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是台股中投資者最恐懼的時刻,鴻海的股價也跌到了五年線,二十年線及淨值的118元以下,最低來到112.5元,很多散戶經歷了鴻海三根跌停後,很多都嚇破膽了,投資三年到五年的股東,也很有可能在第二根及第三根跌停時賣出,因為賣出後就僅是投資三年及五年沒賺差價,資金小不需要繳太多所得稅的人,他們還是能賺到三年到五年股息,資金比較大的人,他們要繳每年股息的兩三成掉,每年的報酬率就會低於5%,有可能就僅有3.5到4%,也就是說投資三年的人了不起就是賺12%,投資五年的人了不起就是賺20%,報酬率比鴻海每年真金白銀賺給你的10%還低,這就是嚇破膽需要付出的代價,記得我在2019年時,我是以淨值的0.9倍買到鴻海,那時我一直和大家說,有傻子送了一成的淨值,這些淨值未來會成為我的報酬,所以我投資鴻海六年的部份,除了賺每年10%的資產增值,還賺了別人不要的一成淨值,在4月9日時,鴻海淨值118.45元,這還不包括鴻海第一季已經賺到的2.5到3元,結果卻有股東在112.5元賣出,這就是白白送別人5到10%的淨值,第二根及第三根跌停時,股價是介於125到130.5元,112.5元到122.5元,這兩個價格剛好就是對應到三年線及五年線,剛好就是能整到投資三年到五年的股東,大家看近兩周鴻海的集保股權分佈,散戶合計減少10494人,千張超級大戶買走股票44539張,這是不包括星期五的部份,集保股權是從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所以星期五法人買超的25577張還沒有算進集保股權分佈中,從4月9日到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買回了近九萬張股票,一些狗屎運好買在112到125.5元的散戶,很有可能就是賺到幾元到十幾元的差價,他們看不起鴻海,就不可能在鴻海中賺到什麼了不起的報酬。
大家看從4月11日後,三大法人就很明顯的一直同步買超鴻海,尤其是投信,有愈買愈多的現象,而且投信都不和你演信的,就是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近六個交易日買超幅度有放大的現象,分別買超3277張,4502張,1855張,1215張,3755張,投信買超很多都是由市值型ETF買的,這些投信買了後不會每一季或半年就賣掉,市值型ETF的籌碼就是算死籌碼,買了後幾乎是不會換股,除非散戶不想要去投資市值型ETF了,之前市場很流行高股息ETF,投信就很賤的常常換股,動不動就是換三分之一或一半的持股,而且每一季或半年就會換,這種明顯就是賺換股手續費,還有機率去抬轎自己自營部門的基金,之前我們去追蹤ETF及基金,這些經理人其實都還蠻賤的,要是政府把查政敵的態度來查這些經理人,包準會有很多經理人直接就抓去關的,最近投信買的股票,很多是由0050及006208買進的,在二月底時0050持有鴻海123829張,星期五時持有鴻海來到154133張,由於之前台股發生股災,很多投資人都會危機入市的買市值型ETF,也就是買0050或是006208,這就造成0050的規模來到五千億,去年我就和大家說過,在高股息ETF剛出來時,經理人會用新的高股息ETF去抬轎舊的高股息ETF,讓投資人有賺差價及賺高股息的錯覺,到了2024年時,高股息ETF的規模來到兩三兆,這招已經行不通了,所以很多高股息ETF都出現股息爆雷,後面投資人就轉而進到市值型ETF,一些投信順勢就發行一股10元的市值型ETF搶市場,鴻海身為第三大權值股,當市值型ETF再度流行,自然就會有很多資金流到鴻海中,隨著散戶看破高股息ETF的手腳,之後在高股息中兩三兆的資金,會有很多流到市值型ETF,之前我說過,資金愈大的人愈不喜歡高股息,因為要繳很多稅,公司賺10元配10元,如果你是大戶的話,很有可能要繳到三成的所得稅,要是公司賺10元配5元,另外5元繼續複利投資,你拿到5元繳了兩成的所得稅,這樣才繳1元掉,你還是能複利投入9元,而高股息ETF的話,你繳完稅後複利再投入就僅能投入7元,時間拉長後就會看出區別,投信一開始推高股息ETF是騙騙傻子及不懂的散戶,後面散戶繳夠多的稅及看夠多的書後,就會發覺這樣的行為很傻,自然就不會再買高股息ETF了。新聞說:在面向中國市場發售的「降規版」H20晶片,遭美國禁售後,傳出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正調整策略,加緊開發另一款符合美國政府出口規定的新款AI晶片,以繼續保住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根據美國媒體The Information日前報導,輝達已向阿里巴巴、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騰訊等主要中國客戶通報,正調整AI晶片設計,以尋求在不觸犯美國政府出口管制的前提下,繼續向中國供應產品。報導稱,輝達CEO黃仁勳是在4月中旬訪問北京期間,向中國客戶透露上述計畫。新款晶片的樣品預計最快將在6月交付測試,輝達將同步研發其最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的中國專屬版本。就在黃仁勳出訪前不久,輝達4月16日在一份交易資料中透露,接獲美國政府通知,未來將「無限期」禁止向中國等特定國家出口H20晶片,對此,輝達預估將面臨55億美元的潛在損失。為防止中國在半導體與AI領域的快速崛起,2023年10月,美國政府禁止輝達向中國市場出售先進的H100、H200、H800晶片,輝達隨即針對中國市場推出降規版的替代方案H20。H20性能僅有H100的三分之一,卻已是中國客戶所能合法採購到的最佳AI晶片。報導指出,僅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在今年第一季,就已經訂購價值逾160億美元的H20晶片,顯示中國AI市場需求旺盛。中國一直是輝達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24年,中國市場占輝達總營收約13%,極具成長潛力。但隨著中美在貿易、科技領域的競爭加劇,加上華為等本土業者的崛起,讓輝達日益面臨兩難的局面。市場近日傳出,華為正積極投入新的晶片開發,尋求填補中國晶片市場缺口。黃仁勳4月30日曾公開喊話川普政府,將華為形容為「世界上最難對付的科技公司之一」,呼籲美國修改AI晶片與技術的出口政策,以利美企能在未來AI商機中獲取更多機會,並保持美國的領先地位。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