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5月1日!微軟兩年將擴充歐洲資料中心40%!

 

新聞說:微軟30日宣布未來2年內會將歐洲資料中心容量擴充40%,目標在歐洲擁有超過200座資料中心,以便在歐盟地區拓展雲端及AI業務,有助歐盟維護歐洲科技主權。微軟總裁史密斯30日在布魯塞爾的一場活動上談及歐盟對美國企業開發的雲端軟體日漸擔憂,尤其在川普總統上任後更加嚴重,因為部分人士擔心未來若歐美貿易戰升溫,川普可能會報復性下令美國企業,切斷對歐洲的雲端服務。史密斯對此表示:「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極低。」但他也說明若任何政府要求微軟在歐盟中斷雲端服務,公司將準備採取法律行動挑戰此命令。微軟目前已與多家歐洲中小型雲端服務商合作,並開發針對這些公司及其市場需求的新技術與授權解決方案。

A大回答:從最新一季的美系雲端大廠來看,AI伺服器的需求並沒有減少,這也很符合之前我推測的,這是企業的佈局,和消費性產品是不同的,對雲端大廠來說,只要你不去佈局AI伺服器,那對手很有可能就會搶走你的市佔,大家不要小看被對手超過,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之前我很常用谷歌搜尋,最近我比較偏愛用AI去搜尋,只要Grok,ChatGPT,Gemini等有自己的大量用戶,這些AI工具就可以開始賺錢,例如OpenAI打算在ChatGPT內置購物建議,這就能搶走谷歌的廣告收入,未來如果很多人使用ChatGPT,那廣告商就會想把廣告下給OpenAI,希望OpenAI的AI搜尋能幫他們提高知名度,很多人一直覺得雲端大廠回收不了投資,真的就是好傻好天真,一開始大家看到谷歌提供搜尋引擎,覺得谷歌賺不到錢,但最終只要谷歌的用戶夠多,看是要透過廣告賺錢,不然就是關鍵字賺錢,影片廣告分潤,只要有用戶,這些雲端大廠就能賺錢,現在ChatGPT的用戶如果愈多,當你天天都會上去使用ChatGPT,那OpenAI哪裡會怕賺不到錢,雲端大廠的谷歌,臉書目前也是能用AI去優化廣造,讓廣告商投放廣告更有效,這樣臉書及谷歌就能賺到更多錢,也可以用AI取代人力,很多時候人力就是很大的成本,我個人覺得雲端大廠,企業及國家的AI軍備競爭是不會停止的,接下來到2030年,AI產業的年複成長還是會很巨大,鴻海是AI伺服器代工受惠最大的公司,結果股價淨值比才1.2倍,看到也是讓人覺得很好笑。

新聞說:美國總統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反覆,先祭出10到50%的驚人關稅,後宣布暫緩90天實施,從川普今年4月2日發動關稅戰以來,時間已經將滿1個月,各國談判結果、中美是否降溫都仍是未知數。不過1日中共官媒聲稱。「美方透過多渠道主動接觸中方,希望談關稅」,報導指出「在美國沒有實質舉動前,中方沒必要和美方談」。中共官媒《央視》旗下的新媒體《玉淵譚天》1日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近一段時間,美方透過多種管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與中國針對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報導指出,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和其經貿團隊也頻頻放出風聲,稱「美國正在與中國進行經貿談判」。報導引述國際經貿談判專家分析,認為「美國越是頻繁釋放消息,就越顯現出其急於推動談判的心理」。《玉淵譚天》指出,從談判的角度來講,目前,美國一定是更著急的那一方。川普政府面臨多重壓力,首先是經濟壓力,其次是輿論壓力。最後《玉淵譚天》給出訊號,直言「在美國沒有實質舉動前,中方沒必要和美方談」。但也說,美國如果希望與中國接觸,現階段對中國來說也沒有壞處,中方需要觀察甚至逼出美方的真實意圖,掌握談和打的主動權。川普30日在內閣會議上被記者問「是否計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川普則回答,表示「會有的」。
A大回答:中國及美國彼此課徵了這麼高的關稅,這種情況一定是維持不了多久的,美國及中國為了自己能多撐一陣子,就會去豁免對自己有利的產品,美國已經豁免了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手表、電視和太陽能相關產品等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零組件關稅,中國也豁免了半導體及積體電路,還有乙烷,反正中國及美國之間雖然一付僵持著,但都有偷偷的開條人道走廊,美國四大零售商在找川普談過後,沃爾瑪已經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發送因月初關稅戰開打而暫時停運的貨物,關稅由美方買家承擔,中國及美國這邊豁免一點,那邊又豁免一點,豁免到最後雙方就僅有課零關稅,接著可能就握手言談了,對美國來說,想要去封殺中國,好歹也去做一下沙盤推演,川普就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對於全球對等關稅的算法就是進口除以出口,原本川普設這種誇張的對等關稅本來就沒打算課,就是要拿來威脅全球坐上談判桌而以,結果沒有結果中國完全不甩美國,川普自己就騎虎難下,就只能這邊豁免一點,那邊再豁免一點,過程中不忘持續放狠話,這些是川普的談判技巧,用在商業談判沒啥問題,但川普忘了自己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一個人,他這種講話像放屁的個性,會造成經濟及股市動盪不安,之前很多投資機構會透過川普去操作,但這些投資機構小看了股市威力,一開始本來就僅是想要買來賣去賺差價,結果後面差點把股市搞到崩盤,對於投資機構來說,他們也是希望股市會上漲及下跌,不能一面倒的往一個方向,只要一直往偏空的方向前進,很快就不會有人想要投資股市了,也會把買基金及ETF的資金都贖回,那時最慘自然就是那些投資機構的經理人,對一般人來說就是回歸工作職場,然後減少投資,對經理人來說,只要所有的投資者不投資,那他們就準備失業。

新聞說: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於當地時間5月1日在社群媒體上宣布,烏克蘭與美國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也被稱為「美烏礦產協議」,該協議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共識,旨在促進全球投資流入烏克蘭。協議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明確標註的「無債務負擔」,思維里登科指出,協議中並未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義務,這一條款曾是美烏談判中的主要分歧之一。此前,美方曾要求基金收入須優先償還對烏克蘭的援助債務,然而最終達成的協議則強調了雙方的平等合作關係。根據協議,烏克蘭與美國共同創建的重建投資基金將由兩國各佔50%的股份共同管理,確保雙方在決策中的平等地位。此外,協議還規定了國家財產的保護,確保國有企業的所有權不受影響,並繼續由烏克蘭政府管理。該基金的資金來源將完全依賴新許可證收入,涵蓋關鍵材料及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新項目。協議也強調,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國和烏克蘭均不徵稅,以確保投資者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方可能會為烏克蘭提供額外的援助,包括防空系統。思維里登科指出,此協議將為烏克蘭的長期經濟成長提供支持,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基金的利潤將全部用於烏克蘭的新計畫或重建,而不會進行分配。根據官方聲明,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將與烏克蘭政府密切合作,進一步商討該基金的具體項目和運作模式,以最終確定相關項目的實施。美國在協議中承諾將幫助烏克蘭實現長期和平,並認可烏克蘭在全球安全方面的貢獻,顯示出對烏克蘭安全和重建的堅定承諾。這項協議的簽署標誌著烏克蘭與美國之間的合作關係邁出了重要一步,預計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為烏克蘭的經濟復甦注入新的動力。統整美烏礦協細節如下:所有權與控制權:全部所有權和控制權依舊歸屬於烏克蘭。烏克蘭領土和領海內的所有資源均為烏克蘭所有,烏克蘭政府有權自主決定資源開採地點,協議明確規定地下礦產歸烏克蘭所有。平等夥伴關係:基金設立比例為50:50,烏克蘭與美國將共同管理該基金,雙方均無主導投票權,充分體現了兩國間的平等夥伴關係。國家財產保護:協議未涉及私有化進程或國有企業管理的變動,國有企業將繼續歸烏克蘭所有,例如烏克蘭石油和烏克蘭能源等公司仍保持國有性質。無債務負擔:協議未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義務,其實施將透過平等合作與投資提升兩國經濟潛力。符合憲法與歐洲一體化進程:該文件符合國家立法,不違反烏克蘭任何國際義務。尤其重要的是,此協議將向其他全球參與者釋放訊號,顯示與烏克蘭進行長期(數十年)合作具有可靠性。基金資金來源:基金將完全由新許可證收入填充,涵蓋關鍵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氣領域項目新許可證資金的50%,這些資金將在基金成立後納入預算。已在進行的項目收入或預算收入不包含在該基金內。立法變動適度:基金運作僅需對預算法進行修改,協議本身需獲得烏克蘭最高拉達的批准。美國協助吸引投資與科技:基金由美國政府透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提供支持,將協助吸引來自美國、歐盟以及其他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國家的基金和公司的投資與科技。技術轉移和開發是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烏克蘭不僅需要投資,更需要創新。稅收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國和烏克蘭均不徵稅,以確保投資獲得最大收益。美國向該基金提供了捐款,除直接資金外,還可能提供新的援助,例如為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烏克蘭則透過新地塊的新許可證新租金貢獻 50% 的國家預算收入,若有必要,還可在此基礎金額之外額外捐款。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