有民生消費商品,中國目前出口的商品和美國企業無關,一些有關的商品已經被豁免了,例如智慧型手機(蘋果):520億美金,筆電(惠普、戴爾、蘋果):220.5億美金,其他電子產品(磁碟機、晶片、設備、面板):66.2億美金,非電子產品(家電、紡織、玩具、醫療儀器、汽車零件):550億美金,這些是美國企業賺錢的命脈,中國其他接近四千億美金的商品就比較偏民生消費品,這個再幾周就會讓川普感到痛了,川普不去解決這件事,然後去打已經向他跪下的半導體,我個人覺得是沒啥意義,大家也可以自己判斷一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豁免消費性產品後代工廠站回月線!
2、台灣及中國對全球的貿易佔比!
3、製造業已是全球化牽一髮動全身!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