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2月到今天美國,川普,中國及全球對課關稅及豁免的情況,包括一些可信度高的傳言
以下是基於提供的資料及公開資訊,整理出2025年2月至4月27日(當前日期)期間,美國、川普政府、中國及全球在關稅與豁免政策方面的情況,涵蓋已實施的政策、可信度高的傳言,並對傳言的可信度進行評估。內容將按時間順序與主題分類,確保清晰且客觀,並引用相關來源。
已實施的關稅與豁免政策(2025年2月至4月27日)
1. 2025年2月:初期關稅與針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的行動
2月1日:
美國對中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所有中國(含香港)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於2月4日起生效,理由是中國未能有效遏制非法藥物(如芬太尼)流入美國。
美國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能源資源與鉀肥除外,僅加徵10%),於3月4日生效,理由是兩國未能遏制毒品與非法移民流入美國。
豁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加拿大與墨西哥商品免關稅,非USMCA商品則適用25%關稅。
2月10日:
鋼鐵與鋁關稅:川普簽署兩項公告,擴大《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Section 232)對鋼鐵(25%)與鋁(從10%提高至25%)的關稅,取消所有現有豁免,於3月12日生效。
2月13日:
政策備忘錄:川普發布「公平與對等貿易計畫」備忘錄,宣布將透過關稅減少美國貿易赤字,特別針對中國等非市場經濟國家。
2月27日:
中國關稅加碼:川普宣布自3月4日起,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0%,理由是中國持續未能解決芬太尼問題。
2. 2025年3月:關稅擴大與初步反制
3月4日:
加拿大與墨西哥關稅生效:對非USMCA商品加徵25%關稅,加拿大對美國汽車加徵25%報復性關稅,墨西哥則宣布計畫採取報復措施,但未立即實施「以牙還牙」關稅。
中國關稅生效:20%關稅正式實施,中國對美國部分農產品(如大豆、穀物)加徵10-15%關稅作為回應。
3月12日:
鋼鐵與鋁關稅擴大:所有鋼鐵與鋁進口商品適用25%關稅,無豁免。
3月24日:
委內瑞拉相關關稅: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直接或間接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加徵25%關稅,於4月2日起生效,除非該國停止進口委內瑞拉石油滿一年。
3. 2025年4月:全球關稅與中國衝突升級
4月2日(「解放日」):
全球關稅:川普簽署行政命令(EO 14257),依據IEEPA,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4月5日起生效),並對57個貿易赤字較大的國家加徵「對等關稅」(11-50%,4月9日起生效)。
對中國:中國商品總關稅率達54%(包括20%芬太尼關稅、34%對等關稅及既有Section 301關稅7.5-100%)。
加拿大與墨西哥豁免:USMCA商品維持0%關稅,非USMCA商品適用25%關稅,基準關稅暫不適用。
汽車關稅:對進口汽車與零件加徵25%關稅(Section 232),於4月3日起生效,零件關稅於5月3日前生效。
中國反制:中國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對稀土(如釤、釓、鋱等)實施出口管制,限制30家美國國防相關企業的雙用物項出口。
4月4日:
豁免清單:美國公布22頁豁免清單,免除部分商品的10%基準關稅與對等關稅,包括在途商品、人道主義捐贈品(食品、衣物、藥品)、資訊材料(書籍、電影)及特定產品(如鋼鐵、鋁、汽車)。
4月5日:
基準關稅生效:10%全球關稅對除加拿大、墨西哥外的所有國家生效。
4月9日:
對等關稅調整:川普宣布除中國外,對其他57國的對等關稅暫停90天(至7月8日),維持10%基準關稅,以進行貿易談判。中國對等關稅增至125%(總關稅率達145%,包括20%芬太尼關稅及Section 301關稅)。
低價值商品關稅:對中國及香港低價值(低於800美元)商品取消「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自5月2日起,國際郵政網絡商品加徵120%關稅或每件100美元(6月1日起增至200美元)。
4月10日:
中國關稅加碼:川普宣布中國商品關稅增至125%(總關稅率145%),作為對中國34%報復性關稅的回應。
4月11日:
電子產品豁免:川普發布備忘錄,豁免部分電子產品(包括智慧手機、電腦、半導體、記憶卡等,涵蓋HTSUS 8471、8517.13等類別)的10%基準關稅與對等關稅,自4月5日起追溯適用,已徵關稅由美國海關退還。
4月15日:
關鍵礦物調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啟動Section 232調查,針對進口加工關鍵礦物(如稀土、金屬粉末)及其衍生產品(如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的國家安全風險,可能導致新關稅。
4月16日:
中國關稅上限:白宮表示,中國商品最高關稅率可達245%(125%對等關稅+20%芬太尼關稅+100% Section 301關稅,如電動車),作為對中國報復的懲罰。
4月23日:
新調查:商務部啟動Section 232調查,針對進口中重型卡車、卡車零件、藥品及半導體相關產品,公眾意見徵詢至5月16日,可能導致新關稅。
4. 全球反應與談判
中國:除34%報復性關稅外,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如大豆、穀物)、能源機械加徵10-15%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影響美國國防與科技產業。
加拿大:對美國汽車加徵25%關稅,總理杜魯道表示將「不惜代價」保護經濟,但避免全面貿易戰。
墨西哥:總統謝因鮑姆譴責美國關稅,計畫採取報復措施,但強調不採「以牙還牙」策略。
歐盟:計畫對美國消費品、鋼鐵、農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若歐盟團結,川普可能調整關稅政策。
其他國家:
辛巴威於4月6日取消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以示友好。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拒絕報復性關稅,提出50億澳元援助計畫支持受影響產業(如牛肉出口)。
印度與美國談判雙邊貿易協定,計畫擴大農產品、電子商務、關鍵礦物貿易,目標2030年雙邊貿易額達5000億美元。
瑞士獲得90天關稅暫緩優惠,談判期間維持10%基準關稅。
A大回答:川普關稅是從2月3日開始就和加拿大及墨西哥開打,當川普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25%關稅時,台股大跌了830點,從23525點跌到22694點,這時跌破了月線23097點,季線22994點,半年線22605點,這時對大部份的投資者來說就僅是少賺一點,因為這時台股的年線是21779點,近一年進到台股的人還是賺了918點,平均賺4.21%,要是把近一年的股息4%加進去,大部份的人平均還是賺8.21%,所以大部份的人根本也不會在乎加拿大及墨西哥被川普課了關稅,重點是真的要實施時川普延遲了一個月,指數沒多久就反彈回來了,到了3月3日川普又要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關稅,台股兩天就跌了六百多點,指數再次跌破月線,季線及半年線,到了三月中台股跌到了年線,這時近一年買台股的人都在自己的成本了,台股也在年線上下整理了兩周,接著就是川普宣布巨額的對等關稅,台股一口氣從年線跌到三年線,也才僅僅花了兩周的時間,指數從22260點跌到17306點,合計下跌了4954點,近一年投資台股的人平均賠了22.18%,一般融資跌到22%就要補維持率,因為台股之前已經跌了一段,而且會使用融資的人也不一定會使用資金配置的買在年線,只要平均跌幅來到融資要補維持率,那代表一定會有很多人融資都快要被斷頭,而且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很多防守股是沒有下跌的,例如電信股,這就造成很多中小型股及大型權值股累積跌的更深,很多個股都累積跌了三成,四成,五成,甚至六成,連鴻海這種台股第三大權值股都能累計跌五成,大家就知道有多誇張了,尤其是4月2日到4月9日那一周,鴻海還出現了三根跌停,光這三根就夠融資斷頭了,一些股票質借的人也很有可能在這三天的下跌中被嚇破膽,大家要記得一件事,目前川普的關稅並未造成公司獲利衰退,鴻海股價卻已經修正五成了,最近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有稍微降低,鴻海股價也開始從112.5元反彈到139元,也就是站上了三年線及月線,一些股本比較小的緯創及廣達,不但站上三年線及月線,而且也成功的站上了四月二日的起跌點,鴻海在四月二日的起跌點是153.5元,因為台股,台積電及鴻海股本比較大,市值比較高,需要大部份的投資者恢復信心後才有可能跟上中小型股的漲幅。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