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62.09億,投信買超台股19.37億,自營商賣超台股35.77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78.49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387口,期貨留倉空單27358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6607口,今天台股成交2414.97億,下跌160.33點,跌幅0.82%,收在19478.81點,電子下跌10.63點,跌幅1%,收在1047.58點,金融下跌11.85點,跌幅0.61%,收在1929.14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元大,買了2095張,第二名的是永豐金,買了783張,第三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345張,第四名的是台 新,買了311張,第五名是陽信高雄,買了301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2488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1802張,第三名的是港商野村,賣了1743張,第四名是美商高盛,賣了1668張,第五名的是港麥格理,賣了1607張。
昨天台股大跌八百多點,今天下跌160點,昨天前天晚上美股是在漲川普說不解雇鮑爾,昨天台股就是反應這部份,昨天晚上美股是在反應對中國恣態放軟,中國發言人說美國根本沒有和他們談,結果川普說再兩三周後就會有結果,就會有人覺得川普是騙人,其實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目前的球就是在川普手上,只要川普把125%的對等關稅拿掉,那中國也會把對等關稅拿掉,所以川普並沒有騙人,只要川普願意降,那和中國的關係就會有一點改善,昨天美國本來上漲一千多點,但畢竟川普僅是說和中國關係會有改善,還沒有真的這樣做,所以漲幅就有一點收斂,今天川普說差不多兩三周的時間會對沒有達成協議的國家課關稅,其實這就是一種談判手法,為了去逼目前談判的國家快一點讓步,畢竟留給川普的時間不多了,川普目前面臨內外的攻擊,例如美國有12個州要起訴川普,說川普亂用法條去課關稅,四大零售商也警告川普再兩三周美國大賣廠上的貨架就會都變空的,現在中國就是一付要和美國奉陪到底,要是川普對中國降關稅降太少,那基本上就沒有任何意義,有一些美國新聞說會降到50到65%,覺得這樣就能大大改善,會說這種話的人真的就是智商堪憂,大家看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不爽去反擊川普的?一開始2月3日及3月3日川普各對中國加10%,這時中國就是咬著牙撐一下,四月二日川普對中國加34%,這樣累積就來到54%了,中國知道這樣的關稅中國及美國就不會往來了,所以中國就對美國加34%,中國反擊加美國84%,接著美國再對中國加到145%,其實後面就是喊爽的而以,一些美國的媒體及官方連這麼簡單的事都看不懂,還在那說降到50到65%就能緩解,要是美國沒有降到剩下芬太尼20%,中國根本就懶的和川普談,我覺得了不起就是芬太尼20%,全球都10%,連中國也是10%,加起來就是30%,這樣的情況和中國談,加了30%後,也許中國還能出口到美國,我個人覺得想要中國和美國談,大概就是要20到30%之間,超過的話,中國根本就不會甩美國,一些天真的美國媒體在那說50到65%,如果中國連接受這樣的關稅,那當初中國就不會去反制美國了,一開始美國對中國加20%,中國是能忍受川普的,也願意和美國談,比來到54%時,中國其實就不甩美國了,就直接反制回去了,這麼簡單的事如果川普及他的智庫不懂的話,那乾脆改叫智障庫了。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已達成協議的情況,以及未能達成協議的國家。
背景概述
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解放日」對等關稅,對約90國徵收10%到49%的關稅(中國145%),引發全球市場動盪。4月9日,他宣布對除中國外的國家暫緩高關稅90天,降至10%基準關稅,給予談判窗口(至7月9日)。你引用的CNN報導顯示,川普23日暗示2-3週內(約5月中旬)可能對部分未達成協議的國家恢復高關稅,顯示談判壓力加劇。白宮稱90到100國表達談判意願,但具體進展不明,企業與投資者因政策反覆陷入不確定性。
比喻:川普的關稅政策像「高壓談判槍」,先對全球開火,暫緩是放下扳機,但警告隨時再扣,逼各國在90天內簽約,否則面臨「經濟子彈」。
目前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
根據權威報導與X平台資訊,以下是已確認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截至2025年4月24日):
亞洲國家:
日本: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於4月15日訪白宮,川普稱會談「非常有成效」。日本尋求降低24%關稅,提出包括美國液化天然氣、汽車、農業和國防的談判方案。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不願「快速妥協」。
南韓:南韓貿易代表Cheong In-kyo於4月15日與美國貿易代表Jamieson Greer會面,討論25%關稅,重點在鋼鐵和汽車。川普在Truth Social稱與南韓代理總統韓德洙通話「成果顯著」,南韓派出高級代表團赴美。
越南:越南於4月10日宣布與美國啟動正式談判,承諾取消對美商品關稅。彭博社報導,越南高級官員已赴華盛頓,試圖降低46%關稅。
印度:印度與美國談判進展迅速,討論潛在雙邊貿易協定。印度總理莫迪2月訪美時已啟動初步對話,關稅降至10%後,印度尋求鞏固協議。
台灣:台灣領導人賴清德表示願以「零關稅」為基礎談判,計劃擴大採購美國商品以換取32%關稅減免。
柬埔寨:柬埔寨商務部4月17日宣布與美國開始談判,承諾將對美進口關稅從35%降至5%,以換取49%關稅減免。
印尼:印尼於4月18日啟動談判,預計持續60天,尋求降低32%關稅,強調「雙贏」協議。
歐洲國家:
歐盟:歐盟暫停報復性關稅(原計畫對220億美元美國商品徵稅),給予90天談判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願給談判機會」,但彭博社報導,與美國的談判缺乏進展,歐盟對川普目標「缺乏清晰度」。義大利總理梅洛尼4月17日訪白宮,稱對美歐協議「有信心」。
英國: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表示將「冷靜」談判,提出放寬數位稅與線上安全規則以換取10%關稅減免。副總統范斯認為美英有「很大機會」達成協議。斯塔默4月18日與川普通話,強調「自由貿易與國家利益」。
美洲國家:
加拿大: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3月與川普通話,同意在4月28日加拿大選舉後談判,重點在《美墨加協定》(USMCA)框架下降低25%汽車關稅。加拿大對美汽車徵收25%報復性關稅,但USMCA合規商品暫免。
墨西哥: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稱與川普政府關係良好,成功避免額外關稅。川普4月17日表示與墨西哥通話「成果顯著」,USMCA合規商品維持免稅。
阿根廷:阿根廷外長Gerardo Werthein4月17日與美國貿易代表會面,對自由貿易協定表示樂觀。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因對美貿易逆差(12億美元)受10%基準關稅影響較小,正與私部門討論多元化市場策略,同時與美國制定談判路線圖。
其他地區:
以色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4月7日訪白宮,承諾消除對美貿易逆差與障礙,但川普僅回應「很好」,17%關稅未減免。
澳洲: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批評10%關稅「不合邏輯」,但未計畫報復,談判因5月3日選舉而延遲。
數據總結:白宮稱90到100國表達談判意願(CNN),財長貝森特4月17日表示聚焦15大經濟體(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加拿大、俄羅斯、南韓、澳洲、西班牙、墨西哥等)。商務部長盧特尼克4月23日稱已與90國啟動談判。具體名單未完全公開,但上述國家已公開確認。
比喻:這些國家像「排隊求見川普的使節團」,日本、南韓、越南等急於敲門,歐盟與英國謹慎觀望,中國則站在門外冷眼旁觀。
已達成協議的國家
截至2025年4月24日,尚未有國家與美國正式達成最終關稅協議。以下是進展較顯著的情況,但均未簽署最終協議:
日本:4月15日會談建立「逐項談判框架」(鋼鐵、汽車),川普稱「非常有成效」,但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不急於妥協。
南韓:4月15日會談後,關稅降至10%,南韓提出船隻建造、液化天然氣採購等方案,川普稱「有很大機會達成協議」。
越南:4月10日啟動正式談判,越南承諾取消對美關稅,但需長期雙邊協定。
阿根廷:4月17日會談後,阿根廷外長表示對自由貿易協定「樂觀」,但未確認細節。
墨西哥與加拿大:USMCA合規商品維持免稅,顯示初步共識,但非全面協議。
原因:川普強調「美國優先」,要求各國大幅降低對美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如日本的增值稅),導致談判複雜。90天期限(至7月9日)壓力大,全面協定需國會批准,短期內難達成。財長貝森特稱與15國有「提案在桌上」,但未具體化。
比喻:談判像「高風險撲克牌局」,各國出牌(降低關稅、採購美國商品),川普卻藏著底牌(最終要求),目前只換到暫時休戰,沒人拿到「協議王牌」。
未能達成協議的國家
總結
談判國家:至少90到100國表達意願,確認包括日本、南韓、越南、印度、台灣、柬埔寨、印尼、歐盟、英國、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以色列、澳洲等。重點在15大經濟體(日本、印度、南韓等)。
達成協議:尚未有國家簽署最終協議,日本、南韓、越南、阿根廷、墨西哥進展較快,但僅為初步框架或USMCA免稅安排。
未能達成協議:中國明確未達成協議,145%關稅與報復性125%關稅導致僵局,以色列、菲律賓等談判未見顯著進展。
市場影響:川普2-3週內可能恢復高關稅的警告加劇不確定性,市場波動加劇(如4月9日S&P 500飆升8.4%,10日回落)。
據熟習白宮的消息人士告訴CBS新聞,沃爾瑪和Target執行長在本周警告美國總統川普,他的對等關稅可能會擾亂供應鏈,在未來幾周將導致貨架空空如也,無貨可賣。Axios率先報導了零售巨頭對川普的警告。據了解,家得寶的執行長也參加周一的閉門會議。Axos指出,川普近日的立場放軟,與周一會見零售巨頭主管有關,三大巨頭都私下警告川普,他的貿易政策將嚴重擾亂供應鏈,貨物價格上揚,超市貨架商品遭到消費者快速清空。三位執行長說,混亂情形可能在兩周後出現。在周一與川普會面後,沃爾瑪和Target都發表了聲明。兩家公司的官方形式聲明,都讚揚了與川普進行具有啟發性、富有成效性的會談。此前兩家公司都警告,關稅可能導致售價上揚。在川普當選總統最初幾周,沃爾瑪財務長John David Rainey對CNBC表示,公司從來不想漲價,但是有可能在消費者購買價格上,出現上漲情形。川普目前對中國商品課徵145%關稅,並且暫緩對中國以外大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美中兩國至今仍無開啟貿易談判的跡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周三表示,美國不會單方面採取行動,兩國須「雙雙」相互降低關稅,才能啟動貿易談判。中國商務部在周四表示,中美之間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經貿談判,如果美國真的想解決問題,就應該撤銷所有針對中國的單邊舉措。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