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日表示,今年訂單已經有所突破、比去年更多,會有更好的成績,且今、明兩年四大美系雲端供應商(CSP)客戶需求都沒有變化;他並高呼廣達將從第一階段「代工型研發」,轉型至第二階段的「自主型研發」。廣達昨日舉行37周年慶,林百里致詞時表示,廣達37年來大大小小的波浪都見過,每個波浪、每個考驗都通過,才有今天的規模,未來廣達一定能乘風破浪、再創佳績,他並用台語向現場同仁高呼「啥咪攏毋驚,向前行」,今年將持續超前研發、精準行銷。林百里也高呼廣達要從「代工研發」轉型至「自主研發」,獲利成長,也投資更多在研發上,「這是工程師的夢想,人有夢想才能前進,總不能一輩子幫人家抬轎子」。對於客戶訂單動態,林百里說,美系四大CSP訂單都沒有變化,尤其這幾個月「趕快趕出貨」,客戶明年需求也沒有變,資料中心對四大科技巨頭來說是很重要的投資,「若不投資而別人投,他就落後了」。從AI發展來看,林百里認為,AI不是走到ChatGPT就結束了,AI發展共有七個階段,現在才到第二階段,今年是GB200、GB300伺服器,明、後年又有更強大的伺服器,未來研發需求會愈來愈精密、零件會更趨複雜,製造規模肯定會擴大,廣達也已準備好了。林百里說,AI應用已遍地開花,每年成本都會大幅降低,AI要滿足人類許多面向的服務,不同服務又要有不同載具,因此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認為,AI還有很多擴張機會,很多新應用,AI與許多行動產品結合後,會進入百家爭鳴時期,廣達一定不會落後。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楊麒令說,廣達超前部署AI軟硬體研發,未來發展非常可期。
A大回答:廣達董事長昨天表示美系四大CSP訂單都沒有變化,尤其這幾個月「趕快趕出貨」,客戶明年需求也沒有變,資料中心對四大科技巨頭來說是很重要的投資,「若不投資而別人投,他就落後了」,這個說法和我這幾周推測的也是一樣的,我和大家說雖然有川普關稅戰,但是目前四大雲端廠是在做軍備競爭,美國和中國也在做軍備競爭,美國為了贏中國,不惜用垃圾的政治手段禁止輝達賣H20給中國,要是四大雲端大廠會因為關稅戰而放慢投資速度,那美國在AI軍備競賽中就會輸給中國,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中國人還是比較努力一點,工作時間也長,人口多,人才平均也相對多,美國常常去禁止中國發展某一些技術,最終中國都能突破,所以我就和大家說四大雲端大廠的AI伺服器競賽不可能會停止的,川普也不會蠢到去課進口到美國的AI伺服器,美國要在自己國家建資料中心,川普如果蠢到對全球課一大堆的關稅,那美國AI資料中心發展就會變慢,相較中國來說,中國用走私的都會把AI晶片走私進中國,應該這樣說,美國禁止高階AI晶片進到中國,但是中國並沒有禁止高階AI晶片進到中國,美國禁止是你家的事,一些廠商如果把高階AI晶片帶進到中國,這在中國法律是完全合法的,最近也有愈來愈多人使用AI工具,不論是問AI問題,讓AI幫忙工作的,讓AI幫忙做卡通圖案,甚至還有讓AI做影片等,這一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算力,當AI愈多人使用,每天使用的愈頻繁,那對於AI伺服器及伺服器的需求就會愈多,最近雖然有川普關稅戰,但AI發展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的,鴻海今年的獲利其中一隻腳是AI伺服器,這可以支撐到2030年的獲利成長,川普的關稅戰有可能讓鴻海原本ICT產品衰退,但是川普關稅戰影響是全球的,一些中小型企業如果應變不及,有可能鴻海是能撿到一些訂單,所以關稅戰不一定會讓鴻海原本ICT的獲利變少,說不定反而會增加,現在川普關稅戰還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很多之前放空及賣出的三大法人及空方,最近會開始小量的買回,一些人想要等到川普關稅戰不確定因素完全消失才要買,我只能和大家說,只要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消失,你鐵定是買不到甜美價的,正所謂股市不確定性伴隨著甜美價,現在大部份的散戶不敢太樂觀,應該是不敢使用融資,手上的槓桿也不敢太大,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毀滅,在4月9日時,是投資人最絕望的時刻,現在這階段就是半信半疑,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信的就買,不信的賣,就會出現多空交戰,因為大部份的人現在都處在謹慎階段,就不可能使用太大的槓桿,自然就不可能再出現什麼多殺多或人踩人。
川普關稅戰一定是不會影響到企業第一季獲利的,所以第一季獲利一定會不錯,第二季因為有部份的產品被課徵10%關稅,但美國海關有豁免一些消費性產品,也就是鴻海八成以上的產品都被豁免了,第二季鴻海的獲利不太可能出現什麼誇張的影片,如果原本是賺3.3元,你說變賺3.1到3.2元這樣的程度我是相信的,到了七月九日後,川普對全球確定關稅,第三季再觀察一季,看這樣的關稅對企業有什麼影響,再怎麼謹慎的人了不起就是關稅課下去後觀察兩季,只要最終關稅對企業獲利影響不大或是可控,那投資人就會開始變的樂觀,那時也許就會重新再開很大的槓桿,當你透過第三季及第四季的財報觀察到關稅對企業的影響,你都看的出來了,那有誰看不出來,只要影響不大,大家都想買,也不會有人想便宜賣你,自然你就買不到什麼甜美價,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就是在股市悲觀時多買一點,然後用時間化解風險,大家要記得一件事,企業一定會持續賺錢的,要是企業不能賺走,那人民就會失業,這個世界是不允許所有企業都不賺錢的,只要知道這道理,你只要需則有競爭力的公司,最終那家公司會持續的一直賺錢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之所以說世界不允許企業不賺錢,原因也很好懂,要是所有的企業都不賺錢,那所有的企業都無法持續經營,那全世界的人就不會有工作可以做,當所有的人都沒有工作,那全世界的食衣住行育樂就沒有人能提供,所以不要擔心什麼鬼川普關稅戰會讓企業不賺高,那就是鬼話而以,錢就僅是一張紙,是勞動抵用券,這個世界是為了讓全部的人能正常的運行,所以一定會有企業一直賺錢,然後去提供工作,提供人類食衣住行育樂。以目前川普關稅戰來說,確實還沒有完全塵埃落定,未來確實有可能川普還會使出其他的關稅政策,不過台股及鴻海已經快速的跌到三年線過了,這一次的下殺把很多自我心理面不健全及資金有弱點的人清出去,大家到一般討論區上看,會有不少人在這一波被融資斷頭,不然就是槓桿斷手斷腳,一些沒有斷的人也會趁著反彈去調整手上的持股及槓桿,這就會讓股市變的更健全一些,鴻海之前跌到112.5元,跌到比淨值118.45元低,這是極度不合理的,會這樣的原因是投資人面對短線的下跌都嚇破膽了,而且一些使用槓桿的人也被券商,銀行逼著斷頭,有的則是過度恐慌自砍手腳,鴻海在2021年到2024年2月這三年之間,三年線是106元,鴻海的淨值介於93元到107元,這時的鴻海還在轉型當中,獲利也僅有蘋果產品一隻腳,到了2024年4月後,鴻海的AI伺服器開始大爆發,劉董也是2025年獲利有兩隻腳,一隻就是原本的ICT產品,另一隻腳就是AI伺服器,財務長也說接下來中期股東權益報酬率目標是12%,之前大概就是9%,所謂的股東報酬率10%是指淨值118.45元,一年能賺11.84元,股東權益報酬率如果是12%,那淨值118.45元就能賺14.21元,鴻海僅會配出賺的一年,每年淨值會愈來愈高,只要股東權益率能維持在12%,那之後隨著淨值愈來愈高,鴻海的獲利就會愈來愈高,這樣的獲利情況不可能股價在淨值附近的,鴻海大概七月底就會除息,會配出5.8元,第一季鴻海的獲利一定是不會被關稅戰影響的,畢竟鴻海旗下最賺錢的工業富聯都開出第一季財報了,營收增三成多,獲利增兩成多,換成台幣的話,獲利增加38%,這三周鴻海就會開出第一季財報,目前蘋果手機及筆電大部份都被豁免,到7月9日才有可能會有出現新的關稅,所以鴻海第二季的獲利也不太會被影響,畢竟第二季僅有少數的產品被課到關稅,以目前川普的態度有持續軟化,中國為了自己世界工廠的稱號也豁免了半導體關稅,或許接下來關稅戰會惡化,但也是有可能會好轉,全球股市已經因為關稅戰而大跌一大段了,目前關稅戰的情況根本不致於造成所有的企業有太嚴重的影響,現在了不起就是全球被課10%,了不起就是漲價何2到4%就解決了,代工廠因為是幫美國科技業代工及組裝,美國是有豁免這些產品,加上AI伺服器目前供不應求,你覺得有雲端大廠敢讓代工廠去分擔關稅嗎?現在是沒有關稅的情況,未來就算有關稅,以AI伺服器供不應求,雲端大廠也不致於敢讓AI概念股去分擔關稅,畢竟這些代工廠賺的就是一些管理費及組裝費,雲端大廠目前是在做軍備競爭,也是不可能因為關稅戰而停下來的,最近我使用AI工具的頻道愈來愈高,真的是很好用,我也不會因為關稅戰而不去使用AI,所以AI產業是持續在有展的,這部份會成為未來六年鴻海的新獲利成長來源,現在因為還有不確定因素,所以台股,台積電及鴻海股價會特別便宜,加上台股,台積電及鴻海股本大及市值高,在緯創及廣達都已經漲到4月2日的起跌點了,鴻海,台股及台積電還差了約10%左右,這些就是短線的差價獲利來源,一些外資群,主力及空方也是懂這道理,未來除非有新的不確定因素出來,不然以目前關稅的情況來說,台股及全球股市的股價都是算委屈,現在因為還有關稅不確定因素,我相信大部份的投資者也不敢過度的使用槓桿,目前會進來的都算是比較穩定的籌碼,也算是比較敢危機入市的人,這些人會讓股市變的更籌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