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如果爆雷,雖然日本和中國會受重創,但他們持有的美債只占外國持有部分的約三成,而外國總共持有美債的比例約為22.9%(截至2024年4月,根據USAFacts數據)。那剩下的七成美債是誰持有的呢?大部分確實是美國人自己持有,包括美國政府、機構和個人。
美債持有結構(截至2023年12月數據)
總美債規模:約34.4兆美元。
外國持有:外國持有約7.9兆美元,占總美債的22.9%(2024年4月數據)至29%(2023年12月數據)。其中:
日本持有約1.1兆美元(約3%)。
中國持有約7590億美元(約2.6%)。
其他外國持有者(如英國、盧森堡、加拿大等)合計持有剩餘部分。
國內持有(約70%):剩下的約70%,即24兆美元左右,是美國國內持有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聯邦儲備系統:持有約5.24兆美元,是最大的國內持有者,占總美債的15%左右。聯儲通過購買美債來調節貨幣政策,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大量購入。
美國政府內部持有:約7兆美元,占總美債的21%。這部分是政府內部互相欠的債務,例如社會安全基金持有約2.6兆美元,軍人退休基金、聯邦醫療保險等也持有部分。這部分債務是政府從一個部門借給另一部門,實際上不影響外部經濟。
美國國內投資者:包括個人、銀行、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州和地方政府等,合計持有約10兆美元以上。這些投資者購買美債因為其安全性高,常被視為「無風險」資產。
簡單來說
剩下的七成美債主要由美國自己持有,其中聯邦儲備系統和政府內部機構占大頭,還有美國國內的投資者。如果美債爆雷,美國國內的影響會比外國更大,因為:
聯儲持有的美債貶值會影響貨幣政策操作,可能推高利率。
政府內部持有的債務(特別是社安基金)若受損,可能影響退休金和醫療福利的發放。
美國國內投資者(特別是養老基金和個人)會面臨財富縮水,進而影響消費和經濟活動。
總結:美債的七成由美國國內持有,包括聯儲、政府內部和國內投資者。因此,美債爆雷對美國自身的衝擊會遠大於外國,特別是影響金融市場穩定、退休金安全和經濟信心。日本和中國雖然會受傷,但美國國內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台灣持有多少美債?
截至2024年12月,台灣持有美國國債的金額為234.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507億元,以1美元兌32新台幣估算)。這一數字來自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台灣在全球持有美債的國家中排名較前,具體為第十大持有國。此外,根據2025年4月17日的一則報導,台灣在2025年2月加碼美債43億美元,顯示其持有量可能進一步增加,但最新確切數字需參考美國財政部後續報告。
簡單說明:台灣持有的美債金額約234.6億美元,占美債總額的比例很小(美債總額約36兆美元,台灣占比約0.065%)。台灣持有美債主要是為了穩定外匯儲備,並作為安全投資的一部分,因美債被認為是低風險資產。
台灣外匯儲備主要是以什麼形式存在?
台灣的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元資產形式存在,尤其是美國國債(美債)。根據公開資訊,台灣的外匯儲備中,約有80%是以美債的形式持有,這是因為美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投資資產之一,具有高流動性和低風險特性,適合用來穩定外匯儲備的價值。此外,台灣的外匯儲備還包括其他外幣(如歐元、日元等)、存款、黃金、特別提款權(SDRs)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頭寸,但這些占比相對較小。
具體來說:美債:作為主要組成部分,台灣持有的美債金額截至2024年12月為234.6億美元,占其總外匯儲備的比重約4成左右,但若考慮其他美元資產(如存款或短期證券),美元相關資產可能占到80%以上。
其他外幣資產:包括歐元、日元、英鎊等貨幣的存款或證券,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貨幣組成數據,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約60%,歐元約20%,日元和英鎊各約5%,台灣的組成可能與此趨勢類似。
黃金和其他資產:台灣的黃金儲備占比相對較低,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黃金儲備價值約占總儲備的3-5%,主要用於分散風險。
台灣的外匯儲備總額截至2025年2月為577.6億美元,其中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債)是核心組成,這與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外匯儲備結構相似,因為美元仍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總結:台灣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元資產(尤其是美債)形式存在,約占80%,其餘包括其他外幣、黃金和國際儲備資產。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