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今年以來川普對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商品課的關稅幅度,還有暫停及豁免的產品
根據2025年至今(截至2025年4月18日)的公開資訊,以下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對全球不同國家及商品實施的關稅幅度、暫停措施及豁免產品的詳細整理。這些關稅主要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Section 232)及《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Section 301)實施,旨在解決美國商品貿易逆差、促進國內製造業及保護國家安全。資訊整合自白宮公告、財經媒體及貿易分析報告。
一、全球關稅幅度
全球基準關稅(10%):
實施日期:2025年4月5日凌晨12:01(東部夏令時間)。
範圍: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商品(除加拿大、墨西哥及特定豁免商品外)徵收10%從價關稅。
法律依據:IEEPA,針對美國長期商品貿易逆差宣佈的「國家緊急狀態」。
目的:促進貿易互惠,減少貿易逆差,鼓勵製造業回流美國。
影響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英國、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等,但不包括加拿大與墨西哥(受其他關稅政策規範)。
個別國家互惠關稅(11%至50%):
原計劃實施日期:2025年4月9日凌晨12:01(東部夏令時間)。
範圍:針對57個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或被認定為非互惠貿易行為的國家,關稅幅度從11%至50%不等,取代10%基準關稅。
暫停措施:2025年4月9日,川普宣佈對除中國外的75個貿易夥伴暫停90天的互惠關稅,維持10%基準關稅,因這些國家未立即報復並表達談判意願。
具體關稅幅度(部分國家,根據白宮公告及X帖子):
中國:34%(後增至125%,詳見下文)。
越南:46%。
歐盟:20%。
台灣:32%。
日本:24%。
印度:26%。
韓國:25%。
泰國:36%。
瑞士:31%。
印尼:32%。
馬來西亞:24%。
柬埔寨:49%。
英國:10%。
南非:30%。
巴西:10%。
孟加拉國:37%。
新加坡:10%。
以色列:17%。
現況:除中國外,其他國家的互惠關稅暫停至2025年7月8日(90天期限),視談判進展可能調整。
二、特定國家關稅
中國:
關稅幅度:
2025年2月4日: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IEEPA)。
2025年3月4日:關稅增至20%。
2025年4月2日:宣佈基準關稅10%外加34%互惠關稅,總計54%。
2025年4月9日:因中國報復性徵收84%關稅,川普將中國關稅大幅提高至125%(有效關稅高達145%,包括20%芬太尼危機關稅及7.5%至100%的Section 301關稅)。
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對中國及香港商品的800美元以下「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對國際郵政網絡寄送商品徵收(a)120%從價關稅或(b)每件100美元關稅。
Section 301關稅:對特定中國商品(如電子產品、機械)維持7.5%至100%關稅,與新關稅疊加。
影響:中國商品面臨最高245%關稅(125%互惠關稅加20%芬太尼關稅再加最高100% Section 301關稅)。
加拿大與墨西哥:
關稅幅度:
2025年3月4日:對非USMCA合規商品徵收25%關稅(IEEPA),能源與鉀肥(potash)為10%。
USMCA合規商品(約加拿大38%、墨西哥50%的進口商品)免關稅,2025年4月2日豁免無限期延長。
若芬太尼及移民IEEPA命令終止,非USMCA合規商品將面臨12%互惠關稅。
汽車與零件:2025年3月5日起汽車進口暫免關稅,4月2日無限期延長(USMCA合規)。
鋼鋁關稅:2025年3月12日起,鋼鐵25%、鋁25%(Section 232),無國家豁免。
背景:關稅針對非法移民與芬太尼流入,USMCA合規商品受保護。
其他國家(部分示例):
日本:24%互惠關稅(暫停至2025年7月8日),汽車與零件25%(Section 232,2025年4月3日起)。
歐盟:20%互惠關稅(暫停)。
韓國:25%互惠關稅(暫停)。
台灣:32%互惠關稅(暫停)。
越南:46%互惠關稅(暫停)。
以色列:17%互惠關稅(暫停)。
瑞士:31%互惠關稅(暫停,藥品豁免)。
三、特定商品關稅
汽車與汽車零件:
關稅幅度:25%(Section 232,2025年4月3日起)。
範圍:全球進口汽車與零件(除USMCA合規的加拿大、墨西哥商品)。
影響:日本(汽車出口佔美國20%)受重創,Nikkei 225指數2025年4月7日下跌7.8%。
鋼鐵與鋁:
關稅幅度:鋼鐵25%、鋁25%(Section 232,2025年3月12日起)。
範圍:全球進口鋼鋁及其衍生品,取消所有國家豁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澳洲等)。
豁免:美國境內熔煉或澆鑄的鋼鋁衍生品可申請豁免。
其他商品(調查中):
藥品與原料藥:2025年4月14日啟動Section 232調查,涵蓋成品藥、活性藥物成分及衍生品,可能徵收關稅(尚未實施)。
半導體及設備:2025年4月14日啟動Section 232調查,涵蓋半導體基板、晶圓、傳統與先進晶片、微電子及下游產品,可能徵收關稅(尚未實施)。
銅、木材、關鍵礦物、能源產品:列入Section 232調查清單,可能面臨關稅(尚未實施)。
四、暫停措施
互惠關稅暫停:
日期:2025年4月9日。
範圍:對除中國外的75個貿易夥伴的11%至50%互惠關稅暫停90天(至2025年7月8日),維持10%基準關稅。
原因:這些國家未立即報復並表達談判意願,川普允許90天內談判新貿易協議。
加拿大與墨西哥關稅暫停:
日期:2025年3月4日(原25%關稅延後30天)、2025年4月2日(USMCA合規商品無限期豁免)。
範圍:USMCA合規商品(加拿大38%、墨西哥50%進口)免關稅,汽車進口2025年3月5日起暫免,4月2日無限期延長。
五、豁免產品
USMCA合規商品:
加拿大與墨西哥的USMCA合規商品(約加拿大38%、墨西哥50%的進口)無限期免徵10%基準關稅及25% IEEPA關稅。
電子產品(部分):
日期:2025年4月11日。
範圍:特定HTSUS(和諧關稅編碼)項下的電子產品免徵關稅,包括:
8471(電腦及相關設備)
8473.30(電腦零件)
8486(半導體製造設備)
8517.13.00(智慧手機)
8517.62.00(通訊設備)
8523.51.00(固態儲存設備)
8524(顯示面板)
8528.52.00(顯示器)
8541.10.00至8542(半導體、二極體、電晶體等)。
原因:川普強調美國需減少對中國製造的關鍵技術(如半導體、智慧手機)依賴,鼓勵企業(如蘋果、輝達、台積電)加速在美設廠。已徵收的關稅將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退款。
藥品:
藥品及相關產品(包括原料藥)列入豁免清單,特別對瑞士(藥品佔其對美出口50%以上)影響顯著。
鋼鋁衍生品:
美國境內熔煉或澆鑄的鋼鋁衍生品可申請豁免Section 232關稅。
其他豁免:
Annex II列出的產品(包括部分礦物、藥品、半導體、木材、能源產品)免徵10%基準關稅及互惠關稅,但具體清單未完全公開。
非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國家(如古巴、朝鮮、俄羅斯、白俄羅斯)的商品不受基準或互惠關稅影響,但面臨其他懲罰性關稅及制裁。
六、其他重要背景
關稅調整機制:
川普保留根據貿易談判進展調整關稅的權力,可增加(如中國報復導致關稅升至125%)或降低(如談判成功)。
2025年4月9日,川普表示已有20多個國家提出貿易協議,90天暫停期內可能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
報復與市場影響:
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125%報復性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
歐盟考慮對美國數位服務徵稅,日本與新加坡表達失望但未立即報復。
關稅導致全球股市動盪,2025年4月2日至4日,S&P 500指數損失5兆美元,日本Nikkei 225下跌7.8%。
經濟影響:
稅務基金會估計,2025年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平均增加1300美元稅負,10年累計增稅3.1兆美元。
摩根大通預測全球經濟2025年底陷入衰退的機率從40%升至60%。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