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和美國科技業算是合作伙伴,只要鴻海營收及獲利出現很大的衰退及影響,那鴻海背後的蘋果,惠普,戴爾,微軟,甲骨文,亞馬遜,輝達,臉書,谷歌等美國科技業會更慘,畢竟大部份的錢都是被這些美國科技業賺走,川普這一次豁免的部份也都是美國科技業,這些美國科技業是美國在全球收割財富的利器,要是川普自己去搞死這些科技業,那中國的驣訊,阿里巴巴,比亞迪,抖音,聯想,華為,百度等可是會高興壞的,其實台積電和美國科技業也算是戰友,不過台積電毛利率近六成,加上背後沒有強而有力的國家當靠山,會被川普逼去美國設廠,每年毛利率本來是會減少1到2%,現在被川普逼去美國後,每年毛利率會減少2到3%,不過長期下來台積電也算是很好的公司,目前股價持續的在修正,一來是股價淨值比太高,二來是市場目前處在極度的悲觀,很多人看到股價下跌都一直在那說陰謀論,上面我列了全球持有美債的比例,會有一些半調子在那恐嚇大家,說川普就是想要把美債搞到爆炸,這樣才能重新的去塑造經濟,但美債有七成以上都是美國人自己持有,美國又是民主國家,我這樣說好了,如果台灣的總統今天想要把你手上的國債歸零或零利息,你會不會讓總統下台呢?現在川普是欺負全球弱小國家,會有幾百萬美國人看不下去跳出來抗議,要是川普去搞美債 ,那等於就是搞所有的美國人,大家要記得一件事,美國退休金中有很多是持有美債,意思就是每一個美國人幾乎都擁有美債,套在我們身上就是,總統要讓勞保,勞退及軍公教持有的資產歸零,讓你的退休金歸零,你會不會想找總統拼命,我相信八成的人都會找總統拼命,川普只要這樣搞,根本不需要其他國家的人動手,美國人自然就會去收始川普了。
2024年鴻海營收是6.86兆元,四大產品類別營收,消費電子3.16兆,雲端網路2兆,電腦終端1.26兆,元件及其他4300億,用這個數據再把豁免的部份重估一次
根據您提供的2024年鴻海實際營收數據(總營收6.86兆新台幣),四大產品類別的營收如下:
消費電子:3.16兆新台幣
雲端網路:2兆新台幣
電腦終端:1.26兆新台幣
元件及其他:4300億新台幣(即0.43兆新台幣)
我們將重新估算這些產品類別中符合美國時間2025年4月11日新增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涵蓋特定HTS編碼)的營收金額。以下是詳細分析與計算:
與豁免清單的對應分析
我們將鴻海的四大產品類別與HTS編碼對應,並估算符合豁免的比例。以下是各類別的分析:
消費電子(3.16兆新台幣)
產品內容:主要包括智慧手機(如iPhone)、平板電腦(如iPad)、遊戲機、音響等。
相關HTS編碼:
8517.13.00(智慧手機):鴻海是Apple iPhone的主要組裝商,iPhone占消費電子的大部分。
8471(平板電腦):鴻海也組裝iPad。
符合比例:消費電子中,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占主要部分(估計約80%-90%,因iPhone和iPad是核心)。假設約85%符合豁免。
符合金額:3.16兆 × 85% = 2.69兆新台幣。
不符合的部分:少數消費電子產品(如遊戲機、音響)可能不在豁免範圍。
雲端網路(2兆新台幣)
產品內容:包括伺服器(特別是AI伺服器,如NVIDIA HGX系列)、交換機、路由器等網路設備。
相關HTS編碼:
8471(伺服器):鴻海為NVIDIA、戴爾等生產AI伺服器。
8517.62.00(路由器、交換機等網通產品):鴻海為思科、諾基亞等生產網路設備。
符合比例:雲端網路產品中,伺服器和網通設備占主要部分(估計約90%-95%),因為其核心產品(AI伺服器、路由器)都在8471和8517.62.00範圍內。假設90%符合豁免。
符合金額:2兆 × 90% = 1.80兆新台幣。
不符合的部分:少數非標準網通設備可能不在豁免範圍。
電腦終端(1.26兆新台幣)
產品內容: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工作站等。
相關HTS編碼:
8471(筆記本電腦、台式機、工作站):鴻海組裝的筆電和桌機直接符合。
8473.30(資料處理設備用零件,如主板、顯卡等):鴻海也生產相關零件。
符合比例:電腦終端產品幾乎全部符合豁免範圍(估計約90%-95%),因為筆電和桌機是主要產品,且零件也在豁免範圍。假設90%符合豁免。
符合金額:1.26兆 × 90% = 1.13兆新台幣。
不符合的部分:少數非標準零件或設備可能不在豁免範圍。
元件及其他(0.43兆新台幣)
產品內容:包括汽車電子、半導體相關零件、顯示模組等。
相關HTS編碼:
8541系列(半導體器件,如二極管、晶體管等)、8542(電子集成電路):鴻海的汽車電子和部分半導體相關零件符合。
8524(平板顯示模塊,如LCD、OLED):鴻海若有顯示模組產品,也符合豁免。
符合比例:「元件及其他」中,汽車電子占較大比例(假設約70%),其他包括顯示模組和半導體零件。汽車電子中約50%涉及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符合8541和8542),顯示模組(若有)符合8524。整體估計約60%符合豁免(考慮汽車電子的半導體部分和可能的顯示模組)。
符合金額:0.43兆 × 60% = 0.26兆新台幣。
不符合的部分:汽車電子的機械零件、其他非半導體元件不在豁免範圍。
總計符合豁免的營收
將各類別符合豁免的金額加總:
消費電子:2.69兆新台幣
雲端網路:1.80兆新台幣
電腦終端:1.13兆新台幣
元件及其他:0.26兆新台幣
總計:2.69 + 1.80 + 1.13 + 0.26 = 5.88兆新台幣。
占比與結論
鴻海2024年總營收為6.86兆新台幣,符合豁免的營收約5.88兆新台幣,占比為:85.7%。
最終結果:鴻海約有5.88兆新台幣的營收(約85.7%)符合2025年4月11日美國新增的對等關稅豁免清單。相較於之前的估算(5.53兆新台幣,80.6%),占比略升,主要因為「雲端網路」和「電腦終端」類別的營收占比更高,且幾乎全數符合豁免條件。
注意:此估算基於產品類別與HTS編碼的對應假設,實際金額可能因鴻海具體產品結構有所不同。
以目前美國海關豁免的產品來說,鴻海大部份都是能被豁免的,不過旺季時還是會從中國出貨,就是要看印度,越南及台灣產能擴展的如何,要是其他國家蘋果產品擴展不順的話,確實會有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機會,目前股市和基本面及產業面關係不大,就是因為有川普投顧,常常就是一個人一張嘴就讓股市出現劇烈的波動,一般主力,外資及投資機構就最討厭不確定因素,還有一些對沖基金會利用不確定性去割散戶韭菜,一般的散戶很容易自我心理面不健全及資金有弱點,只要川普投顧一直發威,這些對沖基金就拼命的打,最終引發散戶自我心理面崩潰的人踩人,當所有的投資者都出場懷疑人生後,投資機構,主力就又開始進來作多,等三大法人吃了足夠的籌碼後,又會開始讓股市一直上漲,正所謂股市連三漲,散戶不請自來,通常三大法人買夠了後還會故意一直向上拉抬,這就是為了要勾出投資者的貪婪之心,大部份的散戶會在恐懼及貪之間被收割。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最大的統包工程承攬商,主要業務包括工廠生產設備及工程的設計、規劃、監理施工,還有環境影響評估、工廠安全評估等。公司成立於1979年,1993年上市,服務範圍涵蓋國內外工程項目,特別是在能源、化工、環保等領域有豐富經驗。為什麼會無量跌停?發生了什麼事?中鼎最近因美國子公司「中鼎美國」的一個工程項目出問題,導致股價連續無量跌停。具體來說,他們承攬了美國客戶Bakersfield Renewable Fuels(BKRF)的老煉油廠改造工程,總金額約196億元,但這筆款項未能回收。BKRF的母公司GCEH申請重整(類似破產保護),導致付款時程不確定。中鼎雖表示工程已完工,且有抵押權設定,預計未來能分年收回款項,但市場對這筆鉅額應收帳款的不確定性感到恐慌。4月17日中鼎股價首次跌停,隔天(4月18日)再吞第二根跌停,盤中有約2.7萬張賣單掛在跌停價賣不掉,顯示投資人信心崩潰,賣壓極大但無人接手,造成「無量跌停」。總結:中鼎因美國工程款196億元未回收,客戶母公司重整帶來不確定性,市場恐慌導致股價連續無量跌停。雖然公司表示有信心收回款項,但短期內投資人情緒仍受重創。
A大回答:最近台股一直下跌,所以就沒有人在乎中鼎工程連四根跌停,以中鼎工程的股東權益196.5億來說,這一次爆雷金額是196億,等於是把所有的股東權益都爆雷爆掉了,會有人說中鼎工程手上還有211億,這196億僅是總資產的15.7%,覺得影響不會很大,但是中鼎工程和一般的營建股一樣,會開很大的槓桿,負債比高達80.2%,中鼎說這一座廠有設定抵押權,應該就是在蓋這座廠時就把這工廠拿去向銀行借錢,和一些建商是一樣的,房子只要蓋好了,還沒有賣給客戶之前,那就是自己的資產,就能拿這座工廠去向銀行借錢,不過銀行把這座廠當成有價值的資產然後借錢給中鼎,這個錢未來還是中鼎要還,幫客戶蓋廠,結果客戶目前宣布破產,還處在負債階段,中鼎認為這座廠還是有價值,想要讓它繼續營運,以利之後能把錢拿回來,這時就會有一些散戶很搞笑,覺得中鼎是定存股,覺得自己要危機入市,要別人恐懼我貪婪,覺得中鼎手上還有5000億的案子在進行,但中鼎的毛利率是5.5%,淨利率是1.62%,一年營收是一千一百多億,一年僅能賺19.42億,就算中鼎手上有5000億的案子,這也要分四到五年去運行,每年賺個19億,要花十年才能把爆雷的部份填上,當然也是有可能中鼎能把錢拿回來,也是有可能拿不回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去買中鼎,那感覺就是有一點愚蠢了,以目前川普把股市搞到人心惶惶,一大堆沒有爆雷的好公司股價都跌到甜美價了,結果你去抄底一些獲利爆雷十年的公司,我也是不懂這些人怎麼想的,散戶常常在那說別人恐懼他要貪婪,那是指公司在某一些事件被錯殺,而不是真的出現爆雷,目前台股中遍地都是黃金,撿了後長期報酬率都會很不錯,結果你想要去撿一家真正爆雷的公司,重點是爆雷的金額還不低,是公司十年的獲利,這種公司你在那別人恐懼你貪婪,巴菲特聽到你在這種情況引用他的話,他眼淚都流下來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