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4月18日!鴻海AI革命的三大亮點!


鴻海的AI革命:從代工之王到智慧節省百億的科技先鋒

在台北一場熱鬧的工業盛會上,鴻海精密工業(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站上講台,滿臉自信地分享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故事。他的主題是「生成式AI鴻海實踐報告」,不僅揭示了鴻海如何搭上AI的順風車,更以生動的案例展示這家代工巨頭如何用AI技術省下每年100億台幣的費用,還順手揪出不肖業者派人「假應徵、真騙錢」的詭計。鴻海不再只是硬體代工的王者,它正在用AI改寫自己的傳奇。

從工廠到智慧防詐:AI如何守護鴻海的招募大門

鴻海的工廠遍布全球,每天都在高速運轉,背後支撐的是60萬到80萬名員工的辛勤工作。每逢旺季,像是新款iPhone即將上市時,鴻海的招募需求如同火箭般飆升,有時一天就要招聘上萬人。這麼龐大的招募規模,卻也成了不肖業者的「商機」。

劉揚偉在演講中講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現象:「有些外面廠商,會趁我們大量招工時,把不合適的人塞進來。什麼叫不合適?比如他們謊稱能幫有疾病的孩子安排進富士康工作,結果這孩子進來後發病,廠商再跟我們分員工的薪水,簡直是把鴻海當提款機!」

過去,鴻海的人資部門只能靠人工審查,試圖從海量應徵者中揪出這些詐騙案例,但效果有限。劉揚偉笑著說:「這就像大海撈針,效率低又累人。」如今,生成式AI成了鴻海的「火眼金睛」。這套AI工具能快速分析應徵者的背景資料,篩選出異常模式,像是重複應徵、異常健康記錄或可疑仲介行為。有了AI加持,鴻海不僅大幅減少了詐騙損失,還讓招募流程更精準高效,確保工廠能快速補充合適的人才。

省下百億的秘密武器:生成式AI的三大魔法

劉揚偉接著分享了鴻海如何用生成式AI在營運中大展身手,省下驚人的成本。他以三個具體案例,展示了AI如何成為鴻海的「省錢神器」。

第一招:採購成本大瘦身

鴻海每年在採購上的花費高達2250億台幣,涵蓋從辦公用品到非生產性物料的各種開支。過去,這些採購流程繁瑣,常常需要人工比價、談判,效率不高。生成式AI的加入就像給採購部門配了一個「超級秘書」。它能即時分析供應商報價、市場行情,甚至預測物料需求,讓採購決策更精準。劉揚偉驕傲地說:「光靠AI,我們每年就能省下100億台幣,這可不是小數目!」

第二招:工具機切削效率翻倍

在鴻海的工廠裡,CNC工具機是生產線的靈魂,但要讓它們達到最佳性能,過去全靠老師傅的經驗慢慢調校。劉揚偉舉例:「一開始,工具機的切削時間可能要3600秒,經過反覆調整,才能縮到1200秒。這過程耗時又費力。」現在,生成式AI把過去的調校數據「打包」進資料庫,透過模擬與預測,直接讓新機台一上線就接近最佳狀態。AI就像一位「數位師傅」,讓鴻海的產線效率突飛猛進,成本也隨之下降。

第三招:產線調校快狠準

建置一條新產線,過去是鴻海工程師的「持久戰」。劉揚偉回憶:「以前,工業工程師設計一條產線,可能需要100個工人。經過三個月調整,減到70人;半年後,可能只剩50人。這半年時間,人工成本可是燒了不少錢。」如今,生成式AI改變了遊戲規則。它能模擬產線設計,預測最佳人力配置,讓新產線一開始就只需要60到70人,三個月後甚至壓到40人。劉揚偉笑稱:「AI幫我們把產線效率直接拉到八成,最後兩成再靠老師傅的巧手,完美!」

從代工巨人到AI先鋒:鴻海的蛻變之路

劉揚偉的演講不僅展現了鴻海在AI應用上的驚人成果,也讓人看到這家代工巨頭的蛻變。鴻海不再只是硬體製造的「世界工廠」,它正在用生成式AI重塑營運模式,從招募防詐到採購優化,從工具機調

「AI不只是我們的工具,它是我們的夥伴,」劉揚偉在演講結尾說道,「它幫我們省下百億費用,提升效率,還讓不肖業者無處遁形。鴻海的未來,不只是代工之王,更是智慧製造的領航者!」

總結:鴻海AI革命的三大亮點

招募防詐:生成式AI篩選應徵者,阻斷不肖業者「假應徵、真騙錢」,提升旺季招募效率(一天上萬人)。

成本節省:每年省下100億台幣採購費用,占總費用2250億的4.4%,AI優化採購與產線設計。

效率飛躍:AI縮短工具機切削時間(3600秒至1200秒),新產線效率一上線達八成,節省數月人工成本。

鴻海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代工巨頭,也能透過AI技術翻轉傳統,開創智慧製造的新篇章。而劉揚偉的分享,就像一場科技與人性的交響曲,讓人既驚嘆又感動。

新聞說:美國總統川普於17日在白宮受訪時指出,他不願意再提高對中國的關稅,因為過高的稅負可能會使消費意願降低,並透露北京曾多次主動聯繫,盼與他達成協議。根據外媒《彭博》報導,川普17日在白宮接待來訪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前受訪時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釋出重啟談判的訊號,儘管他迴避了對於是否和習近平有直接聯繫的關係,仍樂觀表示他和習近平的關係「非常好」,指出北京已經聯絡美國很多次。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沸沸揚揚,截至目前,美國已將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最高提高至145%;中國也將美國進口關稅提升至125%。不過川普透露,他對於進一步加稅持保留態度,因為過高的稅率可能導致貿易停滯,不利於整體經濟活動,有意降低關稅「當關稅加到某個程度時,人們就不會想買東西了,所以我可能不會再往上加,甚至還想要降低一點,因為你總是希望人們買東西的」。除了關稅問題,川普對於TikTok的出售案,並強調目前已與企業達成協議,只待中方點頭。川普指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項「好交易」,並可能將這個項交易與關稅談判一起討論「我猜我們會花五分鐘談一下TikTok,不會太久」。

A大回答:美國算是消費端,所以川普在對全世界說要課巨額對等關稅時大部份的國家都會怕,當初川普的如意算盤是用關稅威脅所有的國家,畢竟只要一課關稅,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國家就會立刻緊張及受到影響,一般要影響到消費端至少要一兩個月,這樣大家懂了嗎?川普第一次和加拿大及墨西哥打關稅戰時,是在前一天終止,和全世界打關稅戰時,是實施一周後停止,一些巨額的對等關稅,例如台灣32%,印度27%,越南46%,這些關稅川普是在前一天就停止的,所以就是起到恐嚇的效果,但是又不會傷害到美國消費端,川普的如意算盤是打的很響沒有錯,這策略對於一些弱小國家來說也很有效,但中國就是不要命的和川普硬碰硬到底,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中國是集權國家,人民不論過的有多苦,他們都沒有辦法上街抗議,也沒有辦法透過選舉把習近平趕下台,所以中國根本就不怕美國,就一直和美國硬拼到底,現在是4月18日了,距離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巨額對等關稅已經九天了,一開始一定是中國的工人及工廠會最痛,但中國老百姓是不可能去向習近平抗議的,當時間一點一滴過去,現在壓力就來到川普這邊了,一開始製造端很痛,但一個月後消費端就會開始很痛,美國人就會發覺之前買到中國便宜的產品都不見了,美國對全球也是課了10%的關稅,這些一定就是會反應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之前我們有分析過蘋果手機,銷費價和成本價是不一樣的,所以關稅10%並不會漲到10%,了不起就是漲到2到4%,接下來美國人民就會開始感受到物價上漲,尤其是來自於美國的產品,這也是大家看到川普會軟下來的主因,川普利用製造業和消費端之間的時間差來打關稅戰,吃準製造業一開始比較痛,消費端至少要一兩個月才會痛,才會一直在那威脅要對全球課巨額關稅,大部份的國家都向美國跪下來,所以美國就延遲了九十天課關稅,但中國不跪下就是不跪下,時間只要再三周,美國人就會開始感到痛苦,那時就會開始上街去向川普抗議,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中國最終一定會贏的,畢竟中國是集權國家,人民只要敢上街抗議,立廳坦克就壓過去了,只要你敢在網路上罵偉大的習近平領導人,立刻就會被約談,習大大可是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接下來大家就會看到川普主動去找習近平示好,就如我說的,雖然中國出口美國順差很大,但是錢都是被美國企業賺走,川普每天就在那睜著眼說瞎話,說什麼全世界騙了美國的錢,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真的就是鬼扯,明明落後國家是被你美國企業壓榨的一群可憐蟲,美國人吃好,穿好,用好,也都享受慣了,怎麼和中國那些吃草能活一年,啃樹皮能活三年的人比。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